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由传统的课堂教学,向新型课堂教学转变,实现真正的素质教育是当前基础教育的主要任务,小学课堂教学有着成功的传统教学方法和模式,如何在新课程,新改革的形势下,优化课堂是当前广大教师钻研的方向。本文从教学环节入手,倾向创新,注重转化,打造个性教学。
关键词:导入 课堂 评价方式 设疑 情境
【分类号】G623.5
一、创新导入,奠定一节好课基础
课的引入是整节课的第一环节,也是一节课的基础,往往一次好的引入,让一节课充满激情和成效,小学数学课堂更需要创新引入。
1、设疑导入,引发学生参与意识。数学课具有枯燥性,有些同学兴趣不足,没有很好的教师引导很难进入学习状态。因此,在导入新课时,教师要巧设引入,其中设疑引入能留有悬念,使学生有了强烈的求知欲望,达到非智力因素和智力因素的共振,很好完成教学目标。例如:在教学“数的产生”一课时,老师提出“我们在上课前,先做一个小测试,如果大家去果园采摘桃子,不能发声,不能用笔,用什么方式告訴父母你摘了多少个桃子”,当学生十分好奇,并积极参与,想出好多办法时,引入新课,“那么我们今天使用的很方便的数字是怎么产生的?”,引入正课。这样的引入无疑设置了悬念,引发了学生兴趣,将课堂调动起来,促进全体学生参与,接下来的课自然会有好的效果。
2、层层导入,引导学生进入思维状态。数学学科的特点是逻辑性、系统性强,很多知识需要大家多层次的逻辑分析。如果在引入新课时就用到这样的方式,会将整个课堂的思维气氛调动起来。如在学习《乘法估算》一节时,老师问大家“同学们有没去买过菜?”同学回答“有”“那你们是不是会大致知道菜的分量?”“不知道”“可是家长都知道,那么他们怎么得到的大致分量?”,经过大家回答,老师给出结论,一定是估算,“那么估算是凭空想象吗?不是,它也是有规律可循的”,然后引入课题“乘法的估算”。这样的引入,经过层层思维逻辑,引人思考,集中学生精力,最后很自然地向主题过渡,激起了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
二、多彩课堂承担教学主体
教学过程是整个教学的主体,也是最重要的环节,如何把持课堂,将知识传递给学生,不让课堂枯燥,保持绝大部分时间的兴奋度很重要。那么要怎样打造一个多彩的课堂呢?
1、创设课堂情境,让课堂妙趣横生。创设情景是现代教育教学的经常采用的模式,在小学教学中更加实用,在教学中则需要教师精心设计,才能缓解课堂的枯燥性。在设计时,教师一定要把握好尺度,既要符合小学生好动、好奇的心理特点,又不能让课堂失控,过分转移注意力,最好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参与数学活动的情景推进课题。如 在学习“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一课中,可以让学生分组写出自己看到过的物体形状,教师从里面选出典型的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再让学生观察这些物体的形状,总结他们的特征,这样的情景轻松自然,人人能参与,并能简单易懂的将课堂内容传达给学生。
2、引入游戏,寓教于乐。
小学生童心未泯,游戏最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和积极性。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自主地位的转变,强调学习要将学生的参与度提高,其中就有小组合作学习,谈论学习等模式,融入游戏更是能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其实,这种方法早就被很多老师在课堂实践中大量利用,但有时效果不明显,一是游戏内容不新颖,二是教师给出的范围太小,拘束了学生的天性。所以,教师在实施游戏教学时不要刻意强调课题,而是自然流露,让学生慢慢体会。例如在教学《用计算机探索规律:连除,除加,除减》这一课时,就可以将计算器交给学生,让他们随意操作,并不给出具体的项目,孩子们动手能力强,好思索,求知欲强,很快就能找到规律,然后教师再归纳总结,既完成了教学目标,也保持了学生快乐天性,教书育人,同步达标。
三、多样评价,彰显个性教学
教学评价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占据独特位置,既是其中一个环节,也是对教学成果的检验。近年,改变评价方式成为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评价方式多样化,评价角度转移化是大势所趋。
1、让分数逐步退出评价主角舞台。传统教学评价考试,分数占据主要地位,是否是一个“好学生”,首先要看分数,这早已经被承认不符合教育科学,所以,今后的评价要多样化,比如可以记录学生的发言次数,提出自己见解的次数,可以教学生自制教具,设计小小教案,这些都可以成为对学生的评价,能有效鼓励大多数学学生,而不是突出了少数高分者,忽视了大部分学生。
2、评价降低量化,提高人性化。以前的评价除了分数,就是优良可差,让学生感觉很生硬,缺乏人性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很多学生虽然成绩不好,但却有独到的兴趣,比如对数学的某一个章节内容很有兴趣,老师也要及时鼓励,而不是不理不睬,或者讽刺打压,因为现代教育的学习完全是开放的,讲究人尽其才。
3、多层评价,个性评价。评价的范围不止课堂,应该是对一个学生的综合评价,除了课堂内容,考试成绩,还要拓展到课外活动、撰写小论文、小组活动表现等。另外,教师对每个学生的评价不能一刀切,要因人而异,对症下药,以鼓励为主,并注意观察,根据学生的心理活动,进行不同等次和不同方式的评价。
总之,教师要把握教学的每个环节,并环环出彩,锐意创新,把课上活,将数学课堂变成学生成长阶段的美好回忆。
参考文献:
1、黄凤君:《小学数学课堂设计技巧》,广西教育出版社,2011.9
2、刘紫玲:《小学数学的评价体系简述》,广州图文出版社,2012.5
关键词:导入 课堂 评价方式 设疑 情境
【分类号】G623.5
一、创新导入,奠定一节好课基础
课的引入是整节课的第一环节,也是一节课的基础,往往一次好的引入,让一节课充满激情和成效,小学数学课堂更需要创新引入。
1、设疑导入,引发学生参与意识。数学课具有枯燥性,有些同学兴趣不足,没有很好的教师引导很难进入学习状态。因此,在导入新课时,教师要巧设引入,其中设疑引入能留有悬念,使学生有了强烈的求知欲望,达到非智力因素和智力因素的共振,很好完成教学目标。例如:在教学“数的产生”一课时,老师提出“我们在上课前,先做一个小测试,如果大家去果园采摘桃子,不能发声,不能用笔,用什么方式告訴父母你摘了多少个桃子”,当学生十分好奇,并积极参与,想出好多办法时,引入新课,“那么我们今天使用的很方便的数字是怎么产生的?”,引入正课。这样的引入无疑设置了悬念,引发了学生兴趣,将课堂调动起来,促进全体学生参与,接下来的课自然会有好的效果。
2、层层导入,引导学生进入思维状态。数学学科的特点是逻辑性、系统性强,很多知识需要大家多层次的逻辑分析。如果在引入新课时就用到这样的方式,会将整个课堂的思维气氛调动起来。如在学习《乘法估算》一节时,老师问大家“同学们有没去买过菜?”同学回答“有”“那你们是不是会大致知道菜的分量?”“不知道”“可是家长都知道,那么他们怎么得到的大致分量?”,经过大家回答,老师给出结论,一定是估算,“那么估算是凭空想象吗?不是,它也是有规律可循的”,然后引入课题“乘法的估算”。这样的引入,经过层层思维逻辑,引人思考,集中学生精力,最后很自然地向主题过渡,激起了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
二、多彩课堂承担教学主体
教学过程是整个教学的主体,也是最重要的环节,如何把持课堂,将知识传递给学生,不让课堂枯燥,保持绝大部分时间的兴奋度很重要。那么要怎样打造一个多彩的课堂呢?
1、创设课堂情境,让课堂妙趣横生。创设情景是现代教育教学的经常采用的模式,在小学教学中更加实用,在教学中则需要教师精心设计,才能缓解课堂的枯燥性。在设计时,教师一定要把握好尺度,既要符合小学生好动、好奇的心理特点,又不能让课堂失控,过分转移注意力,最好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参与数学活动的情景推进课题。如 在学习“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一课中,可以让学生分组写出自己看到过的物体形状,教师从里面选出典型的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再让学生观察这些物体的形状,总结他们的特征,这样的情景轻松自然,人人能参与,并能简单易懂的将课堂内容传达给学生。
2、引入游戏,寓教于乐。
小学生童心未泯,游戏最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和积极性。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自主地位的转变,强调学习要将学生的参与度提高,其中就有小组合作学习,谈论学习等模式,融入游戏更是能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其实,这种方法早就被很多老师在课堂实践中大量利用,但有时效果不明显,一是游戏内容不新颖,二是教师给出的范围太小,拘束了学生的天性。所以,教师在实施游戏教学时不要刻意强调课题,而是自然流露,让学生慢慢体会。例如在教学《用计算机探索规律:连除,除加,除减》这一课时,就可以将计算器交给学生,让他们随意操作,并不给出具体的项目,孩子们动手能力强,好思索,求知欲强,很快就能找到规律,然后教师再归纳总结,既完成了教学目标,也保持了学生快乐天性,教书育人,同步达标。
三、多样评价,彰显个性教学
教学评价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占据独特位置,既是其中一个环节,也是对教学成果的检验。近年,改变评价方式成为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评价方式多样化,评价角度转移化是大势所趋。
1、让分数逐步退出评价主角舞台。传统教学评价考试,分数占据主要地位,是否是一个“好学生”,首先要看分数,这早已经被承认不符合教育科学,所以,今后的评价要多样化,比如可以记录学生的发言次数,提出自己见解的次数,可以教学生自制教具,设计小小教案,这些都可以成为对学生的评价,能有效鼓励大多数学学生,而不是突出了少数高分者,忽视了大部分学生。
2、评价降低量化,提高人性化。以前的评价除了分数,就是优良可差,让学生感觉很生硬,缺乏人性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很多学生虽然成绩不好,但却有独到的兴趣,比如对数学的某一个章节内容很有兴趣,老师也要及时鼓励,而不是不理不睬,或者讽刺打压,因为现代教育的学习完全是开放的,讲究人尽其才。
3、多层评价,个性评价。评价的范围不止课堂,应该是对一个学生的综合评价,除了课堂内容,考试成绩,还要拓展到课外活动、撰写小论文、小组活动表现等。另外,教师对每个学生的评价不能一刀切,要因人而异,对症下药,以鼓励为主,并注意观察,根据学生的心理活动,进行不同等次和不同方式的评价。
总之,教师要把握教学的每个环节,并环环出彩,锐意创新,把课上活,将数学课堂变成学生成长阶段的美好回忆。
参考文献:
1、黄凤君:《小学数学课堂设计技巧》,广西教育出版社,2011.9
2、刘紫玲:《小学数学的评价体系简述》,广州图文出版社,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