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构建和谐社会、建设新农村就是要发展经济就是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在北京市通州区马驹桥镇小周易村,提起党支部书记王茂喜,全村人没有一个不竖大拇哥的。人们都说:“是茂喜支书让我们过上了好日子!”
新年之际,本刊记者在北京市通州区区委宣传部的同志的陪同下,冒着零下3~C的严寒,来到小周易村进行了实地专访。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听王茂喜说的最多的就是这样一句话:“构建和谐社会,建设新农村就是要发展经济,就是要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没有梧桐树,也能引来金凤凰
小周易村原是一个偏僻边远的小村落,有常住人口70多户,共240多人。十几年前,这里基础环境的条件很差,剩余劳动力多,是个在通州区政府挂名帮扶的贫困村。
1996年底,41岁的王茂喜不顾家人和亲戚朋友的劝说,毅然放弃了年收入10多万元的化工厂和批发站生意,开始担任起了小周易村的党支部书记。十年风雨,他把昔日一个人人避之不及的穷村变成了人人交口称赞的富裕村、文明村。2005年,村民人均收入达一万多元,村里按人,按月免费发放口粮和液化气。孩子上学有补贴,老人生活有补助,劳动力个个有工作,“黄发垂髫,怡然自乐”,彻底摘掉了贫穷落后的帽子,一跃成为全镇闻名的“标兵村”。一个没有任何资源优势的小村,何以发展如此迅速?
王茂喜靠的是招商引资办企业,搭别人的船,走自己的致富路。
迄今为止,小周易村共引进企业27家,每年为全村增加收入130多万元,平均每亩土地收益3300多元。2005年实现税收300万元,全村人均纳税12000元。引进企业,成了村集体经济的重要支柱。
人们都不明白:小周易村的自然条件并不是很优越,为什么就能引来金凤凰呢?
在王茂喜看来,要用诚心和诚信为企业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企业进来了,就是自家人。凡是企业需要,只要村里能提供的,他从不含糊;还把每年租金收入的30%拿出来,用于工业园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改造。为提高对入驻企业的管理水平,2003年村里投资200多万元组建了小周易村物业公司,对入驻的外来企业的供水、供电、供暖、卫生、治安等实行集中、统一管理。使企业能够安心经营。
坚持走“乡村城市化”的道路
“富民才能强村”,王茂喜积极鼓励村民从单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并制定了相应的优惠政策,无论经商、运输还是跑出租,只要村民有合适的项目,提出申请后,由村里提供一部分贷款作为启动资金。如今的小周易村村民,在不同的行业中各展所长,引领出新时代农村的致富潮流。招商引资,集体收入增加;农民上班,家庭收入增加,这本是一举多得的好事情。然而,如何让农民放弃祖祖辈辈们赖以生存的土地,却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来引导,使他们有一个理解和认识过程。
为此,王茂喜召开了村党支部会议,首先统一了全体党员的思想。随后,他带领全体党员深入到每家每户,亲自为农户一笔一笔地算经济帐。终于,村民心里有数了,思想上没有负担了,王茂喜会心地笑了。
2004年,通州区开始土地确权。这时,小周易村已经提前按照“依法、有偿、自愿”的原则,让农民自愿解除了土地承包合同,顺利地解决了农民土地收益问题,保证了农民利益的最大化。到2005年为止,小周易村仅剩余园田20亩供村民种菜,500余亩土地全部归集体经营,彻底结束了农民只会种粮的历史,为招商引资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为妥善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这一问题,王茂喜东奔西走,和引进的企业反复协商,要求他们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聘用本村村民。对于一些年纪大、没技术的村民。王茂喜在村里为他们建起劳动力台帐,积极鼓励他们走出家门。想上班的,村里可以向企业推荐;学技术的,还可凭结业证书和收据到村里报销30%的费用。到现在为止,已经有26个村民拿到了“技术本子”,占全村人口的十分之一以上,如今,这部分人都成了“离土不离乡”的企业职工。
眼看着村民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了。可是有两户村民的情况却让王茂喜怎么也高兴不起来。一户是崔林美家,两口子身体都不好,又没什么文化,至今也没找到脱贫的出路。另一户,徐志深已经60多岁了,至今还是孤身一人。
王茂喜看在眼里急在心中,他多次到两家走访,还专门召开了党支部会议研究讨论。在他和全体干部的共同努力下。村里出材料帮两家盖起了新房,并给崔林美和徐志深找到了工作,每月都有不错的收入。到这儿,全村算是一个困难户都没有了。
能像城里人一样生活,是农村人祖祖辈辈的梦想。近年来,村里修建了柏油路,安装了灯箱,街道两侧进行了绿化和美化;村民住进了宽敞、舒适的新房,用上了各种新式的家用电器。连汽车也开进了家中,真正实现了“乡村城市化”。
心中有百姓,才会为民造福
集体经济发展了,村民日子过好了,但王茂喜并没轻松下来,他知道:农村人要像城里人那样生活,不仅要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富裕的物质生活,更重要的是全体村民素质的提高。为此,他专门请村里有文化的老人把村规民约写成三字经的形式,制作成公开栏摆放在村里最显眼的地方。他自己以身作则,也要村民随时对照上面的要求检查自身行为。随着经济的发展,240多口人的小周易村吸引了2000多名流动人口,村民成了“少数民族”。2004年,一名村民和一名企业职工发生了争执,村民还出手打了人。在王茂喜的调解下,事情虽然得到了圆满的解决,但针对这件事,王茂喜在全村开展了“谁是外来人”的大讨论,使大家深刻认识到:谁为村里作出了贡献,谁就是自家人。从那以后,无论是村民之间产生矛盾,还是与外面产生纠纷,大家都及时找王茂喜解决。在王茂喜及村委会的监督下,村民们养成自觉遵守村规民约的好习惯,整体素质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农民办事难”,在农村是一个普遍的现象,王茂喜经过多方协调,率先在村里成立了全程代办点。群众不出村就可以落户口、办其他手续了,极大地方便了村民。
心中有百姓,才会为民造福,才能为民谋利。在王茂喜的带领下,小周易村的变化日新月异,迅速在当地农村脱颖而出,先后获得“首都文明村”、“民主法制示范村”等荣誉称号。他本人也多次被评为“通州区优秀共产党员”,获得了“通州区精神文明建设奖章”等荣誉。但王茂喜更看重的却是村民对他的信任。他知道,只有你心中有了百姓,百姓才能把你摆在心中。
在北京市通州区马驹桥镇小周易村,提起党支部书记王茂喜,全村人没有一个不竖大拇哥的。人们都说:“是茂喜支书让我们过上了好日子!”
新年之际,本刊记者在北京市通州区区委宣传部的同志的陪同下,冒着零下3~C的严寒,来到小周易村进行了实地专访。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听王茂喜说的最多的就是这样一句话:“构建和谐社会,建设新农村就是要发展经济,就是要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没有梧桐树,也能引来金凤凰
小周易村原是一个偏僻边远的小村落,有常住人口70多户,共240多人。十几年前,这里基础环境的条件很差,剩余劳动力多,是个在通州区政府挂名帮扶的贫困村。
1996年底,41岁的王茂喜不顾家人和亲戚朋友的劝说,毅然放弃了年收入10多万元的化工厂和批发站生意,开始担任起了小周易村的党支部书记。十年风雨,他把昔日一个人人避之不及的穷村变成了人人交口称赞的富裕村、文明村。2005年,村民人均收入达一万多元,村里按人,按月免费发放口粮和液化气。孩子上学有补贴,老人生活有补助,劳动力个个有工作,“黄发垂髫,怡然自乐”,彻底摘掉了贫穷落后的帽子,一跃成为全镇闻名的“标兵村”。一个没有任何资源优势的小村,何以发展如此迅速?
王茂喜靠的是招商引资办企业,搭别人的船,走自己的致富路。
迄今为止,小周易村共引进企业27家,每年为全村增加收入130多万元,平均每亩土地收益3300多元。2005年实现税收300万元,全村人均纳税12000元。引进企业,成了村集体经济的重要支柱。
人们都不明白:小周易村的自然条件并不是很优越,为什么就能引来金凤凰呢?
在王茂喜看来,要用诚心和诚信为企业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企业进来了,就是自家人。凡是企业需要,只要村里能提供的,他从不含糊;还把每年租金收入的30%拿出来,用于工业园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改造。为提高对入驻企业的管理水平,2003年村里投资200多万元组建了小周易村物业公司,对入驻的外来企业的供水、供电、供暖、卫生、治安等实行集中、统一管理。使企业能够安心经营。
坚持走“乡村城市化”的道路
“富民才能强村”,王茂喜积极鼓励村民从单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并制定了相应的优惠政策,无论经商、运输还是跑出租,只要村民有合适的项目,提出申请后,由村里提供一部分贷款作为启动资金。如今的小周易村村民,在不同的行业中各展所长,引领出新时代农村的致富潮流。招商引资,集体收入增加;农民上班,家庭收入增加,这本是一举多得的好事情。然而,如何让农民放弃祖祖辈辈们赖以生存的土地,却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来引导,使他们有一个理解和认识过程。
为此,王茂喜召开了村党支部会议,首先统一了全体党员的思想。随后,他带领全体党员深入到每家每户,亲自为农户一笔一笔地算经济帐。终于,村民心里有数了,思想上没有负担了,王茂喜会心地笑了。
2004年,通州区开始土地确权。这时,小周易村已经提前按照“依法、有偿、自愿”的原则,让农民自愿解除了土地承包合同,顺利地解决了农民土地收益问题,保证了农民利益的最大化。到2005年为止,小周易村仅剩余园田20亩供村民种菜,500余亩土地全部归集体经营,彻底结束了农民只会种粮的历史,为招商引资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为妥善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这一问题,王茂喜东奔西走,和引进的企业反复协商,要求他们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聘用本村村民。对于一些年纪大、没技术的村民。王茂喜在村里为他们建起劳动力台帐,积极鼓励他们走出家门。想上班的,村里可以向企业推荐;学技术的,还可凭结业证书和收据到村里报销30%的费用。到现在为止,已经有26个村民拿到了“技术本子”,占全村人口的十分之一以上,如今,这部分人都成了“离土不离乡”的企业职工。
眼看着村民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了。可是有两户村民的情况却让王茂喜怎么也高兴不起来。一户是崔林美家,两口子身体都不好,又没什么文化,至今也没找到脱贫的出路。另一户,徐志深已经60多岁了,至今还是孤身一人。
王茂喜看在眼里急在心中,他多次到两家走访,还专门召开了党支部会议研究讨论。在他和全体干部的共同努力下。村里出材料帮两家盖起了新房,并给崔林美和徐志深找到了工作,每月都有不错的收入。到这儿,全村算是一个困难户都没有了。
能像城里人一样生活,是农村人祖祖辈辈的梦想。近年来,村里修建了柏油路,安装了灯箱,街道两侧进行了绿化和美化;村民住进了宽敞、舒适的新房,用上了各种新式的家用电器。连汽车也开进了家中,真正实现了“乡村城市化”。
心中有百姓,才会为民造福
集体经济发展了,村民日子过好了,但王茂喜并没轻松下来,他知道:农村人要像城里人那样生活,不仅要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富裕的物质生活,更重要的是全体村民素质的提高。为此,他专门请村里有文化的老人把村规民约写成三字经的形式,制作成公开栏摆放在村里最显眼的地方。他自己以身作则,也要村民随时对照上面的要求检查自身行为。随着经济的发展,240多口人的小周易村吸引了2000多名流动人口,村民成了“少数民族”。2004年,一名村民和一名企业职工发生了争执,村民还出手打了人。在王茂喜的调解下,事情虽然得到了圆满的解决,但针对这件事,王茂喜在全村开展了“谁是外来人”的大讨论,使大家深刻认识到:谁为村里作出了贡献,谁就是自家人。从那以后,无论是村民之间产生矛盾,还是与外面产生纠纷,大家都及时找王茂喜解决。在王茂喜及村委会的监督下,村民们养成自觉遵守村规民约的好习惯,整体素质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农民办事难”,在农村是一个普遍的现象,王茂喜经过多方协调,率先在村里成立了全程代办点。群众不出村就可以落户口、办其他手续了,极大地方便了村民。
心中有百姓,才会为民造福,才能为民谋利。在王茂喜的带领下,小周易村的变化日新月异,迅速在当地农村脱颖而出,先后获得“首都文明村”、“民主法制示范村”等荣誉称号。他本人也多次被评为“通州区优秀共产党员”,获得了“通州区精神文明建设奖章”等荣誉。但王茂喜更看重的却是村民对他的信任。他知道,只有你心中有了百姓,百姓才能把你摆在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