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知从何时起,上海人的口中“长”出了一个“手”——“隔手”:以方言表述“转眼之间”、“马上”等事序承转衔接之迅捷这一概念时好用这个词。虽说不清这个“隔手”来自何处,但觉得它另有一种独到的表意作用,在上海方言的特定语境中有时甚至有些不可替代的修辞性色彩;加上这两个音节特别上口,上海人选择并喜欢它自然无可厚非。问题是现在不少人滥用一气,尤其是一些青少年学生,说上海话时开口见“隔手”,在表示动作或事物的连续、连贯性时一句一“隔手”,甚至语句之间不管什么语义逻辑关系,一股脑插进一个“隔手”,让人觉得这只“手”伸得太“长”了点。
一些青少年学生口语中的“隔手”现象,首先反映出语言表达中思维缜密度的欠缺,对语句和语句之间的语义关系存在一定的模糊认知。其次,从语言层面上看,表明遣词能力上的不足。汉语,无论普通话还是方言都有完整的词汇体系和相当丰富的表现力,足以准确、细腻地表达语句之间的各种语义关系;上海方言同样如此,大可不必让“隔手”一词独秀。这里似乎不得不承认和正视一个现实:当今上海的青少年学生,与普通话相比,上海方言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有所退化,词语和句法的“库存量”很有限,往往捉襟见肘,于是有意无意间顺口“拈”来一个“好用”的词顶上,渐渐地就形成了言语惯性,导致“隔手”连篇。
其实,对于青少年来说,有必要提倡上海方言“既用之,则精之”。在表述中遇到有义无词时,不必急于出口成章,可以“想着说”,养成一种善待语言、严谨用词的好习惯,这样,久而久之不仅会纯洁并“强健”我们的语言,还大大有助于我们思维能力的提高。当然,如果我们能做到在表达中可用可不用的成分尽量不用,把词与词、句与句之间的那个赘冗之“手”隔于言外,那就更是语高一筹了。
一些青少年学生口语中的“隔手”现象,首先反映出语言表达中思维缜密度的欠缺,对语句和语句之间的语义关系存在一定的模糊认知。其次,从语言层面上看,表明遣词能力上的不足。汉语,无论普通话还是方言都有完整的词汇体系和相当丰富的表现力,足以准确、细腻地表达语句之间的各种语义关系;上海方言同样如此,大可不必让“隔手”一词独秀。这里似乎不得不承认和正视一个现实:当今上海的青少年学生,与普通话相比,上海方言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有所退化,词语和句法的“库存量”很有限,往往捉襟见肘,于是有意无意间顺口“拈”来一个“好用”的词顶上,渐渐地就形成了言语惯性,导致“隔手”连篇。
其实,对于青少年来说,有必要提倡上海方言“既用之,则精之”。在表述中遇到有义无词时,不必急于出口成章,可以“想着说”,养成一种善待语言、严谨用词的好习惯,这样,久而久之不仅会纯洁并“强健”我们的语言,还大大有助于我们思维能力的提高。当然,如果我们能做到在表达中可用可不用的成分尽量不用,把词与词、句与句之间的那个赘冗之“手”隔于言外,那就更是语高一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