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现如今的幼儿教育中,越来越注重对幼儿身体感知的训练,《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明确指出:“幼儿的数学学习应注重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科学学习,并在此过程中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因此,很多幼儿园,特别是针对大班幼儿开始增设相关活动。但在具体实践中,由教师经验缺乏等原因所引起的诸多问题,使该活动的发展停滞不前。基于此,本文将针对大班幼儿数学区域材料投放所出现的问题展开研究。
关键词:幼儿园大班;数学;区域材料;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126
引言
开展大班幼儿数学区域材料投放活动,主要是让教师通过活动更好地观察幼儿的个体发展状况,对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评估,然后进行有效的总结和研讨,从而进一步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这就需要教师在设计活动的时候具有针对性,确保幼儿能够积极主动的参加。下面将从一下几个方面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分析。
一、结合实物,感知数字
案例:方式一:
活动中教师拿着画有苹果的图纸,来让豆豆数一数上面有几个苹果,豆豆数了好几遍也没有答案,数着数着就跑去玩玩具了。
方式二:
教师先让豆豆用手连续摸了5个苹果,让豆豆充分感受触摸苹果时的感觉,然后把之前的图片拿给豆豆并问:“上面有几个苹果?”豆豆回答:“5个。”
分析:将二维的图片换成三维的实物,会让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更深。豆豆不是不会数数,只是有时候,图片无法真正地吸引他们。试想一下,一张画有机器人的图片和机器人玩具,哪一个更能吸引孩子呢?
二、材料数量,选择适宜
案例:
方式一:
在“測一测”的活动中,教师要求每个小朋友从材料区域中找到与老师手中的格尺一样长的物体,为了丰富小朋友们的选择,老师事先在材料区域放置了书、文具盒、铅笔、饮料瓶、积木等多达十种物品。开始的时候小朋友还能有秩序地去测量,但是很快,他们的注意力就转移到那些自己喜欢的物品上了:明明很专心地在玩玩具;豆豆拿着彩色铅笔爱不释手;妞妞拿着文具盒不停地打开、关上;妮妮全神贯注地看着图画书。一时间场面非常混乱,没有秩序。
方式二:
教师吸取了前一天活动的经验教训。在活动区域,只放置了铅笔和橡皮,然后让小朋友们再去测量。活动很快就完成了,所有小朋友都异口同声地回答:“铅笔和格尺一样长。”
分析:活动中要紧扣主题,过多的物品往往会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太多的选择让孩子在材料区域中迷失。
三、材料种类,选择适当
案例:方式一:
教师要在具体活动中让小朋友形成“均等”的概念,于是便以《狐狸分饼》的故事作为背景。教师首先给小朋友讲了狐狸是如何给两只小熊分饼的,然后拿出一张煎饼,并请三位小朋友上来一起表演,于是扮演狐狸的小朋友不停地分啊分,始终也没有把饼均等地分开。
方式二:
通过总结,第二天教师把饼换成了跳棋和象棋,并借助天平的测量,首先让小朋友分别测量出跳棋和象棋的重量,然后把重量数字写在纸上。接下来教师拿出10粒跳棋和8粒象棋并混合到一起,让小朋友来分出均等的重量两份,很快下朋友就完成了教师布置的任务。
分析:在没有经过科学的测量前,小朋友很难做到“均等”的分配。就像吃馒头一样,“一口”是多大?每个人的嘴巴大小不同,所以像这种比较模糊的概念,小朋友是很难理解的。所以在选择材料时,要具有针对性。
四、贴近生活,学用对接
案例:
方式一:
在“超市购物”的活动中,教师在材料投放区域放置了:香蕉、苹果、铅笔、饮料、青菜等多种商品,然后为每种商品进行定价:香蕉2块、苹果1块、棒棒糖5角、饮料3块、青菜5块。要求每个小朋友选择自己喜欢的商品购买,但总价不能超过10块钱。由于资源有限,每个商品是用对应颜色的玩具代替的。虽然理论上讲这样不影响锻炼小朋友算术的能力,但在实际操作中会发现,很多小朋友会提出疑问,妞妞:“老师,蔬菜不是这个样子的。”妮妮:“老师,苹果是圆的。”
方式二:
于是,当教师发现问题后,便去购买了些真实的商品回来。当小朋友看着这些商品能够跟自己生活中见到东西对应起来的时候,很快开始开心地挑选自己喜欢的商品了:妮妮拿了一份青菜和五个苹果;妞妞选了两个棒棒糖、两瓶饮料、一个苹果和一个香蕉;豆豆拿了两瓶饮料和三个香蕉,但在结账时发现自己拿多了。
分析:真实且熟悉的生活场景可以让孩子更容易投入到学习活动中,角色意识让他们产生了要努力完成任务的意愿,并产生积极的具体行为。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大班幼儿数学区域材料投放活动中,教师需要注意游戏设计的丰富性、多样性、适用性和可行性。把教学内容和材料选择巧妙的结合,紧扣活动目标,凸显材料投放的层次性和开放性。在实践中,不拘一格地积极探索新的方式方法,更好地引导幼儿学习知识,合理地运用知识。
参考文献
[1]普建春. 大班幼儿学习性区域材料的投放策略[N]. 科学导报,2017-03-31(C06).
[2]施玉梅.浅谈促进大班幼儿数学操作能力发展的材料投放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6(16):118.
关键词:幼儿园大班;数学;区域材料;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126
引言
开展大班幼儿数学区域材料投放活动,主要是让教师通过活动更好地观察幼儿的个体发展状况,对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评估,然后进行有效的总结和研讨,从而进一步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这就需要教师在设计活动的时候具有针对性,确保幼儿能够积极主动的参加。下面将从一下几个方面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分析。
一、结合实物,感知数字
案例:方式一:
活动中教师拿着画有苹果的图纸,来让豆豆数一数上面有几个苹果,豆豆数了好几遍也没有答案,数着数着就跑去玩玩具了。
方式二:
教师先让豆豆用手连续摸了5个苹果,让豆豆充分感受触摸苹果时的感觉,然后把之前的图片拿给豆豆并问:“上面有几个苹果?”豆豆回答:“5个。”
分析:将二维的图片换成三维的实物,会让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更深。豆豆不是不会数数,只是有时候,图片无法真正地吸引他们。试想一下,一张画有机器人的图片和机器人玩具,哪一个更能吸引孩子呢?
二、材料数量,选择适宜
案例:
方式一:
在“測一测”的活动中,教师要求每个小朋友从材料区域中找到与老师手中的格尺一样长的物体,为了丰富小朋友们的选择,老师事先在材料区域放置了书、文具盒、铅笔、饮料瓶、积木等多达十种物品。开始的时候小朋友还能有秩序地去测量,但是很快,他们的注意力就转移到那些自己喜欢的物品上了:明明很专心地在玩玩具;豆豆拿着彩色铅笔爱不释手;妞妞拿着文具盒不停地打开、关上;妮妮全神贯注地看着图画书。一时间场面非常混乱,没有秩序。
方式二:
教师吸取了前一天活动的经验教训。在活动区域,只放置了铅笔和橡皮,然后让小朋友们再去测量。活动很快就完成了,所有小朋友都异口同声地回答:“铅笔和格尺一样长。”
分析:活动中要紧扣主题,过多的物品往往会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太多的选择让孩子在材料区域中迷失。
三、材料种类,选择适当
案例:方式一:
教师要在具体活动中让小朋友形成“均等”的概念,于是便以《狐狸分饼》的故事作为背景。教师首先给小朋友讲了狐狸是如何给两只小熊分饼的,然后拿出一张煎饼,并请三位小朋友上来一起表演,于是扮演狐狸的小朋友不停地分啊分,始终也没有把饼均等地分开。
方式二:
通过总结,第二天教师把饼换成了跳棋和象棋,并借助天平的测量,首先让小朋友分别测量出跳棋和象棋的重量,然后把重量数字写在纸上。接下来教师拿出10粒跳棋和8粒象棋并混合到一起,让小朋友来分出均等的重量两份,很快下朋友就完成了教师布置的任务。
分析:在没有经过科学的测量前,小朋友很难做到“均等”的分配。就像吃馒头一样,“一口”是多大?每个人的嘴巴大小不同,所以像这种比较模糊的概念,小朋友是很难理解的。所以在选择材料时,要具有针对性。
四、贴近生活,学用对接
案例:
方式一:
在“超市购物”的活动中,教师在材料投放区域放置了:香蕉、苹果、铅笔、饮料、青菜等多种商品,然后为每种商品进行定价:香蕉2块、苹果1块、棒棒糖5角、饮料3块、青菜5块。要求每个小朋友选择自己喜欢的商品购买,但总价不能超过10块钱。由于资源有限,每个商品是用对应颜色的玩具代替的。虽然理论上讲这样不影响锻炼小朋友算术的能力,但在实际操作中会发现,很多小朋友会提出疑问,妞妞:“老师,蔬菜不是这个样子的。”妮妮:“老师,苹果是圆的。”
方式二:
于是,当教师发现问题后,便去购买了些真实的商品回来。当小朋友看着这些商品能够跟自己生活中见到东西对应起来的时候,很快开始开心地挑选自己喜欢的商品了:妮妮拿了一份青菜和五个苹果;妞妞选了两个棒棒糖、两瓶饮料、一个苹果和一个香蕉;豆豆拿了两瓶饮料和三个香蕉,但在结账时发现自己拿多了。
分析:真实且熟悉的生活场景可以让孩子更容易投入到学习活动中,角色意识让他们产生了要努力完成任务的意愿,并产生积极的具体行为。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大班幼儿数学区域材料投放活动中,教师需要注意游戏设计的丰富性、多样性、适用性和可行性。把教学内容和材料选择巧妙的结合,紧扣活动目标,凸显材料投放的层次性和开放性。在实践中,不拘一格地积极探索新的方式方法,更好地引导幼儿学习知识,合理地运用知识。
参考文献
[1]普建春. 大班幼儿学习性区域材料的投放策略[N]. 科学导报,2017-03-31(C06).
[2]施玉梅.浅谈促进大班幼儿数学操作能力发展的材料投放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6(16):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