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翻转课堂”在信息技术支撑下,学生在课外利用微课程自学完成知识学习,课内则通过自主学习完成知识内化,实现了一种数字化的“先学后教”模式。有利于培养學生的自主学习、有效突破教学重难点,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形成知识体系,完成建构。
[关键词]
微课;小学数学;应用
近年来,在教育领域一种以简短视频为核心的在线课程,引起了教育者的极大关注,这种小型在线课程被称为微课程(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微课)。正在引领教育迈向一个全新的“微时代”。
关于微课,中国微课的创始人胡铁生和胡小勇教授2014年为微课作了一个新界定:微课是以教学微视频为核心载体,基于一个学科知能点(如知识点、技能点、情感点等)或结合某个教学要素和环节(如目标、导入、活动、评价等),精心设计和开发的微型优质学习资源。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显现出微课在小学数学学习中至少有四个方面的应用。
一、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曹培杰博士说:“微课是针对某一知识点,利用信息技术来表现精细化内容和实施个性化学习的总和,其核心是简短精练的教学视频,关键是激活学习者的主体意识,目的是帮助学习者用最短的时间学到最多的知识。”
存储便捷,学习不受地点、时间的限制,这是微课的一大特点。因此,将教师精心制作的微课挂在网页上,让各类学生根据自主的时间,自由选择所需的内容进行学习,既让学生学到新知识,又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尤其是方便一些因事、因病无法到校上课的学生,让他们上网点击微课,单独面对微课,在家里、在医院同样也能学习新知识。
一位三级学生,周末跟随家长外出游玩时不小心摔伤了脚而住进医院。当时孩子正在学习《分数的初步认识》这单元的新知识,正当家长耽心孩子的功课会落下时,老师告知了学校的网址,并让学生在医院里看微课视频,如果有问题及时与老师电话联系。整个单元,学生没到学校上过一节课,单元考试老师也只是把试卷送到家里,让学生自己完成。老师改完试卷后,奇迹竟然出现了,所学功课不但一点儿没落下,还得了高分。从此这个学生喜欢上了微课,他说:微课时间短,但能围绕所学知识,既有声音又有动画一下子就看懂了。
二、帮助理解教学重点
小学生年龄较小,缺乏生活阅历,对一些生活性很强的数学知识难以理解。一些数学知识由于比较抽象、复杂又远离学生的生活环境,教师上课时虽然用上了图片、PPT演示,但学生还是难以理解,但这些知识又是教学中的重点,必须理解。而微课集于声形并茂、色彩鲜艳又有动作配合,直观形象,能较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这类知识。
如四年级“烙饼问题”,一个平底锅,每次可烙2张饼,每张饼要烙两面,烙3块饼最快需多少时间?完成烙3张饼,学生容易做到,做,要求在最短的时间内(6分钟)烙好3张饼,需要一定的烙饼方法,是本课的教学的重点。围绕烙饼的方法,老师在课堂上先让学生分小组动手模拟实验,自主探究,有些小组成功了,还有一些学生疑惑不解。虽然老师让实验成功的学生在全班进行展示、交流,但由于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限,加上展示时的学生所用的道具太小,其他学生不易观察,大部分的学生还是感到茫然。这时老师及时将制作的微课进行放映,通过屏幕将烙3张饼的过程动画演示,尤其是关键之处,当两张饼烙完第一面后,将锅中一张饼翻一面,同时取出另一张饼,放入第3张饼时,这一动作学生看得真真切切,此时微课不但有动作配合,还有同步的解说声音,当学生很直观地看到了烙饼的全过程,一下子就明白了为什么烙3张饼只需6分钟的道理,从而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了教学中的重点。
三、有效化解教学难点
每堂课的教学,既有重点,也有难点。教学难点是指学生在学习某一知识的过程中阻力较大,或难度较高的关节点。换句话,就是学生接受比较困难的知识点或问题不容易解决的地方。而是否有效突破教学难点,则是关系到一节课的成败。在日常的教学中,许多教师积累了许多有效突破教学难点的好方法,但采用微课视频进行难点突破,教者轻松,学者愉快,不仅有效,更能体现教师的先进教学理念及与时俱进的创新能力。
如,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特性》一课,要求学生画出三角形底上的高是教学重点,而让学生画出钝三角底边上的高,则是教学难点。之所以会成为教学难点,有两个方面:其一,钝角三角的高有两条是在三角形之外,难以找到顶点与其相对应高的底边;其二,画这两条高时,必须先在相对应的底边画延长线。根据这一难点,一位老师精心制作了微课视频:在钝三角形中,先将直尺与钝角的一条边重合,然后从钝角的顶点向外延伸画虚线足够长,再从这条边所对应的顶点画一条与虚线垂直的线,钝角三角形中的一条高就画成了。按此方法,又播放了画出另一条高。微课视频清晰,教师旁白配音清楚,一个步骤一个步骤学生看得真真切切,绝大部分学生已知道操作步骤。紧接着,教师拿出事先准备画好的一个钝角三角形,让学生跟着微课视频,播放一个步骤,学生照着画一个步骤,直至把这两个高画出。这样全体学生都学会了画高。本课的教学难点就这样在微课视频的直观演示中得到有效突破。
四、利于学生知识梳理
一堂新课,所学知识并不是一气呵成,而是有许多环节和步骤聚合而成,给学生感觉是由许多碎片化的知识粘合而成,难以形成一个整体的认识,不利于学生知识建构。因此课堂知识的小结、梳理十分重要:一是有利于完善知识体系,二是有利于总结知识及活动经验。明代文学家谢榛曾经说过:“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结句应如撞钟,清音有余。”然而小学生由于年龄小,课堂知识梳理能力较弱,尤其需要教师给予帮助。但一节课的内容较多;到课堂小结的时候,学生已经是比较疲备,往往是按奈不住好动的本性,这时老师的课堂小结与知识梳理如同虚设,效果甚差。若采用微课视频进行全课知识的梳理、小结,则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这是因为:微课视频有鲜艳的色彩,能吸引学生的眼球;有合适的动画,能引起学生无意注意;有特色的配音旁白,能刺激学生的耳朵,减轻学生的疲劳。
如,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在课堂既将结束时,老师播放了《几分之一》微课视频,将一个苹果平均切成2份,其中的一份是二分之一;将一段绳子剪成3段,其中的一段是三分之一;将一张纸折成对折2次,得到4个大小完全相同的部分,其中一部分是四分之一……将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几分之一。虽然学生已略感疲劳,但视频的动静搭配、明亮的色彩吸着学生,并在这轻松愉快的知识梳理和小结中,对本课所学知识的来龙去脉有了清晰认识,完成了从具体到抽象认识几分之一的过程,帮助学生建立了分数的概念,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提升了课堂质量。
[参 考 文 献]
[1]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北京:电化教育研究,2011(10).
[2]胡铁生,黄明燕,李民.我国微课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2013(4).
[3]赖艳,侯咏娴,赵姣姣.翻转课堂初探:微课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杂志,2014(3).
(责任编辑:张华伟)
作者简介:陈华山(1971-),女,福建尤溪人,一级教师,本科学历,三明市梅列区教师进修学校小学数学教研员。研究方向:小学数学教育教学研究。
“翻转课堂”在信息技术支撑下,学生在课外利用微课程自学完成知识学习,课内则通过自主学习完成知识内化,实现了一种数字化的“先学后教”模式。有利于培养學生的自主学习、有效突破教学重难点,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形成知识体系,完成建构。
[关键词]
微课;小学数学;应用
近年来,在教育领域一种以简短视频为核心的在线课程,引起了教育者的极大关注,这种小型在线课程被称为微课程(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微课)。正在引领教育迈向一个全新的“微时代”。
关于微课,中国微课的创始人胡铁生和胡小勇教授2014年为微课作了一个新界定:微课是以教学微视频为核心载体,基于一个学科知能点(如知识点、技能点、情感点等)或结合某个教学要素和环节(如目标、导入、活动、评价等),精心设计和开发的微型优质学习资源。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显现出微课在小学数学学习中至少有四个方面的应用。
一、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曹培杰博士说:“微课是针对某一知识点,利用信息技术来表现精细化内容和实施个性化学习的总和,其核心是简短精练的教学视频,关键是激活学习者的主体意识,目的是帮助学习者用最短的时间学到最多的知识。”
存储便捷,学习不受地点、时间的限制,这是微课的一大特点。因此,将教师精心制作的微课挂在网页上,让各类学生根据自主的时间,自由选择所需的内容进行学习,既让学生学到新知识,又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尤其是方便一些因事、因病无法到校上课的学生,让他们上网点击微课,单独面对微课,在家里、在医院同样也能学习新知识。
一位三级学生,周末跟随家长外出游玩时不小心摔伤了脚而住进医院。当时孩子正在学习《分数的初步认识》这单元的新知识,正当家长耽心孩子的功课会落下时,老师告知了学校的网址,并让学生在医院里看微课视频,如果有问题及时与老师电话联系。整个单元,学生没到学校上过一节课,单元考试老师也只是把试卷送到家里,让学生自己完成。老师改完试卷后,奇迹竟然出现了,所学功课不但一点儿没落下,还得了高分。从此这个学生喜欢上了微课,他说:微课时间短,但能围绕所学知识,既有声音又有动画一下子就看懂了。
二、帮助理解教学重点
小学生年龄较小,缺乏生活阅历,对一些生活性很强的数学知识难以理解。一些数学知识由于比较抽象、复杂又远离学生的生活环境,教师上课时虽然用上了图片、PPT演示,但学生还是难以理解,但这些知识又是教学中的重点,必须理解。而微课集于声形并茂、色彩鲜艳又有动作配合,直观形象,能较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这类知识。
如四年级“烙饼问题”,一个平底锅,每次可烙2张饼,每张饼要烙两面,烙3块饼最快需多少时间?完成烙3张饼,学生容易做到,做,要求在最短的时间内(6分钟)烙好3张饼,需要一定的烙饼方法,是本课的教学的重点。围绕烙饼的方法,老师在课堂上先让学生分小组动手模拟实验,自主探究,有些小组成功了,还有一些学生疑惑不解。虽然老师让实验成功的学生在全班进行展示、交流,但由于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限,加上展示时的学生所用的道具太小,其他学生不易观察,大部分的学生还是感到茫然。这时老师及时将制作的微课进行放映,通过屏幕将烙3张饼的过程动画演示,尤其是关键之处,当两张饼烙完第一面后,将锅中一张饼翻一面,同时取出另一张饼,放入第3张饼时,这一动作学生看得真真切切,此时微课不但有动作配合,还有同步的解说声音,当学生很直观地看到了烙饼的全过程,一下子就明白了为什么烙3张饼只需6分钟的道理,从而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了教学中的重点。
三、有效化解教学难点
每堂课的教学,既有重点,也有难点。教学难点是指学生在学习某一知识的过程中阻力较大,或难度较高的关节点。换句话,就是学生接受比较困难的知识点或问题不容易解决的地方。而是否有效突破教学难点,则是关系到一节课的成败。在日常的教学中,许多教师积累了许多有效突破教学难点的好方法,但采用微课视频进行难点突破,教者轻松,学者愉快,不仅有效,更能体现教师的先进教学理念及与时俱进的创新能力。
如,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特性》一课,要求学生画出三角形底上的高是教学重点,而让学生画出钝三角底边上的高,则是教学难点。之所以会成为教学难点,有两个方面:其一,钝角三角的高有两条是在三角形之外,难以找到顶点与其相对应高的底边;其二,画这两条高时,必须先在相对应的底边画延长线。根据这一难点,一位老师精心制作了微课视频:在钝三角形中,先将直尺与钝角的一条边重合,然后从钝角的顶点向外延伸画虚线足够长,再从这条边所对应的顶点画一条与虚线垂直的线,钝角三角形中的一条高就画成了。按此方法,又播放了画出另一条高。微课视频清晰,教师旁白配音清楚,一个步骤一个步骤学生看得真真切切,绝大部分学生已知道操作步骤。紧接着,教师拿出事先准备画好的一个钝角三角形,让学生跟着微课视频,播放一个步骤,学生照着画一个步骤,直至把这两个高画出。这样全体学生都学会了画高。本课的教学难点就这样在微课视频的直观演示中得到有效突破。
四、利于学生知识梳理
一堂新课,所学知识并不是一气呵成,而是有许多环节和步骤聚合而成,给学生感觉是由许多碎片化的知识粘合而成,难以形成一个整体的认识,不利于学生知识建构。因此课堂知识的小结、梳理十分重要:一是有利于完善知识体系,二是有利于总结知识及活动经验。明代文学家谢榛曾经说过:“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结句应如撞钟,清音有余。”然而小学生由于年龄小,课堂知识梳理能力较弱,尤其需要教师给予帮助。但一节课的内容较多;到课堂小结的时候,学生已经是比较疲备,往往是按奈不住好动的本性,这时老师的课堂小结与知识梳理如同虚设,效果甚差。若采用微课视频进行全课知识的梳理、小结,则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这是因为:微课视频有鲜艳的色彩,能吸引学生的眼球;有合适的动画,能引起学生无意注意;有特色的配音旁白,能刺激学生的耳朵,减轻学生的疲劳。
如,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在课堂既将结束时,老师播放了《几分之一》微课视频,将一个苹果平均切成2份,其中的一份是二分之一;将一段绳子剪成3段,其中的一段是三分之一;将一张纸折成对折2次,得到4个大小完全相同的部分,其中一部分是四分之一……将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几分之一。虽然学生已略感疲劳,但视频的动静搭配、明亮的色彩吸着学生,并在这轻松愉快的知识梳理和小结中,对本课所学知识的来龙去脉有了清晰认识,完成了从具体到抽象认识几分之一的过程,帮助学生建立了分数的概念,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提升了课堂质量。
[参 考 文 献]
[1]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北京:电化教育研究,2011(10).
[2]胡铁生,黄明燕,李民.我国微课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2013(4).
[3]赖艳,侯咏娴,赵姣姣.翻转课堂初探:微课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杂志,2014(3).
(责任编辑:张华伟)
作者简介:陈华山(1971-),女,福建尤溪人,一级教师,本科学历,三明市梅列区教师进修学校小学数学教研员。研究方向:小学数学教育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