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64年的一个清晨,一个男青年拿着一个布包来到京城琉璃厂的荣宝斋,要求卖掉布包中的物品。店员打开包裹一看,顿时惊呆了:在这个破布包裹里,共有字画30余件,虽鱼龙混杂,却有李公麟的《三马图》题跋、北宋范仲淹《师鲁二札》的残缺部分等国之重宝,另外宋代书法名家米芾的《苕溪诗帖》也赫然在列,只此一件便可称之为稀世珍品。
米芾(1051-1107),字元章,号襄阳居士,世人多称之为“米南官”,因其书法风格体现癫狂孤傲之个性,故与唐代大书法家张旭享有“张狂米癫”之称。米芾工楷、行、草、篆、隶诸种书体,尤以行书成就最高,与苏轼、黄庭坚、蔡襄并称“宋四家”。那么,米芾的《苕溪诗帖》是怎样一件法书墨宝呢?
由《苕溪诗帖》落款可知,该帖是米芾于北宋元祜三年(1088年)8月8日所书,当时作者正值38岁壮年,也是其书法艺术日益精进渐趋大成之时。是年,他接到吴兴(今浙江湖州)太守林希的邀请,于是乘兴将自己漫游常州、无锡、宜兴、苏州等地所写的六首五言律诗抄录在一张澄心堂素笺上,以便带到吴兴“呈诸友”共享,这就是《苕溪诗帖》的诞生。
《苕溪诗帖》一面世便受到世人追捧,数十年后又被南宋绍兴内府收藏。其后,历经元明清三朝的鲜于枢、李东阳、项元汴及乾隆皇帝等人鉴藏。直到末代皇帝溥仪逊位时,他利用北洋政府所给“清室优待条件”之便利,竟将包括《苕溪诗帖》等清官所藏千余件书法名画偷盗出官,后携至东北长春藏在伪满洲国的皇宫小白楼中。
后来伪满洲国随着日本侵略者的战败而彻底覆灭,珍藏在小白楼中的法书名画遭到兵匪抢劫。从此,《苕溪诗帖》等诸多古代书画珍品散佚民间,成为炙手可热的“东北货”,但《苕溪诗帖》的踪迹始终不为人知。
据荣宝斋的老人侯恺、郑茂达、米景扬等回忆,具体接待那位男青年的人一个叫王大山,一个是营业科的副科长田宜生,都是在荣宝斋干了多年的人。当时他们就问这个青年,这东西你打算卖多少钱。这个青年说,给我1500元行吗?店员们心里清楚,这可不是1500元的东西,可是也不好挑明,只能说,你看这样好不好,现在快中午了,你先吃饭,吃完饭咱们再商量好不好?
为了进一步确认这批文物的真伪,判断它们的实际价值,荣宝斋迅速向国务院、文化部和在京的文物鉴定专家汇报,所有人听到这个消息后都激动不已。
米景扬回忆说,那天我一到店里,看到大家都非常紧张。我说怎么回事,买着宝贝了?这个时候,门口来了很多辆汽车。当时文物局的局长张葱玉、副局长王冶秋等领导都来了。荣宝斋经理侯恺回忆说,当时来了好多人,就在我的办公室,那气氛很紧张的。
荣宝斋资料室的专家郑茂达回忆说,这批东西都是国家之重宝,是没法用金钱来衡量的。那个青年要价1500元钱,跟这批东西的实际价值相差太远,在当时,就是给他一万五千元、十五万元也不为过。如果拿到现在的拍卖市场去拍卖,至少得值几千万元。但是经验告诉他们,在这种情况下不能给多了,给多了会使卖主产生很多想法,甚至把他吓跑,当务之急是想办法把这青年稳住,把东西留下来。他们觉得对方要价1500元,还他1400元比较合适,因为这样比较接近他的要价,比较自然。下午3点之后,那个青年按时来到荣宝斋,他二话没说就接受了荣宝斋1400元的还价,办完手续点了钱就走了。
当时的荣宝斋经理侯恺觉得,这么多重要的文物能保存下来,是给国家作出的巨大贡献,1400元和实际价值相差悬殊,相当于捐献了。所以他报请当时的国务院有关领导同志,希望能给予那个青年奖励,但由于那青年留下的地址不详,以及紧接着的“四清”运动和十年浩劫,使这件事竟成了一桩悬案。
著名文物鉴定专家杨仁恺先生对此事曾说过这样一番话:“这批文物虽然大多都为残片,但每一件都是国宝级文物。由此可以看出,若无相当的文物鉴赏能力,是决然作不出这种选择的,在这个青年背后一定还有更加神秘的人物。”
1996年3月30日,哈尔滨《新晚报》记者寻访到那个青年丁心刚及其母亲孙曼霞,终于解开了重重谜团。
孙曼霞老人介绍了当年卖画的缘由:她的丈夫丁征龙,早年曾留学德国和法国,卢沟桥事变后回国,在张学良北京办公处工作。1945年9月8日,他告别妻子,与朋友骆大昭、王学武一起去长春看望同学和老师。时值日本投降不久,长春街上许多小摊贩手里都有从伪满故宫流散出来的文物。丁征龙懂得这些古物的价值,花钱买下了一批字画和字画碎片。
9月20日,孙曼霞在营口听到了不幸的消息:有人在营口附近的铁路边发现了她丈夫的尸体。原来,与丁征龙同行的骆大昭见到古画红了眼,暗起贼心,于9月20日,在搭乘货运列车回营口的路上将丁征龙杀害,夺走了字画。孙曼霞当即告发骆大昭的罪行。骆大昭在铁的事实面前供认不讳。在枪毙骆大昭那天,孙曼霞终于拿回了那批字画和丈夫的遗物。
转眼到了上个世纪60年代,孙曼霞日渐感到这些字画长期放在家里不是办法,万一有个闪失,对不起国家,也对不起死去的丈夫。最终她下定决心,为它们寻找一个更为妥善的去处,于是交待儿子带着字画前去北京。
这就发生了20世纪60年代哈尔滨青年向荣宝斋捐献文物的一幕。而荣宝斋则把这批国宝捐献给了故宫博物院,为它们寻得了最终归宿。
(责任编辑/亚闻)
米芾(1051-1107),字元章,号襄阳居士,世人多称之为“米南官”,因其书法风格体现癫狂孤傲之个性,故与唐代大书法家张旭享有“张狂米癫”之称。米芾工楷、行、草、篆、隶诸种书体,尤以行书成就最高,与苏轼、黄庭坚、蔡襄并称“宋四家”。那么,米芾的《苕溪诗帖》是怎样一件法书墨宝呢?
由《苕溪诗帖》落款可知,该帖是米芾于北宋元祜三年(1088年)8月8日所书,当时作者正值38岁壮年,也是其书法艺术日益精进渐趋大成之时。是年,他接到吴兴(今浙江湖州)太守林希的邀请,于是乘兴将自己漫游常州、无锡、宜兴、苏州等地所写的六首五言律诗抄录在一张澄心堂素笺上,以便带到吴兴“呈诸友”共享,这就是《苕溪诗帖》的诞生。
《苕溪诗帖》一面世便受到世人追捧,数十年后又被南宋绍兴内府收藏。其后,历经元明清三朝的鲜于枢、李东阳、项元汴及乾隆皇帝等人鉴藏。直到末代皇帝溥仪逊位时,他利用北洋政府所给“清室优待条件”之便利,竟将包括《苕溪诗帖》等清官所藏千余件书法名画偷盗出官,后携至东北长春藏在伪满洲国的皇宫小白楼中。
后来伪满洲国随着日本侵略者的战败而彻底覆灭,珍藏在小白楼中的法书名画遭到兵匪抢劫。从此,《苕溪诗帖》等诸多古代书画珍品散佚民间,成为炙手可热的“东北货”,但《苕溪诗帖》的踪迹始终不为人知。
据荣宝斋的老人侯恺、郑茂达、米景扬等回忆,具体接待那位男青年的人一个叫王大山,一个是营业科的副科长田宜生,都是在荣宝斋干了多年的人。当时他们就问这个青年,这东西你打算卖多少钱。这个青年说,给我1500元行吗?店员们心里清楚,这可不是1500元的东西,可是也不好挑明,只能说,你看这样好不好,现在快中午了,你先吃饭,吃完饭咱们再商量好不好?
为了进一步确认这批文物的真伪,判断它们的实际价值,荣宝斋迅速向国务院、文化部和在京的文物鉴定专家汇报,所有人听到这个消息后都激动不已。
米景扬回忆说,那天我一到店里,看到大家都非常紧张。我说怎么回事,买着宝贝了?这个时候,门口来了很多辆汽车。当时文物局的局长张葱玉、副局长王冶秋等领导都来了。荣宝斋经理侯恺回忆说,当时来了好多人,就在我的办公室,那气氛很紧张的。
荣宝斋资料室的专家郑茂达回忆说,这批东西都是国家之重宝,是没法用金钱来衡量的。那个青年要价1500元钱,跟这批东西的实际价值相差太远,在当时,就是给他一万五千元、十五万元也不为过。如果拿到现在的拍卖市场去拍卖,至少得值几千万元。但是经验告诉他们,在这种情况下不能给多了,给多了会使卖主产生很多想法,甚至把他吓跑,当务之急是想办法把这青年稳住,把东西留下来。他们觉得对方要价1500元,还他1400元比较合适,因为这样比较接近他的要价,比较自然。下午3点之后,那个青年按时来到荣宝斋,他二话没说就接受了荣宝斋1400元的还价,办完手续点了钱就走了。
当时的荣宝斋经理侯恺觉得,这么多重要的文物能保存下来,是给国家作出的巨大贡献,1400元和实际价值相差悬殊,相当于捐献了。所以他报请当时的国务院有关领导同志,希望能给予那个青年奖励,但由于那青年留下的地址不详,以及紧接着的“四清”运动和十年浩劫,使这件事竟成了一桩悬案。
著名文物鉴定专家杨仁恺先生对此事曾说过这样一番话:“这批文物虽然大多都为残片,但每一件都是国宝级文物。由此可以看出,若无相当的文物鉴赏能力,是决然作不出这种选择的,在这个青年背后一定还有更加神秘的人物。”
1996年3月30日,哈尔滨《新晚报》记者寻访到那个青年丁心刚及其母亲孙曼霞,终于解开了重重谜团。
孙曼霞老人介绍了当年卖画的缘由:她的丈夫丁征龙,早年曾留学德国和法国,卢沟桥事变后回国,在张学良北京办公处工作。1945年9月8日,他告别妻子,与朋友骆大昭、王学武一起去长春看望同学和老师。时值日本投降不久,长春街上许多小摊贩手里都有从伪满故宫流散出来的文物。丁征龙懂得这些古物的价值,花钱买下了一批字画和字画碎片。
9月20日,孙曼霞在营口听到了不幸的消息:有人在营口附近的铁路边发现了她丈夫的尸体。原来,与丁征龙同行的骆大昭见到古画红了眼,暗起贼心,于9月20日,在搭乘货运列车回营口的路上将丁征龙杀害,夺走了字画。孙曼霞当即告发骆大昭的罪行。骆大昭在铁的事实面前供认不讳。在枪毙骆大昭那天,孙曼霞终于拿回了那批字画和丈夫的遗物。
转眼到了上个世纪60年代,孙曼霞日渐感到这些字画长期放在家里不是办法,万一有个闪失,对不起国家,也对不起死去的丈夫。最终她下定决心,为它们寻找一个更为妥善的去处,于是交待儿子带着字画前去北京。
这就发生了20世纪60年代哈尔滨青年向荣宝斋捐献文物的一幕。而荣宝斋则把这批国宝捐献给了故宫博物院,为它们寻得了最终归宿。
(责任编辑/亚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