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理念旨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目标,不仅学到知识而且重视能力的提高,要求学生全面发展,同时培养创新精神和能力。我觉得一堂好课必须落实好教学三维目标,关注学生知识技能同时兼顾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打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采用启发诱导研究合作交流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使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合作,学会发展。
关键词:合作;创新;探究;实验
新课改化学教学以下几点值得反思。
一、由授课改为合作交流
新课程中加入了小组讨论这一环节,其好处很多。
(一)促进认知、情意发展
小组合作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学生可以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形成自己的价值观,立体知识网络,这样形成的知识在大脑中会保持很久,甚至终生难忘,为以后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对他们的全面发展极有帮助。
(二)锻炼竞争与合作能力
小组交流中以合作为主,组与组间以竞争为主,竞争与合作相辅相成,使课堂气氛紧张而又愉快。学生之间的了解进一步加深,关系更加和谐。
教师在小组讨论过程中不能袖手旁观,要适时地引导,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让学生由“不会学习”向“会学习”和“主动学习”迈进。
二、发挥学生主动性,培养创新精神
过去的教学大部分是填鸭式,学生没有学习积极性,新课改提倡学生自主学习,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这就要求教师在化学教学中善于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在一定的问题情境中激起求知欲望,产生认知冲突,展开思维积极去发现新知识,从而提高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如在学习《质量守恒定律》时,先由蜡烛燃烧,引出问题一“在化学反应中物质的质量会有什么变化呢?”接着介绍三位化学家对此进行的研究,并着重介绍拉瓦锡的研究实验原理。进而提出问题二“是否所有化学反应,反应物质量总和都等于生成物质量总和呢?”提出两个探究实验:测定蜡烛燃烧前后的质量变化和探究实验;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前后的质量变化。这样将学生思维引向深层次的思考,提高了他们的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规划好探究实验的内容,培养学生探究精神
探究学习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有一定作用,在教学中教师要选好探究内容,否则会使探究显得过于空洞,学生得不到实质性的收获。通过探究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终身受用。新课程教材中设计了一些“活动探究”栏目,它的设计一般都是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作稍微地提高,让学生“跳起来才能摘到果子”,探究栏目有两种形式,一是给定实验程序让学生进行探究,另一种是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通过探究活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同时锻炼了思维能力,掌握了科学探究的方法,为以后更深入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四、充分发挥化学实验的作用
化学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掌握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实验是最好的学习手段。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良好的学习兴趣,是求知欲的源泉,是思维的动力。化学实验可以呈现千变万化的现象,是唤起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例如绪言课中可以先做几个有趣的实验:碳酸钠中加入食醋(自制汽水);氢氧化钠滴入酚酞试液,然后再逐渐滴入稀盐酸(颜色改变);碳酸钠中滴入氯化钡(清水变牛奶);铁片插入硫酸铜溶液中(给铁穿衣服)等等。
(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如果说复习是学习之母,那么观察就是思考和认识之母。”只有通过观察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在实验中,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和重點,自始至终必须认真、细致地观察,如蜡烛燃烧注意观察火焰的颜色,是否有黑烟,与酒精灯燃烧现象作对比。又如酸碱中和实验,酸碱中和到达滴定中点时,指示剂变色的时间很短,可以培养学生观察的敏锐性。
(三)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教师做演示实验,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的过程,能使思维从表象到本质,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很好地培养思维能力。如铜与浓稀硝酸反应,学生通过观察产生气泡的快慢及产生气体的颜色,最后溶液的颜色,可以推出反应的实质及产物,可以写出反应的方程式,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五、创造和谐的课堂
实现素质教育要求“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所以教学中必须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应平等、民主地对待不同层次的学生,对于学生的回答想法给予正确的引导和激励,让学生体会到自己才是学习的主人,主动地投入到和谐的课堂中来,另外学生可以走上讲台发表自己的观点,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只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亲力亲为,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最终实现“学中用,用中学”。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应该是反思型的教师,不断改进教育教学的方法,让学生在新的教育教学环境中学到更多的知识。教学中,教师应努力打造宽松和谐的环境,培养学生创新探究能力,激发求知的欲望,提供发言的机会,通过师生互动,使课堂教学达到最好的效果,使每个学生得到全面的提高。
关键词:合作;创新;探究;实验
新课改化学教学以下几点值得反思。
一、由授课改为合作交流
新课程中加入了小组讨论这一环节,其好处很多。
(一)促进认知、情意发展
小组合作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学生可以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形成自己的价值观,立体知识网络,这样形成的知识在大脑中会保持很久,甚至终生难忘,为以后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对他们的全面发展极有帮助。
(二)锻炼竞争与合作能力
小组交流中以合作为主,组与组间以竞争为主,竞争与合作相辅相成,使课堂气氛紧张而又愉快。学生之间的了解进一步加深,关系更加和谐。
教师在小组讨论过程中不能袖手旁观,要适时地引导,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让学生由“不会学习”向“会学习”和“主动学习”迈进。
二、发挥学生主动性,培养创新精神
过去的教学大部分是填鸭式,学生没有学习积极性,新课改提倡学生自主学习,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这就要求教师在化学教学中善于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在一定的问题情境中激起求知欲望,产生认知冲突,展开思维积极去发现新知识,从而提高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如在学习《质量守恒定律》时,先由蜡烛燃烧,引出问题一“在化学反应中物质的质量会有什么变化呢?”接着介绍三位化学家对此进行的研究,并着重介绍拉瓦锡的研究实验原理。进而提出问题二“是否所有化学反应,反应物质量总和都等于生成物质量总和呢?”提出两个探究实验:测定蜡烛燃烧前后的质量变化和探究实验;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前后的质量变化。这样将学生思维引向深层次的思考,提高了他们的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规划好探究实验的内容,培养学生探究精神
探究学习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有一定作用,在教学中教师要选好探究内容,否则会使探究显得过于空洞,学生得不到实质性的收获。通过探究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终身受用。新课程教材中设计了一些“活动探究”栏目,它的设计一般都是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作稍微地提高,让学生“跳起来才能摘到果子”,探究栏目有两种形式,一是给定实验程序让学生进行探究,另一种是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通过探究活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同时锻炼了思维能力,掌握了科学探究的方法,为以后更深入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四、充分发挥化学实验的作用
化学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掌握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实验是最好的学习手段。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良好的学习兴趣,是求知欲的源泉,是思维的动力。化学实验可以呈现千变万化的现象,是唤起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例如绪言课中可以先做几个有趣的实验:碳酸钠中加入食醋(自制汽水);氢氧化钠滴入酚酞试液,然后再逐渐滴入稀盐酸(颜色改变);碳酸钠中滴入氯化钡(清水变牛奶);铁片插入硫酸铜溶液中(给铁穿衣服)等等。
(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如果说复习是学习之母,那么观察就是思考和认识之母。”只有通过观察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在实验中,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和重點,自始至终必须认真、细致地观察,如蜡烛燃烧注意观察火焰的颜色,是否有黑烟,与酒精灯燃烧现象作对比。又如酸碱中和实验,酸碱中和到达滴定中点时,指示剂变色的时间很短,可以培养学生观察的敏锐性。
(三)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教师做演示实验,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的过程,能使思维从表象到本质,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很好地培养思维能力。如铜与浓稀硝酸反应,学生通过观察产生气泡的快慢及产生气体的颜色,最后溶液的颜色,可以推出反应的实质及产物,可以写出反应的方程式,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五、创造和谐的课堂
实现素质教育要求“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所以教学中必须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应平等、民主地对待不同层次的学生,对于学生的回答想法给予正确的引导和激励,让学生体会到自己才是学习的主人,主动地投入到和谐的课堂中来,另外学生可以走上讲台发表自己的观点,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只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亲力亲为,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最终实现“学中用,用中学”。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应该是反思型的教师,不断改进教育教学的方法,让学生在新的教育教学环境中学到更多的知识。教学中,教师应努力打造宽松和谐的环境,培养学生创新探究能力,激发求知的欲望,提供发言的机会,通过师生互动,使课堂教学达到最好的效果,使每个学生得到全面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