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讨论创造性使用教材之前,教师要认真研究教材,读懂教材。把握教材是“皮”,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毛”,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吃透教材并不容易,需要大胆质疑和小心求证。不断地证实或证伪,能够帮助我们找到学习教材的切入点,充分理解和利用教材。
证实和证伪,不能只靠信息检索和对比分析,还需要各种关系的建构,需要生活常识的介入。语文课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高人的思维能力、判断能力和表达能力,但是,思维、判断和表达诸能力的获得,并不单纯依靠文字和文章的学习,还需要关注生活,体察生活,理解生活。
所以,创造性使用教材,需要充分把握教材、大胆怀疑教材,同时也不能忽略关系的构建。
一、充分把握教材
《最佳路径》讲的是世界建筑大师格罗培斯的故事,他攻克过无数个难题,唯独路径设计让他大伤脑筋。这次迪斯尼乐园中的路径已经修改了五十多次,他还是不满意。一位法国乡下老太太“给人自由,任其选择”的卖葡萄方式给了格罗培斯灵感,让他最终设计出“最佳路径”。
就单篇文章而言,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理解什么是“最佳路径”,从中获得一定的启发和激励。所谓“最佳路径”不仅仅是一条“有宽有窄,优雅自然”的乐园道路,也不仅仅是“给人自由,任其选择”的创新思路,更是一个关于创新的基本原则,即一丝不苟,不懈努力,向他人取经,突破自我。但是,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受到多重限制,需要考虑学生的课程需求,也需要考虑教材的整体架构和单元目标。为了更好地发挥教材的教学价值,教师还应该联系整套教材特别是整个单元来分析课文,正确把握教学重难点。
这位教师使用的是江苏教育出版社的教材,《最佳路径》是四年级下学期第二单元的第二课。苏教版比较注重方法培养和基本功训练,这一单元的主题也是“发现”。本单元的另外两篇课文是《苹果里的五角星》和《人类的“老师”》,根据标题就能猜到,它们意在引导学生改变视角,拓宽视野,向外部世界学习,实现自我突破,提升创新能力。细读这两篇课文,也正是此意。《苹果里的五角星》中说,“我见过许多人切苹果,他们对切苹果都不生疏,总是循规蹈矩地按通常的切法,把它们一切两半,却从未见过还有另一种切法,更没想到苹果里还隐藏着‘五角星’”!又说,“如果你想知道什么叫创造力,往小处说,就是换一种切苹果的方法”。《人类的“老师”》说得更直白,“自然界的种种生物真是人类的好‘老师’啊”!
由此反观《最佳路径》,教学重点倒不在于领会“最佳路径”的含义,而在于引导学生学习创新的精神和方法。课后习题第四题,“格罗培斯的迪斯尼乐园路径设计为什么被评为世界最佳设计?这与法国南部农民卖葡萄有什么联系?”突出的正是这个意思。法国老太太因年迈无力,被动地发现了卖葡萄的最佳路径;格罗培斯主动学习老太太的思路,找到了路径设计甚至艺术创新的最佳思路,即“给人自由,任其选择”。他们努力创新的精神值得学习,他们的创新思路更值得学习。有了这样的创新精神和思路,才能拥有非凡的创新能力。
当然,为了突出这个教学重点,首先应该弄清楚“最佳路径”的含义。这是本篇课文的教学难点。解决了这个难点,也就把握住了教学重点。教师如果没有充分把握教材,很难抓住教学重难点,容易出现本文开篇描述的那种教学偏差。试想一想,教学重难点尚且无法把握,又如何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呢?
二、善于怀疑教材
要想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就要善于怀疑教材。对教材采取不信任的态度,不是为了彻底否定它,而是要充分利用它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信任教材,就要认真查一查每一篇选文的来历,想一想每一张插图的作用,议一议每一道题的意义。哪怕只做到其中一项,也会有意想不到的发现。由此或许可以找到新颖有趣的教学思路,找到语文教材和语文学习的不同寻常的切入点,提升语文课程的品质。
仍以苏教版《最佳路径》为例,第31页所配的插图是迪斯尼的建筑和童话中的系列角色,是否与课文内容相匹配,能够达到什么样的教育目的,值得怀疑。从这个怀疑入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反复品读课文,思考文章的旨意和表现技巧,做出自己的评判。另外,教材标注得十分清楚,这篇文章“作者文燕。选作课文时文字有改动”。那么,文燕是不是笔名,这篇文章原本是什么样子,改动得合适吗,也非常值得怀疑。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去网上或者图书馆查一查《最佳路径》的作者和这篇文章未经改动时的样子,查一查其他版本的教材中有没有收录这篇文章,引导学生对查询到的结果进行分析和研讨。
这篇文章的作者究竟是谁,还真的存在争议。苏教版教材署名“文燕”,网上有人介绍说作者原名是麦文燕。可是也有迹象显示,作者的真实姓名叫刘燕敏。在刘燕敏的散文集《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中,可以找到这篇文章。文章的作者究竟是谁,对解读这篇课文并没有多大影响,对学生学习兴趣、习惯和方法的培养却极为重要。通过检索和比对,学生可以体会教材的不确定性,体会探幽发微的乐趣,培养小心求证的习惯和严谨踏实的作风。这些都是语文学习必备的要素,也是其他科目学习不可或缺的条件。
这篇文章先后被多种教科书收录,每一次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动。发现这些差异,对比这些差异,对学生而言同样具有诸多益处。除了了解不同的书写格式之外,还可以在文本的增删调换中体会到作者和编者之间、编者和编者之间的差异。发现了这些差异,学生可以领略表达的多样性,学习锤炼语言的方法和技巧;教师则能够从这些差异中寻找文章的原初含义和编者的潜在意图,找到教学不同寻常的切入点。
教材值得怀疑,日常教学模式也值得怀疑,有了怀疑,才会有所行动。“大胆怀疑,小心求证”,有了行动,语文教材才可能被创造性地使用,语文课堂才有可能发生改变。学生因为怀疑而产生探究兴趣,在课内课外的探究中慢慢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教师的怀疑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而且大大减省讲授时间,不再只做文本解析者和课程主讲人,而是变成学习的引路人、解惑人和共同探讨的伙伴。随着新材料的发现和新观点的提出,教师的权威性可能会有所减损,“共同探讨的伙伴”这一角色将越来越突出。这样发展下去,语文课才能有革命性的变化,才能真正落实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自主合作探究”的主张。 三、不能忽略关系建构
还原和建构关系,有利于我们创造性地使用语文教材,找到语文教学的“最佳路径”。以《林黛玉进贾府》为例,林妹妹初到贾府,老太太和王夫人、邢夫人都出面招待贵客,作为贾府管家的王熙凤却姗姗来迟。这种安排固然能够营造“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表现手法,但表现手法只是小说的细枝末节,真正的重点还要靠时间、空间和人际关系的梳理和建构才能真正得到揭示。
从空间上看,老太太坐上首,黛玉坐客人的位置,邢王二夫人陪客,一众姐妹陪侍。井然的秩序中,唯独缺少了王熙凤。她是贾府的管家,本不应该缺席这样重要的场合。正当大家静穆不言的时候,这个迟到的凤辣子却肆无忌惮地大声说笑,特别突兀。也许有人会认为这是王熙凤善于逢迎的缘故,她敢于在老太太面前邀宠,而老太太也喜欢和她调笑。可是,事情的发展越来越出乎读者的预料,也应该出乎林黛玉的意料。正在王熙凤捧茶捧果的时候,王夫人随口问了一句:“月钱放过了不曾?”这一问不要紧,人际关系和人物形象的复杂性随之显现。
首先,王夫人这一问,是不是合适?不合适。此时此地,王夫人不该有别的心思。关心月钱,说明王夫人心思根本不在迎接黛玉这件事上。她在这么重要的场合问这么一句,说明月钱一定有问题。后来,贾府被抄家,有一项罪名就是放高利贷盘剥民利,这就是王熙凤惹下的是非。林黛玉进贾府之前,王熙凤就已经这么私自放贷了,而且已经引起了王夫人的注意。王夫人这是借机敲打王熙凤。
其次,王夫人问过之后,王熙凤的反应是否合适?王熙凤说了不该说的话。在向姑妈报告“月钱已放完了”之后,王熙凤竟然将姗姗来迟的事由说了出来:“才刚带着人到后楼上找缎子,找了这半日,也并没见昨日太太说的那样的,想是太太记错了?”此言一出,老太太听着会舒服吗?回头想一想,王熙凤刚出现时老太太的插科打诨就有点不悦的意味了。
第三,王熙凤这么一说,王夫人脸上挂不住了。自己的亲侄女来迟了,是为自己找缎子。所以,王夫人赶紧说了一句“有没有,什么要紧”。略微迟疑了一下,又说,“该随手拿出两个来给你这妹妹去裁衣裳的,等晚上想着叫人再去拿罢,可别忘了”。王夫人这话,说给老太太听,也说给林黛玉听,试图挽回点颜面。这也是她在整个会见中说得较多的话。
第四,王熙凤仍然没有正确地接下话茬。她赶紧回答姑妈的话说,“这倒是我先料着了,知道妹妹不过这两日到的,我已预备下了,等太太回去过了目好送来”。这话说得也不大得体,没有顺势给姑母一个台阶下,王夫人只能“一笑,点头不语”。
第五,王熙凤为什么会接连说出这么多不得体的话来?那只能说明,王夫人冷不丁的一问,击中了王熙凤的软肋,让她惊惶失措,她的嘴和她的大脑已经难以达成一致,以至说出这么多不得体的话来。王夫人随口一问,引出这么一个插曲,环环相扣。如果不从人情世态的角度来分析,还真的难以把握重点,引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第六,老太太和林黛玉听了姑侄俩的对话,会有什么想法?作者没有交待,但从黛玉后来做的诗“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可以看出,这第一次见面可能给她留下了阴影。那么聪明的林黛玉,身处其中,能够体会几位当事人心中的尴尬或不快。这个贾府表面上秩序井然,暗地里全是争斗和较量。
洞明世事,练达人情,是曹雪芹的信条,是《红楼梦》体现出来的信条,也是语文课程随处显现的特性。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必须重视这些关系,抓住语文教材中的时间、空间和逻辑关系,梳理清楚这些关系,分析这些关系中隐含的人与自我、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能够做到这一步,教材的使用就会与众不同,学生就能够自己确定观看世事的视角,形成自己的看法。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师应该做的,是帮助学生在语文和生活之间建立关系,交流互动;既帮助学生还原文字背后的生活,又帮助学生从生活中提炼语文能力和智慧。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吃透教材并不容易,需要大胆质疑和小心求证。不断地证实或证伪,能够帮助我们找到学习教材的切入点,充分理解和利用教材。
证实和证伪,不能只靠信息检索和对比分析,还需要各种关系的建构,需要生活常识的介入。语文课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高人的思维能力、判断能力和表达能力,但是,思维、判断和表达诸能力的获得,并不单纯依靠文字和文章的学习,还需要关注生活,体察生活,理解生活。
所以,创造性使用教材,需要充分把握教材、大胆怀疑教材,同时也不能忽略关系的构建。
一、充分把握教材
《最佳路径》讲的是世界建筑大师格罗培斯的故事,他攻克过无数个难题,唯独路径设计让他大伤脑筋。这次迪斯尼乐园中的路径已经修改了五十多次,他还是不满意。一位法国乡下老太太“给人自由,任其选择”的卖葡萄方式给了格罗培斯灵感,让他最终设计出“最佳路径”。
就单篇文章而言,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理解什么是“最佳路径”,从中获得一定的启发和激励。所谓“最佳路径”不仅仅是一条“有宽有窄,优雅自然”的乐园道路,也不仅仅是“给人自由,任其选择”的创新思路,更是一个关于创新的基本原则,即一丝不苟,不懈努力,向他人取经,突破自我。但是,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受到多重限制,需要考虑学生的课程需求,也需要考虑教材的整体架构和单元目标。为了更好地发挥教材的教学价值,教师还应该联系整套教材特别是整个单元来分析课文,正确把握教学重难点。
这位教师使用的是江苏教育出版社的教材,《最佳路径》是四年级下学期第二单元的第二课。苏教版比较注重方法培养和基本功训练,这一单元的主题也是“发现”。本单元的另外两篇课文是《苹果里的五角星》和《人类的“老师”》,根据标题就能猜到,它们意在引导学生改变视角,拓宽视野,向外部世界学习,实现自我突破,提升创新能力。细读这两篇课文,也正是此意。《苹果里的五角星》中说,“我见过许多人切苹果,他们对切苹果都不生疏,总是循规蹈矩地按通常的切法,把它们一切两半,却从未见过还有另一种切法,更没想到苹果里还隐藏着‘五角星’”!又说,“如果你想知道什么叫创造力,往小处说,就是换一种切苹果的方法”。《人类的“老师”》说得更直白,“自然界的种种生物真是人类的好‘老师’啊”!
由此反观《最佳路径》,教学重点倒不在于领会“最佳路径”的含义,而在于引导学生学习创新的精神和方法。课后习题第四题,“格罗培斯的迪斯尼乐园路径设计为什么被评为世界最佳设计?这与法国南部农民卖葡萄有什么联系?”突出的正是这个意思。法国老太太因年迈无力,被动地发现了卖葡萄的最佳路径;格罗培斯主动学习老太太的思路,找到了路径设计甚至艺术创新的最佳思路,即“给人自由,任其选择”。他们努力创新的精神值得学习,他们的创新思路更值得学习。有了这样的创新精神和思路,才能拥有非凡的创新能力。
当然,为了突出这个教学重点,首先应该弄清楚“最佳路径”的含义。这是本篇课文的教学难点。解决了这个难点,也就把握住了教学重点。教师如果没有充分把握教材,很难抓住教学重难点,容易出现本文开篇描述的那种教学偏差。试想一想,教学重难点尚且无法把握,又如何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呢?
二、善于怀疑教材
要想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就要善于怀疑教材。对教材采取不信任的态度,不是为了彻底否定它,而是要充分利用它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信任教材,就要认真查一查每一篇选文的来历,想一想每一张插图的作用,议一议每一道题的意义。哪怕只做到其中一项,也会有意想不到的发现。由此或许可以找到新颖有趣的教学思路,找到语文教材和语文学习的不同寻常的切入点,提升语文课程的品质。
仍以苏教版《最佳路径》为例,第31页所配的插图是迪斯尼的建筑和童话中的系列角色,是否与课文内容相匹配,能够达到什么样的教育目的,值得怀疑。从这个怀疑入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反复品读课文,思考文章的旨意和表现技巧,做出自己的评判。另外,教材标注得十分清楚,这篇文章“作者文燕。选作课文时文字有改动”。那么,文燕是不是笔名,这篇文章原本是什么样子,改动得合适吗,也非常值得怀疑。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去网上或者图书馆查一查《最佳路径》的作者和这篇文章未经改动时的样子,查一查其他版本的教材中有没有收录这篇文章,引导学生对查询到的结果进行分析和研讨。
这篇文章的作者究竟是谁,还真的存在争议。苏教版教材署名“文燕”,网上有人介绍说作者原名是麦文燕。可是也有迹象显示,作者的真实姓名叫刘燕敏。在刘燕敏的散文集《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中,可以找到这篇文章。文章的作者究竟是谁,对解读这篇课文并没有多大影响,对学生学习兴趣、习惯和方法的培养却极为重要。通过检索和比对,学生可以体会教材的不确定性,体会探幽发微的乐趣,培养小心求证的习惯和严谨踏实的作风。这些都是语文学习必备的要素,也是其他科目学习不可或缺的条件。
这篇文章先后被多种教科书收录,每一次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动。发现这些差异,对比这些差异,对学生而言同样具有诸多益处。除了了解不同的书写格式之外,还可以在文本的增删调换中体会到作者和编者之间、编者和编者之间的差异。发现了这些差异,学生可以领略表达的多样性,学习锤炼语言的方法和技巧;教师则能够从这些差异中寻找文章的原初含义和编者的潜在意图,找到教学不同寻常的切入点。
教材值得怀疑,日常教学模式也值得怀疑,有了怀疑,才会有所行动。“大胆怀疑,小心求证”,有了行动,语文教材才可能被创造性地使用,语文课堂才有可能发生改变。学生因为怀疑而产生探究兴趣,在课内课外的探究中慢慢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教师的怀疑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而且大大减省讲授时间,不再只做文本解析者和课程主讲人,而是变成学习的引路人、解惑人和共同探讨的伙伴。随着新材料的发现和新观点的提出,教师的权威性可能会有所减损,“共同探讨的伙伴”这一角色将越来越突出。这样发展下去,语文课才能有革命性的变化,才能真正落实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自主合作探究”的主张。 三、不能忽略关系建构
还原和建构关系,有利于我们创造性地使用语文教材,找到语文教学的“最佳路径”。以《林黛玉进贾府》为例,林妹妹初到贾府,老太太和王夫人、邢夫人都出面招待贵客,作为贾府管家的王熙凤却姗姗来迟。这种安排固然能够营造“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表现手法,但表现手法只是小说的细枝末节,真正的重点还要靠时间、空间和人际关系的梳理和建构才能真正得到揭示。
从空间上看,老太太坐上首,黛玉坐客人的位置,邢王二夫人陪客,一众姐妹陪侍。井然的秩序中,唯独缺少了王熙凤。她是贾府的管家,本不应该缺席这样重要的场合。正当大家静穆不言的时候,这个迟到的凤辣子却肆无忌惮地大声说笑,特别突兀。也许有人会认为这是王熙凤善于逢迎的缘故,她敢于在老太太面前邀宠,而老太太也喜欢和她调笑。可是,事情的发展越来越出乎读者的预料,也应该出乎林黛玉的意料。正在王熙凤捧茶捧果的时候,王夫人随口问了一句:“月钱放过了不曾?”这一问不要紧,人际关系和人物形象的复杂性随之显现。
首先,王夫人这一问,是不是合适?不合适。此时此地,王夫人不该有别的心思。关心月钱,说明王夫人心思根本不在迎接黛玉这件事上。她在这么重要的场合问这么一句,说明月钱一定有问题。后来,贾府被抄家,有一项罪名就是放高利贷盘剥民利,这就是王熙凤惹下的是非。林黛玉进贾府之前,王熙凤就已经这么私自放贷了,而且已经引起了王夫人的注意。王夫人这是借机敲打王熙凤。
其次,王夫人问过之后,王熙凤的反应是否合适?王熙凤说了不该说的话。在向姑妈报告“月钱已放完了”之后,王熙凤竟然将姗姗来迟的事由说了出来:“才刚带着人到后楼上找缎子,找了这半日,也并没见昨日太太说的那样的,想是太太记错了?”此言一出,老太太听着会舒服吗?回头想一想,王熙凤刚出现时老太太的插科打诨就有点不悦的意味了。
第三,王熙凤这么一说,王夫人脸上挂不住了。自己的亲侄女来迟了,是为自己找缎子。所以,王夫人赶紧说了一句“有没有,什么要紧”。略微迟疑了一下,又说,“该随手拿出两个来给你这妹妹去裁衣裳的,等晚上想着叫人再去拿罢,可别忘了”。王夫人这话,说给老太太听,也说给林黛玉听,试图挽回点颜面。这也是她在整个会见中说得较多的话。
第四,王熙凤仍然没有正确地接下话茬。她赶紧回答姑妈的话说,“这倒是我先料着了,知道妹妹不过这两日到的,我已预备下了,等太太回去过了目好送来”。这话说得也不大得体,没有顺势给姑母一个台阶下,王夫人只能“一笑,点头不语”。
第五,王熙凤为什么会接连说出这么多不得体的话来?那只能说明,王夫人冷不丁的一问,击中了王熙凤的软肋,让她惊惶失措,她的嘴和她的大脑已经难以达成一致,以至说出这么多不得体的话来。王夫人随口一问,引出这么一个插曲,环环相扣。如果不从人情世态的角度来分析,还真的难以把握重点,引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第六,老太太和林黛玉听了姑侄俩的对话,会有什么想法?作者没有交待,但从黛玉后来做的诗“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可以看出,这第一次见面可能给她留下了阴影。那么聪明的林黛玉,身处其中,能够体会几位当事人心中的尴尬或不快。这个贾府表面上秩序井然,暗地里全是争斗和较量。
洞明世事,练达人情,是曹雪芹的信条,是《红楼梦》体现出来的信条,也是语文课程随处显现的特性。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必须重视这些关系,抓住语文教材中的时间、空间和逻辑关系,梳理清楚这些关系,分析这些关系中隐含的人与自我、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能够做到这一步,教材的使用就会与众不同,学生就能够自己确定观看世事的视角,形成自己的看法。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师应该做的,是帮助学生在语文和生活之间建立关系,交流互动;既帮助学生还原文字背后的生活,又帮助学生从生活中提炼语文能力和智慧。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