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这些年成了社会关注的热点,同时也是亟待解决的难点问题。大学生毕业怎么还会找不到工作,社会上许多人很想不通,包括大学生自己。是因为人才供过于求?还是大学生眼高手低能力不强?或许是大学课程设置不合理,导致人才培养与市场脱节,不符合社会需要?这些原因远远不够,矛盾不止如此。《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一书中指出,“人们往往把失业的责任归咎于教育制度”,这种看法只是部分正确,而且尤其不应掩盖为实现充分就业或使不发达的经济能够起步而需满足其他政治、经济和社会要求。说到这里,再回过头来看看教育。有人认为,大学教育就应该跟社会工作岗位紧密结合,才有助于减少学业失败现象。生存、生存的教育一时间成为人们议论纷纷的问题,教育成为首当其冲的替罪羊。人们更多的是在探讨教育能给人带来的看得到的效应,却忽视了教育中真正值得注意的问题——“人”的存在。
一、有差别的“人”及教育的目的
教育是在人与人之间进行的精神交流和对话,文化作为一种载体在人际交往和传承的过程中一直延续下来。教育对象是人,是人就有差别,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社会位置和属性。人在拥有其他身份之前,有一个基本的特征就是人是作为人而存在的。任何人、任何理由都不能剥夺人存在的权利,也无所谓谁贵谁贱,无所谓优劣之分。人在作为人存在时,意志是自由的,每个人有任何思考和想象的空间,强行地“灌输”“洗脑”是违背人生、不人道的行为,是“精神上的屠杀”,教师课堂上的满堂灌,实质上是对人性的漠视,忽视了孩子作为一个学生的同时,还是一个独立的“人”。存在还具有独特性,每个人都有精神特征和个体行为习惯的差别,面对同一个刺激所作出的反应的方式和强度都会有不同,因为每个人的认识背景和认识结果都具有其独特性。
教育是在“人与人之间”展开的,除了认识人到作为人是独立存在的基本命题之外,人与人之间关系问题也值得我们来讨论和思考。教育理论体系都建立在某种“人的形象”的基础上,有什么样的人决定了什么样的教育,决定了该使用什么样的教育内容与方式。
最古老的人的形象是“宗教人”。 “宗教人”的形象中关于人的描写认为教育的根本价值就在于使“生下来不完善”的神性得到“充分的”发展。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教育人从心灵上信仰和服从上帝。
西方教育史中“自然人”的思想对于人的“本性”的解释不像“宗教人”那样,神秘的成分进一步被剔除,人的本性被解释为“人本身所固有的内在联系和发展趋势”。自然主义教育要求教育要尊重人的或儿童的自然本性,不要压抑或扭曲。将人看成一种“自然人”,看到了人存在的自然性,强调人作为人存在的自在、自由和自主的一面,只有将人们从僵化的社会的或文化的“模式”“标准”中解放出来,按照“人”的本来面目生活,个人存在的快乐和意义才能得以体现。
亚里士多德说:“人是理性的动物。”“理性人”就是源此而来,它是现代西方文化中一个具有哲学、历史和政治意义的人的形象。这种形象,认为教育的最高目标和终极目标必须是培养和训练人的理性,而盲目地遵从自然,放纵儿童情感的教育是错误的,教育活动要合乎理性,遵从理性,因此要树立理性和教师的权威,反对对教师的公开反抗,反对非理性,强调纪律和秩序。
“社会人”的形象更多地被实证主义社会学家、经济学家提及,其中马克思关于“社会人”形象有过说明。他认为根本不存在纯粹的个性,人的个性作为社会历史关系的产物,总是受其所属的阶级关系所制约和决定,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是社会使人称其为人,离开社会个体就不存在。因此教育被看作“社会”的工具,“社会化”是教育的根本目的,一方面帮助个体实现生存愿望与政治目标,另一方面满足社会文明发展的要求和约束,要适应政治斗争和经济发展的要求,教育权力分层,教育管理权属于国家。
从“宗教人”经“自然人”“理性人”到“社会人”的形象转换,人类在自我认识的意识方面不断成长,建立在这种形象认识之上的教育理论和思想也不断地得到发展。中国自近代以来,各种外来的教育思想冲击传统的儒家思想,中国的教育思想和理论也呈现一种杂糅态势:在教育终极目的厘定上,人文主义则往往以“宗教人”形象为基础,呼吁对人生的关怀和对人性的提升;在教育功能的预期中,现实主义者往往以“社会人”形象为基础,主张培养“劳动者”和“接班人”;在教育管理和课程建设中,理性主义者往往以“理性人”的形象为基础,强调严格纪律和科学训练;在教育过程和方法上,心理学者往往以“自然人”形象为基础,提倡“遵循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看似博众家之长,实则却是一种支离破碎的人的形象和拼凑起来的教育理论。
随着后现代思想和人类学的兴起,“文化人”的形象开始深入人心。人类生存的文化是多样性的,人性也是多样性的,人类生存的文化是不断变化的,因此人性也是不断变化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文化之间的关系。师生之间交往的过程也是一种跨文化交往和对话的过程,平常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否能理解学生的世界,学生是否能懂得教师的苦心,其中的相互交往过程是师生都得去学习的。特别是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中,这样与学生平等交流对话的教育理念能更好地跨越障碍,切实提高教学效率。
二、“生存的教育”及生存的人
现代的教育归根结底是“生存的教育”,给予了人们在现实中生存的意识和能力,却不是一种“存在的教育”,因为“生存的教育”没有给予人们以生存的理由和根据。人们没有清醒地认识到现实,即使他们拥有比任何时候都强大的生活下去的能力,却很有可能对生存的必要性发生怀疑,感觉生活无聊、空虚、寂寞。教育刚开始将人看成一种工具的人,却忘记让人们去思考,忘记如何增加存在的意义。
教育有过一个最高的评价:影响一个人内心精神状态的教育革命。现代的师生关系基本上是为了满足某种外在的个体和社会功能性的目的而建立起来的社会关系,师生双方都在进行角色扮演的活动,彼此之间缺乏一种真诚和真实的情谊,导致整个教育生活过于重视“才”的培养和选拔,而忽略对“人”和“人性”的尊重和关怀。在今天这样极端功利主义的社会,短时期内要扭转状态是不可能的,更何况在控制着整个教育评价的方向标的高考这个模式没有改变的时代,单纯地呼喊人性与关爱也是不现实的。但是教育始终要朝着好的方向前进,如果不能改变既定的评价标准,为何我们不以更完满的方式去教育孩子?为何不以人性的观点去对待孩子?师生之间展开真诚的交流、深刻的反省和积极的对话,同时引导学生以积极的态度来看待人的存在问题。青少年的学习的主要任务其实就是“学习”和“发展”,找到自己人生的目标,清楚地认识自己,追寻到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存在问题是内在与人生的问题,这是一个一辈子的命题,值得不停地探究和追寻,教育者和学习者都应该学会在自我存在的经验基础上进行不同的自我反思,个体思考之后得到其独特的人生存在意义,提升自我的智慧。 三、在当前社会践行“文化人教育”的几点思考
人不仅力求“活着”,而且力求“体面地活着”“有意义地活着”,人都在努力使自己过上一种高尚的生活。教育是一个与人性打交道的事业,教育的价值不仅仅在于维持个体直接的生命活动,也在于使个体生活得更有意义、更高尚。人力求达到某种“高度”,愿意自己生活于某一种状态,这是每个人的追求和生活境界。人生的境界与人的精神世界或心灵世界相通。这一个过程就是一个通过教育引导人生境界不断提高的过程。
现在的社会常常以人的世俗的外在的东西来衡量一个人,以世俗的功名来兑换人生的境界。在如今知识爆炸的今天,人们受教育的范围越来越广,受教育的层级也越来越高,可是 “学术无用”的观念越来越充斥着知识分子心中,寒窗苦读十几年以后常常抵不上人情权势照顾的关系户。孔子很早提出的命题“学而优则仕”,其实最基本的涵义是:优秀的学习者在学习有余力时可以为官进入仕途。孔子最初的意思还是倡导学习的不断精进,然而此后儒家文明统治下数千年的时代,读书者耗尽一辈子的心力就为了谋得一官半职而光宗耀祖,忽略了孔子关于人生修养和境界的提升这一重要内省行为。功利主义和消费主义社会环境中,现代教育也成为满足国家和个体不断增长和膨胀的物质和权力欲望的工具,在学校之中畅谈理想、未来和人生的境界成为空想和异类的话题。
一种文化的精髓就是一种精神,一种扎根在这个民族血脉内的根深蒂固的信念。世世代代的人都在追求自己的人性的完善和人生境界的完满。德行是儒家理论中对于人生境界高低的评价标准,而德行的修养要经由刻苦学习和不断实践才能达到。因此我们该让学生在学习之初就学会一种精神,学会反思自己的这种精神是促使人一直向前的动力。教育要创造条件,不断启发青少年一代对人生的自我反思,帮助他们获得真切的人生体验,这不是仅仅显性的政治理论思想课能给予的;来源于教师平常的潜移默化和整个校园文化的影响,需要整个社会创造出一种文明精神的熏陶。然而现实的社会纷繁复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界限,很难达到儒家所提倡的天下大同、归于一体的境界,不可能以一个标准来衡量每个人该达到的人生境界。然后教育作为一种传承的重要媒介,当人们在追求自己认为正确的人生境界发生“困惑”时,当人们从一种较高的境界向较低的境界堕落时,作为个体幸福和社会发展促进器的教育应该致力于强化人们不断提高自己人生境界的愿望,帮助人们形成关于人生境界的基本轮廓,并激励和引导年轻人不断地成为更好的自己。这也是当前思想政治课存在的最重要价值之一。
思想政治教育在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中都起着基础性的重要作用,它不是灵丹妙药,也不是打开一个可以万事如意的理想世界之门的神奇魔方。它是促成更深刻、更和谐的人类发展并借以减少贫困、排斥、愚昧、压迫和战争的主要手段之一。不管文化如何多样,也无论社会组织制度怎样不同,但有一个挑战是四海皆同的,这就是重铸创造并保持社会和谐的民主理想。通过思想政治课程,让年轻人成为更合格的现代社会公民,是让他们终身受益的事,那么我们也有理由期盼一个更理想、文明和开放的未来社会。
参考文献:
[1]许 东,敬瑞霞.再探社会新阶层思想政治工作实践路径[J].黑河学刊,2011,172(11):69—70.
[2]郑曙村,郭永奎.当前我国新社会阶层的政治需求及其引导[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8,32(01):111—115.
(作者单位: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一、有差别的“人”及教育的目的
教育是在人与人之间进行的精神交流和对话,文化作为一种载体在人际交往和传承的过程中一直延续下来。教育对象是人,是人就有差别,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社会位置和属性。人在拥有其他身份之前,有一个基本的特征就是人是作为人而存在的。任何人、任何理由都不能剥夺人存在的权利,也无所谓谁贵谁贱,无所谓优劣之分。人在作为人存在时,意志是自由的,每个人有任何思考和想象的空间,强行地“灌输”“洗脑”是违背人生、不人道的行为,是“精神上的屠杀”,教师课堂上的满堂灌,实质上是对人性的漠视,忽视了孩子作为一个学生的同时,还是一个独立的“人”。存在还具有独特性,每个人都有精神特征和个体行为习惯的差别,面对同一个刺激所作出的反应的方式和强度都会有不同,因为每个人的认识背景和认识结果都具有其独特性。
教育是在“人与人之间”展开的,除了认识人到作为人是独立存在的基本命题之外,人与人之间关系问题也值得我们来讨论和思考。教育理论体系都建立在某种“人的形象”的基础上,有什么样的人决定了什么样的教育,决定了该使用什么样的教育内容与方式。
最古老的人的形象是“宗教人”。 “宗教人”的形象中关于人的描写认为教育的根本价值就在于使“生下来不完善”的神性得到“充分的”发展。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教育人从心灵上信仰和服从上帝。
西方教育史中“自然人”的思想对于人的“本性”的解释不像“宗教人”那样,神秘的成分进一步被剔除,人的本性被解释为“人本身所固有的内在联系和发展趋势”。自然主义教育要求教育要尊重人的或儿童的自然本性,不要压抑或扭曲。将人看成一种“自然人”,看到了人存在的自然性,强调人作为人存在的自在、自由和自主的一面,只有将人们从僵化的社会的或文化的“模式”“标准”中解放出来,按照“人”的本来面目生活,个人存在的快乐和意义才能得以体现。
亚里士多德说:“人是理性的动物。”“理性人”就是源此而来,它是现代西方文化中一个具有哲学、历史和政治意义的人的形象。这种形象,认为教育的最高目标和终极目标必须是培养和训练人的理性,而盲目地遵从自然,放纵儿童情感的教育是错误的,教育活动要合乎理性,遵从理性,因此要树立理性和教师的权威,反对对教师的公开反抗,反对非理性,强调纪律和秩序。
“社会人”的形象更多地被实证主义社会学家、经济学家提及,其中马克思关于“社会人”形象有过说明。他认为根本不存在纯粹的个性,人的个性作为社会历史关系的产物,总是受其所属的阶级关系所制约和决定,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是社会使人称其为人,离开社会个体就不存在。因此教育被看作“社会”的工具,“社会化”是教育的根本目的,一方面帮助个体实现生存愿望与政治目标,另一方面满足社会文明发展的要求和约束,要适应政治斗争和经济发展的要求,教育权力分层,教育管理权属于国家。
从“宗教人”经“自然人”“理性人”到“社会人”的形象转换,人类在自我认识的意识方面不断成长,建立在这种形象认识之上的教育理论和思想也不断地得到发展。中国自近代以来,各种外来的教育思想冲击传统的儒家思想,中国的教育思想和理论也呈现一种杂糅态势:在教育终极目的厘定上,人文主义则往往以“宗教人”形象为基础,呼吁对人生的关怀和对人性的提升;在教育功能的预期中,现实主义者往往以“社会人”形象为基础,主张培养“劳动者”和“接班人”;在教育管理和课程建设中,理性主义者往往以“理性人”的形象为基础,强调严格纪律和科学训练;在教育过程和方法上,心理学者往往以“自然人”形象为基础,提倡“遵循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看似博众家之长,实则却是一种支离破碎的人的形象和拼凑起来的教育理论。
随着后现代思想和人类学的兴起,“文化人”的形象开始深入人心。人类生存的文化是多样性的,人性也是多样性的,人类生存的文化是不断变化的,因此人性也是不断变化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文化之间的关系。师生之间交往的过程也是一种跨文化交往和对话的过程,平常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否能理解学生的世界,学生是否能懂得教师的苦心,其中的相互交往过程是师生都得去学习的。特别是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中,这样与学生平等交流对话的教育理念能更好地跨越障碍,切实提高教学效率。
二、“生存的教育”及生存的人
现代的教育归根结底是“生存的教育”,给予了人们在现实中生存的意识和能力,却不是一种“存在的教育”,因为“生存的教育”没有给予人们以生存的理由和根据。人们没有清醒地认识到现实,即使他们拥有比任何时候都强大的生活下去的能力,却很有可能对生存的必要性发生怀疑,感觉生活无聊、空虚、寂寞。教育刚开始将人看成一种工具的人,却忘记让人们去思考,忘记如何增加存在的意义。
教育有过一个最高的评价:影响一个人内心精神状态的教育革命。现代的师生关系基本上是为了满足某种外在的个体和社会功能性的目的而建立起来的社会关系,师生双方都在进行角色扮演的活动,彼此之间缺乏一种真诚和真实的情谊,导致整个教育生活过于重视“才”的培养和选拔,而忽略对“人”和“人性”的尊重和关怀。在今天这样极端功利主义的社会,短时期内要扭转状态是不可能的,更何况在控制着整个教育评价的方向标的高考这个模式没有改变的时代,单纯地呼喊人性与关爱也是不现实的。但是教育始终要朝着好的方向前进,如果不能改变既定的评价标准,为何我们不以更完满的方式去教育孩子?为何不以人性的观点去对待孩子?师生之间展开真诚的交流、深刻的反省和积极的对话,同时引导学生以积极的态度来看待人的存在问题。青少年的学习的主要任务其实就是“学习”和“发展”,找到自己人生的目标,清楚地认识自己,追寻到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存在问题是内在与人生的问题,这是一个一辈子的命题,值得不停地探究和追寻,教育者和学习者都应该学会在自我存在的经验基础上进行不同的自我反思,个体思考之后得到其独特的人生存在意义,提升自我的智慧。 三、在当前社会践行“文化人教育”的几点思考
人不仅力求“活着”,而且力求“体面地活着”“有意义地活着”,人都在努力使自己过上一种高尚的生活。教育是一个与人性打交道的事业,教育的价值不仅仅在于维持个体直接的生命活动,也在于使个体生活得更有意义、更高尚。人力求达到某种“高度”,愿意自己生活于某一种状态,这是每个人的追求和生活境界。人生的境界与人的精神世界或心灵世界相通。这一个过程就是一个通过教育引导人生境界不断提高的过程。
现在的社会常常以人的世俗的外在的东西来衡量一个人,以世俗的功名来兑换人生的境界。在如今知识爆炸的今天,人们受教育的范围越来越广,受教育的层级也越来越高,可是 “学术无用”的观念越来越充斥着知识分子心中,寒窗苦读十几年以后常常抵不上人情权势照顾的关系户。孔子很早提出的命题“学而优则仕”,其实最基本的涵义是:优秀的学习者在学习有余力时可以为官进入仕途。孔子最初的意思还是倡导学习的不断精进,然而此后儒家文明统治下数千年的时代,读书者耗尽一辈子的心力就为了谋得一官半职而光宗耀祖,忽略了孔子关于人生修养和境界的提升这一重要内省行为。功利主义和消费主义社会环境中,现代教育也成为满足国家和个体不断增长和膨胀的物质和权力欲望的工具,在学校之中畅谈理想、未来和人生的境界成为空想和异类的话题。
一种文化的精髓就是一种精神,一种扎根在这个民族血脉内的根深蒂固的信念。世世代代的人都在追求自己的人性的完善和人生境界的完满。德行是儒家理论中对于人生境界高低的评价标准,而德行的修养要经由刻苦学习和不断实践才能达到。因此我们该让学生在学习之初就学会一种精神,学会反思自己的这种精神是促使人一直向前的动力。教育要创造条件,不断启发青少年一代对人生的自我反思,帮助他们获得真切的人生体验,这不是仅仅显性的政治理论思想课能给予的;来源于教师平常的潜移默化和整个校园文化的影响,需要整个社会创造出一种文明精神的熏陶。然而现实的社会纷繁复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界限,很难达到儒家所提倡的天下大同、归于一体的境界,不可能以一个标准来衡量每个人该达到的人生境界。然后教育作为一种传承的重要媒介,当人们在追求自己认为正确的人生境界发生“困惑”时,当人们从一种较高的境界向较低的境界堕落时,作为个体幸福和社会发展促进器的教育应该致力于强化人们不断提高自己人生境界的愿望,帮助人们形成关于人生境界的基本轮廓,并激励和引导年轻人不断地成为更好的自己。这也是当前思想政治课存在的最重要价值之一。
思想政治教育在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中都起着基础性的重要作用,它不是灵丹妙药,也不是打开一个可以万事如意的理想世界之门的神奇魔方。它是促成更深刻、更和谐的人类发展并借以减少贫困、排斥、愚昧、压迫和战争的主要手段之一。不管文化如何多样,也无论社会组织制度怎样不同,但有一个挑战是四海皆同的,这就是重铸创造并保持社会和谐的民主理想。通过思想政治课程,让年轻人成为更合格的现代社会公民,是让他们终身受益的事,那么我们也有理由期盼一个更理想、文明和开放的未来社会。
参考文献:
[1]许 东,敬瑞霞.再探社会新阶层思想政治工作实践路径[J].黑河学刊,2011,172(11):69—70.
[2]郑曙村,郭永奎.当前我国新社会阶层的政治需求及其引导[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8,32(01):111—115.
(作者单位: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