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9月2日至5日,以“研究世界民族音乐、共享全球音乐资源”为主题的“第二届世界民族音乐学会学术研讨会”,在中央音乐学院召开。此次由世界民族音乐学会、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研究所联合主办,中国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西安音乐学院、福建师范大学协办的学术研讨会,共汇集了来自中央、上海、中国、武汉、福建师范大学、台湾以及美国和非洲等100多名学者,对世界民族音乐的研究和传播、世界民族音乐与音乐教育等相关的论题,进行了紧锣密鼓的研讨。
壮大队伍 开拓视野
1996年9月,以“世界民族音乐与中国”为主题的第一届世界民族音乐学会学术研讨会,在老音乐家吕骥和学会主席陈自明“世界需要了解中国,中国需要了解世界”的倡导下,将全国各大院校的学者以及国外的部分专家40余人,汇聚旗下,提交论文30余篇。9年后的今天,参加第二届世界民族音乐学学术研讨会的人数已经翻了一倍,参会人数多达112人,60余人提交论文并做了大会发言。陈自明教授欣喜地说道:“我们原本定于两年之后举办第二届研讨会,尽管由于各种原因等待了9年,但第二届研讨会无论从规模到研讨的议题及其学术水准,均有很大的拓展和提高。而且这一届研讨会的主题也更加明确,研究的地域也有所拓宽。我们不但邀请到了美国和来自非洲的的音乐学家,还邀请到了其他学科领域的音乐家、理论家,如作曲家金湘、理论家童忠良、赵宋光教授等,他们不但参会而且还发表了相当有学术份量的论文。由此可见,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世界民族音乐对于我国多元化音乐学科建设的重要性。”
重新审视“世界音乐”
本次研讨会上,多数与会者围绕“打破中心、着眼全球”中心议题各抒己见。
音乐理论家赵宋光教授就世界民族音乐研究中的五个问题,提出:对于人类所创造的文化成果,要有全球的眼界,特别要注意突破欧洲中心主义和华夏中心主义观念的影响,要关注对边缘文化的研究。同时,他还指出,文化学的研究要有文化的整合性和系统性,要突破十二平均律为中心的观念,对自然存在的音律的多样性,要进行科学的考察与研究。台湾学者赵琴博士在题为《我的“世界音乐”教育理念与实践——从全球化的音乐新趋势探“世界音乐”教学与传播》一文中指出:“世界音乐”知识已是必需品,应该打破传统概念的音乐教育实践,让学生能知道眼前“世界”之外的“大世界”意识,有共享世界音乐的概念。“全球视野”的文化现象已是21世纪音乐教育的趋势,面临音乐价值观念和音乐教育的转折点,培养国民理解不同民族的音乐文化,成为当务之急。
中国音乐学院教授陈铭道在对中国音乐学院的“世界民间音乐”教学的情况介绍中也提出:“要让学生在多元化的背景下学习,我们必须创造出一种使学生能够认同人类各种种族都在为人类做出贡献的教育哲学。这种哲学的精神内涵是:存在着各种互不相同却又同样卓越的文化。尽管有识之士早就提出音乐教育要有乡土内容,要着眼于世界,但是中国中小学的课程表却一直没有对世界音乐教育界翻天覆地的变化做出任何反映。不仅如此,中国的学校反而成了顽固坚守欧洲音乐和欧洲传统观念的阵地。”
为了充分展示世界多元音乐文化的魅力,此届研讨会还专题性地安排了世界民族音乐表演专场,将印度音乐与舞蹈、非洲音乐、拉丁舞、蒙古的呼麦等艺术形式,近距离地展现在与会者的面前。表演者与与会者的问答式交流,将理论与表演实践融为一体。
将“世界音乐”引进课堂
据了解,19世纪末期20世纪初期,随着西欧大批学者着手“比较音乐学”的研究,人们开始重新审视世界各少数民族独特性和多样性的价值。在当今世界,由于全球经济的发展和世界各国、地区以及民族间的文化交流,以平等的价值观对待不同的民族文化,成为人们审视和衡量多元文化价值的新的坐标。
上个世纪50年代,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率先开始将世界音乐纳入课程教学,我国于80年代也陆续在各艺术院校引入世界民族音乐课程。从1983年中央音乐学院第一个将世界民族音乐课程纳入教学以来,目前全国已经有15所包括师范大学在内的学院,设置了世界民族音乐教学课程。但是,迄今为止,音乐院校中只有中央、中国、上海和西安几所院校,将世界民族音乐作为必修课程。世界民族音乐的教学在大多数音乐院校,仍然是“阳光照不到的角落”,处于被冷落和被忽视的状态。陈自明教授认为,这主要由于根深蒂固的“欧洲中心论和华夏中心论”的观念长期顽固的存在于音乐的教学领域。完善世界音乐学研究的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课程设置等方面,已经成为了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当然,从积极的角度来看,我国对于世界民族音乐的学科建设步伐在日渐迈进:教育部2001公布的《全日制艺术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的文件中,明确规定中小学音乐课程应该包括世界音乐审美。近年来我国专业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民音乐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等)出版的新编中小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引入世界民族音乐的内容,每册都设计了《环球之旅》单元,走进各大洲浏览各国音乐风情。
今年研讨会还有一个有趣的亮点,大会专门组织参观了桑博士幼儿园的世界民族音乐的公开课。桑博士幼儿园自去年引进世界音乐教学课程(如印度、非洲等地的民间音乐)以来,幼儿园的小朋友已经掌握了演奏印度尼西亚的安格隆乐器来演奏印尼音乐。据陈自明教授介绍,美国从幼儿园开始就要求孩子至少了解两到三种不同文化的音乐,中学必须了解六种不同的世界民族音乐。从小培养孩子们多种音乐听觉,学会尊重别国的文化传统和音乐。看来,我们国家的世界民族音乐的学科建设任重而道远。
据悉,第三届世界民族音乐学会学术研讨会将于2007年移师上海音乐学院。
壮大队伍 开拓视野
1996年9月,以“世界民族音乐与中国”为主题的第一届世界民族音乐学会学术研讨会,在老音乐家吕骥和学会主席陈自明“世界需要了解中国,中国需要了解世界”的倡导下,将全国各大院校的学者以及国外的部分专家40余人,汇聚旗下,提交论文30余篇。9年后的今天,参加第二届世界民族音乐学学术研讨会的人数已经翻了一倍,参会人数多达112人,60余人提交论文并做了大会发言。陈自明教授欣喜地说道:“我们原本定于两年之后举办第二届研讨会,尽管由于各种原因等待了9年,但第二届研讨会无论从规模到研讨的议题及其学术水准,均有很大的拓展和提高。而且这一届研讨会的主题也更加明确,研究的地域也有所拓宽。我们不但邀请到了美国和来自非洲的的音乐学家,还邀请到了其他学科领域的音乐家、理论家,如作曲家金湘、理论家童忠良、赵宋光教授等,他们不但参会而且还发表了相当有学术份量的论文。由此可见,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世界民族音乐对于我国多元化音乐学科建设的重要性。”
重新审视“世界音乐”
本次研讨会上,多数与会者围绕“打破中心、着眼全球”中心议题各抒己见。
音乐理论家赵宋光教授就世界民族音乐研究中的五个问题,提出:对于人类所创造的文化成果,要有全球的眼界,特别要注意突破欧洲中心主义和华夏中心主义观念的影响,要关注对边缘文化的研究。同时,他还指出,文化学的研究要有文化的整合性和系统性,要突破十二平均律为中心的观念,对自然存在的音律的多样性,要进行科学的考察与研究。台湾学者赵琴博士在题为《我的“世界音乐”教育理念与实践——从全球化的音乐新趋势探“世界音乐”教学与传播》一文中指出:“世界音乐”知识已是必需品,应该打破传统概念的音乐教育实践,让学生能知道眼前“世界”之外的“大世界”意识,有共享世界音乐的概念。“全球视野”的文化现象已是21世纪音乐教育的趋势,面临音乐价值观念和音乐教育的转折点,培养国民理解不同民族的音乐文化,成为当务之急。
中国音乐学院教授陈铭道在对中国音乐学院的“世界民间音乐”教学的情况介绍中也提出:“要让学生在多元化的背景下学习,我们必须创造出一种使学生能够认同人类各种种族都在为人类做出贡献的教育哲学。这种哲学的精神内涵是:存在着各种互不相同却又同样卓越的文化。尽管有识之士早就提出音乐教育要有乡土内容,要着眼于世界,但是中国中小学的课程表却一直没有对世界音乐教育界翻天覆地的变化做出任何反映。不仅如此,中国的学校反而成了顽固坚守欧洲音乐和欧洲传统观念的阵地。”
为了充分展示世界多元音乐文化的魅力,此届研讨会还专题性地安排了世界民族音乐表演专场,将印度音乐与舞蹈、非洲音乐、拉丁舞、蒙古的呼麦等艺术形式,近距离地展现在与会者的面前。表演者与与会者的问答式交流,将理论与表演实践融为一体。
将“世界音乐”引进课堂
据了解,19世纪末期20世纪初期,随着西欧大批学者着手“比较音乐学”的研究,人们开始重新审视世界各少数民族独特性和多样性的价值。在当今世界,由于全球经济的发展和世界各国、地区以及民族间的文化交流,以平等的价值观对待不同的民族文化,成为人们审视和衡量多元文化价值的新的坐标。
上个世纪50年代,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率先开始将世界音乐纳入课程教学,我国于80年代也陆续在各艺术院校引入世界民族音乐课程。从1983年中央音乐学院第一个将世界民族音乐课程纳入教学以来,目前全国已经有15所包括师范大学在内的学院,设置了世界民族音乐教学课程。但是,迄今为止,音乐院校中只有中央、中国、上海和西安几所院校,将世界民族音乐作为必修课程。世界民族音乐的教学在大多数音乐院校,仍然是“阳光照不到的角落”,处于被冷落和被忽视的状态。陈自明教授认为,这主要由于根深蒂固的“欧洲中心论和华夏中心论”的观念长期顽固的存在于音乐的教学领域。完善世界音乐学研究的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课程设置等方面,已经成为了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当然,从积极的角度来看,我国对于世界民族音乐的学科建设步伐在日渐迈进:教育部2001公布的《全日制艺术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的文件中,明确规定中小学音乐课程应该包括世界音乐审美。近年来我国专业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民音乐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等)出版的新编中小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引入世界民族音乐的内容,每册都设计了《环球之旅》单元,走进各大洲浏览各国音乐风情。
今年研讨会还有一个有趣的亮点,大会专门组织参观了桑博士幼儿园的世界民族音乐的公开课。桑博士幼儿园自去年引进世界音乐教学课程(如印度、非洲等地的民间音乐)以来,幼儿园的小朋友已经掌握了演奏印度尼西亚的安格隆乐器来演奏印尼音乐。据陈自明教授介绍,美国从幼儿园开始就要求孩子至少了解两到三种不同文化的音乐,中学必须了解六种不同的世界民族音乐。从小培养孩子们多种音乐听觉,学会尊重别国的文化传统和音乐。看来,我们国家的世界民族音乐的学科建设任重而道远。
据悉,第三届世界民族音乐学会学术研讨会将于2007年移师上海音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