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西游记》成书过程中比较重要的一个阶段,元末明初的杨景贤创作的杂剧《西游记》并没有引起学界过多的注意,但其对小说《西游记》的成书有着一定的影响。本篇以《元曲选外编》收录的杂剧《西游记》和世德堂本小说《西游记》进行对比,从作品结构与人物形象刻画等方面浅析杂剧《西游记》对小说《西游记》的影响。
《西游记》的成书从最早的《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开始,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和多种体裁的创作,学界目前的研究多集中于《西游记》百回本以及永乐大典本《西游记》平话残本上,普遍认为《西游记》平话是百回本《西游记》的蓝本,从而较多关注平话对小说的影响。
一、研究意义
事实上,与小说同为通俗文学的戏曲,其兴盛阶段在宋元时期,与小说兴盛的明清时期紧密接续,所以戏曲对小说创作难免存在影响,然而学界对于《西游记》杂剧的重视远远不够,目前仅见十余篇针对《西游记》杂剧的研究。
这种现状的原因可以从几方面探究。
首先,研究材料远远不够。现存杂剧三国戏和水浒戏多达几十种,而西游戏目前可知的一共只有十种左右,《元曲选》未见,《元曲选外编》有杨景贤的《西游记》、无名氏的《二郎神醉射锁魔镜》、《龙济山野猿听经》三种,其余如南戏《陈光蕊江流和尚》、金院本《唐三藏》、吴昌龄《唐三藏西天取经》,均已佚失或只留少部分残卷,资料的缺乏使得人们容易忽视戏曲在小说成书演变过程中的作用。
其次,《西游记》杂剧艺术水平不高。一方面是由于题材的限制,西游故事在传播的过程中逐渐神化,无论是神仙妖魔腾云驾雾还是法术变化上天入地,都是很难在舞台上展现的,更难以通过程式化的戏曲动作敷演出符合人们想象的作品。另一方面,杂剧一本四折的体量难以容纳包罗万象的取经故事,虽然《西游记》杂剧六本二十四折的体量在元杂剧中已经是最大的了,但是相比起取经故事的复杂程度来说,仅能做到框架和主要人物的完整,这使得这部杂剧像是一具骨骼,没有丰满的血肉,所以不够生动传神。
《西游记》杂剧应该是目前所见创作年代最接近小说《西游记》的同题材作品,而之前的西游作品中,没有人物和情节都比较完整的。可以推测,《西游记》故事正是在元杂剧中得以发展完善的,可见元杂剧《西游记》是《西游记》成书过程中的重要阶段。所以本篇以《元曲选外编》收录的杂剧《西游记》和世德堂本小说《西游记》进行对比,浅析杂剧《西游记》对小说《西游记》的影响。
二、杂剧《西游记》与小说《西游记》的结构对比
杂剧《西游记》的六折分别介绍了江流和尚报父仇,三藏踏上取经之路,收行者、沙和尚和鬼子母,收猪八戒,过女儿国和火焰山,取得真经终成正果。小说《西游记》与杂剧的结构基本吻合。
横向对比西游戏与水浒戏、三国戏,水浒戏与三国戏都是截取片段,而杂剧《西游记》是其中唯一具有完整的叙事结构的戏曲,这为后世小说《西游记》的创作提供了良好的结构基础。此外,此前的西游故事虽然有大量佚失,但是通过残卷及题目可以判断,它们或是讲述某一主角的命运如《陈光蕊江流和尚》,或是相关片段的展开如《锁魔镜》,而杂剧《西游记》是现存可见最早的取经核心团队完整的西游故事,这也体现了杂剧《西游记》对小说《西游记》的影响。
杂剧《西游记》结构的完整性为小说《西游记》的创作奠定了良好基础。杂剧的第二十三折提到“三藏国师,去西天十七年也”,然而由于折数和表演程式的限制,显然无法将这十七年间的种种磨难表现出来,所以只取了女儿国、火焰山两处加以展开,而这也为小说的创作提供了充足的想象空间。小说在杂剧的基本框架上,穿插了更多的故事情节和细节,形成环状结构。
此外,杂剧最后一本贫婆心印一折,通过贫婆的论说,阐述了作者认为应追求本心的思想:“你若是能传心印,休说是心,则你那幻躯也犹是微尘。” 这是在之前的西游作品中所未见的。而对于本心的论说成为了小说《西游记》中孙悟空形象变化的主线,书中开篇提到:“鸿蒙初辟原无性,打破顽空需悟空。”
在孙悟空出师门的时候,又叫菩提祖师告诉他:“你从那里来,便从那里去就是了。你快回去,全你性命,若在此間,断然不可!”小说中认为孙悟空从大闹天宫被压五行山下,到降妖除魔求取真经的过程就是回归本心,修成正果的过程。这里可以看出小说《西游记》对杂剧《西游记》的继承。
三、杂剧《西游记》与小说《西游记》的人物对比
杂剧《西游记》中取经的核心团队已经固定,唐僧先后收服犯错赎罪的龙马、压在山下的孙行者、河妖沙和尚、强占民女的猪八戒,这些人物的基本遭遇也具有了大概的雏形。但是杂剧中人物相对来说不够立体,个性特征不强,缺少曲折的剧情。
从具体的人物形象刻画上来说,小说《西游记》在保持杂剧《西游记》核心团队的同时,充分发挥小说曲折生动的特色,为每个角色的性格赋予了更多层次性。
杂剧《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去天庭盗丹盗酒的情节单纯地表现出不服管束;而小说在全书开篇通过大闹天宫,把一个恣意放心、敢于反抗、追求公平与自由的齐天大圣刻画得生动形象。杂剧中的唐僧是自己很有主见,并且懂得管束徒弟的师父;而小说中的唐僧继承了博学并且一心向佛的特质,但是为了凸显孙悟空的神勇弱化了唐僧的形象。杂剧中抢亲的猪八戒形象比较单一;而小说在继承抢亲情节的基础上,将猪八戒刻画成了在丈人家吃苦耐劳、勤劳肯干,面对媳妇憨傻乖巧,取经路上有种种小毛病的立体形象,将猪八戒的角色写得非常贴近普通人。杂剧中,神仙、妖怪等同类型角色通常会有程式化、雷同性的问题;而小说中神仙不再是高高在上,也会有凡人的小心思,会挣面子、使计谋、讨价还价,妖怪也是形形色色,每一个角色都透着鲜活的生命力。
向内剖析,小说《西游记》在以下几个方面继承并发展了杂剧《西游记》的人物形象刻画技巧。
杂剧《西游记》中的人物形象多透露出人欲,人物语言更加俚俗,孙行者、猪八戒和沙和尚都是不守佛家戒律的,这体现了宋代理学以“存天理,灭人欲”束缚人们思想后,在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下,下层百姓要求自然人欲得到释放的一种愿望,也符合杂剧作为一种在勾栏瓦舍演出的艺术形式的通俗特色。而小说人物对话吸收了杂剧作为通俗文学的俚俗幽默,同时又有更多文人创作的色彩,通过人物形象的刻画,表现出了当时下层文人要求自身价值得到实现的愿望。
杂剧《西游记》在取经途中并未表现出师徒思想的转变,只在最后由贫婆点出“传心印”。而小说将杂剧的这一主旨提到很重要的地位,开篇统摄全篇,并且贯穿于整个八十一难中,体现出人物的逐渐转变、回归本心、终成正果的过程,通过人物形象的刻画实现了将主旨表达得更加细腻深刻的目的。
杂剧《西游记》受到戏曲艺术表演的限制,人物形象刻画体现出的更多是人性。而小说由于超凡的想象力,将人物形象的人性、神性、动物性很好地结合在一起。
四、结语
杂剧《西游记》在结构、人物形象、基本故事情节以及语言等方面都对小说《西游记》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是小说《西游记》成书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环,对杂剧《西游记》的进一步研究,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小说《西游记》的创作背景及深刻内涵。
(新疆大学人文学院(中国语言学院))
作者简介:王佳莹(1993—),女,河北三河人,硕士,研究方向:古代文学(清文学)。
《西游记》的成书从最早的《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开始,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和多种体裁的创作,学界目前的研究多集中于《西游记》百回本以及永乐大典本《西游记》平话残本上,普遍认为《西游记》平话是百回本《西游记》的蓝本,从而较多关注平话对小说的影响。
一、研究意义
事实上,与小说同为通俗文学的戏曲,其兴盛阶段在宋元时期,与小说兴盛的明清时期紧密接续,所以戏曲对小说创作难免存在影响,然而学界对于《西游记》杂剧的重视远远不够,目前仅见十余篇针对《西游记》杂剧的研究。
这种现状的原因可以从几方面探究。
首先,研究材料远远不够。现存杂剧三国戏和水浒戏多达几十种,而西游戏目前可知的一共只有十种左右,《元曲选》未见,《元曲选外编》有杨景贤的《西游记》、无名氏的《二郎神醉射锁魔镜》、《龙济山野猿听经》三种,其余如南戏《陈光蕊江流和尚》、金院本《唐三藏》、吴昌龄《唐三藏西天取经》,均已佚失或只留少部分残卷,资料的缺乏使得人们容易忽视戏曲在小说成书演变过程中的作用。
其次,《西游记》杂剧艺术水平不高。一方面是由于题材的限制,西游故事在传播的过程中逐渐神化,无论是神仙妖魔腾云驾雾还是法术变化上天入地,都是很难在舞台上展现的,更难以通过程式化的戏曲动作敷演出符合人们想象的作品。另一方面,杂剧一本四折的体量难以容纳包罗万象的取经故事,虽然《西游记》杂剧六本二十四折的体量在元杂剧中已经是最大的了,但是相比起取经故事的复杂程度来说,仅能做到框架和主要人物的完整,这使得这部杂剧像是一具骨骼,没有丰满的血肉,所以不够生动传神。
《西游记》杂剧应该是目前所见创作年代最接近小说《西游记》的同题材作品,而之前的西游作品中,没有人物和情节都比较完整的。可以推测,《西游记》故事正是在元杂剧中得以发展完善的,可见元杂剧《西游记》是《西游记》成书过程中的重要阶段。所以本篇以《元曲选外编》收录的杂剧《西游记》和世德堂本小说《西游记》进行对比,浅析杂剧《西游记》对小说《西游记》的影响。
二、杂剧《西游记》与小说《西游记》的结构对比
杂剧《西游记》的六折分别介绍了江流和尚报父仇,三藏踏上取经之路,收行者、沙和尚和鬼子母,收猪八戒,过女儿国和火焰山,取得真经终成正果。小说《西游记》与杂剧的结构基本吻合。
横向对比西游戏与水浒戏、三国戏,水浒戏与三国戏都是截取片段,而杂剧《西游记》是其中唯一具有完整的叙事结构的戏曲,这为后世小说《西游记》的创作提供了良好的结构基础。此外,此前的西游故事虽然有大量佚失,但是通过残卷及题目可以判断,它们或是讲述某一主角的命运如《陈光蕊江流和尚》,或是相关片段的展开如《锁魔镜》,而杂剧《西游记》是现存可见最早的取经核心团队完整的西游故事,这也体现了杂剧《西游记》对小说《西游记》的影响。
杂剧《西游记》结构的完整性为小说《西游记》的创作奠定了良好基础。杂剧的第二十三折提到“三藏国师,去西天十七年也”,然而由于折数和表演程式的限制,显然无法将这十七年间的种种磨难表现出来,所以只取了女儿国、火焰山两处加以展开,而这也为小说的创作提供了充足的想象空间。小说在杂剧的基本框架上,穿插了更多的故事情节和细节,形成环状结构。
此外,杂剧最后一本贫婆心印一折,通过贫婆的论说,阐述了作者认为应追求本心的思想:“你若是能传心印,休说是心,则你那幻躯也犹是微尘。” 这是在之前的西游作品中所未见的。而对于本心的论说成为了小说《西游记》中孙悟空形象变化的主线,书中开篇提到:“鸿蒙初辟原无性,打破顽空需悟空。”
在孙悟空出师门的时候,又叫菩提祖师告诉他:“你从那里来,便从那里去就是了。你快回去,全你性命,若在此間,断然不可!”小说中认为孙悟空从大闹天宫被压五行山下,到降妖除魔求取真经的过程就是回归本心,修成正果的过程。这里可以看出小说《西游记》对杂剧《西游记》的继承。
三、杂剧《西游记》与小说《西游记》的人物对比
杂剧《西游记》中取经的核心团队已经固定,唐僧先后收服犯错赎罪的龙马、压在山下的孙行者、河妖沙和尚、强占民女的猪八戒,这些人物的基本遭遇也具有了大概的雏形。但是杂剧中人物相对来说不够立体,个性特征不强,缺少曲折的剧情。
从具体的人物形象刻画上来说,小说《西游记》在保持杂剧《西游记》核心团队的同时,充分发挥小说曲折生动的特色,为每个角色的性格赋予了更多层次性。
杂剧《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去天庭盗丹盗酒的情节单纯地表现出不服管束;而小说在全书开篇通过大闹天宫,把一个恣意放心、敢于反抗、追求公平与自由的齐天大圣刻画得生动形象。杂剧中的唐僧是自己很有主见,并且懂得管束徒弟的师父;而小说中的唐僧继承了博学并且一心向佛的特质,但是为了凸显孙悟空的神勇弱化了唐僧的形象。杂剧中抢亲的猪八戒形象比较单一;而小说在继承抢亲情节的基础上,将猪八戒刻画成了在丈人家吃苦耐劳、勤劳肯干,面对媳妇憨傻乖巧,取经路上有种种小毛病的立体形象,将猪八戒的角色写得非常贴近普通人。杂剧中,神仙、妖怪等同类型角色通常会有程式化、雷同性的问题;而小说中神仙不再是高高在上,也会有凡人的小心思,会挣面子、使计谋、讨价还价,妖怪也是形形色色,每一个角色都透着鲜活的生命力。
向内剖析,小说《西游记》在以下几个方面继承并发展了杂剧《西游记》的人物形象刻画技巧。
杂剧《西游记》中的人物形象多透露出人欲,人物语言更加俚俗,孙行者、猪八戒和沙和尚都是不守佛家戒律的,这体现了宋代理学以“存天理,灭人欲”束缚人们思想后,在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下,下层百姓要求自然人欲得到释放的一种愿望,也符合杂剧作为一种在勾栏瓦舍演出的艺术形式的通俗特色。而小说人物对话吸收了杂剧作为通俗文学的俚俗幽默,同时又有更多文人创作的色彩,通过人物形象的刻画,表现出了当时下层文人要求自身价值得到实现的愿望。
杂剧《西游记》在取经途中并未表现出师徒思想的转变,只在最后由贫婆点出“传心印”。而小说将杂剧的这一主旨提到很重要的地位,开篇统摄全篇,并且贯穿于整个八十一难中,体现出人物的逐渐转变、回归本心、终成正果的过程,通过人物形象的刻画实现了将主旨表达得更加细腻深刻的目的。
杂剧《西游记》受到戏曲艺术表演的限制,人物形象刻画体现出的更多是人性。而小说由于超凡的想象力,将人物形象的人性、神性、动物性很好地结合在一起。
四、结语
杂剧《西游记》在结构、人物形象、基本故事情节以及语言等方面都对小说《西游记》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是小说《西游记》成书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环,对杂剧《西游记》的进一步研究,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小说《西游记》的创作背景及深刻内涵。
(新疆大学人文学院(中国语言学院))
作者简介:王佳莹(1993—),女,河北三河人,硕士,研究方向:古代文学(清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