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2013年被戏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年”,2014年被称为“更难就业年”,就业竞争激烈,就业形势严峻。政府大力倡导大学生以创业促就业,实现优质就业,为此必须努力改善创业环境,优化创业政策。高校积极响应政府号召,纷纷进行大学生创业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创业能力,鼓励大学生创业,但受高校创业教育影响,成效并不突出。提高高校创业教育质量,是推进大学生创业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大学生 创业教育 推进措施
我国的高校毕业生创业教育最早可追溯到1998年清华大学提出的“创业启蒙运动”;1999年教育部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提出“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创业教育”;2002年在教育部牵头下,我国高校创业教育正式启动;2008年10月,国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等部委联合发布《关于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指导意见》。近年来,随着就业形势的不断严峻,大学生创业被提升到从未有过的重视程度:2010年5月,教育部下发《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2010年7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业教育工作;教育部在每年发布的《关于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中也提出要提出到不断加大对大学生创业的扶持力度。2013年全国700万就业大军冲击就业市场,就业形势空前严峻;2014年就业形势并未好转,创业的重要性再次被提升。2014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九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的通知》。我国的大学生创业扶持力度不断加大,高校创业教育也如火如荼地开展着。但是,根据麦可思提供的数据显示,我国高校毕业生创业比例2010届为1.5%、2011届为1.6%、2012届为2.0%[1],2013届为2.3%[2],这个比例相比较于发达国家20%~30%的大学生创业比例而言是非常低的。创业率低下的因素多种多样,但高校创业教育没有充分发挥作用肯定是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高校创业教育现状
1.创业教育认识误区:现行的高校创业教育是高校就业教育的一部分,多数学校是在大四开设创业与就业指导课程。创业教育在我国越来越受重视,是源自于大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我们越来越期待以创业带动就业。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们的创业教育必然带有功利性,创业教育混同于短期创业培训。创业教育被简单等同于培养大学生“老板”,高校更看重有多少学生毕业后创业,等等,没有充分认识到创业教育的独立性和长期性。对于大学生而言,追求安逸稳定、薪资较高的工作是首选,怕承担任何风险,因此各类考公考编培训如火如荼,高校也通常把公考考编成功当做优质就业。报考公务员的比率虽有所下降,但相比国外还是非常高的,这是不正常的现象。因此,大学生通常把创业当做是无法顺利就业时的无奈选择,当然也不会认同创业教育。
2.创业教育体系落后:创业教育认识不足当然也导致创业教育难以形成科学体系,不分地区,不分学校层次,不分专业,不分年级进行创业教育是普遍现象。目前高校专门的创业教育课程主要采取选修课形式,课程设置缺乏系统性,课程内容缺乏时效性,对大学生的实践指导意义不大,未能发挥创业课程应有的加强和改进创业教育主阵地的作用。此外,创业教育与企业联系少,创业实践不足。创业既是一种意识,更是一种实践,目前高校的创业教育同企业的联系很少,使得创业教育缺乏真实性和有效性。
3.创业教育师资不足:现行高校的创业教育基本都是由高校管理人员或是学生工作人员在承担指导和教学任务。虽然教师素质较高,但创业教育需要更多的实践指导,而且多数普通教师没有创业实践经验,创业指导只是纸上谈兵,从理论到理论。此外,管理人员或是学生工作者多数曾从事学生社团的管理活动,习惯并热衷于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创业讲座或是创业比赛等活动开展创业教育,往往忽略创业能力的培养。当然,某些高校也开发了一些创业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资源,但此类资源毕竟较少,受众太少,影响力较小,是我国高校毕业生创业比例较低的原因。
二、高校创业教育的改进
1.更新创业教育观念:教育的目的是什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1972年就对教育所作的定义是“培养自由的人和创造性思维,最大限度地挖掘每一个的潜力”。创业教育也是教育,它的目的是通过教育,让大学生真正认识自己、肯定自己,激发创业热情,在创业中创造价值、实现自我,而不仅仅是“培养老板”和创造财富。聚美优品的创始人陈欧在谈及现在的青年说:“中国年轻人变得比较懦弱,毕业就想要有一个安定的生活……父母也是这样指引,中国年轻人已经放弃了创造价值。”“创业的乐趣就在于你的成就感不是钱能买到的,“造富”的快感只是表象。”另外,创业教育是独立于就业教育的,而不是就业教育的一部分。创业教育的目的不仅是就业,更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因此,创业教育要与高校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联系起来。
2.健全创业教育体系:健全创业教育体系,特别是重视分地区、分层次、分专业、分年级进行创业教育。统计显示2012届本科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最高的就业经济区域为泛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体(1.8%)。2012届高职高专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最高的就业经济区域为泛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体和中原区域经济体(均为3.6%)。2012届高职高专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2.9%)远远高于本科毕业生(1.2%)。由此可见,不同地区、不同层次的高校学生创业的比率是有较大差别的,在进行创业教育指导时也应该有所区别。高校管理人员和学生工作者的专业集中在文科类专业,理科专业的很少,指导学生创业很难分专业进行。所以现行的创业教育多数与专业教育脱节,致使大学生创业集中在某些层次较低的领域,譬如说快递联盟、送水送餐、家教等,这些领域对创业者的个人素质和情商要求较高,但技术含量相对较低,而且很少涉及专业领域,某些大学生从低年级一直做到高年级,要谋求更高层次的发展比较困难。数据显示2013届本科毕业生半年内自主创业最集中的10大行业,排名第一的是中小学教育机构,所占比例达7.8%。毕业后三年自主创业的行业中,比例最高的依然是中小学教育机构,比例仍有4.6%[2]。对于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创业教育非常重要,创新思维与创业实践不能与专业教育割裂,创业教育应该加强与专业教育的密切联系,从而提升创业层次,提高创业的成功率。对于不同年级的学生,创业教育的重点也不一样。针对低年级学生,应注重培养他们的创业意识:了解什么是创业,如何产生创业想法?对于高年级学生,应注重培养他们的创业能力:熟悉创业相关知识,锻炼创业相关技能。
3.加强创业教育师资:学校的创业政策不仅要鼓励学生进行创业实践,而且要鼓励从事创业教育的老师进行创业实践:支持老师们去企业实习锻炼,实地了解企业运作;或是提供学校资源供老师实地创业,等等。给予一定的支持政策,鼓励科研实践能力强的老师加入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壮大创业教育的队伍。还要定期对创业教育师资进行培训,弥补实战经验的不足。
只有高校更新创业教育理念,培育科学的教育体系,拥有强大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我国的创业教育定然能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2013就业蓝皮书.
[2]2014就业蓝皮书.
[3]叶映华.大学生创业政策的困境及其转型[J].教育发展研究,2011(1):34-38.
[4]李成虎,高云.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现状分析[J].高等农业教育,2010(8):17-19.
[5]沈文青,孙海涛.大学生创业价值观与创业教育[J].高校辅导员,2014(2):18-21.
关键词: 大学生 创业教育 推进措施
我国的高校毕业生创业教育最早可追溯到1998年清华大学提出的“创业启蒙运动”;1999年教育部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提出“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创业教育”;2002年在教育部牵头下,我国高校创业教育正式启动;2008年10月,国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等部委联合发布《关于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指导意见》。近年来,随着就业形势的不断严峻,大学生创业被提升到从未有过的重视程度:2010年5月,教育部下发《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2010年7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业教育工作;教育部在每年发布的《关于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中也提出要提出到不断加大对大学生创业的扶持力度。2013年全国700万就业大军冲击就业市场,就业形势空前严峻;2014年就业形势并未好转,创业的重要性再次被提升。2014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九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的通知》。我国的大学生创业扶持力度不断加大,高校创业教育也如火如荼地开展着。但是,根据麦可思提供的数据显示,我国高校毕业生创业比例2010届为1.5%、2011届为1.6%、2012届为2.0%[1],2013届为2.3%[2],这个比例相比较于发达国家20%~30%的大学生创业比例而言是非常低的。创业率低下的因素多种多样,但高校创业教育没有充分发挥作用肯定是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高校创业教育现状
1.创业教育认识误区:现行的高校创业教育是高校就业教育的一部分,多数学校是在大四开设创业与就业指导课程。创业教育在我国越来越受重视,是源自于大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我们越来越期待以创业带动就业。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们的创业教育必然带有功利性,创业教育混同于短期创业培训。创业教育被简单等同于培养大学生“老板”,高校更看重有多少学生毕业后创业,等等,没有充分认识到创业教育的独立性和长期性。对于大学生而言,追求安逸稳定、薪资较高的工作是首选,怕承担任何风险,因此各类考公考编培训如火如荼,高校也通常把公考考编成功当做优质就业。报考公务员的比率虽有所下降,但相比国外还是非常高的,这是不正常的现象。因此,大学生通常把创业当做是无法顺利就业时的无奈选择,当然也不会认同创业教育。
2.创业教育体系落后:创业教育认识不足当然也导致创业教育难以形成科学体系,不分地区,不分学校层次,不分专业,不分年级进行创业教育是普遍现象。目前高校专门的创业教育课程主要采取选修课形式,课程设置缺乏系统性,课程内容缺乏时效性,对大学生的实践指导意义不大,未能发挥创业课程应有的加强和改进创业教育主阵地的作用。此外,创业教育与企业联系少,创业实践不足。创业既是一种意识,更是一种实践,目前高校的创业教育同企业的联系很少,使得创业教育缺乏真实性和有效性。
3.创业教育师资不足:现行高校的创业教育基本都是由高校管理人员或是学生工作人员在承担指导和教学任务。虽然教师素质较高,但创业教育需要更多的实践指导,而且多数普通教师没有创业实践经验,创业指导只是纸上谈兵,从理论到理论。此外,管理人员或是学生工作者多数曾从事学生社团的管理活动,习惯并热衷于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创业讲座或是创业比赛等活动开展创业教育,往往忽略创业能力的培养。当然,某些高校也开发了一些创业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资源,但此类资源毕竟较少,受众太少,影响力较小,是我国高校毕业生创业比例较低的原因。
二、高校创业教育的改进
1.更新创业教育观念:教育的目的是什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1972年就对教育所作的定义是“培养自由的人和创造性思维,最大限度地挖掘每一个的潜力”。创业教育也是教育,它的目的是通过教育,让大学生真正认识自己、肯定自己,激发创业热情,在创业中创造价值、实现自我,而不仅仅是“培养老板”和创造财富。聚美优品的创始人陈欧在谈及现在的青年说:“中国年轻人变得比较懦弱,毕业就想要有一个安定的生活……父母也是这样指引,中国年轻人已经放弃了创造价值。”“创业的乐趣就在于你的成就感不是钱能买到的,“造富”的快感只是表象。”另外,创业教育是独立于就业教育的,而不是就业教育的一部分。创业教育的目的不仅是就业,更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因此,创业教育要与高校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联系起来。
2.健全创业教育体系:健全创业教育体系,特别是重视分地区、分层次、分专业、分年级进行创业教育。统计显示2012届本科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最高的就业经济区域为泛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体(1.8%)。2012届高职高专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最高的就业经济区域为泛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体和中原区域经济体(均为3.6%)。2012届高职高专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2.9%)远远高于本科毕业生(1.2%)。由此可见,不同地区、不同层次的高校学生创业的比率是有较大差别的,在进行创业教育指导时也应该有所区别。高校管理人员和学生工作者的专业集中在文科类专业,理科专业的很少,指导学生创业很难分专业进行。所以现行的创业教育多数与专业教育脱节,致使大学生创业集中在某些层次较低的领域,譬如说快递联盟、送水送餐、家教等,这些领域对创业者的个人素质和情商要求较高,但技术含量相对较低,而且很少涉及专业领域,某些大学生从低年级一直做到高年级,要谋求更高层次的发展比较困难。数据显示2013届本科毕业生半年内自主创业最集中的10大行业,排名第一的是中小学教育机构,所占比例达7.8%。毕业后三年自主创业的行业中,比例最高的依然是中小学教育机构,比例仍有4.6%[2]。对于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创业教育非常重要,创新思维与创业实践不能与专业教育割裂,创业教育应该加强与专业教育的密切联系,从而提升创业层次,提高创业的成功率。对于不同年级的学生,创业教育的重点也不一样。针对低年级学生,应注重培养他们的创业意识:了解什么是创业,如何产生创业想法?对于高年级学生,应注重培养他们的创业能力:熟悉创业相关知识,锻炼创业相关技能。
3.加强创业教育师资:学校的创业政策不仅要鼓励学生进行创业实践,而且要鼓励从事创业教育的老师进行创业实践:支持老师们去企业实习锻炼,实地了解企业运作;或是提供学校资源供老师实地创业,等等。给予一定的支持政策,鼓励科研实践能力强的老师加入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壮大创业教育的队伍。还要定期对创业教育师资进行培训,弥补实战经验的不足。
只有高校更新创业教育理念,培育科学的教育体系,拥有强大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我国的创业教育定然能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2013就业蓝皮书.
[2]2014就业蓝皮书.
[3]叶映华.大学生创业政策的困境及其转型[J].教育发展研究,2011(1):34-38.
[4]李成虎,高云.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现状分析[J].高等农业教育,2010(8):17-19.
[5]沈文青,孙海涛.大学生创业价值观与创业教育[J].高校辅导员,2014(2):1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