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爱国为民
执着科研 爱国为民
■夏 静 张锐
1985年5月至1986年7月,张俐娜前往日本大阪大学做客座研究员,从事高分子溶液理论研究。
“改革开放初,我到日本留学,看到日本那么发达,生活水平那么高,我就想,我一定要好好学习,然后让我们自己的国家也像人家发达国家那样。”回国后,张俐娜和丈夫杜予民组建了各自的科研团队,瞄准生物质资源天然高分子材料科学的基础和应用研究。
研究启动之初,一个实验台和一张桌子就是她的实验室。一支试管、一个烧瓶,都需要她自己去买。经过十余年的艰辛求索,她终于发现纤维素和甲壳素可以在水、尿素和氢氧化钠的混合溶液中于低温下溶解。这一世界首创的水溶剂低温溶解高分子技术,被国际上评价为“纤维素加T技术上的一大里程碑”。
因为卓越的研究,2011年3月,张俐娜被授予国际可再生资源领域最高奖——美国化学会安塞姆·佩恩奖。她被誉为“中国绿色化学先驱”“天然高分子开拓者”。如今,她的许多科研成果应用于生物医学、能
2020年是不寻常的一年,有30多位功勋卓著的院士与世长辞。他们挺立在时代前沿,毕生求索,科技报国,堪为中华民族不朽的丰碑。英雄远去,精神永驻。科学家们矢志报国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情怀,值得后人铭记。源储存、污水处理和纺织制造等领域。
成都丽雅纤维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雪梅清晰地记得,张院士每每提及自然界塑料污染时一脸揪心,“她曾说我们世世代代生活在这片黄土地上,所以我们只有一条路,就是尽我们所能建设好这个国家。这是张院士的夙愿,也是我辈科技工作者应牢记的使命”。
“科研成果一定要转化,要造福社会,造福人民。一个科学家首先应当爱自己的国家。每一次站在国际学术讲台上,我都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骄傲。”张俐娜曾说。
张俐娜常常这样勉励学生:“中国人应该做自己的创新工作,而且在做基础研究时还要考虑应用前景,这样才对国家、对人民有用,也才会有科研激情和动力。”
(摘自2020年10月22日《光明日报》,有删改)
【素材解读】 张俐娜院士一生怀揣科研报国梦,瞄准国家和社会的现实需求,让自己的科研成果造福社会、造福人民,展现了当代知识分子的责任担当和价值追求。
【名.言链接】真正的爱国主义不应表现在华丽的语言上,而是应该表现在为祖国和为人民谋福利的行动上。
——杜勃罗留波夫
科学的事业就是为人民服务。
一托尔斯泰
【适用话题】 爱国、为人民服务、科学报国、探索精神……【关键词】 国家至上
一生为国炼“金”
王烁
1949年,东北解放。当时正值各有色金属选矿厂恢复生产之际,李东英被选派研究“黄药”。黄药是目前应用最广的硫化矿捕收剂。为了缓解黄药缺乏的状况,李东英仅用两周时间就研究出第一批液体黄药,而当时日本人研究了几个月都未能成功。
这是李东英第一次把国家需要与个人选择结合在一起,这一结合就是一辈子。
新中国成立初期,有色金属生产的大面积空白严重制约着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发展进程。1951年,李东英再次受命,前往苏联学习稀有金属冶金。学成归国后,他一举攻克22种有色金属的冶炼,为“两弹一星”所需的金属材料能够自给自足提供了坚实保障。
20世纪70年代,为解决温饱问题而开展的杂交水稻研究正在突飞猛进。然而鲜为人知的是,李东英此时也完成了人生中一次重要的“跨界”。
稀土有“工业黄金”之称。小到心脏支架、节能家电,大到“两弹一星”、磁悬浮列车,都可以找到稀土的身影。然而把稀土应用于农业,可谓前无古人。
1972年,燕郊干校的麦田和棉田里一组对比实验正悄然展开,主持者就是李东英。通过把稀土元素添加到农作物土壤中,作物不但显著增产、优质和抗逆效果明显,而且稀土元素并未进入果实。此后,李东英连续担任国家计委稀土专家组首席专家,在全国大面积示范和推广稀土农用。20世纪90年代初,稀土农用范围已经遍及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平均年推广面积达到5000万亩,增产粮棉100万吨,年增加经济效益6亿元以上,并向林业、牧业、养殖业发展扩大,累计获经济效益近百亿元。
(摘自2020年9月24日《科技日报》,有删节)
【素材解读】 李东英院士把国家的需要当作自己最大的兴趣,根据国家需要,多次转换专业。“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李东英院士将个人选择服从于国家需要,这种国家利益至上的精神体现了一位科学家的责任与担当。
【名言链接】一个人只有把自己的事业和祖国的事业联系起来才能有所进步,才能有所作为。
——马蒂
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
——司马迁
【适用话题】 爱国、个人选择、责任与担当……【关键词】 矢志报国
做科学的千里眼和顺风耳
——追记我国导弹及制导雷达技术专家陈定昌院士
苗珊珊 张铁柱 李训
走过83个年头,陈定昌人生的每一步,都饱含着对“科学的兴趣”“新技术的渴求”和“国家和民族的热爱”。
1955年夏,陈定昌即將完成高中学业,同学们都在讨论毕业后该报考哪个大学。在专业选择这件事上,陈定昌内心挺纠结。在老师看来,陈定昌有写作之长,建议他报考中文专业,将来可以从事文学.T作当作家,或者从事新闻工作当记者。
老师的建议,没有改变陈定昌的内心想法。卢沟桥事变那年出生的他,忘不了被日军入侵、肆意掠夺的屈辱历史。坚定“科技强国”的信念,他毅然婉拒老师的建议,选择理科专业。
从清华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毕业后,陈定昌被分配至国防部五院二分院工作。从此,陈定昌与我国导弹事业结缘,开始了他为国铸“剑”的传奇人生。 20世纪60年代初,激光技术走进世人视野。钱学森提出:“激光能不能做一个信号源,像无线电一样,也能做各种各样的探测和制导应用?”
“激光之问”最终落到陈定吕的案头。为了拉直这个问号,陈定昌进行了数个月的详细调研,最终撰写了两份报告。他十分肯定地回答:“激光作为信号源理论上是可行的。”
钱学森听完报告,当场决定:“在航天领域,要把激光与无线电放在同等位置来发展。”于是,陈定昌的前期调研任务变成了预研项目。
当时,激光雷达在国际上刚刚起步,国内没有任何经验可循。钱学森亲自主持这项工作,七机部、中国科学院等三家单位展开联合攻关,20多岁的陈定吕被任命为项目组组长。
一路奔跑,一路攀登。为了让预研项目能够早日试验,陈定昌一天跑五六家单位,身上仿佛有使不完的劲儿。接受这项神圣的任务,陈定吕深深地感到:“科学就是要创新,要不畏艰难,才能有所作为。”
这是一个关乎国家命运和国防安全的重要项目。每一种方案的突破,每一个关键技术的攻关,科研人员都要披荆斩棘、全力冲锋。
陈定昌的执着与努力,让他脱颖而出。1996年,陈定吕担任首席科学家,又提出了新的目标。他一方面深入一线,带领团队运用航天系统工程的办法,定下科学的目标,着力攻克关键核心技术,缩短与目标的差距;另一方面他竭力说服各方支持,甚至立下“军令状”。
陈定昌认为,在关键核心技术、途径、方法的创新上,要瞄准未来10年或20年,必须站在时代的最前沿,思维要有前瞻性,抓关键核心技術的攻关和集成才会形成更加精良的装备。他这种科学有效的指导思想,推动了相关专业的发展,让我国空天防御事业的建设发展驶入快车道。
“科学家要有胆量,而无畏源于无私。”对他来说,最重要的是要全心全意地为国家搞出新装备,为国家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提供安全保障。
责任,在航天事业中是一个神圣的名词。为了这份责任,无数航天人无怨无悔地奋斗了一生。
晚年的陈定昌,每天依然闲不下来,坚持工作在科研一线。老友劝他年龄大了该歇一歇,过一过清闲的退休生活。可他没有放缓前行的脚步,依旧用自己特殊的方式继续追寻“科技强国”梦。
(摘自2020年10月10日《解放军报》,有删节)
【素材解读】 矢志报国的强烈信念,将陈定昌的一生与我国空天防御事业紧紧联系在一起。他一生心怀祖国、无私忘我的精神,令人为之深深折服。
【名言链接】 如果人仅仅为自己劳动,也许他能够成为著名的学者,伟大的智者,卓越的诗人,但是他永远也不能成为真正完善和真正伟大的人。
——马克思
爱国的主要方法,就是要爱自己所从事的事业。
——谢觉哉
【适用话题】 矢志报国、无私忘我、创新……
(组稿 孙俊强 编辑 文 墨)
执着科研 爱国为民
■夏 静 张锐
1985年5月至1986年7月,张俐娜前往日本大阪大学做客座研究员,从事高分子溶液理论研究。
“改革开放初,我到日本留学,看到日本那么发达,生活水平那么高,我就想,我一定要好好学习,然后让我们自己的国家也像人家发达国家那样。”回国后,张俐娜和丈夫杜予民组建了各自的科研团队,瞄准生物质资源天然高分子材料科学的基础和应用研究。
研究启动之初,一个实验台和一张桌子就是她的实验室。一支试管、一个烧瓶,都需要她自己去买。经过十余年的艰辛求索,她终于发现纤维素和甲壳素可以在水、尿素和氢氧化钠的混合溶液中于低温下溶解。这一世界首创的水溶剂低温溶解高分子技术,被国际上评价为“纤维素加T技术上的一大里程碑”。
因为卓越的研究,2011年3月,张俐娜被授予国际可再生资源领域最高奖——美国化学会安塞姆·佩恩奖。她被誉为“中国绿色化学先驱”“天然高分子开拓者”。如今,她的许多科研成果应用于生物医学、能
2020年是不寻常的一年,有30多位功勋卓著的院士与世长辞。他们挺立在时代前沿,毕生求索,科技报国,堪为中华民族不朽的丰碑。英雄远去,精神永驻。科学家们矢志报国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情怀,值得后人铭记。源储存、污水处理和纺织制造等领域。
成都丽雅纤维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雪梅清晰地记得,张院士每每提及自然界塑料污染时一脸揪心,“她曾说我们世世代代生活在这片黄土地上,所以我们只有一条路,就是尽我们所能建设好这个国家。这是张院士的夙愿,也是我辈科技工作者应牢记的使命”。
“科研成果一定要转化,要造福社会,造福人民。一个科学家首先应当爱自己的国家。每一次站在国际学术讲台上,我都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骄傲。”张俐娜曾说。
张俐娜常常这样勉励学生:“中国人应该做自己的创新工作,而且在做基础研究时还要考虑应用前景,这样才对国家、对人民有用,也才会有科研激情和动力。”
(摘自2020年10月22日《光明日报》,有删改)
【素材解读】 张俐娜院士一生怀揣科研报国梦,瞄准国家和社会的现实需求,让自己的科研成果造福社会、造福人民,展现了当代知识分子的责任担当和价值追求。
【名.言链接】真正的爱国主义不应表现在华丽的语言上,而是应该表现在为祖国和为人民谋福利的行动上。
——杜勃罗留波夫
科学的事业就是为人民服务。
一托尔斯泰
【适用话题】 爱国、为人民服务、科学报国、探索精神……【关键词】 国家至上
一生为国炼“金”
王烁
1949年,东北解放。当时正值各有色金属选矿厂恢复生产之际,李东英被选派研究“黄药”。黄药是目前应用最广的硫化矿捕收剂。为了缓解黄药缺乏的状况,李东英仅用两周时间就研究出第一批液体黄药,而当时日本人研究了几个月都未能成功。
这是李东英第一次把国家需要与个人选择结合在一起,这一结合就是一辈子。
新中国成立初期,有色金属生产的大面积空白严重制约着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发展进程。1951年,李东英再次受命,前往苏联学习稀有金属冶金。学成归国后,他一举攻克22种有色金属的冶炼,为“两弹一星”所需的金属材料能够自给自足提供了坚实保障。
20世纪70年代,为解决温饱问题而开展的杂交水稻研究正在突飞猛进。然而鲜为人知的是,李东英此时也完成了人生中一次重要的“跨界”。
稀土有“工业黄金”之称。小到心脏支架、节能家电,大到“两弹一星”、磁悬浮列车,都可以找到稀土的身影。然而把稀土应用于农业,可谓前无古人。
1972年,燕郊干校的麦田和棉田里一组对比实验正悄然展开,主持者就是李东英。通过把稀土元素添加到农作物土壤中,作物不但显著增产、优质和抗逆效果明显,而且稀土元素并未进入果实。此后,李东英连续担任国家计委稀土专家组首席专家,在全国大面积示范和推广稀土农用。20世纪90年代初,稀土农用范围已经遍及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平均年推广面积达到5000万亩,增产粮棉100万吨,年增加经济效益6亿元以上,并向林业、牧业、养殖业发展扩大,累计获经济效益近百亿元。
(摘自2020年9月24日《科技日报》,有删节)
【素材解读】 李东英院士把国家的需要当作自己最大的兴趣,根据国家需要,多次转换专业。“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李东英院士将个人选择服从于国家需要,这种国家利益至上的精神体现了一位科学家的责任与担当。
【名言链接】一个人只有把自己的事业和祖国的事业联系起来才能有所进步,才能有所作为。
——马蒂
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
——司马迁
【适用话题】 爱国、个人选择、责任与担当……【关键词】 矢志报国
做科学的千里眼和顺风耳
——追记我国导弹及制导雷达技术专家陈定昌院士
苗珊珊 张铁柱 李训
走过83个年头,陈定昌人生的每一步,都饱含着对“科学的兴趣”“新技术的渴求”和“国家和民族的热爱”。
1955年夏,陈定昌即將完成高中学业,同学们都在讨论毕业后该报考哪个大学。在专业选择这件事上,陈定昌内心挺纠结。在老师看来,陈定昌有写作之长,建议他报考中文专业,将来可以从事文学.T作当作家,或者从事新闻工作当记者。
老师的建议,没有改变陈定昌的内心想法。卢沟桥事变那年出生的他,忘不了被日军入侵、肆意掠夺的屈辱历史。坚定“科技强国”的信念,他毅然婉拒老师的建议,选择理科专业。
从清华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毕业后,陈定昌被分配至国防部五院二分院工作。从此,陈定昌与我国导弹事业结缘,开始了他为国铸“剑”的传奇人生。 20世纪60年代初,激光技术走进世人视野。钱学森提出:“激光能不能做一个信号源,像无线电一样,也能做各种各样的探测和制导应用?”
“激光之问”最终落到陈定吕的案头。为了拉直这个问号,陈定昌进行了数个月的详细调研,最终撰写了两份报告。他十分肯定地回答:“激光作为信号源理论上是可行的。”
钱学森听完报告,当场决定:“在航天领域,要把激光与无线电放在同等位置来发展。”于是,陈定昌的前期调研任务变成了预研项目。
当时,激光雷达在国际上刚刚起步,国内没有任何经验可循。钱学森亲自主持这项工作,七机部、中国科学院等三家单位展开联合攻关,20多岁的陈定吕被任命为项目组组长。
一路奔跑,一路攀登。为了让预研项目能够早日试验,陈定昌一天跑五六家单位,身上仿佛有使不完的劲儿。接受这项神圣的任务,陈定吕深深地感到:“科学就是要创新,要不畏艰难,才能有所作为。”
这是一个关乎国家命运和国防安全的重要项目。每一种方案的突破,每一个关键技术的攻关,科研人员都要披荆斩棘、全力冲锋。
陈定昌的执着与努力,让他脱颖而出。1996年,陈定吕担任首席科学家,又提出了新的目标。他一方面深入一线,带领团队运用航天系统工程的办法,定下科学的目标,着力攻克关键核心技术,缩短与目标的差距;另一方面他竭力说服各方支持,甚至立下“军令状”。
陈定昌认为,在关键核心技术、途径、方法的创新上,要瞄准未来10年或20年,必须站在时代的最前沿,思维要有前瞻性,抓关键核心技術的攻关和集成才会形成更加精良的装备。他这种科学有效的指导思想,推动了相关专业的发展,让我国空天防御事业的建设发展驶入快车道。
“科学家要有胆量,而无畏源于无私。”对他来说,最重要的是要全心全意地为国家搞出新装备,为国家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提供安全保障。
责任,在航天事业中是一个神圣的名词。为了这份责任,无数航天人无怨无悔地奋斗了一生。
晚年的陈定昌,每天依然闲不下来,坚持工作在科研一线。老友劝他年龄大了该歇一歇,过一过清闲的退休生活。可他没有放缓前行的脚步,依旧用自己特殊的方式继续追寻“科技强国”梦。
(摘自2020年10月10日《解放军报》,有删节)
【素材解读】 矢志报国的强烈信念,将陈定昌的一生与我国空天防御事业紧紧联系在一起。他一生心怀祖国、无私忘我的精神,令人为之深深折服。
【名言链接】 如果人仅仅为自己劳动,也许他能够成为著名的学者,伟大的智者,卓越的诗人,但是他永远也不能成为真正完善和真正伟大的人。
——马克思
爱国的主要方法,就是要爱自己所从事的事业。
——谢觉哉
【适用话题】 矢志报国、无私忘我、创新……
(组稿 孙俊强 编辑 文 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