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儒家思想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几千年来一直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现代高效文化建设中也是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它是人们行动和思想的标尺,规范着人们的行为,洗礼着人们的思想,体现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今天建设中国特色校园文化的根本和源泉。本文主要介绍了儒家思想对高校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和精神文化建设两方面的影响,以期抛砖引玉。
关键词:儒家思想 校园文化 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8(a)-0103-01
1 儒家思想中“天人合一”的思想在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中的应用
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指的是校园文化的硬件,是看得见摸的着的东西。校园物质文化的每一个实体,以及各实体之间结构的关系,无不反映了某种教育价值观。它包括完善的设施、合理的布局、各具特色的建筑和场所。
完善的校园设施将为师生员工开展丰富多彩的寓教于文、寓教于乐的教育活动提供重要的阵地,使师生员工教有其所、学有其所、乐有其所,在求知、求美、求乐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启迪和教育。将使人心旷神怡、赏心悦目,将有助于陶冶校园人的情操,将塑造校园人的美好心灵,将激发校园人的开拓进取精神,将约束校园人的不良风气和行为,将促进校园人的身心健康发展。
《论语》的思想精髓就在于把天之大,地之厚的精华融入人的内心,使天、地、人成为一个完美的整体,人的力量因而无比强大。人可以改造自然,打造出完美的校园,使师生在这里可以修身养性,提高自身素质。可是在进行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1.1 节约资源和土地,做到自然和人的和谐相处
任何物质都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所以在对校园进行建设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节约使用各种物质资源。同时校园的规模也不是可以随意扩大的,当校园有了一定的规模,在能够满足教学、住宿、餐饮各方面的要求,可以为师生提供全方位服务的前提下,一定要注意要合理布局,做到少占地,合理的利用资源。这正是天、地、人的和谐统一,也是儒家思想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应用。人要对自然有一种敬畏,有一种顺应,有一种默契。
1.2 環保一是要增强,共同爱护校园这个“大家庭”
和谐美丽的校园是师生共同的家,所以大家要共同维护“家”的美丽和清洁,用爱心去关心这个家,在日常生活中就要有环保意识,保持我们家庭的和谐稳定,不随意破坏,不随意乱划,更不能乱扔垃圾,这看似小事却是影响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的头等大事。
2 儒家思想在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中的应用
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校园文化的最高层次。它主要包括校园历史传统和被全体师生员工认同的共同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生活观念等意识形态,是一个学校本质、个性、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校园精神文化又被称为“学校精神”,并具体体现在校风、教风、学风、班风和学校人际关系上。它关系到校园中每个人的积极心态,在无形中促进人们成长。
2.1 以人为本,追求和谐,打造和谐校园
校园是培养人才的摇篮,所以教师要努力的把进入学校的学子都培养成为人才,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都有一技之长,孔子在几千年前就提出了“有教无异”,打破了教育被贵族垄断的,让所有的人都有受教育的机会。就是说作为教师在教育学生过程中要一视同仁,认真的教育每一个学生,关心每一个学生。同时还要“因材施教”。毕竟人与人是有差异的,教师不可能把所有的学生都教成一样的。这也适应了高校要划分不同的专业,社会要有不同的工作岗位的需要。所以有些学校提出了“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教育理念,这正是儒家思想与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机结合。
2.2 律己思齐,自省修身,促进自身发展
孔子说:“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当遇到困难和问题的时候,不要退缩和害怕,而是要“克己内省”,完善自己,不断为自己修身,让自己的行为可以在不断地自省中得到提升。修身也就是有修养,孔子认为学生应该学习“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其中“礼”是孔子尤为重视的。他主张:“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同时认为提高自身的修养还要有广博的学识,仁爱的心理和勇敢无畏的精神,使自己变成一个完美的人,追求“尽善尽美”。
2.3 和而不同,平等包容,促进人的个性发展
世界正是因为由多种颜色构成而变得色彩斑斓,吸引人的眼球;同样,校园也正是因为有形形色色的人而变得丰富多彩。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任何人都不可以取代其他人,也不可以被其他人所取代。尽管人们之间有一些不同和差异,这也是可以通过交流和协调来协调的,让校园变成一个和谐的大家庭,让所有的人都可以在这里平等的生活,快乐的学习。“有容乃大”人们要有一个独立的生活空间,以展现个人的个性。
2.4 自强致用,立志践行,成就人生铸就辉煌
“以天下为已任,忧国忧民”这是儒家思想所倡导的。在校园中的每一位师生都应该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有一个明确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目标,当目标明确后,也就有了学习额工作的动力,有了前进的方向。同时,每一个人都应该自强不息,有一个积极乐观的态度。即使达不到目标也不会气馁和妥协,而是心中怀着崇高的理想,不断地为着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和奋斗。
2.5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提高自身素质
学生和教师是校园的主体,这里是学子们孜孜不倦地学习,为达到自己修养的高深,内涵的深刻,素质的提高,而不断地用文化知识来武装自己,是自己能够成为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学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生要想掌握现代化的科学和技术,以及最前沿的知识,就需要学生有坚持坐“冷板凳”的决心。“学而不厌”了解我国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文化,达到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通晓古今,了解国内外。其实这也是教育学生要终身学习,“活到老,学到老”真不愧是一句智理名言。时代在发展,科学在进步,所以学习也要与时俱进,不断地接受新知识、新事物,并不断学习,成为一个终身学习者。这一方面需要学生的自学;另一方面就需要教师的引导,教师要不压其烦地给学生指导,有时可能一个简单的问题就会有很多学生来问,教师就要说上几十遍,甚至几百遍。但是“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教师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诲人不厌”,直到学生明白为止。
总之,校园文化是办学理念的体现,是滋生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生命发展的深厚土壤,是学校特色的重要表征。儒家思想的精髓早已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的方方面面,并以一种积极的状态影响着人们,深入到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的各个环节。这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也是传统的经典。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把它与先进的教育理念结合起来,创造出最美、最人本、最和谐,又有个性的校园文化,使学校能够蒸蒸日上,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学子。
参考文献
[1] 谭志明.浅谈校园文化建设[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3(12):8,10.
[2] 梁其军.文化环境与校园文化本质的回归[J].湖北社会科学,2011(9):184-186.
关键词:儒家思想 校园文化 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8(a)-0103-01
1 儒家思想中“天人合一”的思想在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中的应用
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指的是校园文化的硬件,是看得见摸的着的东西。校园物质文化的每一个实体,以及各实体之间结构的关系,无不反映了某种教育价值观。它包括完善的设施、合理的布局、各具特色的建筑和场所。
完善的校园设施将为师生员工开展丰富多彩的寓教于文、寓教于乐的教育活动提供重要的阵地,使师生员工教有其所、学有其所、乐有其所,在求知、求美、求乐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启迪和教育。将使人心旷神怡、赏心悦目,将有助于陶冶校园人的情操,将塑造校园人的美好心灵,将激发校园人的开拓进取精神,将约束校园人的不良风气和行为,将促进校园人的身心健康发展。
《论语》的思想精髓就在于把天之大,地之厚的精华融入人的内心,使天、地、人成为一个完美的整体,人的力量因而无比强大。人可以改造自然,打造出完美的校园,使师生在这里可以修身养性,提高自身素质。可是在进行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1.1 节约资源和土地,做到自然和人的和谐相处
任何物质都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所以在对校园进行建设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节约使用各种物质资源。同时校园的规模也不是可以随意扩大的,当校园有了一定的规模,在能够满足教学、住宿、餐饮各方面的要求,可以为师生提供全方位服务的前提下,一定要注意要合理布局,做到少占地,合理的利用资源。这正是天、地、人的和谐统一,也是儒家思想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应用。人要对自然有一种敬畏,有一种顺应,有一种默契。
1.2 環保一是要增强,共同爱护校园这个“大家庭”
和谐美丽的校园是师生共同的家,所以大家要共同维护“家”的美丽和清洁,用爱心去关心这个家,在日常生活中就要有环保意识,保持我们家庭的和谐稳定,不随意破坏,不随意乱划,更不能乱扔垃圾,这看似小事却是影响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的头等大事。
2 儒家思想在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中的应用
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校园文化的最高层次。它主要包括校园历史传统和被全体师生员工认同的共同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生活观念等意识形态,是一个学校本质、个性、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校园精神文化又被称为“学校精神”,并具体体现在校风、教风、学风、班风和学校人际关系上。它关系到校园中每个人的积极心态,在无形中促进人们成长。
2.1 以人为本,追求和谐,打造和谐校园
校园是培养人才的摇篮,所以教师要努力的把进入学校的学子都培养成为人才,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都有一技之长,孔子在几千年前就提出了“有教无异”,打破了教育被贵族垄断的,让所有的人都有受教育的机会。就是说作为教师在教育学生过程中要一视同仁,认真的教育每一个学生,关心每一个学生。同时还要“因材施教”。毕竟人与人是有差异的,教师不可能把所有的学生都教成一样的。这也适应了高校要划分不同的专业,社会要有不同的工作岗位的需要。所以有些学校提出了“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教育理念,这正是儒家思想与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机结合。
2.2 律己思齐,自省修身,促进自身发展
孔子说:“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当遇到困难和问题的时候,不要退缩和害怕,而是要“克己内省”,完善自己,不断为自己修身,让自己的行为可以在不断地自省中得到提升。修身也就是有修养,孔子认为学生应该学习“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其中“礼”是孔子尤为重视的。他主张:“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同时认为提高自身的修养还要有广博的学识,仁爱的心理和勇敢无畏的精神,使自己变成一个完美的人,追求“尽善尽美”。
2.3 和而不同,平等包容,促进人的个性发展
世界正是因为由多种颜色构成而变得色彩斑斓,吸引人的眼球;同样,校园也正是因为有形形色色的人而变得丰富多彩。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任何人都不可以取代其他人,也不可以被其他人所取代。尽管人们之间有一些不同和差异,这也是可以通过交流和协调来协调的,让校园变成一个和谐的大家庭,让所有的人都可以在这里平等的生活,快乐的学习。“有容乃大”人们要有一个独立的生活空间,以展现个人的个性。
2.4 自强致用,立志践行,成就人生铸就辉煌
“以天下为已任,忧国忧民”这是儒家思想所倡导的。在校园中的每一位师生都应该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有一个明确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目标,当目标明确后,也就有了学习额工作的动力,有了前进的方向。同时,每一个人都应该自强不息,有一个积极乐观的态度。即使达不到目标也不会气馁和妥协,而是心中怀着崇高的理想,不断地为着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和奋斗。
2.5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提高自身素质
学生和教师是校园的主体,这里是学子们孜孜不倦地学习,为达到自己修养的高深,内涵的深刻,素质的提高,而不断地用文化知识来武装自己,是自己能够成为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学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生要想掌握现代化的科学和技术,以及最前沿的知识,就需要学生有坚持坐“冷板凳”的决心。“学而不厌”了解我国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文化,达到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通晓古今,了解国内外。其实这也是教育学生要终身学习,“活到老,学到老”真不愧是一句智理名言。时代在发展,科学在进步,所以学习也要与时俱进,不断地接受新知识、新事物,并不断学习,成为一个终身学习者。这一方面需要学生的自学;另一方面就需要教师的引导,教师要不压其烦地给学生指导,有时可能一个简单的问题就会有很多学生来问,教师就要说上几十遍,甚至几百遍。但是“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教师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诲人不厌”,直到学生明白为止。
总之,校园文化是办学理念的体现,是滋生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生命发展的深厚土壤,是学校特色的重要表征。儒家思想的精髓早已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的方方面面,并以一种积极的状态影响着人们,深入到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的各个环节。这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也是传统的经典。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把它与先进的教育理念结合起来,创造出最美、最人本、最和谐,又有个性的校园文化,使学校能够蒸蒸日上,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学子。
参考文献
[1] 谭志明.浅谈校园文化建设[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3(12):8,10.
[2] 梁其军.文化环境与校园文化本质的回归[J].湖北社会科学,2011(9):184-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