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和优化,国学经典教育更加受到重视。初中语文课程作为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课程,是承担国学经典教育的主要载体,两者的结合有利于提高语文学习素养,也有利于经典的传承和发展。但是,这两者在实际教学中的结合还存在许多问题,因此,本文从课程教学的角度,提出了将国学经典有机渗透到初中语文教学的四条途径。
关键词:国学经典 初中语文 渗透
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文明史的沉淀,它不仅是中国文化的精髓,也是华夏人民智慧的结晶。即便是在瞬息万变的当代社会,其博大精深的内容也能在长久以来的实践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成为维系传统与现代最强有力的纽带,因此具备了超越文化本身的价值。语文教育是国学经典的主要载体,在初中语文课程中融入国学经典的教育,一方面能够夯实学生的语言功底,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另一方面也能使中国传统文化得到传承和发展。
一、优化诵读环境潜移默化影响学生
初中语文课程中对国学经典的渗透,离不开对于国学经典的诵读,但是,目前有很多诵读活动的开展流于形式,学生对诵读提不起兴趣,主要的动力就是为了通过考试,这样一来,经典诵读不但失去了原本的意义,还在某种程度上被看成是学生的负担。因此,学校和教师首先要为学生诵读经典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和氛围,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在潜移默化中加深对经典的理解,提高语文水平。从学校的层面来说,可以将国学知识和校园文化进行有机结合,打造“书香校园”,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诵读环境,提高学生诵读经典的动力。从语文教学的角度来说,教师可以在班级布置上下功夫。
例如,在学习七年级上册《天净沙·秋思》这一课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体会曲中所描绘的秋日图景,并加以自己的理解,通过绘画的形式再现内容。之后,教师选出几幅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在班级内粘贴展示,从而为学生构建一个将内容与配画相结合的诵读环境,加深对于文学经典的理解和感悟。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当善于利用自然环境为学生提供诵读环境,比如说,在秋高气爽之时引导学生诵读《秋词(其一)》:“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在秋风萧瑟、倍感萧条之时,引导学生诵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这样一来,学生可以更加轻松地理解不同诗词中同一意象下蕴含的不同含义。
二、开展国学诵读活动提高学生诵读兴趣
国学经典是中国文化的精粹部分,代表着祖国的光辉灿烂的文化。初中阶段学生接触信息量越来越大,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处于高度形成阶段。在学校举办的各级各类活动中,让初中学生诵读经典,可以润物细无声地培育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让学生在诵读中感悟经典的无限魅力。不需要教师说大道理,让学生在读中体悟,用心读,用情感读,既可以培养学生的朗诵习惯,又可以让学生透过经典领略经典中的情感,浸润学生心灵,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学生感悟到经典的妙处后,对教材、课外读本中的经典又产生兴趣,无形之中提升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而诵读,就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一个桥梁和纽带,教师要抓住时机,在学生成长的阶段,打下诵读经典的烙印,让学生受益终身。例如,延长县初级中学每年都举办一次“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中华经典诵读比赛,极大调动了学生诵读经典的兴趣。除了学校层面举办的活动,语文教师也可以在平时教学中渗透诵读经典活动。
例如,在教学九年级下册《邹忌讽齐王纳谏》时,教师可以通过串联时间、设置旁白、穿插人物故事主线设置一出剧本表演课,通过古典诗句和现代语言的穿插,让学生在诵读中理解邹忌劝说君主的故事,最终让君主能够从善如流、改革弊端。那么在舞台表演中,学生通过舞台形象,又直观感受到敢于进谏的贤士的形象、从善如流的明君形象等。语言的魅力在表达中显现出来,让学生通过诵读表演,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语文教师在教学中,经常能够让学生进行课本剧表演,把诵读穿插其中,可以起到“一箭双雕”之效。
三、利用信息技术重现经典无穷魅力
如今是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社会,国学经典也应该搭乘着科技的便车,在“传统”与“现代”的有机结合中焕发出新生的活力和精彩。教师应该积极主动地学习现代化的教育技术,将技术带到课堂中去,使学生充分吸收信息化课程内容,一方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能使国学经典可以再现到学生眼前。多媒体教育技术就是一种可以走进课堂的教育技术,他包含了图片、动画、视频、声音等非文字性的语篇内容,能够化抽象为具体,更加直观地展示教学内容,促进学生对于经典文化的理解。
例如,在学习七年级上册《泊秦淮》这首古诗时,有一句“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学生并不能很好地感受到前后两句中鲜明的对比意图,教师可以在网上找到《后庭花》这首曲子播放给学生听,让学生通过先感受曲调的优美,再回到诗句中去理解前后两种情感的鲜明差别。再比如,在学习八年级上册《三峡》这篇文言文时,教师可以播放一段有关三峡的影像资料,让学生感受到三峡的四季风光,再结合文字让学生有更加充分的了解。
四、提高教师素养拓展学生诵读视野
语文教师在初中语文课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教师的语文素养决定了学生的语文理解和感悟水平,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解读经典的重要力量。如果在国学经典教学实践中,教师只一味地让学生背诵,缺少智慧的引导,学生就不能很好地理解经典中蕴含的深层次意义。另外,教师的个人魅力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动力的重要因素,一位对经典有着深刻见解的语文老师会引起学生的崇拜,会在不知不觉中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因此,教师应该积极致力于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提高教学技能,根据学生水平,对国学经典做出符合学生心理发展水平的合理解读。
例如,在教学九年級下册《关雎》《蒹葭》等诗时,教师不能仅仅只对这两首出现在课本上的诗有所了解,而应该从更广义的角度去了解诗经的有关知识。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之后,从现有知识的层面出发,引导学生理解文本内涵,并进行适当、有效的拓展,达到“收放自如”的教学效果。教师还应当提高、改进教学方法,选择最合适本班教学的方法进行文本解读,使学生能够最大化地利用课堂时间领略国学经典的魅力所在。
将诵读和学生表演结合起来,让那些在国学经典阅读中表现出色的学生来展示自己的诵读感悟,让学生去影响学生,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感染和影响其他学生。这样的安排对于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是非常有帮助的。国学经典融入初中课堂是国家大政方针引领的必经路线,能使中学生诵经典明得失,对于中学生爱国主义情怀的培养兼具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杨文瑞.国学经典诵读与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融合[J].新课程研究,2020(33):67-68.
[2]李晓琳,唐一麟.微诵读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路径与思考[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20,39(11):10-12.
关键词:国学经典 初中语文 渗透
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文明史的沉淀,它不仅是中国文化的精髓,也是华夏人民智慧的结晶。即便是在瞬息万变的当代社会,其博大精深的内容也能在长久以来的实践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成为维系传统与现代最强有力的纽带,因此具备了超越文化本身的价值。语文教育是国学经典的主要载体,在初中语文课程中融入国学经典的教育,一方面能够夯实学生的语言功底,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另一方面也能使中国传统文化得到传承和发展。
一、优化诵读环境潜移默化影响学生
初中语文课程中对国学经典的渗透,离不开对于国学经典的诵读,但是,目前有很多诵读活动的开展流于形式,学生对诵读提不起兴趣,主要的动力就是为了通过考试,这样一来,经典诵读不但失去了原本的意义,还在某种程度上被看成是学生的负担。因此,学校和教师首先要为学生诵读经典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和氛围,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在潜移默化中加深对经典的理解,提高语文水平。从学校的层面来说,可以将国学知识和校园文化进行有机结合,打造“书香校园”,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诵读环境,提高学生诵读经典的动力。从语文教学的角度来说,教师可以在班级布置上下功夫。
例如,在学习七年级上册《天净沙·秋思》这一课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体会曲中所描绘的秋日图景,并加以自己的理解,通过绘画的形式再现内容。之后,教师选出几幅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在班级内粘贴展示,从而为学生构建一个将内容与配画相结合的诵读环境,加深对于文学经典的理解和感悟。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当善于利用自然环境为学生提供诵读环境,比如说,在秋高气爽之时引导学生诵读《秋词(其一)》:“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在秋风萧瑟、倍感萧条之时,引导学生诵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这样一来,学生可以更加轻松地理解不同诗词中同一意象下蕴含的不同含义。
二、开展国学诵读活动提高学生诵读兴趣
国学经典是中国文化的精粹部分,代表着祖国的光辉灿烂的文化。初中阶段学生接触信息量越来越大,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处于高度形成阶段。在学校举办的各级各类活动中,让初中学生诵读经典,可以润物细无声地培育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让学生在诵读中感悟经典的无限魅力。不需要教师说大道理,让学生在读中体悟,用心读,用情感读,既可以培养学生的朗诵习惯,又可以让学生透过经典领略经典中的情感,浸润学生心灵,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学生感悟到经典的妙处后,对教材、课外读本中的经典又产生兴趣,无形之中提升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而诵读,就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一个桥梁和纽带,教师要抓住时机,在学生成长的阶段,打下诵读经典的烙印,让学生受益终身。例如,延长县初级中学每年都举办一次“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中华经典诵读比赛,极大调动了学生诵读经典的兴趣。除了学校层面举办的活动,语文教师也可以在平时教学中渗透诵读经典活动。
例如,在教学九年级下册《邹忌讽齐王纳谏》时,教师可以通过串联时间、设置旁白、穿插人物故事主线设置一出剧本表演课,通过古典诗句和现代语言的穿插,让学生在诵读中理解邹忌劝说君主的故事,最终让君主能够从善如流、改革弊端。那么在舞台表演中,学生通过舞台形象,又直观感受到敢于进谏的贤士的形象、从善如流的明君形象等。语言的魅力在表达中显现出来,让学生通过诵读表演,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语文教师在教学中,经常能够让学生进行课本剧表演,把诵读穿插其中,可以起到“一箭双雕”之效。
三、利用信息技术重现经典无穷魅力
如今是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社会,国学经典也应该搭乘着科技的便车,在“传统”与“现代”的有机结合中焕发出新生的活力和精彩。教师应该积极主动地学习现代化的教育技术,将技术带到课堂中去,使学生充分吸收信息化课程内容,一方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能使国学经典可以再现到学生眼前。多媒体教育技术就是一种可以走进课堂的教育技术,他包含了图片、动画、视频、声音等非文字性的语篇内容,能够化抽象为具体,更加直观地展示教学内容,促进学生对于经典文化的理解。
例如,在学习七年级上册《泊秦淮》这首古诗时,有一句“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学生并不能很好地感受到前后两句中鲜明的对比意图,教师可以在网上找到《后庭花》这首曲子播放给学生听,让学生通过先感受曲调的优美,再回到诗句中去理解前后两种情感的鲜明差别。再比如,在学习八年级上册《三峡》这篇文言文时,教师可以播放一段有关三峡的影像资料,让学生感受到三峡的四季风光,再结合文字让学生有更加充分的了解。
四、提高教师素养拓展学生诵读视野
语文教师在初中语文课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教师的语文素养决定了学生的语文理解和感悟水平,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解读经典的重要力量。如果在国学经典教学实践中,教师只一味地让学生背诵,缺少智慧的引导,学生就不能很好地理解经典中蕴含的深层次意义。另外,教师的个人魅力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动力的重要因素,一位对经典有着深刻见解的语文老师会引起学生的崇拜,会在不知不觉中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因此,教师应该积极致力于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提高教学技能,根据学生水平,对国学经典做出符合学生心理发展水平的合理解读。
例如,在教学九年級下册《关雎》《蒹葭》等诗时,教师不能仅仅只对这两首出现在课本上的诗有所了解,而应该从更广义的角度去了解诗经的有关知识。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之后,从现有知识的层面出发,引导学生理解文本内涵,并进行适当、有效的拓展,达到“收放自如”的教学效果。教师还应当提高、改进教学方法,选择最合适本班教学的方法进行文本解读,使学生能够最大化地利用课堂时间领略国学经典的魅力所在。
将诵读和学生表演结合起来,让那些在国学经典阅读中表现出色的学生来展示自己的诵读感悟,让学生去影响学生,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感染和影响其他学生。这样的安排对于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是非常有帮助的。国学经典融入初中课堂是国家大政方针引领的必经路线,能使中学生诵经典明得失,对于中学生爱国主义情怀的培养兼具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杨文瑞.国学经典诵读与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融合[J].新课程研究,2020(33):67-68.
[2]李晓琳,唐一麟.微诵读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路径与思考[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20,39(11):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