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了解医院呼吸内科抗菌药物应用情况及合理性,促进抗菌药物的规范化使用。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呼吸内科2010年1月~2011年12月的住院病案,进行统计分析其抗菌药物的使用种类、使用频度(DDDs)、药物利用指数(DUI)、联合用药情况等。结果:158例中,使用抗菌药物共涉及6类12种,左氧氟沙星使用频度最高,药品的DUI<1。抗菌药物单用占比例最高,为73.40%,二联用药为20.25%,三联以上用药为6.32%。结论:我院呼吸内科抗菌药物的应用基本合理。
关键词:抗菌药 使用频度 药物利用指数 合理用药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8-0248-01
我国是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较严重的国家之一,临床抗菌药物使用整体上存在起点高、档次高和滥用问题[1]。考虑到呼吸内科抗菌药物的应用较为普遍,并且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特对我院呼吸内科2010年1月~2011年12月的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使用抗菌药物的住院病案158份(结核病人除外),进行统计分析有关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以了解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现状和用药趋势,协助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查阅我院呼吸内科2010年1月~2011年12月之间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使用抗菌药物的住院病案158例(结核病人除外),其中男108例,女50例,年龄最大90岁,最小14岁,平均54.7岁。
1.2 方法。分別统计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的名称、使用种类、使用频度(DDDs)、药物利用指数(DUI)、联合用药等情况,采用WHO推荐的限定日剂量(defined daily dose,DDD)作为药物利用研究评价的测定单位,用其计算DDDs(DDDs=总用药量/DDD)。以DUI来评价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规定DUI≤1为合理[2]。DUI=DDDs/用药总天数。
2 结果
2.1 抗菌药物使用种类。158例患者使用的抗菌药物主要为喹诺酮类(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头孢类(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头孢他啶等)及青霉素类(青霉素钠、氯唑西林钠等)、β内酰胺酶抑制剂(舒巴坦钠)、大环内酯类(阿奇霉素)和林可酰胺类(克林霉素)共涉及6类12种。
2.2 抗菌药物的用法。158例患者中单用抗菌药物116例(占73.40%),2种抗菌药联用32例(占20.25%),3种以上抗菌药联用10例(占6.32%)。
3 讨论
3.1 呼吸科抗菌药物使用合理。由表1可见,总体上抗菌药物无滥用现象。抗菌药应尽量单用,联合用药应有严格的适应证。本次调查单用占73.40%,是比较合理的,可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3.2 抗菌药的联合应用。由上述统计表明,该科合并使用2种或3种以上抗菌药物的共42例,占26.58%,其中主要为第三代头孢菌素类与林可酰胺类合用、第三代头孢菌素类与第三代喹诺酮类合用、头孢菌素类与β内酰胺酶抑制剂抗生素合用。第三代头孢菌素类对革兰阳性菌作用弱,对革兰阴性菌有强大的抗菌活性,而林可酰胺类抗生素对多数革兰阳性菌和厌氧菌都有效,主要以抑菌作用为主,对某些细菌亦有杀菌作用[3],上述二者合用可扩大抗菌谱并增强疗效。第三代喹诺酮类抗生素对葡萄球菌等革兰阳性菌也有抗菌作用,对革兰阴性菌的抗菌作用增强,对铜绿假单胞菌有很好的抑杀作用,对某些厌氧菌、支原体也有效[3],与第三代头孢菌素类合用可扩大抗菌谱并增强疗效。头孢菌素类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合用,后者可以和细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产生不可逆地竞争性结合,导致β内酰胺酶失活,从而防止β内酰胺类抗生素被细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所破坏,而使抗菌作用明显增强,防止耐药性产生[3]。在调查中发现个别病例出现有同时使用2个第三代头孢菌素类品种现象,这是少数不合理用药的表现,因为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之间的联用,一般认为作为作用机理相同的抗菌药物不宜联合用药[4],因此种联合用药的疗效不一定比单用好,反而增加药物的毒性反应,甚至因共同竞争作用靶位而出现拮抗现象。但总体来说联用基本合理。
3.3 抗菌药物的给药剂量。由表1统计数据可知,所用抗菌药物的DUI值都<1,说明给药剂量是基本合理的。有医师错误地认为给药剂量越大,其有效血药浓度的维持时间就越长,而忽视了药物毒性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也随着给药剂量的增大而上升。更何况有些药物剂量的加大并不能使其药效增加。
3.4 加强抗菌药物使用管理。鉴于抗菌药物在临床滥用的日益严重,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总后卫生部公布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并制定了《抗菌药物使用管理规定》、《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规定》,要求各医疗机构结合本机构实际,根据抗菌药物特点、临床疗效、细菌耐药、不良反应以及当地社会经济状况、药品价格等因素,将抗菌药物分为非限制使用、限制使用与特殊使用三类进行分级管理[5]。这些规定将有利于抗菌药物在临床使用时安全、有效、经济,是抑制其滥用的有效措施。
参考文献
[1] 张慧芬,盛炳义,方曙,等.抗菌药物分级使用情况调查[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6,26(2):215-216
[2] 王飞,吴越.32例急性肾盂肾炎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分析[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5,25(5):455-456
[3] 徐浩.临床用药须知[M].天津:天津电子出版社,2005:1257,1320,1330,1285
[4] 李端.药理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90
[5] 中华医学会,中华医院管理学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J].中华医学杂志,2004,84(23):2026-2056
关键词:抗菌药 使用频度 药物利用指数 合理用药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8-0248-01
我国是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较严重的国家之一,临床抗菌药物使用整体上存在起点高、档次高和滥用问题[1]。考虑到呼吸内科抗菌药物的应用较为普遍,并且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特对我院呼吸内科2010年1月~2011年12月的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使用抗菌药物的住院病案158份(结核病人除外),进行统计分析有关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以了解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现状和用药趋势,协助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查阅我院呼吸内科2010年1月~2011年12月之间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使用抗菌药物的住院病案158例(结核病人除外),其中男108例,女50例,年龄最大90岁,最小14岁,平均54.7岁。
1.2 方法。分別统计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的名称、使用种类、使用频度(DDDs)、药物利用指数(DUI)、联合用药等情况,采用WHO推荐的限定日剂量(defined daily dose,DDD)作为药物利用研究评价的测定单位,用其计算DDDs(DDDs=总用药量/DDD)。以DUI来评价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规定DUI≤1为合理[2]。DUI=DDDs/用药总天数。
2 结果
2.1 抗菌药物使用种类。158例患者使用的抗菌药物主要为喹诺酮类(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头孢类(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头孢他啶等)及青霉素类(青霉素钠、氯唑西林钠等)、β内酰胺酶抑制剂(舒巴坦钠)、大环内酯类(阿奇霉素)和林可酰胺类(克林霉素)共涉及6类12种。
2.2 抗菌药物的用法。158例患者中单用抗菌药物116例(占73.40%),2种抗菌药联用32例(占20.25%),3种以上抗菌药联用10例(占6.32%)。
3 讨论
3.1 呼吸科抗菌药物使用合理。由表1可见,总体上抗菌药物无滥用现象。抗菌药应尽量单用,联合用药应有严格的适应证。本次调查单用占73.40%,是比较合理的,可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3.2 抗菌药的联合应用。由上述统计表明,该科合并使用2种或3种以上抗菌药物的共42例,占26.58%,其中主要为第三代头孢菌素类与林可酰胺类合用、第三代头孢菌素类与第三代喹诺酮类合用、头孢菌素类与β内酰胺酶抑制剂抗生素合用。第三代头孢菌素类对革兰阳性菌作用弱,对革兰阴性菌有强大的抗菌活性,而林可酰胺类抗生素对多数革兰阳性菌和厌氧菌都有效,主要以抑菌作用为主,对某些细菌亦有杀菌作用[3],上述二者合用可扩大抗菌谱并增强疗效。第三代喹诺酮类抗生素对葡萄球菌等革兰阳性菌也有抗菌作用,对革兰阴性菌的抗菌作用增强,对铜绿假单胞菌有很好的抑杀作用,对某些厌氧菌、支原体也有效[3],与第三代头孢菌素类合用可扩大抗菌谱并增强疗效。头孢菌素类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合用,后者可以和细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产生不可逆地竞争性结合,导致β内酰胺酶失活,从而防止β内酰胺类抗生素被细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所破坏,而使抗菌作用明显增强,防止耐药性产生[3]。在调查中发现个别病例出现有同时使用2个第三代头孢菌素类品种现象,这是少数不合理用药的表现,因为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之间的联用,一般认为作为作用机理相同的抗菌药物不宜联合用药[4],因此种联合用药的疗效不一定比单用好,反而增加药物的毒性反应,甚至因共同竞争作用靶位而出现拮抗现象。但总体来说联用基本合理。
3.3 抗菌药物的给药剂量。由表1统计数据可知,所用抗菌药物的DUI值都<1,说明给药剂量是基本合理的。有医师错误地认为给药剂量越大,其有效血药浓度的维持时间就越长,而忽视了药物毒性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也随着给药剂量的增大而上升。更何况有些药物剂量的加大并不能使其药效增加。
3.4 加强抗菌药物使用管理。鉴于抗菌药物在临床滥用的日益严重,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总后卫生部公布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并制定了《抗菌药物使用管理规定》、《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规定》,要求各医疗机构结合本机构实际,根据抗菌药物特点、临床疗效、细菌耐药、不良反应以及当地社会经济状况、药品价格等因素,将抗菌药物分为非限制使用、限制使用与特殊使用三类进行分级管理[5]。这些规定将有利于抗菌药物在临床使用时安全、有效、经济,是抑制其滥用的有效措施。
参考文献
[1] 张慧芬,盛炳义,方曙,等.抗菌药物分级使用情况调查[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6,26(2):215-216
[2] 王飞,吴越.32例急性肾盂肾炎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分析[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5,25(5):455-456
[3] 徐浩.临床用药须知[M].天津:天津电子出版社,2005:1257,1320,1330,1285
[4] 李端.药理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90
[5] 中华医学会,中华医院管理学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J].中华医学杂志,2004,84(23):2026-2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