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前中职语文学习评价存在着评价内容狭窄、评价主体单一、评价方法单调等诸多弊端,这种评价方式不能达到以评价促进学生更好发展的目的,因此必须改变这种状况,实施更灵活有效的多元化的学习评价方式。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根据多元化学习评价方式评价功能多层、评价内容多维、评价主体多元、评价方法和评价呈现形式多样的特征,从创建评价指标体系和明确评价运作流程两个方面入手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和全程评价,达到了以评价引导、激励学生学习,促进学生更好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中职语文 多元化 学习评价 实践
一、当前中等职业学校语文学习评价方式的弊端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语文学习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检测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更重要的是及时向学生提供反馈信息,有效地改善学生的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发展。
但当前中等职业学校的语文学习评价却远未达到这样的目的。这是因为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虽不受高考制约,但当前的学习评价,较大程度上仍沿用了传统的单一纸笔测试、刚性量化评分的应试教育的评价模式。虽然一些职业学校已经意识到传统的学习评价的种种不足,做了些调整,但是在实施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还是显现了诸多的缺陷。比如,一些学校评价学生的语文学习成绩包括三个方面:平时成绩(30%)、期中成绩(30%)和期末成绩(40%),最终成绩由三者合成后折成相应学分。平时成绩主要体现为书面作业和测验成绩,期中和期末成绩是闭卷考试成绩,成绩量化。这种评定方式虽然比单纯的用考试成绩评判学生有所进步,但是这种评价方式还是有不少弊端。第一,评价内容狭窄,评价时更多关注的还是对学科知识以及以记忆为主的语文技能的检测,没有顾及到对学生语文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情意状态等多方面素质的评价。第二,评价主体单一,评价者仍是教师,学生参与少,不利于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第三,评价方法单调,评价的主打方式仍是期中、期末的试卷考核。因此,这种评价方式不仅不能科学全面地评定学生的知识、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状况,而且忽视了通过评价及时向学生提供反馈信息从而有效地改善学生的学习,忽视了通过评价对学生学习热情、学习兴趣的激励。总之,这种学习评价从本质来看仍是以学科知识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与目前倡导的“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是相悖的。
因此,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迫切需要改变当前相对单一、呆板的评价方式,实施更灵活有效的多元化的语文学习评价方式,从而真正达到通过评价促进学生更好发展的目的。
二、多元化语文学习评价方式的特征
1.评价的功能
多元化语文学习评价应体现导向、反馈、激励、改善等多种功能。要通过评价引导中职语文向全面提升学生语文能力和综合素养的素质教育的正确方向发展;要通过评价及时向学生提供反馈信息,帮助学生调整和改善学习;要通过评价反映学生语文学习的变化和进步,激励学生的学习,帮助他们建立学习信心,从而不断进行自我调整、自我完善。
2.评价的内容
从多方面对学生的语文学习情况进行检查评价,既要对学生的语文学科知识进行检测,也要对学生的语文能力、创新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状况进行评价。既要关注学生语文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语文学习的过程,关注学习过程中综合素质的全面检测。
3.评价的主体
克服传统的教师一个人说了算、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评价的局限性,在教师评价的基础上增加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等,以充分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调动和提高学生的自主规划、自主学习、自我激励的积极性。
4.评价的方法
针对不同的教学目标,采取不同的评价方法。可以用考试测试,也可以通过日常观测,如课堂问答、课后访谈、作业完成、语文实践活动等形式。考试的方式既可以采用书面式、闭卷式,也可以采用口头式、开卷式。
5.评价的呈现形式
改变以往单一的量化评分(课程分或学分)形式,采用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并更重视定性评价的作用。
三、多元化语文学习评价方式的实施
1.创建评价指标体系
根据多元化语文学习评价方式的特征,在实施评价时就必须改变原先单一的以检测学科知识为主的考核评价,建立新的评价指标体系。下面以学校实验班为例加以说明。
(1)确立课程评价指标。在实践中,我们尝试建立课程学习评价和课程考核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指标。
①课程学习评价。课程学习评价是根据学生在语文课程学习过程中呈现的状况来评价学生学习质量的高低。根据中职语文课程的学习特点,又具体分为“学习态度”“作业完成”“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四个子项。其中“学习态度”又具体分为“课堂纪律”“积极发言”“合作学习”三个细项;“实践能力”则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着手。每个子项(包括细项)在评价时都采用五级分层制,即每一项具体的测评标准都用“好”“较好”“一般”“较差”“差”来区分。各个子项(包括细项)具体的评价标准如下。
一是学习态度。
课堂纪律:上课是否认真听讲,在老师讲解或演示时学生是否全神贯注,是否作课堂笔记。
积极发言:上课时学生是否积极回答问题,以及回答的质量如何。
合作学习:在小组活动中,学生是否乐于参与活动并和同伴进行合作交流。
二是作业完成。学生作业是否及时、认真、独立地完成,书写是否美观,正确率是否高。
三是实践能力。
听:听写是否认真,正确率是否高,是否尊重发言者并认真倾听。
说:说话是否流畅,感情把握是否到位,发言时是否大方自如、声音响亮。
读:阅读与鉴赏时是否能较准确地理解文意,诵读能力是否强,是否能进行相应的课外阅读。 写:写作时是否原创,能否从生活中提炼素材,立意是否高,是否文从字顺,书写是否美观整洁,有没有课外练笔。
四是创新能力。学生是否主动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并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问题;回答问题时,是否有自己的见解且比较合理。
②课程考核评价。指学生参加年级统一组织的期中、期末考试。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给学生打分,根据得分的高低区分学生的学习结果。
(2)明确各指标所占权重。课程学习评价在整个语文课业评价中所占权重为0.6。这个指标下的四个子项所占课程学习评价的权重分别是:学习态度为0.3,作业完成为0.2,实践能力为0.4,创新能力为0.1。其中各个子项五级分层的权重又是这样规定的,“好”为1,“较好”为0.8,“一般”为0.6,“较差”为0.4,“差”为0.2。
课程考核评价在整个语文课业评价中所占权重为0.4,期中、期末两次成绩各占课程考核评价的一半权重,分别为0.5。
2.课程评价运作流程
(1)课程学习评价运作流程。课程学习评价主要采用课堂观察法和作业分析法等评价方法,以语文单元学习为单位实施多元主体评价。即在一个单元学习结束时,教师将评价表发给学生,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评,接着以小组(4~5人一组)为单位进行互评,然后教师在学生自评、互评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学习表现进行评价,最后按指标权重将学生自评、互评、师评分别转化成量化评分后,再按2:3:5(学生自我评价占20%,学生互相评价占30%,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占50%)的比例汇总,得到学生一单元学习情况的量化评分。同时,教师在单元量化评分的基础上还要针对学生不同的基础和特点给出质性评价(评语),在充分肯定学生本阶段学习上的进步与亮点的同时指出今后的努力方向,为学生确定、调整下阶段的学习策略提供参考。总之,每次单元学习评价都以量化评分加质性评价的形式呈现并反馈给学生进行反思。
(2)课程考核评价运作流程。期中、期末阶段,语文教师安排学生参加考试,教师根据考测情况给学生量化打分。
(3)学期结束时,将课程学习评价和课程考核评价进行汇总,在此基础上对学生进行课程综合性评价,课程综合性评价最终以“学分 质性评价”的形式呈现并反馈给学生。这里的学分是由6次课程学习评价的量化均分和2次课程考核评价的量化均分按6:4的比例汇总计算,得到课程学期量化总评分后折合而成。综合性评价中的质性评价是教师对学生一学期的学习表现、学习成效及进步幅度进行综合分析,在此基础上作出的总的描述性评价。
四、多元化语文学习评价实施的效果分析
实践证明,在中职学校实施多元化的语文学习评价是科学、合理、可行的。
第一,多元化语文学习评价实施的是全面评价,评价指标的多元对学生的语文学习起了很好的导向作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再只关注语文学科知识以及语文考试成绩,而是更关注语文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更重视平时的学习表现,在各个方面都以好的标准要求自己,学习目的性比先前明确,学习态度比先前端正,学习的良好习惯渐渐养成。
第二,多元化语文学习评价实施的是全程评价,这使教师树立了正确的评价理念,施行评价时不再只注重学生学习结果,而是更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在学生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始终用动态的、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学习,通过评价不断给学生以指导和激励,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积极性,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第三,多元化语文学习评价实施的是多元主体评价,在师评的基础上增加了学生自评、互评,这对学生的发展也是有利的。学生自评能够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和自我评价能力,而对他人进行评价的过程也是学习和交流的过程,能够更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
第四,指标多元、方式多样的学习评价最后核定的学业成绩更能科学合理地反映学生语文学习的成效,而不仅仅是反映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比单纯的一两次考试或一两次考试和几次作业得出的结果更令人信服。
关键词:中职语文 多元化 学习评价 实践
一、当前中等职业学校语文学习评价方式的弊端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语文学习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检测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更重要的是及时向学生提供反馈信息,有效地改善学生的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发展。
但当前中等职业学校的语文学习评价却远未达到这样的目的。这是因为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虽不受高考制约,但当前的学习评价,较大程度上仍沿用了传统的单一纸笔测试、刚性量化评分的应试教育的评价模式。虽然一些职业学校已经意识到传统的学习评价的种种不足,做了些调整,但是在实施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还是显现了诸多的缺陷。比如,一些学校评价学生的语文学习成绩包括三个方面:平时成绩(30%)、期中成绩(30%)和期末成绩(40%),最终成绩由三者合成后折成相应学分。平时成绩主要体现为书面作业和测验成绩,期中和期末成绩是闭卷考试成绩,成绩量化。这种评定方式虽然比单纯的用考试成绩评判学生有所进步,但是这种评价方式还是有不少弊端。第一,评价内容狭窄,评价时更多关注的还是对学科知识以及以记忆为主的语文技能的检测,没有顾及到对学生语文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情意状态等多方面素质的评价。第二,评价主体单一,评价者仍是教师,学生参与少,不利于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第三,评价方法单调,评价的主打方式仍是期中、期末的试卷考核。因此,这种评价方式不仅不能科学全面地评定学生的知识、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状况,而且忽视了通过评价及时向学生提供反馈信息从而有效地改善学生的学习,忽视了通过评价对学生学习热情、学习兴趣的激励。总之,这种学习评价从本质来看仍是以学科知识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与目前倡导的“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是相悖的。
因此,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迫切需要改变当前相对单一、呆板的评价方式,实施更灵活有效的多元化的语文学习评价方式,从而真正达到通过评价促进学生更好发展的目的。
二、多元化语文学习评价方式的特征
1.评价的功能
多元化语文学习评价应体现导向、反馈、激励、改善等多种功能。要通过评价引导中职语文向全面提升学生语文能力和综合素养的素质教育的正确方向发展;要通过评价及时向学生提供反馈信息,帮助学生调整和改善学习;要通过评价反映学生语文学习的变化和进步,激励学生的学习,帮助他们建立学习信心,从而不断进行自我调整、自我完善。
2.评价的内容
从多方面对学生的语文学习情况进行检查评价,既要对学生的语文学科知识进行检测,也要对学生的语文能力、创新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状况进行评价。既要关注学生语文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语文学习的过程,关注学习过程中综合素质的全面检测。
3.评价的主体
克服传统的教师一个人说了算、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评价的局限性,在教师评价的基础上增加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等,以充分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调动和提高学生的自主规划、自主学习、自我激励的积极性。
4.评价的方法
针对不同的教学目标,采取不同的评价方法。可以用考试测试,也可以通过日常观测,如课堂问答、课后访谈、作业完成、语文实践活动等形式。考试的方式既可以采用书面式、闭卷式,也可以采用口头式、开卷式。
5.评价的呈现形式
改变以往单一的量化评分(课程分或学分)形式,采用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并更重视定性评价的作用。
三、多元化语文学习评价方式的实施
1.创建评价指标体系
根据多元化语文学习评价方式的特征,在实施评价时就必须改变原先单一的以检测学科知识为主的考核评价,建立新的评价指标体系。下面以学校实验班为例加以说明。
(1)确立课程评价指标。在实践中,我们尝试建立课程学习评价和课程考核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指标。
①课程学习评价。课程学习评价是根据学生在语文课程学习过程中呈现的状况来评价学生学习质量的高低。根据中职语文课程的学习特点,又具体分为“学习态度”“作业完成”“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四个子项。其中“学习态度”又具体分为“课堂纪律”“积极发言”“合作学习”三个细项;“实践能力”则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着手。每个子项(包括细项)在评价时都采用五级分层制,即每一项具体的测评标准都用“好”“较好”“一般”“较差”“差”来区分。各个子项(包括细项)具体的评价标准如下。
一是学习态度。
课堂纪律:上课是否认真听讲,在老师讲解或演示时学生是否全神贯注,是否作课堂笔记。
积极发言:上课时学生是否积极回答问题,以及回答的质量如何。
合作学习:在小组活动中,学生是否乐于参与活动并和同伴进行合作交流。
二是作业完成。学生作业是否及时、认真、独立地完成,书写是否美观,正确率是否高。
三是实践能力。
听:听写是否认真,正确率是否高,是否尊重发言者并认真倾听。
说:说话是否流畅,感情把握是否到位,发言时是否大方自如、声音响亮。
读:阅读与鉴赏时是否能较准确地理解文意,诵读能力是否强,是否能进行相应的课外阅读。 写:写作时是否原创,能否从生活中提炼素材,立意是否高,是否文从字顺,书写是否美观整洁,有没有课外练笔。
四是创新能力。学生是否主动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并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问题;回答问题时,是否有自己的见解且比较合理。
②课程考核评价。指学生参加年级统一组织的期中、期末考试。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给学生打分,根据得分的高低区分学生的学习结果。
(2)明确各指标所占权重。课程学习评价在整个语文课业评价中所占权重为0.6。这个指标下的四个子项所占课程学习评价的权重分别是:学习态度为0.3,作业完成为0.2,实践能力为0.4,创新能力为0.1。其中各个子项五级分层的权重又是这样规定的,“好”为1,“较好”为0.8,“一般”为0.6,“较差”为0.4,“差”为0.2。
课程考核评价在整个语文课业评价中所占权重为0.4,期中、期末两次成绩各占课程考核评价的一半权重,分别为0.5。
2.课程评价运作流程
(1)课程学习评价运作流程。课程学习评价主要采用课堂观察法和作业分析法等评价方法,以语文单元学习为单位实施多元主体评价。即在一个单元学习结束时,教师将评价表发给学生,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评,接着以小组(4~5人一组)为单位进行互评,然后教师在学生自评、互评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学习表现进行评价,最后按指标权重将学生自评、互评、师评分别转化成量化评分后,再按2:3:5(学生自我评价占20%,学生互相评价占30%,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占50%)的比例汇总,得到学生一单元学习情况的量化评分。同时,教师在单元量化评分的基础上还要针对学生不同的基础和特点给出质性评价(评语),在充分肯定学生本阶段学习上的进步与亮点的同时指出今后的努力方向,为学生确定、调整下阶段的学习策略提供参考。总之,每次单元学习评价都以量化评分加质性评价的形式呈现并反馈给学生进行反思。
(2)课程考核评价运作流程。期中、期末阶段,语文教师安排学生参加考试,教师根据考测情况给学生量化打分。
(3)学期结束时,将课程学习评价和课程考核评价进行汇总,在此基础上对学生进行课程综合性评价,课程综合性评价最终以“学分 质性评价”的形式呈现并反馈给学生。这里的学分是由6次课程学习评价的量化均分和2次课程考核评价的量化均分按6:4的比例汇总计算,得到课程学期量化总评分后折合而成。综合性评价中的质性评价是教师对学生一学期的学习表现、学习成效及进步幅度进行综合分析,在此基础上作出的总的描述性评价。
四、多元化语文学习评价实施的效果分析
实践证明,在中职学校实施多元化的语文学习评价是科学、合理、可行的。
第一,多元化语文学习评价实施的是全面评价,评价指标的多元对学生的语文学习起了很好的导向作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再只关注语文学科知识以及语文考试成绩,而是更关注语文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更重视平时的学习表现,在各个方面都以好的标准要求自己,学习目的性比先前明确,学习态度比先前端正,学习的良好习惯渐渐养成。
第二,多元化语文学习评价实施的是全程评价,这使教师树立了正确的评价理念,施行评价时不再只注重学生学习结果,而是更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在学生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始终用动态的、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学习,通过评价不断给学生以指导和激励,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积极性,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第三,多元化语文学习评价实施的是多元主体评价,在师评的基础上增加了学生自评、互评,这对学生的发展也是有利的。学生自评能够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和自我评价能力,而对他人进行评价的过程也是学习和交流的过程,能够更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
第四,指标多元、方式多样的学习评价最后核定的学业成绩更能科学合理地反映学生语文学习的成效,而不仅仅是反映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比单纯的一两次考试或一两次考试和几次作业得出的结果更令人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