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创伤性休克急诊治疗中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评估

来源 :今日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feixue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探析优质护理运用在急性创伤性休克急诊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4月-2016年4月期间我院急诊科收治的急性创伤性休克患者13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而观察组则运用优质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抢救成功率高,且无效死亡率低,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同时,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给予急性创伤性休克患者优质护理,不仅可以使抢救成功率提高,还能增强护理满意度,减少护患纠纷。
  【关键词】 优质护理 急性创伤性休克 临床效果
  急性创伤性休克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急症,具有预后差、死亡率高、起病急、病情发展快等特点,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导致机体细胞长时间处于缺血、缺氧状态,使组织代谢紊乱和功能障碍,危及患者生命安全[1]。因此,本文对急性创伤性休克急诊治疗中运用优质护理的临床价值进行了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急诊科2015年4月-2016年4月期间收治的130例急性创伤性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5例。对照组年龄22-80岁,平均(50.5±18.9)岁,25例为女性、40例为男性,其中胸部损伤30例、腹部损伤20例、颅脑损伤15例;观察组中27例为女性、38例为男性,年龄23-78岁,平均(50.6±19.1)岁,其中胸部损伤32例、腹部损伤21例、颅脑损伤12例。两组的损伤部位、性别比等资料无差异(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即患者入院后,对患者进行心电监护,迅速建立静脉通道,给予患者低流量吸氧,使患者的呼吸道保持通畅,并且对患者的水电解质、酸碱紊乱进行纠正。
  1.2.2 观察组
  观察组则运用优质护理:①呼吸道护理。护理人员要对患者呼吸道内的呕吐物、痰液等异物进行清理,避免堵塞呼吸道,使患者的头部偏向一侧,避免误吸呕吐物导致窒息或者吸入性肺炎,必要的情况下,给予患者口咽通气。同时,护理人员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根据患者的缺氧情况,对氧气浓度进行调整,确保给氧充足;②基础护理。护理人员要及时对患者进行扩容,在建立静脉通道时,避免选择上肢大血管,应该选择合适的静脉,对患者的伤口进行清理,对于四肢离断伤患者,应该运用无菌敷料对患者的离断肢体进行保存,在低温条件下放置;对于肢体损伤患者,对伤口进行包扎后,尽量抬高患肢,促进血液循环,使出血量减少,操作期间,坚持无菌原则,避免发生交叉感染;③监测病情。护理人员要密切关注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尤其是脉压、血压以及脉搏等,对于脉搏跳动缓慢、微弱的患者,应该每15-20min测量1次,待病情缓解后,延长测量时间,并且观察患者的呼吸幅度与频率,一旦发现患者出现呼吸浅而快或者深而快,应该立刻告知医生,及时采取有效处理措施;④术前准备。护理人员要综合评估患者病情,将抢救仪器和设备准备好,对患者的交叉血和常规血进行采集,协助患者合理摆放体位,与医师相配合,对患者进行麻醉,并且做好患者的保暖措施,避免患者着凉。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抢救情况,包括成功、无效以及死亡等,并且运用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评价两组满意度,总分为100分,其中<60分为不满意,60-80分为满意,>80分为非常满意[2]。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4.5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运用X2检验组间护理满意度与抢救成功率对比,以P<0.05表示差异明显。
  2 结果
  2.1 两组抢救情况比较
  观察组61例抢救成功、4例无效、0例死亡,成功率为93.85%;而对照组52例抢救成功、10例无效、3例死亡,成功率为80%,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
  2.2 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2例不满意、20例满意、43例非常满意,满意度为96.92%;而对照组14例不满意、35例满意、19例非常满意,满意度为78.46%,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
  3 讨论
  优质护理通常指的是将常规护理作为基本前提,对患者进行全方位、全过程、多层次护理的一种模式。在优质护理中,全面了解和评价患者病情,制定针对性护理措施,可以确保抢救工作的顺利进行,使抢救成功率提高[3]。同时,优质护理给予患者周到、细致、全面的护理服务,能够使患者的不适感减少,并且给予患者适当的心理护理,可以使患者的情绪保持稳定,保持良好的心态,使治疗依从性提高,对降低病死率和改善患者预后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4]。有研究发现,给予急性创伤性休克患者优质护理,可以使患者清醒时间缩短,使并发症发生率降低,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5]。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抢救成功率为93.85%,高于对照组的80%,并且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护理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在急性创伤性休克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运用优质护理,一方面可以提高抢救成功率,另一方面还可以增强护理满意度,缓解紧张的护患关系,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李楠. 优质护理在急性创伤性休克急诊治疗中的应用分析[J]. 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19(8):188-189.
  [2]江颖. 优质护理在急性创伤性休克急诊治疗中的应用分析[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16(20):219-220.
  [3]赖梅月,黄爱玲. 分析优质护理在急性创伤性休克急诊治疗中的应用[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6,15(12):2106-2108.
  [4]杜红. 优质护理用于急性创伤性休克急诊治疗中的效果观察[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31(9):238-239.
  [5]王顺利,王光燕,莫玲玲. 优质护理在急性创伤性休克急诊治疗中的应用分析[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18(11):138-139.
  作者简介:顾明宏、1987年08月、女、汉、浙江湖州、浙江省湖州市中医院急诊室、护理、本科、护师、急诊护理方面。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我国医疗体制也得到了不断的深化与改革,与此同时,医院的发展环境也越来越复杂,医院财务管理效率受其影响有了明显的下降,内部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这
数学是一门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动手操作活动正是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形象性间的桥梁.学生在课
期刊
摘 要:叶片是风力发电的关键部件之一,其生产质量的好坏关系到风力发电机的性能。叶片的生产过程在粘贴成型后,端面需要切削、再铣削,最后端面的径向和轴向需要打若干孔。为了实现叶片生产的自动化,需要设计叶片切片打孔机,实现自动切削、铣削和自动打孔,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的质量。本文分析了风电叶片在制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目前国内和国际市场上的打孔机的几种类型,以及风电叶片切片打孔机的优点。认为选用电动打孔
目的:探讨和总结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质量管理的内容和方法.方法:通过对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环境、配置过程、人员、药品等的质量管理,进一步完善配置中心质量管理体系,并付诸实
新课程改革要求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不仅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还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能力、英语运用能力、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等等.由于英语是一门交际语言,学生学习的目
期刊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仅应在驾驭课堂上下工夫,进一步优化教学模式,革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更为重要的是,教
期刊
一直以来困扰着教师的头号问题是学生作业内容大多是机械、重复的,思维训练价值低,较难进行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做得厌烦,教师批得也累.在"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理念的指导
期刊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
期刊
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如果识字太少,必定会影响到以后的进一步学习.长期以来,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一般的做法都是将识字的范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