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信息技术 优化课堂教学

来源 :广西教育·A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zw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越来越多的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运用于课堂教学,使课堂教学形式更灵活,内容更丰富、生动、直观,成为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优化数学课堂教学的一种必要手段。下面结合自己多年的数学教学实践,谈谈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一些运用。
  
  一、运用信息技术创设学习情境
  
  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探索知识的内在动力。在数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首先要使学生喜爱数学,对数学产生兴趣。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则有助于达到这个目的。因为多媒体教学采用图像、声音、动画等多种信息刺激学生的多个感官,使学生大脑处于兴奋状态,从而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激发其求知欲。
  如,在教学《认识钟表》一课时,我运用多媒体计算机展示多个精美的钟面和电子表,同时伴随着滴滴答答的钟表声,学生们的情绪马上被调动起来,我趁机提出问题。
  师:“屏幕上的图片是什么?”
  生:“是钟表。”
  师:“你们喜欢吗?”
  生:“喜欢,它们很漂亮。”
  师:“你们知道钟表是用来干什么的吗?”
  生:“用来看时间的。”
  师:“说得对,人们用它来看时间,并安排好一天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师:“钟表里还有很多有趣的知识,你们想知道吗?”
  生:“想。”
  通过这样的情境创设,唤起了学生求知的欲望,使他们的学习变得轻松愉快,进而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运用信息技术。丰富教学资源
  
  多媒体计算机的辅助教学已成为教学改革中一个引人关注的焦点,它可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清晰化,将知识形成过程充分展示,让学生始终保持愉悦的心理状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传统的黑板加粉笔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的学习缺少创新意识,不利于学生学习新知识,而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采集各种教学信息,并把它加工、编辑,制作成教学课件,辅助教学,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乐学。
  例如,在教学《分一分》和《统计》时,由于教材的资源很少,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于是,我从网上收集了相关的信息,重新编辑制作成课件,运用到教学中。在动态的演示过程中,学生的感知形象、具体、直观,在头脑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教师的教学内容也不再局限于书本知识,拓宽了学生知识面,产生丰富的视听效果,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运用信息技术,开展创新性教学
  
  有创新、有特色才会有生命力。创新性教学主要体现在教师对知识呈现的手段和方式上。过去在数学教学中,教材资源非常有限,有的教学内容只有一张挂图,有的甚至连挂图都没有。如,在教学直尺、三角板、量角器等仪器知识时,由于这些仪器刻度比较小,教师讲解示范时非常吃力。于是我将直尺、三角板、量角器拿到视频投影仪和展示台上进行演示读数、测量、画图的过程,让全班学生都能够详细、全面地观察到教师的具体操作过程和读数方法,提高了教学效果。
  
  四、运用信息技术,突出学习重点,突破学习难点
  
  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有效方法就是改变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形象具体,动静结合,声色具备,在教学中如能恰当地加以运用,就可以把知识内容变抽象为具体,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协调作用,解决教学中的难点问题,从而有效地实现精讲,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取得传统教学方式无法比拟的教学效果。
  如,在教学《圆柱的体积》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推导圆柱体积计算公式这一难点,我运用电脑演示把一个圆柱体的底面平均分成若干等份,然后把圆柱切开,通过动画拼成一个近似长方体(平均的份数越多,就越接近长方体)。反复演示几遍,让学生自己感觉并最终体会到这个近似长方体的体积与原来圆柱的体积相等,而且能够体会到该长方体的高、底面积与圆柱的高、底面积的关系,从而推导出圆柱体的体积公式,使得本课的重点、难点轻易地被突破,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总之,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呈现和获得数学教学所需要的丰富资源和素材,使教学过程增添情趣,使抽象的知识易于理解,同时,也使教学内容不再局限于书本知识,扩宽学生知识面,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责编 林 剑)
其他文献
调动人的积极性最为有效的手段就是“激励”。激励是指人的需要和动机受到某种因素的激发,进而产生行为动力的心理活动过程。激励之所以有效,原因在于人们对事关自己切身利益的事情分外关注,而趋利避害的本能会使面临的压力变为动力。下面谈谈我在学校管理中应用激励手段的一些心得。    一、目标激励    目标实际是一种诱因,人们的任何行为都是为了达到某种目标。研究表明,最有效的目标是那些只有50%成功可能性的目
课堂提问的问题质量如何,将直接影响到一节课的教学效果。本文结合教学实践,谈谈生物课堂提问的设计艺术。  一、问题要难易适度。课堂提问是为了促进学生的深层次思考,所以设计问题时要把握好分寸,注意难易适度,使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努力“跳一跳”能“摘下桃子”。学生尝到甜头,才会更积极主动地去解决问题。如果设计的问题太容易,则无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如果设计的问题难度太大,又会使学生望而生畏,感到高不可攀,从而
人偏肺病毒(Human Metapneumovirus,hMPV)是过去几年发现的一种较新的副粘液病毒[1]。目前对hMPV的流行特征的认识尚是初步的,若需要全面而深入的了解此病毒,则需要进行相关
“课题学习”,就是在学生课堂学习中引入以课题为导向,通过师生互动、共同参与探索,带动课堂学习,提高教学效率的教学方法。新人教版初中数学课本有很多课题学习的案例,如七年级上册第146页“设计制作长方体形状的包装纸盒”,七年级下册第87页“镶嵌”、第172页“从数据谈节水”,八年级下册第162页“体质健康测试中的数据分析”等等。  学生在“课题学习”过程中,从开题到数据收集、处理、分析、研究和归纳往往
【摘要】多媒体教学系统是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教学的产物,运用多媒体教学系统进行教学成为运用信息技术教学的主要手段。本文运用软件系统的开发原理和思想方法,分析了开发和制作多媒体教学系统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关键字】多媒体多媒体技术多媒体教学系统系统分析教学设计系统模型  随着多媒体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已成为现代教学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开发好多媒体教学系统是教育领域充分运用信息技术
[摘要]引起师生冲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教师要理性地应对师生冲突,积极采取化解对策。  [关键词]师生冲突 形式 原因 化解对策    一、师生冲突的表现形式    有些冲突是缓和的、微妙的,我们把它称为一般性冲突;有的冲突则表现为明显的对抗行为,我们把它称为对抗性冲突。    1、一般性冲突的表现形式。教师因不了解实情而误解了学生,学生委屈辩解可教师不予理睬,这种行为降低了该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度,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