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风景园林中植物是一种重要的造景要素。本文主要概述了植物配置的含义,论述了园林设计时植物的配置方式,并就园林植物配置艺术的应用方式进行了概要分析。
关键词:风景;园林;植物;配置
植物配置是风景园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利用植物让风景园林散发出蓬勃的生机。将植物当成风景园林的主体,通过乔木、灌木和藤本植物等各种草本素材完成风景园林的完美造景,以此来展现植物本身的美,让人自然产生亲近感,并与周围的环境相协调,改变生态环境,呈现出一种自然空间的美感,提高欣赏价值。
一、植物配置含义
植物配置就是通过乔木、灌木及藤本植物等艺术手法来打造出幽美的风景园林,通过修剪等方式充分利用植物的形态、色彩和线条美感创造美感。在布置植物景观时,将植物景观和硬质景观的线条在外形及体量上相协调。在设计风景园林时,除了要考虑植物景观的艺术性,更要把人的需求考虑在内。
植物配置要遵循一定的原则:首先,以自然为主,也就是在尊重自然的基础上,完美的穿插自然景物。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因为我国的地理气候的特殊性,树种比较多,但是因为各地的地理的差异性,设计者在选择树种时一定要将当地的气候及地理条件考虑在内。协调与对比的原则,这里的协调就是将不同的事物和对象联系在一起之后形成完美的统一的境界,协调好植物对象的色彩、线条、比例、虚实和光暗。自然与人文结合原则,设计师除了要考虑园林所在地的土壤、气候和降雨等自然条件外,还要根据本地的人文相结合,利用科学合理的艺术手法融合各个相互矛盾的细节,进行有效的整体规划,为人民创造一个理想的风景园林。
二、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
(一)植物独立配置形式
1.孤植树
利用单形体的树木独特型态与别具一格的色彩,形成多样缤纷的空间形式和树种,景观效果比较好。例如,黄山的迎客松在陡壁中生长,枝干苍劲优美,侧枝悬挑在文殊洞顶,就如同在招手迎客,成为了驰名中外的风景点。
2.树丛
这是通过利用植物高低和远近的层次变化来展现树木的形式美;利用基调、主调与配调的色彩区别来进行表现。随着季节的变化和观赏视点的变换,利用树丛的群体组合,变幻园林的色彩和景象。例如,将不同颜色、高度的花木组合在一起,就能让色彩和层次更加清晰。
3.花坛
就是以草本花卉为主、配合众多植株,通过花卉群体的艳丽色彩给人们呈现斑驳的花坛图案和造型,展现工艺美。很多时候,花坛都当成主景,被设置在园林的大门和建筑前广场上,因为花坛的艳丽色彩,通过不同的组合可以展现不同的形式,景观效果很好。一般休闲广场都会在中心的圆形花坛中用几种有色植物来构成几何图案,形成明艳和活泼的色彩对比。
4.树群
树丛群体主要是展现树木的群体美。可使用纯林或者混交林。主要利用乔木、灌木或花草来共同打造自然式树木群落,形成曲折的林缘线,错落的林冠线和疏密有致的林间层次,形成很强的立体感。对一些大型园林和风景区,可以跟密林或防护林带相结合,形成风景林。树群既能改善周围的环境质量,又能形成壮观的植物景观。
(二)观花和观叶植物相结合
选择一些具有艳丽色彩的花木进行配置,如使用一些对比度强的植物,例如红叶李、红枫等叶色紫红的,到逢秋必红的槭树类等,这些植物观赏性强,再与其他的树木和花相结合,可以增强层次感。可以使用常青植物,例如草坪、柳树、香樟和梧桐等,这些植物四季常青,翠绿明艳,再将它们与一些有强烈颜色对比的植物进行配合,效果相当明显。
三、风景园林中植物配置艺术形式
合理的配置园林植物,可以为风景园林带来极美的自然空间景象,营造诗情画意的意境。
(一)植物配置时空节奏与其自然美
园林植物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已经形成了固定的生态习性,具有很强的自然规律性,并且能体现“静中有动”的时空变化。“静”是指植物的生长位置固定、稳定,构成相对稳定的物境景观。“动”则指植物在风、雨等外力的作用下,其枝叶和花香也随之摇摆和飘散,还包括植物体在固定位置上而生长、变化,由发芽到开花到结果到落叶的生命活动过程。让人在动中感受静的恬静,在静中感受动的韵律。
(二)利用园林植物制造空间变化
城市中的风景园林往往利用建筑和山水等来对景观进行分隔,达到出奇制胜的效果。中国的画注重“疏能走马, 密不透风”,而这个原则同意可以运用在园林植物配置上,可以根据需要划分绿地空间。一般是要求植物配置满足疏密错落,特别是有景的地方要稀疏,避免遮蔽了风景,树冠要结合实际情况来决定高度,以保持视线通畅为准;反之,在视线杂乱的地方要保持稠密,利用绿篱来对空间进行分隔。如此一来,不仅降低噪音,构成一个安静、封闭的绿地空间,而且还能完美的结合城市的道路绿化,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场所。
(三)利用植物表现整体效果
植物材料作为园林造景的关键,这是因为园林植物具有独特的色彩、形态、风韵之美。孤立园林植物,我们可以表达其浓冠密覆或花繁叶茂的外表。银桦、白扬、银杏、主干通直,气势轩昂,松树曲虬苍劲,我们都可以以此来营造出与之相对应的意境。几棵树按一定的构图方式配置形成树丛,不但可以表现树木个体美,而且能表现出树木的群体美。不仅在整体上可以形成高低远近的层次变化,还能形成一个广阔的观赏面,构成群体效果。例如“梨花伴月”、“万壑松风”、“曲水荷香”都是人们非常喜欢的风景。
(四)利用园林植物表现衬托效果
植物的枝条能够形成一种自然美的曲线,通过与建筑物搭配在一起,它的自然曲线及质感衬托出人工硬质材料构的规则式建筑形体的规则性和质感。建筑物旁的植物则要选用具有一定的色彩、姿态、芳香的树种,可以通过色彩对比突出一个特定的空间,增加立体感;优美的姿态和沁人心扉的芳香会使游览者加深印象。在搭配结构玲珑、细致、精美的建筑物时, 应该选栽一些叶小枝纤,树冠致密的树种,这样更能突出建筑物的精致。对于立面庄严、体型较大、视线开阔的建筑物, 应该选干高枝粗, 树冠开展的树种,这更能突出建筑的威严。若植物与山石相配,可选用乔灌木进行错综搭配,这能表现出起伏峥嵘,野趣横生的自然景色。
(五)利用园林植物表现意境效果
植物造景不仅可以使人赏心悦目,还能营造出独特的意境。我们往往会借助植物寓情于景,抒发情怀。坚贞不屈、永葆青春的意志可以用松柏的苍劲挺拔、蟠虬古朴的形态表现;人的刚毅的性格则可用腊梅的不畏寒冷、傲雪怒放来比喻。园林绿地可以借鉴植物的这一特点, 创造有特色的观赏效果。避暑山庄的“梨花伴月”、“万壑山庄”便采用植物造景来营造出了一种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
另外,科学的植物造景除了满足场地功能,植物的生理生态,视觉景观等需求外,还要能够预见植物造景的效果。植物景观是活体景观,是随着植物生长而发展变化的景观,因此对植物栽植施工后的景观变化的考虑,也是植物造景的一个重要环节。然而在现实问题中常存在设计,施工,养护脱节甚至矛盾的弊端。而在景观效果预见中常常将生长条件很好的植物作为理想的效果标准,这样忽略了植物能否达到预期的体量,季相变化,生长速度。因此在考虑植物造景的艺术性的同时必须以满足植物的生理需求为前提,在满足的条件下在进行植物造景,二者缺一不可。
总之,风景园林中的植物配置相当重要,不仅为人们改善了居住环境,也为人们提供了休闲娱乐的空间。再者,风景园林中的植物还可以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很好的抵御自然灾害。
参考文献:
[1]朱相秋.小议园林绿化植物造景与植物配置[J].现代园艺.2011(11).
[2]廖颖姗.植物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应用分析E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09(1O).
关键词:风景;园林;植物;配置
植物配置是风景园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利用植物让风景园林散发出蓬勃的生机。将植物当成风景园林的主体,通过乔木、灌木和藤本植物等各种草本素材完成风景园林的完美造景,以此来展现植物本身的美,让人自然产生亲近感,并与周围的环境相协调,改变生态环境,呈现出一种自然空间的美感,提高欣赏价值。
一、植物配置含义
植物配置就是通过乔木、灌木及藤本植物等艺术手法来打造出幽美的风景园林,通过修剪等方式充分利用植物的形态、色彩和线条美感创造美感。在布置植物景观时,将植物景观和硬质景观的线条在外形及体量上相协调。在设计风景园林时,除了要考虑植物景观的艺术性,更要把人的需求考虑在内。
植物配置要遵循一定的原则:首先,以自然为主,也就是在尊重自然的基础上,完美的穿插自然景物。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因为我国的地理气候的特殊性,树种比较多,但是因为各地的地理的差异性,设计者在选择树种时一定要将当地的气候及地理条件考虑在内。协调与对比的原则,这里的协调就是将不同的事物和对象联系在一起之后形成完美的统一的境界,协调好植物对象的色彩、线条、比例、虚实和光暗。自然与人文结合原则,设计师除了要考虑园林所在地的土壤、气候和降雨等自然条件外,还要根据本地的人文相结合,利用科学合理的艺术手法融合各个相互矛盾的细节,进行有效的整体规划,为人民创造一个理想的风景园林。
二、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
(一)植物独立配置形式
1.孤植树
利用单形体的树木独特型态与别具一格的色彩,形成多样缤纷的空间形式和树种,景观效果比较好。例如,黄山的迎客松在陡壁中生长,枝干苍劲优美,侧枝悬挑在文殊洞顶,就如同在招手迎客,成为了驰名中外的风景点。
2.树丛
这是通过利用植物高低和远近的层次变化来展现树木的形式美;利用基调、主调与配调的色彩区别来进行表现。随着季节的变化和观赏视点的变换,利用树丛的群体组合,变幻园林的色彩和景象。例如,将不同颜色、高度的花木组合在一起,就能让色彩和层次更加清晰。
3.花坛
就是以草本花卉为主、配合众多植株,通过花卉群体的艳丽色彩给人们呈现斑驳的花坛图案和造型,展现工艺美。很多时候,花坛都当成主景,被设置在园林的大门和建筑前广场上,因为花坛的艳丽色彩,通过不同的组合可以展现不同的形式,景观效果很好。一般休闲广场都会在中心的圆形花坛中用几种有色植物来构成几何图案,形成明艳和活泼的色彩对比。
4.树群
树丛群体主要是展现树木的群体美。可使用纯林或者混交林。主要利用乔木、灌木或花草来共同打造自然式树木群落,形成曲折的林缘线,错落的林冠线和疏密有致的林间层次,形成很强的立体感。对一些大型园林和风景区,可以跟密林或防护林带相结合,形成风景林。树群既能改善周围的环境质量,又能形成壮观的植物景观。
(二)观花和观叶植物相结合
选择一些具有艳丽色彩的花木进行配置,如使用一些对比度强的植物,例如红叶李、红枫等叶色紫红的,到逢秋必红的槭树类等,这些植物观赏性强,再与其他的树木和花相结合,可以增强层次感。可以使用常青植物,例如草坪、柳树、香樟和梧桐等,这些植物四季常青,翠绿明艳,再将它们与一些有强烈颜色对比的植物进行配合,效果相当明显。
三、风景园林中植物配置艺术形式
合理的配置园林植物,可以为风景园林带来极美的自然空间景象,营造诗情画意的意境。
(一)植物配置时空节奏与其自然美
园林植物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已经形成了固定的生态习性,具有很强的自然规律性,并且能体现“静中有动”的时空变化。“静”是指植物的生长位置固定、稳定,构成相对稳定的物境景观。“动”则指植物在风、雨等外力的作用下,其枝叶和花香也随之摇摆和飘散,还包括植物体在固定位置上而生长、变化,由发芽到开花到结果到落叶的生命活动过程。让人在动中感受静的恬静,在静中感受动的韵律。
(二)利用园林植物制造空间变化
城市中的风景园林往往利用建筑和山水等来对景观进行分隔,达到出奇制胜的效果。中国的画注重“疏能走马, 密不透风”,而这个原则同意可以运用在园林植物配置上,可以根据需要划分绿地空间。一般是要求植物配置满足疏密错落,特别是有景的地方要稀疏,避免遮蔽了风景,树冠要结合实际情况来决定高度,以保持视线通畅为准;反之,在视线杂乱的地方要保持稠密,利用绿篱来对空间进行分隔。如此一来,不仅降低噪音,构成一个安静、封闭的绿地空间,而且还能完美的结合城市的道路绿化,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场所。
(三)利用植物表现整体效果
植物材料作为园林造景的关键,这是因为园林植物具有独特的色彩、形态、风韵之美。孤立园林植物,我们可以表达其浓冠密覆或花繁叶茂的外表。银桦、白扬、银杏、主干通直,气势轩昂,松树曲虬苍劲,我们都可以以此来营造出与之相对应的意境。几棵树按一定的构图方式配置形成树丛,不但可以表现树木个体美,而且能表现出树木的群体美。不仅在整体上可以形成高低远近的层次变化,还能形成一个广阔的观赏面,构成群体效果。例如“梨花伴月”、“万壑松风”、“曲水荷香”都是人们非常喜欢的风景。
(四)利用园林植物表现衬托效果
植物的枝条能够形成一种自然美的曲线,通过与建筑物搭配在一起,它的自然曲线及质感衬托出人工硬质材料构的规则式建筑形体的规则性和质感。建筑物旁的植物则要选用具有一定的色彩、姿态、芳香的树种,可以通过色彩对比突出一个特定的空间,增加立体感;优美的姿态和沁人心扉的芳香会使游览者加深印象。在搭配结构玲珑、细致、精美的建筑物时, 应该选栽一些叶小枝纤,树冠致密的树种,这样更能突出建筑物的精致。对于立面庄严、体型较大、视线开阔的建筑物, 应该选干高枝粗, 树冠开展的树种,这更能突出建筑的威严。若植物与山石相配,可选用乔灌木进行错综搭配,这能表现出起伏峥嵘,野趣横生的自然景色。
(五)利用园林植物表现意境效果
植物造景不仅可以使人赏心悦目,还能营造出独特的意境。我们往往会借助植物寓情于景,抒发情怀。坚贞不屈、永葆青春的意志可以用松柏的苍劲挺拔、蟠虬古朴的形态表现;人的刚毅的性格则可用腊梅的不畏寒冷、傲雪怒放来比喻。园林绿地可以借鉴植物的这一特点, 创造有特色的观赏效果。避暑山庄的“梨花伴月”、“万壑山庄”便采用植物造景来营造出了一种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
另外,科学的植物造景除了满足场地功能,植物的生理生态,视觉景观等需求外,还要能够预见植物造景的效果。植物景观是活体景观,是随着植物生长而发展变化的景观,因此对植物栽植施工后的景观变化的考虑,也是植物造景的一个重要环节。然而在现实问题中常存在设计,施工,养护脱节甚至矛盾的弊端。而在景观效果预见中常常将生长条件很好的植物作为理想的效果标准,这样忽略了植物能否达到预期的体量,季相变化,生长速度。因此在考虑植物造景的艺术性的同时必须以满足植物的生理需求为前提,在满足的条件下在进行植物造景,二者缺一不可。
总之,风景园林中的植物配置相当重要,不仅为人们改善了居住环境,也为人们提供了休闲娱乐的空间。再者,风景园林中的植物还可以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很好的抵御自然灾害。
参考文献:
[1]朱相秋.小议园林绿化植物造景与植物配置[J].现代园艺.2011(11).
[2]廖颖姗.植物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应用分析E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09(1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