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高职生的心理特征
从学习情况和高考成绩来衡量,高职生是一个不高不低阶层,一方面,由于社会环境、家庭环境、个人认识等原因,使得他们往往出现自卑、焦虑、悲观、厌学等特点;另一方面,他们也有乐观、积极、自主意识强等特点。他们的身心发育尚未定型,时常处于矛盾、困惑之中,有许多的心理问题亟待解决,具有较强的可塑性。
(1)自卑感强。“低人一等”是他们挥之不去的阴影,成绩不如本科,学校不叫“大学”,时常怀疑自己是不是大学生,文凭上没有自豪感,加上社会对高职教育的认知度不高,使他们总会有一种无形的自卑感。就业与继续升学深造道路上的前景不明朗,促使他们对别人的态度高度敏感,表现出情绪上急躁、易怒,行为上冲动、过激。
(2)自身定位不明确。一方面,盲目地将高职教育视为等同于本科教育,这就给高职生准确认识自我和评价自我造成了错觉,不切实际,盲目乐观,眼高手低;另一方面,不少高职学生不了解高职教育的特点和优势,使他们失去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混日子、混文凭的心态明显,这种心态促使他们迷茫、厌学、消极。
(3)心理不成熟。高职生普遍存在敏感、孤独、脆弱、多疑、困惑等低层次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情绪容易冲动,不合群,团队意识不强,协作能力差,沟通能力差,纪律性散漫等现象。部分同学还表现出以个人为中心,集体荣誉感不强,不懂得如何尊重别人,甚至不尊重教师,社会责任心不强,比较冷漠等特征。
2 目前高职院校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缺乏高职特色
许多高职院校的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时,未能充分考虑高职学生的心理特点,容易走向两个极端。一个极端是照搬普通高校的管理模式,高估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盲目实施“放权”管理,强调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另一个极端是自认为了解高职生的心理特征,过分拘泥于高职生与普通院校大学生心理上的差异性,不敢放手给学生自我管理,大小事务都是班主任亲历亲为,架空了班团委,没能发挥班级中的班团干部管理上的积极性,班级管理严重依赖班主任的威信和能力。而事实上高职学生个体间各方面素质差异明显比普通高校大,部分学生文化基础较差,但其他方面却有一技之长;有的有较强自我管理的能力,有的却自控能力不足,自律差,不接受班级制度的约束和管理。而部分班主任却忽略了个体间的差异,简单地套用某种管理模式去管理具有各种需求的学生,其效果可想而知。
2.2 班级面貌波动大
高职生由于存在着上述心理特征,其班级管理状况往往不够稳定。大一时,由于刚进入大学生活,对大学学习和生活管理模式既兴奋好奇又不太适当。虽然他们的组织纪律性强,学习态度认真,参与班级管理的热情高,但自我管理的能力比较差,对班主任和辅导员的依赖性强,班委的作用有限。大二时,由于已经适应了大学生活,每个同学的角色定位都比较准确,班干的组织管理能力也不断提高,班级的凝聚力最强,基本不用班主任操心。大三时,由于评优推优、评定奖学金、助学金等活动中出现一些利益冲突及矛盾在此时集中暴发,显得人心涣散,班级凝聚力急剧衰减,甚至连班干都没人愿意做的地步。同学们对大学生活的新鲜感和亢奋感已渐消失,对学校种种管理规章制度已经熟悉,甚至麻木。另外,对毕业后的就业前景迷茫,对人生的困惑使同学们对眼前的班级几乎不再关注,失去了对班级活动的兴趣,对班级的概念也就淡漠化了,经常出现班级活动不见踪影的现象。①
2.3 班级管理中过分强调存在问题的矫正
部分班主任在管理班级过程中,总是放大学生身上存在的问题,过分注重班级不良现象矫正,甚至先入为主地认为高职生的素质低下,是存在各种“毛病”的学生,看不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怎么看学生都象“坏”学生。在各种场合指出、批评学生,甚至讽刺、挖苦学生,而对学生积极的一面熟视无睹,对班级里好现象及学生个体身上的优点却缺乏足够的肯定和认可,事实上每个人都是自我心理的调适者,都有积极的心理潜能,都有自我向上成长的需要,都有为自己做出合适选择的愿望和能力。②高职生本来信心就不足,如果总是听不到积极的表扬,却时常听到消极批评,久而久之,破罐子乱摔的心理特征就表现出来。
3 心理学视角下高职院校班级管理对策
3.1 尊重个体差异,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形成高职特色
由于特殊原因,高职生整体心理素质比普通高校大学生要差,而且个体间差异也比普通高校的大学生要大,班级管理自然也不能照搬普通本科院校管理模式,需要更关注个体需要。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不同的个体,其心理需要在五种不同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中的侧重点是不同的,这些不同的需要体现在不同个体的特长上,构成了不同的個性特。高职生文化基础整体上不是很好,但却不乏特长生,原因是有些同学把精力放在了特别兴趣的活动上,文化学习上的精力就少了。因此班主任必须从全局着眼,为班级量身打造全方位的班级文化,为有各种特长的学生搭建各种平台,让班级中每个同学均能找到发挥潜能的途径,这样的班级才具有凝聚力。总之,班级文化不应只是激励约束部分班级学生,而要让班级文化深入到每个学生的思想中,让大家普遍承认并自觉去维护,去执行。③
3.2 应用公平理论构建和谐班级
公平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创立的,该理论认为,对自己的报酬知觉和比较认知失调,导致当事人的心理失衡,即不公平感和心里紧张。为减轻或消除这种紧张,当事人采取某种行动以恢复心理平衡。如果报酬公平,当事人就会获得满足感,从而激励当事人的行为。记得有位哲人曾说过,痛苦多来源于比较,在班级管理中,如果任由不公平感而引起的不满情绪蔓延,班级的气氛将会恶化。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的助学力度,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困难生的经济负担,但在奖、助学金评比中往往也产生一些负作用。近年来的管理实践证明奖学金、助学金评定过程而引起班级气氛恶化、同学间矛盾的加剧有上升的趋势,有些班级开始气氛很和谐融洽,但评定奖学金、助学金之后,在利益面前,人性的某些阴暗面就表露出来,同学间再也没有了亲密、纯洁的友谊。高职生又是一个比较容易冲动的群体,很快就把心中的不满情绪化,因此,班主任在评定过程中一定要把好关,做好多方面调查工作,评比过程要符合程序,做到评定有根据,并作必要的解释,评比结果要公示,这样才能信服于同学。相比于物质上的不公平而言,更可怕的是学生的“精神上的不公平”,即教师的偏爱错爱,更能引起学生的不满,造成班级涣散、气氛紧张及师生对立。因此,班主任在肯定、认可、表扬、批评等环节中,要注意自己的言行是否公平,尽力营造宽容、积极、乐观、和谐的班级氛围,尤其在物质利益上更要力求公平。用郭沫若的话来说:“要有出世的襟怀,方有入世的本领。” 师生共同努力,方能营造出尊重师长,团结同学,关心集体,注重自我调整,宽以待人,积极向上的和谐氛围。④
3.3 合理运用“皮格马利翁效应”
皮格马利翁效应,亦称 “期待效应”。指人们基于对某种情境的知觉而形成的期望或预言,会使该情境产生适应这一期望或预言的效应。它在班级管理及学生教育上给我们的启示是:积极的暗示能给人以信心及动力,持续地激发人的内在潜能,从而达到良好的教育目的;一味消极地批评只会引起受教育对象的失望、最终达不到教育目的。赞美、信任和期待具有一种能量,它能改变人的行为,从而增强了自我价值,变得自信、自尊,获得一种积极向上的动力,并尽力达到对方的期待,以避免对方失望,从而维持这种社会支持的连续性。⑤如上所述,我们的高职生缺乏自信、不成熟,在高中时可能一直就不是“好”学生,在应试教育下得不到老师的“阳光”普照。因此,在班级管理时,注定不能以找“毛病”为出发点,而应以肯定和鼓励为主,形成“雪中送炭”的效果。要对他们抱有较高的期望,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怀、爱护和信任,只有这样他们才会更加自尊、自信、自爱、自强。相反,如果我们表现出厌恶学生,或者学生们从教师的言谈举止或表情中感受到教师的失望,他们就会真正让我们失望。
高职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敏感、脆弱、自卑而又自尊极强的心理特点,注定了高职生的班级管理要比普通高校的班级管理难度大,只有在把握高职生的心理特点的基础上,将一些心理学的理论用于管理实践中才能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最高层次的需要是自我实现的需要,因此,班主任要结合这一心理特点引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帮助学生实现其人生价值,做学生信赖的朋友和导师。真诚的期望会转变成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和爱,使教师珍视每一位学生的个性,找到每一位同学的闪光点并激励他、鞭挞他,既要会“锦上添花”,又要会“雪中送炭”,促其完善、促其发展,这种充满师生情的关系会因为和谐交融而形成一股强大合力,促进班级管理。⑥
从学习情况和高考成绩来衡量,高职生是一个不高不低阶层,一方面,由于社会环境、家庭环境、个人认识等原因,使得他们往往出现自卑、焦虑、悲观、厌学等特点;另一方面,他们也有乐观、积极、自主意识强等特点。他们的身心发育尚未定型,时常处于矛盾、困惑之中,有许多的心理问题亟待解决,具有较强的可塑性。
(1)自卑感强。“低人一等”是他们挥之不去的阴影,成绩不如本科,学校不叫“大学”,时常怀疑自己是不是大学生,文凭上没有自豪感,加上社会对高职教育的认知度不高,使他们总会有一种无形的自卑感。就业与继续升学深造道路上的前景不明朗,促使他们对别人的态度高度敏感,表现出情绪上急躁、易怒,行为上冲动、过激。
(2)自身定位不明确。一方面,盲目地将高职教育视为等同于本科教育,这就给高职生准确认识自我和评价自我造成了错觉,不切实际,盲目乐观,眼高手低;另一方面,不少高职学生不了解高职教育的特点和优势,使他们失去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混日子、混文凭的心态明显,这种心态促使他们迷茫、厌学、消极。
(3)心理不成熟。高职生普遍存在敏感、孤独、脆弱、多疑、困惑等低层次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情绪容易冲动,不合群,团队意识不强,协作能力差,沟通能力差,纪律性散漫等现象。部分同学还表现出以个人为中心,集体荣誉感不强,不懂得如何尊重别人,甚至不尊重教师,社会责任心不强,比较冷漠等特征。
2 目前高职院校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缺乏高职特色
许多高职院校的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时,未能充分考虑高职学生的心理特点,容易走向两个极端。一个极端是照搬普通高校的管理模式,高估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盲目实施“放权”管理,强调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另一个极端是自认为了解高职生的心理特征,过分拘泥于高职生与普通院校大学生心理上的差异性,不敢放手给学生自我管理,大小事务都是班主任亲历亲为,架空了班团委,没能发挥班级中的班团干部管理上的积极性,班级管理严重依赖班主任的威信和能力。而事实上高职学生个体间各方面素质差异明显比普通高校大,部分学生文化基础较差,但其他方面却有一技之长;有的有较强自我管理的能力,有的却自控能力不足,自律差,不接受班级制度的约束和管理。而部分班主任却忽略了个体间的差异,简单地套用某种管理模式去管理具有各种需求的学生,其效果可想而知。
2.2 班级面貌波动大
高职生由于存在着上述心理特征,其班级管理状况往往不够稳定。大一时,由于刚进入大学生活,对大学学习和生活管理模式既兴奋好奇又不太适当。虽然他们的组织纪律性强,学习态度认真,参与班级管理的热情高,但自我管理的能力比较差,对班主任和辅导员的依赖性强,班委的作用有限。大二时,由于已经适应了大学生活,每个同学的角色定位都比较准确,班干的组织管理能力也不断提高,班级的凝聚力最强,基本不用班主任操心。大三时,由于评优推优、评定奖学金、助学金等活动中出现一些利益冲突及矛盾在此时集中暴发,显得人心涣散,班级凝聚力急剧衰减,甚至连班干都没人愿意做的地步。同学们对大学生活的新鲜感和亢奋感已渐消失,对学校种种管理规章制度已经熟悉,甚至麻木。另外,对毕业后的就业前景迷茫,对人生的困惑使同学们对眼前的班级几乎不再关注,失去了对班级活动的兴趣,对班级的概念也就淡漠化了,经常出现班级活动不见踪影的现象。①
2.3 班级管理中过分强调存在问题的矫正
部分班主任在管理班级过程中,总是放大学生身上存在的问题,过分注重班级不良现象矫正,甚至先入为主地认为高职生的素质低下,是存在各种“毛病”的学生,看不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怎么看学生都象“坏”学生。在各种场合指出、批评学生,甚至讽刺、挖苦学生,而对学生积极的一面熟视无睹,对班级里好现象及学生个体身上的优点却缺乏足够的肯定和认可,事实上每个人都是自我心理的调适者,都有积极的心理潜能,都有自我向上成长的需要,都有为自己做出合适选择的愿望和能力。②高职生本来信心就不足,如果总是听不到积极的表扬,却时常听到消极批评,久而久之,破罐子乱摔的心理特征就表现出来。
3 心理学视角下高职院校班级管理对策
3.1 尊重个体差异,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形成高职特色
由于特殊原因,高职生整体心理素质比普通高校大学生要差,而且个体间差异也比普通高校的大学生要大,班级管理自然也不能照搬普通本科院校管理模式,需要更关注个体需要。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不同的个体,其心理需要在五种不同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中的侧重点是不同的,这些不同的需要体现在不同个体的特长上,构成了不同的個性特。高职生文化基础整体上不是很好,但却不乏特长生,原因是有些同学把精力放在了特别兴趣的活动上,文化学习上的精力就少了。因此班主任必须从全局着眼,为班级量身打造全方位的班级文化,为有各种特长的学生搭建各种平台,让班级中每个同学均能找到发挥潜能的途径,这样的班级才具有凝聚力。总之,班级文化不应只是激励约束部分班级学生,而要让班级文化深入到每个学生的思想中,让大家普遍承认并自觉去维护,去执行。③
3.2 应用公平理论构建和谐班级
公平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创立的,该理论认为,对自己的报酬知觉和比较认知失调,导致当事人的心理失衡,即不公平感和心里紧张。为减轻或消除这种紧张,当事人采取某种行动以恢复心理平衡。如果报酬公平,当事人就会获得满足感,从而激励当事人的行为。记得有位哲人曾说过,痛苦多来源于比较,在班级管理中,如果任由不公平感而引起的不满情绪蔓延,班级的气氛将会恶化。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的助学力度,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困难生的经济负担,但在奖、助学金评比中往往也产生一些负作用。近年来的管理实践证明奖学金、助学金评定过程而引起班级气氛恶化、同学间矛盾的加剧有上升的趋势,有些班级开始气氛很和谐融洽,但评定奖学金、助学金之后,在利益面前,人性的某些阴暗面就表露出来,同学间再也没有了亲密、纯洁的友谊。高职生又是一个比较容易冲动的群体,很快就把心中的不满情绪化,因此,班主任在评定过程中一定要把好关,做好多方面调查工作,评比过程要符合程序,做到评定有根据,并作必要的解释,评比结果要公示,这样才能信服于同学。相比于物质上的不公平而言,更可怕的是学生的“精神上的不公平”,即教师的偏爱错爱,更能引起学生的不满,造成班级涣散、气氛紧张及师生对立。因此,班主任在肯定、认可、表扬、批评等环节中,要注意自己的言行是否公平,尽力营造宽容、积极、乐观、和谐的班级氛围,尤其在物质利益上更要力求公平。用郭沫若的话来说:“要有出世的襟怀,方有入世的本领。” 师生共同努力,方能营造出尊重师长,团结同学,关心集体,注重自我调整,宽以待人,积极向上的和谐氛围。④
3.3 合理运用“皮格马利翁效应”
皮格马利翁效应,亦称 “期待效应”。指人们基于对某种情境的知觉而形成的期望或预言,会使该情境产生适应这一期望或预言的效应。它在班级管理及学生教育上给我们的启示是:积极的暗示能给人以信心及动力,持续地激发人的内在潜能,从而达到良好的教育目的;一味消极地批评只会引起受教育对象的失望、最终达不到教育目的。赞美、信任和期待具有一种能量,它能改变人的行为,从而增强了自我价值,变得自信、自尊,获得一种积极向上的动力,并尽力达到对方的期待,以避免对方失望,从而维持这种社会支持的连续性。⑤如上所述,我们的高职生缺乏自信、不成熟,在高中时可能一直就不是“好”学生,在应试教育下得不到老师的“阳光”普照。因此,在班级管理时,注定不能以找“毛病”为出发点,而应以肯定和鼓励为主,形成“雪中送炭”的效果。要对他们抱有较高的期望,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怀、爱护和信任,只有这样他们才会更加自尊、自信、自爱、自强。相反,如果我们表现出厌恶学生,或者学生们从教师的言谈举止或表情中感受到教师的失望,他们就会真正让我们失望。
高职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敏感、脆弱、自卑而又自尊极强的心理特点,注定了高职生的班级管理要比普通高校的班级管理难度大,只有在把握高职生的心理特点的基础上,将一些心理学的理论用于管理实践中才能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最高层次的需要是自我实现的需要,因此,班主任要结合这一心理特点引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帮助学生实现其人生价值,做学生信赖的朋友和导师。真诚的期望会转变成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和爱,使教师珍视每一位学生的个性,找到每一位同学的闪光点并激励他、鞭挞他,既要会“锦上添花”,又要会“雪中送炭”,促其完善、促其发展,这种充满师生情的关系会因为和谐交融而形成一股强大合力,促进班级管理。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