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东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523000
摘要:我国一些地区的土壤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因此减少污染、保障土壤及人体安全健康是刻不容缓的大事。本文陈述了土壤污染的特点、造成土壤污染的原因、我国土壤污染的现状等事实,结合实际环境情况分析我国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当前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一些加强土壤质量监测的建议。
关键词:土壤污染原因;土壤污染现状;土壤监测
引言:
土壤污染是指进入土壤中的污染物超过了土壤的自净能力,并且对土壤、环境或植物造成损害的状况。人体与土壤之间的物质流动关系较为复杂,受到了诸多的因素影响。由于土壤的污染物不像大气或者水污染物那样会直接进入人体内危及健康,它是间接性地影响人体健康,土壤污染物都是通过食物链,主要是通过蔬菜、粮食、水果、蛋、肉、奶等进入人体的,这些污染物间接进入体内后,会引发各种的疾病,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同时,土壤的污染更是直接性地影响到土壤本身的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对生态系统的安全造成威胁。
一、土壤污染的特点以及种类
1、土壤污染的特点
土壤的污染不同于大气和水质等污染,根据其自身的结构特性,通常具有积累性、滞后性、隐秘性、不可逆转性及治理难度高等特点。土壤环境的破坏,会严重的影响到人们的生活生产环境的稳定,其危害性往往比大气、水质等方面的污染更加显著。下面对土壤污染的特点进行几个方面的说明:
1.1土壤污染的积累性
相较于大气或水质方面的污染来说,大气或水质污染的迁移性比土壤污染强,因此能够较容易的实施针对性的高效监测防治。但土壤污染物一般是由于其内部结构的因素,而造成其扩散性及稀释性不强,导致土壤污染物长时间的积累,引起土壤污染地域性强,增大了治理人员监测防治的难度。
1.2土壤污染的滞后性及隐秘性
土壤的一般污染形成过程时间比较长,在污染的问题形成再到问题的出现需要一定的时间,污染较为滞后,因此在环境控制中不太容易被人重视,而导致了环境治理工作上的不足,严重地影响到人们正常的生活生产。同时,大气、水质或者废弃物等的污染问题一般都是可以通过直观的现象进行其分析监测的,但对于土壤污染的问题来说,一般表现出来的形式并不是特别的直观,监测工作较困难。因此对土壤样品进行分析化验及农作物残留进行监测时,还应该对人畜的健康状况等进行相应的分析研究。
1.3土壤污染的不可逆转性
土壤污染中,由于重金属的结构特点通常都是固态形式,其降解周期比较长,从而形成了土壤污染的不可逆转性。同时,大多数的有机污染物的存在也造成了土壤污染的不可逆转性,严重地影响到了环境监测防治的工作。
1.4土壤污染的治理难度高
大气或水质的污染通常在对于污染源进行合理的处理和切断,就能防治此类污染的存在。但由于土壤内部的污染物通常降解的难度大,所以就算进行了污染源切断,对于那些已经存在的污染物的治理也是一项难度较高的工作。它们不同于大气或水质污染物,通过稀释和自净就能够实现对污染环境的控制,但是土壤污染需要经过换土、淋洗土等方式来进行全面的土壤污染治理,然而,这些治理方式的周期性长、工作变数大,就造成了土壤的治理效果不明显,同时会造成一定程度上成本费用的增加。
2、土壤污染的种类
土壤污染一般因为污染源的不同,所产生的污染种类也各自不同。通常分为了放射性污染、生物污染、物理污染及化学污染几个方面。通过对土壤内部的结构破坏,而影响到土壤整体结构的可靠性及稳定性,严重的威胁到人们的正常生活生产。下面对这几种污染种类进行一些说明:
2.1放射性污染物
放射性污染物主要存在于核原料开采区和大气层核爆炸的地区,以锶和铯等能在土壤中长期生存的放射性元素为主。
2.2生物污染物
生物污染物是带有各种病菌的城市垃圾及由卫生设施排出来的废水、废物及厩肥等。
2.3物理污染物
物理污染物通常是来自工厂和矿山的固体废弃物,如粉煤灰、废石、尾矿及工业垃圾等。
2.4化学污染物
化学污染物一般包括有机污染物和无机污染物。前者如各种的化学农药、石油以及其裂解产物、其它各类有机的合成产物;后者如砷、铅、镉、汞等重金属,过量的氮、磷植物营养元素及硫化物、氧化物等。
二、常用的土壤监测技术分析
(一)土壤的样品测定
1.测定方法。土壤污染的监测所用的方法和大气、水质的监测方法类似。常用的方法有:重量法,重量法适用于测土壤的水分,用于测定浸出物中含量较为高的成分,如镁离子、钙离子、氯离子等;分光光度法、原子荧光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等适用于重金属的测定,如重金属Cu的测定;气相色谱法适用于有机磷、有机氯以及有机汞等农药的测定。
2.土壤样品的预处理。在土壤样品的监测分析中,根据所分析的项目不同,首先需要对样品进行预处理工作,然后才能够进行待测组分含量的测定。所常用的预处理方法包括了:碱熔法、溶剂提取、干法灰化及湿法消化等。
(二)土壤样品的溶解
1.湿法消化法:又称为湿法氧化。它是将土壤的样品与一种或者多种强酸共同加热浓缩到一定的体积,使得有机物分解成为CO2HE H2O除去。
2.干法灰化法:又被称为燃烧法或者高温分解法。它是根据待测组分出的性质,选用石英、镍、铂或者瓷坩堝盛放样品,将其放置高温电炉中加热,控制温度在450-550oC完全化灰,再将残渣溶解以供分析用。
3.碱熔法。它是用NaOH和碳酸钠作为碱熔剂和土壤样品在高温下熔化,然后加水进行溶解,一般是用于土壤中的氟化物测定。
(三)土壤样品的提取 土壤的监测技术最后的一步就是对其有效的成分进行提取,然后再对样品的成分、提取剂温度、pH值等进行相关分析。不同的形态元素提取也各不相同,一般其形态与毒性相关,经过准确的提取和分析,为土壤的治理工作使用。
三、土壤监测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土壤环境的监管能力薄弱
1.我国基层的环保机构不够健全,一部分地区的环保部门始终没有设立专门的环保机构或者委任环保专业人员来负责土壤的环境监测以及污染防治相关工作,乡镇级地区更是一片空白。在县级的环保部门里,其土壤监测工作人员的水平较低,监测仪器设备较为落后,这就导致了目前我国在土壤环境的监管基础能力十分薄弱。
2.技术上的支撑能力不够。由于资金和人才条件的限制,对土壤环境保护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不足,无法做到有效的支撑土壤环境进行管理和保护。
3.土壤环境监管资金保障不足。土壤环境与水环境和空气环境有所不同,土壤环境不具备流动性,它有着十分明显的不均匀性,因此,土壤环境监管和保护这些方面都需要添置更多的人物力以及财力的投入。但是现在的实际情况却是,最为基本的土壤监察、监测以及保护工作这些方面都缺乏必要的资金投入。因此,我国在土壤环境监管运转困难、处境维艰,这就造成了对专业人才的吸引力小,很少会有专业人才愿意加入其中。
(二)土壤环境保护的法律体系建设滞后
我国目前现行的法律体系中,还未有专门的土壤污染防治的相关法律。现有的所涉及到土壤污染防治的法律法规对于土壤环境的保护内容十分分散,没有系统性的规范,并且大多数的规定都原则性强烈,缺乏其实际操作性,对于我国土壤污染防治现状的工作实际需要不适用,譬如《土地管理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环境保护法》等。
(三)缺乏对土壤环境保护的意识。有很多的污染企业首先顾及的是其自身的利益,为获得更多利润,便超标的排放污染物。甚至有一些企业铤而走险,暗自排放污染物,这对于土壤环境造成了直接性污染或者会成为污染源间接性引发其他污染。这种偷排污染物的行为,若集中性的发生,则会引发恶性的污染事件,对于人民和国家有着严重的健康及利益损害。因此,增强企业和社会大众对于土壤环境的保护意识,是十分重要及迫切的。
四、结束语
目前我国土壤污染问题较为普遍和多见,大多数的地区并没有得到合理及时的监测,因此土壤方面的污染在我国未能得到有效及时的整治,应该积极研究各种有效的监测方法,对土壤的污染提高重视度,为我国环境保护和开发把好土壤小关。
参考文献:
[2] 李国刚.中国土壤环境监测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5,1(17):8 - 10.
[2]刘燕德等.土壤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J].中国农机化,2012,2.
[3]李玲.土壤污染特点现状以及监测技术浅析[J].科技论坛,34.
摘要:我国一些地区的土壤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因此减少污染、保障土壤及人体安全健康是刻不容缓的大事。本文陈述了土壤污染的特点、造成土壤污染的原因、我国土壤污染的现状等事实,结合实际环境情况分析我国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当前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一些加强土壤质量监测的建议。
关键词:土壤污染原因;土壤污染现状;土壤监测
引言:
土壤污染是指进入土壤中的污染物超过了土壤的自净能力,并且对土壤、环境或植物造成损害的状况。人体与土壤之间的物质流动关系较为复杂,受到了诸多的因素影响。由于土壤的污染物不像大气或者水污染物那样会直接进入人体内危及健康,它是间接性地影响人体健康,土壤污染物都是通过食物链,主要是通过蔬菜、粮食、水果、蛋、肉、奶等进入人体的,这些污染物间接进入体内后,会引发各种的疾病,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同时,土壤的污染更是直接性地影响到土壤本身的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对生态系统的安全造成威胁。
一、土壤污染的特点以及种类
1、土壤污染的特点
土壤的污染不同于大气和水质等污染,根据其自身的结构特性,通常具有积累性、滞后性、隐秘性、不可逆转性及治理难度高等特点。土壤环境的破坏,会严重的影响到人们的生活生产环境的稳定,其危害性往往比大气、水质等方面的污染更加显著。下面对土壤污染的特点进行几个方面的说明:
1.1土壤污染的积累性
相较于大气或水质方面的污染来说,大气或水质污染的迁移性比土壤污染强,因此能够较容易的实施针对性的高效监测防治。但土壤污染物一般是由于其内部结构的因素,而造成其扩散性及稀释性不强,导致土壤污染物长时间的积累,引起土壤污染地域性强,增大了治理人员监测防治的难度。
1.2土壤污染的滞后性及隐秘性
土壤的一般污染形成过程时间比较长,在污染的问题形成再到问题的出现需要一定的时间,污染较为滞后,因此在环境控制中不太容易被人重视,而导致了环境治理工作上的不足,严重地影响到人们正常的生活生产。同时,大气、水质或者废弃物等的污染问题一般都是可以通过直观的现象进行其分析监测的,但对于土壤污染的问题来说,一般表现出来的形式并不是特别的直观,监测工作较困难。因此对土壤样品进行分析化验及农作物残留进行监测时,还应该对人畜的健康状况等进行相应的分析研究。
1.3土壤污染的不可逆转性
土壤污染中,由于重金属的结构特点通常都是固态形式,其降解周期比较长,从而形成了土壤污染的不可逆转性。同时,大多数的有机污染物的存在也造成了土壤污染的不可逆转性,严重地影响到了环境监测防治的工作。
1.4土壤污染的治理难度高
大气或水质的污染通常在对于污染源进行合理的处理和切断,就能防治此类污染的存在。但由于土壤内部的污染物通常降解的难度大,所以就算进行了污染源切断,对于那些已经存在的污染物的治理也是一项难度较高的工作。它们不同于大气或水质污染物,通过稀释和自净就能够实现对污染环境的控制,但是土壤污染需要经过换土、淋洗土等方式来进行全面的土壤污染治理,然而,这些治理方式的周期性长、工作变数大,就造成了土壤的治理效果不明显,同时会造成一定程度上成本费用的增加。
2、土壤污染的种类
土壤污染一般因为污染源的不同,所产生的污染种类也各自不同。通常分为了放射性污染、生物污染、物理污染及化学污染几个方面。通过对土壤内部的结构破坏,而影响到土壤整体结构的可靠性及稳定性,严重的威胁到人们的正常生活生产。下面对这几种污染种类进行一些说明:
2.1放射性污染物
放射性污染物主要存在于核原料开采区和大气层核爆炸的地区,以锶和铯等能在土壤中长期生存的放射性元素为主。
2.2生物污染物
生物污染物是带有各种病菌的城市垃圾及由卫生设施排出来的废水、废物及厩肥等。
2.3物理污染物
物理污染物通常是来自工厂和矿山的固体废弃物,如粉煤灰、废石、尾矿及工业垃圾等。
2.4化学污染物
化学污染物一般包括有机污染物和无机污染物。前者如各种的化学农药、石油以及其裂解产物、其它各类有机的合成产物;后者如砷、铅、镉、汞等重金属,过量的氮、磷植物营养元素及硫化物、氧化物等。
二、常用的土壤监测技术分析
(一)土壤的样品测定
1.测定方法。土壤污染的监测所用的方法和大气、水质的监测方法类似。常用的方法有:重量法,重量法适用于测土壤的水分,用于测定浸出物中含量较为高的成分,如镁离子、钙离子、氯离子等;分光光度法、原子荧光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等适用于重金属的测定,如重金属Cu的测定;气相色谱法适用于有机磷、有机氯以及有机汞等农药的测定。
2.土壤样品的预处理。在土壤样品的监测分析中,根据所分析的项目不同,首先需要对样品进行预处理工作,然后才能够进行待测组分含量的测定。所常用的预处理方法包括了:碱熔法、溶剂提取、干法灰化及湿法消化等。
(二)土壤样品的溶解
1.湿法消化法:又称为湿法氧化。它是将土壤的样品与一种或者多种强酸共同加热浓缩到一定的体积,使得有机物分解成为CO2HE H2O除去。
2.干法灰化法:又被称为燃烧法或者高温分解法。它是根据待测组分出的性质,选用石英、镍、铂或者瓷坩堝盛放样品,将其放置高温电炉中加热,控制温度在450-550oC完全化灰,再将残渣溶解以供分析用。
3.碱熔法。它是用NaOH和碳酸钠作为碱熔剂和土壤样品在高温下熔化,然后加水进行溶解,一般是用于土壤中的氟化物测定。
(三)土壤样品的提取 土壤的监测技术最后的一步就是对其有效的成分进行提取,然后再对样品的成分、提取剂温度、pH值等进行相关分析。不同的形态元素提取也各不相同,一般其形态与毒性相关,经过准确的提取和分析,为土壤的治理工作使用。
三、土壤监测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土壤环境的监管能力薄弱
1.我国基层的环保机构不够健全,一部分地区的环保部门始终没有设立专门的环保机构或者委任环保专业人员来负责土壤的环境监测以及污染防治相关工作,乡镇级地区更是一片空白。在县级的环保部门里,其土壤监测工作人员的水平较低,监测仪器设备较为落后,这就导致了目前我国在土壤环境的监管基础能力十分薄弱。
2.技术上的支撑能力不够。由于资金和人才条件的限制,对土壤环境保护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不足,无法做到有效的支撑土壤环境进行管理和保护。
3.土壤环境监管资金保障不足。土壤环境与水环境和空气环境有所不同,土壤环境不具备流动性,它有着十分明显的不均匀性,因此,土壤环境监管和保护这些方面都需要添置更多的人物力以及财力的投入。但是现在的实际情况却是,最为基本的土壤监察、监测以及保护工作这些方面都缺乏必要的资金投入。因此,我国在土壤环境监管运转困难、处境维艰,这就造成了对专业人才的吸引力小,很少会有专业人才愿意加入其中。
(二)土壤环境保护的法律体系建设滞后
我国目前现行的法律体系中,还未有专门的土壤污染防治的相关法律。现有的所涉及到土壤污染防治的法律法规对于土壤环境的保护内容十分分散,没有系统性的规范,并且大多数的规定都原则性强烈,缺乏其实际操作性,对于我国土壤污染防治现状的工作实际需要不适用,譬如《土地管理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环境保护法》等。
(三)缺乏对土壤环境保护的意识。有很多的污染企业首先顾及的是其自身的利益,为获得更多利润,便超标的排放污染物。甚至有一些企业铤而走险,暗自排放污染物,这对于土壤环境造成了直接性污染或者会成为污染源间接性引发其他污染。这种偷排污染物的行为,若集中性的发生,则会引发恶性的污染事件,对于人民和国家有着严重的健康及利益损害。因此,增强企业和社会大众对于土壤环境的保护意识,是十分重要及迫切的。
四、结束语
目前我国土壤污染问题较为普遍和多见,大多数的地区并没有得到合理及时的监测,因此土壤方面的污染在我国未能得到有效及时的整治,应该积极研究各种有效的监测方法,对土壤的污染提高重视度,为我国环境保护和开发把好土壤小关。
参考文献:
[2] 李国刚.中国土壤环境监测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5,1(17):8 - 10.
[2]刘燕德等.土壤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J].中国农机化,2012,2.
[3]李玲.土壤污染特点现状以及监测技术浅析[J].科技论坛,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