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西他滨联合芦可替尼方案治疗初诊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的临床分析

来源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h4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地西他滨联合芦可替尼方案治疗初诊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CMML)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探索相关基因突变对患者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3月至2018年8月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北院血液科收治的5例初诊为CMML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为3例,女性为2例,中位年龄为60岁.本研究治疗方案为地西他滨联合芦可替尼:地西他滨20 mg/(m2·d),d1~3,芦可替尼5~10 mg/d,d1~28,4周为1个疗程.每个疗程结束后,均对患者骨髓细胞形态学进行复查,以评价疗效,并且观察患者治疗相关不良反应.于治疗前、后分别检测患者骨髓标本中22种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相关基因突变频率(VAF).随访时间截至2019年5月1日,随访间隔为1个月.回顾性分析5例CMML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患者相关基因VAF的改变.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2013年修订的《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要求,并且与所有受试者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 ①5例接受地西他滨联合芦可替尼方案治疗的患者中,3例患者治疗有效,其中患者2获得完全缓解(CR),患者3获得血液学改善(HI),患者5获得骨髓缓解(mCR).患者4治疗无效.患者1疾病进展(PD).全部患者的脾体积较治疗前均有缩小(缩小比例>50%).②5例患者化疗后均出现骨髓抑制,其中患者3骨髓抑制最为严重,骨髓抑制期最长,达2个月;患者1、3和4胸部CT检查结果示肺部感染,经积极抗感染治疗后获得好转;患者1与患者4出现腹泻;患者3出现轻度肝功能损害;患者5出现便秘,经对症支持治疗后均好转.③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6个月,患者1骨髓标本中JAK2 V617F VAF(17%下降至0)、SRSF2 P95H VAF(44%下降至39%)降低,CBL H398P VAF(15%上升至60%)、TET2 Q273fs VAF(87%上升至95%)升高;患者2的SRSF2 P95L VAF(69%下降至49%)、CBL R420Q VAF(45%下降至1%)降低,ASXL1 G710fs VAF(47%上升至49%)几乎无变化,TET2 L1721W VAF(32%上升至50%)升高;患者4的SRSF2 P95L VAF(29%下降至7%)、TET2 Q705X VAF(95%下降至62%)降低,ASXL1 G642fs VAF(18%上升至39%)升高;治疗后2个月,患者4骨髓标本中CBL W408S VAF(29%上升至31%)几乎无变化;患者5中TET2 R550X VAF(21%下降至13%)、CBL C396R VAF(44%下降至26%)降低,TET2 C1298Y VAF(22%下降至13%)几乎无变化.结论 地西他滨联合芦可替尼方案治疗初治CMML,可以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疗效.基于单基因VAF评价临床疗效仍存在很大程度的变异性,因此有待大样本、前瞻性研究予以验证.
其他文献
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是临床上一项极为有效的血流动力学支持手段,它是将一定容积的球囊放置于主动脉部位,球囊导管与体外压力泵相连,内部填充氦气,由体表心电图进行自动程序控制,使球囊充盈与排空限定在特定的时限.球囊充气发生在舒张压早期主动脉瓣刚刚关闭时,使主动脉内舒张压增高,提高冠状动脉的灌注,改善心肌供血。
Ajuba最初被发现存在于细胞连接中,随后有研究结果表明其可在核质间穿梭及传递信号.在正常生理条件下,Ajuba通过调控细胞周期、参与信号通路,从而促进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此外,
目的 探讨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免疫疗法治疗复发/难治性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疗效.方法 选择2015年5月21日,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血液科收
目的 探讨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ARP)抑制剂奥拉帕尼对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增殖及辐射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人非小细胞肺癌H460和H1299细胞,取对数生长期细胞进行实
目的 探讨经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动员的亚标准剂量供者干细胞输注(DSI)治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复发急性白血病(AL)患者的临床疗效和预后.方法 选择2010
目的 研究挤出法在诱导脂质体膜融合或膜组分混合中的应用,并考察不同挤出条件对脂质体膜融合率的影响.方法 将N-(7-硝基苄基-2-氧杂-1,3-重氮-4-基)磷脂酰乙醇胺(N-NBD-PE)
LIM激酶家族包括两大成员:LIM激酶1(LIM kinase 1,LIMK1)和LIM激酶2(LIM kinase 2,LIMK2),在多种生物学活动中起着重要的枢纽作用,由其上游的信号分子激活,具有独特的信号通
目的 了解糖尿病患者与健康志愿者空腹呼吸丙酮的分布差异,探索个体指标对空腹呼出气体中丙酮浓度的影响,研究空腹呼吸丙酮单个指标在糖尿病筛查中的作用.方法 利用基于光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