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你永远不会真正知道远方有什么。无论你多么强大,总有你无法触及的地方。远方,永无止境。 ——题记
人们总是把自己没有亲眼看到过或是不了解的地方叫作远方,这点也表现在文学上。“远方”寄托了人们无数美好的愿望和情感,就连大人给孩子讲故事时都会说:“在远方,那里长着蓝色的樱桃,森林是透明的,湖边的灌木丛里有一只爱说话的灰色老鼠……”“远方”又是哪里?大人不知道,因为这根本就是个故事。
但是孩子想知道。他去问他的长辈,他的朋友,他的老师,甚至是陌生人。沒有人能给他一个确切的答案。他想知道蓝色的樱桃的种子是什么颜色的,森林会不会像是泡泡,轻轻碰一下就会破,那只灰色的老鼠叫什么名字,他多大了,会不会感到孤独。他决定自己去看,去跟那只老鼠交朋友。
他登上了旅途,去寻找他的“远方”。他走过了很多地方,认识了许多人,见到了很多以前他没见过的事情。他知道了最高的山是珠穆朗玛峰,但是有一种鸟能飞过去;他知道南极是最冷的地方,但是企鹅过得安然自得。他的朋友们认为他说的故事是天方夜谭,有的人还认为他是疯子。每当他觉得烦恼想要放弃的时候,他都会想起别人曾经对他做出的无礼答复。“只要我知道那个地方是什么样子,就不用问你们了吧?”星星挂满夜空的时候,他也会呆呆地想那只灰色老鼠正在做什么,它更喜欢草莓还是坚果?
孩子到了许多地方,知道了许多在家乡不知道的事情,也懂得了很多道理。他也不再是孩子了,他长大了。“那应该是最后一座山了,翻过它,是不是就到了?”他十分兴奋,能听到心脏在胸腔里跳动的声音。他跑起来,像一个衣锦还乡的游子,像一个凯旋归来的英雄,迫不及待地去拥抱这个惊喜。他跑上了山顶,愣住了。根本没有什么蓝色的樱桃、透明的森林、蹦蹦跳跳的老鼠,山下就只有一片海啊。海鸥“呦呦”地叫着,白色的浪花拍打着岩石,海一望无际,水面波光粼粼。
那可能是很久以前的事了。
一路走来,他看到了猴子、野马,他坐在山坡上看金色的麦浪,夜晚听着知了的声音进入梦乡;也曾吹着凛冽的寒风,在夜里忍受蚊蝇的叮咬,从树上滑下来擦伤了手臂。但是他一直没有放弃过。其实,去远方的路,要比远方精彩多了。他不再是孩子了,他竟有一些感激:“如果当时别人真的告诉了我远方是什么样子,我是否还能见到这么多美好的事物呢?”
答案已经不重要了。他尝试了,他经历了,他觉得不枉此行,这样就很好了。
清晨,他又一次踏上了他的征程。他说:“也许那片森林,就在海的彼岸呢。”
他多么固执!果真还是个孩子!
(指导教师:姜凤玲)
本文荣获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2015—2016)初中组二等奖。
人们总是把自己没有亲眼看到过或是不了解的地方叫作远方,这点也表现在文学上。“远方”寄托了人们无数美好的愿望和情感,就连大人给孩子讲故事时都会说:“在远方,那里长着蓝色的樱桃,森林是透明的,湖边的灌木丛里有一只爱说话的灰色老鼠……”“远方”又是哪里?大人不知道,因为这根本就是个故事。
但是孩子想知道。他去问他的长辈,他的朋友,他的老师,甚至是陌生人。沒有人能给他一个确切的答案。他想知道蓝色的樱桃的种子是什么颜色的,森林会不会像是泡泡,轻轻碰一下就会破,那只灰色的老鼠叫什么名字,他多大了,会不会感到孤独。他决定自己去看,去跟那只老鼠交朋友。
他登上了旅途,去寻找他的“远方”。他走过了很多地方,认识了许多人,见到了很多以前他没见过的事情。他知道了最高的山是珠穆朗玛峰,但是有一种鸟能飞过去;他知道南极是最冷的地方,但是企鹅过得安然自得。他的朋友们认为他说的故事是天方夜谭,有的人还认为他是疯子。每当他觉得烦恼想要放弃的时候,他都会想起别人曾经对他做出的无礼答复。“只要我知道那个地方是什么样子,就不用问你们了吧?”星星挂满夜空的时候,他也会呆呆地想那只灰色老鼠正在做什么,它更喜欢草莓还是坚果?
孩子到了许多地方,知道了许多在家乡不知道的事情,也懂得了很多道理。他也不再是孩子了,他长大了。“那应该是最后一座山了,翻过它,是不是就到了?”他十分兴奋,能听到心脏在胸腔里跳动的声音。他跑起来,像一个衣锦还乡的游子,像一个凯旋归来的英雄,迫不及待地去拥抱这个惊喜。他跑上了山顶,愣住了。根本没有什么蓝色的樱桃、透明的森林、蹦蹦跳跳的老鼠,山下就只有一片海啊。海鸥“呦呦”地叫着,白色的浪花拍打着岩石,海一望无际,水面波光粼粼。
那可能是很久以前的事了。
一路走来,他看到了猴子、野马,他坐在山坡上看金色的麦浪,夜晚听着知了的声音进入梦乡;也曾吹着凛冽的寒风,在夜里忍受蚊蝇的叮咬,从树上滑下来擦伤了手臂。但是他一直没有放弃过。其实,去远方的路,要比远方精彩多了。他不再是孩子了,他竟有一些感激:“如果当时别人真的告诉了我远方是什么样子,我是否还能见到这么多美好的事物呢?”
答案已经不重要了。他尝试了,他经历了,他觉得不枉此行,这样就很好了。
清晨,他又一次踏上了他的征程。他说:“也许那片森林,就在海的彼岸呢。”
他多么固执!果真还是个孩子!
(指导教师:姜凤玲)
本文荣获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2015—2016)初中组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