漳州老火车站

来源 :闽南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chunbo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早期,漳州老火车站,位于市区北面清静的南坑路终点。南面未建大马路,只有一条狭窄的土路,两旁桉树林立,右边一片仓储库房,左边是高低错落的水田。土路沿一条水沟延伸通往岳口街道。
  漳州老火车站,简陋淳朴,候车室低矮,空间狭小,没有疏散广场。候车室门口,一些小商贩摆摊设点,最吸引人的是一篓篓装好的香蕉、菠萝、龙眼荔枝干。只见络绎不绝的旅客,一手提着香蕉、菠萝;一手拎着行李,穿梭在候车室,正在等候上车;只见拥挤的车站,熙熙攘攘,送客的与出行的亲朋好友,依依握别,相拥相送,泪湿眼眶……
  往日依稀可见的情景,仿佛就在昨天。
  随着时代变迁,交通快速发展,漳州老火车站,因2012年龙厦铁路漳州站正式启用而更名为“漳州北站”。更名后的“北站”,仅办理行李包裹托运,不办理旅客乘降。老火车站历经沧桑岁月,犹如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淡出了昔日的风采,卸下了身上的负重,不再日夜兼程,告别了八方旅客,恬静安然地守护着昔日的那份荣光。
  一个曾经笛声轰隆、喧嚣、嘈杂、客流拥挤的火车站悄然静谧;过去曾经的辉煌与成就、繁忙与热闹的情景不见了。它承载了千千万万人一次次的远行,一次次的归程。一条条蜿蜒的卧轨,纵横交错,似带如网,连接成延绵不断的情感输送纽带,把远方的亲人朋友距离拉近,情牵四面八方。漳州老火车站,几十年的默默耕耘、奉献,编织了一个个美丽的光环,闪现在漳州这个古老的城市,成了老漳州人心里一份深沉的惦记,一段美好的回忆。
  老火车站离我家很近,几十年来,它热闹与寂静的时光,伴随我的岁月流年。每天傍晚,只要天晴,我喜欢到老火车站广场散步。每次走到广场,就情不自禁追寻过往的情景,浮现这里曾经一阵阵震耳欲聋的鸣笛声,咯嚓、咯嚓的吼叫声,仿佛还在耳边回荡。一种很奇怪的心境,缠绕着我,莫不是那份离去很远,却又想把它找回的情感在作崇。在我心里,也许愈是时空远了,就愈想感受那份真切。
  漳州老火车站建于1956年。当时源于1954年兴建鹰厦铁路而衍生的。早在1949年全国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上,爱国侨领陈嘉庚向大会提出修建福建铁路,纾解福建交通困境,促进经济、国防建设提案。提案获得通过,并得到毛泽东亲笔批示:“福建筑路的正确意见,当为彻底支持。”鹰厦铁路最初设计时,原拟经漳州至厦门,后考虑当时国防运输的紧迫,为争取时间早日铺轨至厦门,在现场勘测华安至漳州线路时,为缩短6.7公里,避免长达408米的江东大桥,经铁道兵领导决定,采用不直接经漳州而以支线接通方案。因此,漳州站变为鹰厦铁路一条途经支线的站点。从此,铭刻了漳州铁路交通开端的历史。
  动工兴建到完工,经历了两年多时间,直到1958年7月28日正式验收交接使用。刚建成的火车站,候车室位于现在“北站”广场的右侧。空间不大,容纳量小,外面搭盖一个由四根木柱撑起的简易棚,摆放几排坐凳,作为辅助候车室。以减缓候车旅客拥挤的压力。走出候车室,经过一段露天,才是一条约20米长,用木柱支撑的挡雨站台。
  车站虽小,但返往的客流量却很大。每天从漳州发车的客运班列有6对,去上海、南京、杭州等方向都从这里上车,每天客流量上万人次。如果漳州站客满上不了车,专门用货运车皮,把剩余的旅客,送到郭坑站坐其它班列。
  早期,龙岩市区没有火车站,漳州站承载着来自龙岩、汕头地区和本地的旅客出行及貨运,是一个覆盖面很广的主要交通枢纽,凸显了漳州站的区位优势。虽为支线的漳州站,但客货运量仍名列全国前茅。
  过去,火车靠燃煤而产生蒸汽驱动,时速约40公里,鹰厦铁路沿山而建,隧道多,弯道多,站点多,绕山过河,给原本时速不快的列车,带来限速的影响。尽管坐一趟列车到江浙、上海一带,需要两三天时间才可到达,但在交通不发达,客运汽车跨省区联运几乎没有的时候,火车成了人们出行最快最便捷的交通工具。可想而知,要是没有火车的日夜奔驰,人们就会像裹脚女人,出远门就寸步难行了。
  漳州人不会忘记,有了老火车站,才把漳州带出了福建,走向全国;才让漳州水仙花、片仔癀、八宝印泥、香蕉、荔枝、龙眼、菠萝名传千里;才使漳州物流迅速发展,商品流通,经济繁荣,社会进步。
  不管早期,还是改革开放时期,漳州老火车站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不仅每天输送着成千上万的旅客,还开辟了很多货运专线,拥有100多个车皮。为企业生产经营,人们生活物资的丰富,承载着艰辛,不负众望,闪烁过一段辉煌、蓬勃发展的美丽风景。当时开辟了粮食储备、金属、油库、木材、化建、果蔬、糖烟酒等12道专用线,漳州火车站的生产经营如沐春风,蒸蒸日上,创造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60多年来,老火车站随时代发展,经历一次次变迁。1990年,随着元光北路建成通车,应运而生的火车站改建工程启动,原来简陋的老车站拆迁重建,并于1992年元月落成。新建的站楼、广场、候车室、站台面貌焕然一新。一个崭新、功能齐全、配套完善的新车站楼及广场展现在人们面前,大大改善了原有落后、拥挤的状况。
  2019年,漳州“北站”广场及周边环境又一次规划改造。按照美化、绿色、整洁、流畅,再次精心重修。广场地面铺设白石条,安放坐凳,种上果树花草,配置灯光。周边环境配套整治,铺设绿道,美化绿化,使老火车站又一次焕发青春,富有活力,成为市民散步、跳广场舞、小商品购物为一体的一个欢快休闲的好地方。
  漳州老火车站(北站)虽然转场了,告别了高光时代,但车轮仍滚滚向前,坚守着那份沉淀,那颗赤诚无愧之心,淡定恬静,默然相守。
其他文献
雨,落地汇成流水,深深浅浅,勾勒大地的纹理。  天空有自己的性子,雨是它的情绪。小雨敲打着浪漫,是诗人笔下的相思愁绪,连残荷都要留着听雨,烟雨迷蒙,丁香姑娘的跫跫足音永远回荡在悠长的雨巷。大雨的意境就不同了,武侠剧里一场大规模厮杀之后,漫天的乌云黑雨,像倒不尽的墨,把气氛洇得更加阴郁,亦或男主角抱着死去的人儿,往天上一吼,雨就像得到召唤,箭似的千万支落下,惹得旁人也有万箭穿心之痛。大雨小雨对情绪的
期刊
每个男孩心中都有一个英雄梦,每个作家都有一个江湖梦。时间的更迭,换来的不是我们屈从现实,而是在现实不断打击下,依旧相信,梦还在。依然相信,笔下的江湖没有尽头。  我与书的三生三世是从小学开始的,比较早,很庆幸自己那时候遇见了。  小学,记忆中的我喜欢跟着父亲,踩着他那辆凤凰牌的老式自行车,把我从海澄载到港尾,途经二十多公里的路程,我坐了将近两个小时,虽然当时坐得屁股很痛,但是我一想到又可以看到小人
期刊
听说紫云岩樱花谷的山樱花开了,便选了一个风和日丽的午后戴上口罩奔向紫云岩。  今年的樱花开得不多,虽然很少有遭雨打,但花儿们好像都蔫蔫、无精打采的样子,莫不是它们也知道了庚子年以来人类所遭受过的劫难?往年的樱花谷多热闹啊,人头攒动,欢呼雀跃,樱花们娇颜灿烂,喜形于色。如今倒是一片的竹林相当养眼,竟然有喧宾夺主之嫌。  放眼山坡望去,满屏的翠绿高耸入云。竹牢牢地扎根在土壤里,身形却影影绰绰,一柱柱相
期刊
1983年的一个周末,读初一的我,应同学之邀到他们村里玩。村里过节,有吃有玩还有戏看,晚上有祭祀活动。听说最大的糯米龟可以占满整张八仙桌。很遗憾没能参加当晚的热闹,我下午就被送回家了,因为我醉了,是茶醉。  第二次茶醉是在我参加完全省艺术生五校联考成绩合格之后,全国高考前的一个月。当时被大哥带去他所在的东山一中恶补文化课,白天上课,课余时间就在紧挨教室的一间四五平方米左右的楼梯间吃住。除了上厕所,
期刊
1986年英国女王访问中国,其中一个成果是开启中英科技合作的新途径,那就是英国皇家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合作,每年从中科院遴选10名青年学者赴英开展一年的学术访问,费用有皇家学会资助。我有幸于1993年获得这个项目的资助,并顺利地通过雅思(英国为非英语国家人设置的英文考试系统)的裸考。  1994年3月31日下午从北京飛往英国伦敦,那是我人生第一次坐飞机。25年过去了,那次坐飞机的感受仍历历在目。那时北
期刊
2007年2月16日,农历大年廿九,我在不属于我的小屋里,在海尔手提电脑前,敲打键盘写下这第一句“看一个人回故乡,喜气洋洋,他说他的故乡在鲁国”,当这首15行诗作完成时,我泪流满面,这已经是我到异乡的第四个春节了,这四个春节,我都没敢回乡过年,当初毅然决然辞去工作、抛家别女北上的我,自感活得并不如意,便也如项羽一样不敢见家乡父老,独自苟活于京城一隅,视每个节日为惩罚。  我至今回忆不起何以会将这首
期刊
“啪”的一声,一枚红花从天而降,稳稳落在地上。定睛一看,是五瓣的木棉花,火红而饱满。  阳春三月,龙海一中校园围墙边上的木棉树格外惹人注目,枝干壮硕却不显摆,顶天立地;花开红艳却不媚俗,热烈壮观。树下落英纷陈,花不褪色、不萎靡,哪怕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也很英雄地道别。如此,世人便尊称木棉花为“英雄花”。  清明时节雨纷飞,在英雄花遍开的锦城小镇,临窗独坐,想起了我的乡亲李林、庄少萍、张水锦等革命英烈
期刊
平和县的土楼挺多,据县志记载,解放前就拥有476座。我出生于平和坂仔一个叫黄坡楼的土楼里。黄坡楼不大也不高,总面积大约在1000平方米,上下两层,土木结构,坐北朝南。小时候听奶奶说,这座土楼修建了年代挺久远,有几百年的历史。  师范毕业后,我分配回坂仔镇乡下教书。有一次,在查阅铜壶林氏族谱中,无意发现了关于黄坡楼的一些文字记载。才得知黄坡楼是漳州古代大富翁林六公的孙子所建,建楼的时间大约是在元末明
期刊
炊烟袅袅,河流奔腾  嫩绿的草尖上露珠滚圆  三月清风,拨弄琴弦  我用梧桐叶子写诗,港西村  彩虹路上铃儿响叮当  丰饶的村庄来自汗水和智慧的浇灌  每一粒白米都有一张干净的脸  每一粒麦子都有一个明媚的春天  港西村的石头不动声色  铭刻八卦图腾的那块石头  藏着好风水 乡村的好气质  庄稼,草木,学堂  朗朗读书声,有人播种  有人收获  游人如织的中驰山庄,可以荡漾  可以筑梦,可以呼吸的
期刊
漳州市区自东向西有十一座桥横跨九龙江南北两岸,它是连接漳州市区和漳州高新区的重要通道,十一座桥犹如十一条彩虹,把九龙江点缀得异彩纷呈、璀璨夺目。  自西向东称得上大桥的有:金峰大桥、芝山大桥(建设中)、战备大桥、水仙花大桥、漳州大桥、九龙江大桥、马洲大桥(建设中)西溪大桥,总共有八座;另三座桥,有两座是景观桥,中山桥和南山桥,一座防洪桥,西溪桥闸,这三座桥只准摩托车和行人通过,机动车辆不能通过,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