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5月19日晚,新大新材忽然发布公告,称“鉴于本公司尚有相关事项需进一步落实,经本公司申请,暂缓上市”。
因为其竞争对手河南醒狮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举报之事,新大新材是在收到中国证监会暂缓上市要求后,才发布的暂缓上市公告。
保荐机构和保荐代表人必须负连带责任且与企业发展捆绑在一起,如果上市公司产生问题,保荐机构将受到高额罚款。只有这样,类似悲剧也许能避免。
早已披好嫁衣的“新娘”,在即将步入教堂时,却忽然被告知“婚礼取消”,这难免让人哭笑不得。
河南新大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大新材)就偏偏撞上了这种尴尬事:5月19日晚,即上市钟声敲响的前夜,新大新材忽然发布公告,称“鉴于本公司尚有相关事项需进一步落实,经本公司申请,暂缓上市”。
这不仅意味着创业板新一轮财富神话的破灭,更意味着开封在境内资本市场的破冰之旅,再一次梦想成空。
“上市梦”搁浅
猝不及防的变故,让隔夜即挂牌上市的新大新材措手不及。
在短时间的沉默后,该公司董秘季方印对外透露,称此次暂停上市,确实是因为竞争对手河南醒狮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河南醒狮)举报之事,新大新材是在收到中国证监会暂缓上市要求后,才发布的暂缓上市公告。
这种说法,也证实了此前“官司缠身”的传言,并非空穴来风。
据悉,早在3月25日,河南醒狮就向证监会寄发第一封举报信,称新大新材招股说明书中描述的主营业务产品“晶硅片切割刃料”,涉嫌侵权其“半导体材料线切割专用刃料”的国家发明专利技术及产品专有名称。
4月28日,中国证监会复函称,经新大新材公司的保荐人和律师核查,上述举报对上市不造成实质影响。但河南醒狮有关负责人张占龙则认为,这种安排被举报人来核查举报人举报的问题,得出的结论并不具有说服力。
为此,河南醒狮又寄发3封举报信,数落新大新材的另外“两宗罪”:一是招股说明书隐瞒生产中排放污染性工业废水重大环保问题;二是隐瞒第一、第二股东宋贺臣和姜维海的污点从业经历。在未得到积极回应后,它向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该院5月5日受理此案。
对于河南醒狮的“找茬儿”,新大新材也逐一进行了反驳,认为两个公司的产品虽然相似,但至少有两项生产工艺不同,产品名称“刃料”是个统称,而不是某家企业的专利,其对污水处理厂的处理未达到环保要求,并通过了省市的环保证明。至于污点从业之说,也是子虚乌有。
一时间,双方争执不下,而法院也难以在短时间内做出裁定。因此,到底新大新材是不是“冤大头”,现在还很难判断,但被竞争对手如此“发难”,原本近在咫尺的上市梦,也只好暂时搁浅。
雪上加霜的是,新大新材也因为这场“麻烦”,一夜之间深陷投资者的质疑声中。
“综观新大新材的招股说明书,公司的五大难题跃然纸上,产品结构单一、持续成长性不足、靠大额的政府补助增厚收益、应收账款逐年递增、存货周转越来越慢、公司获取现金的能力值得怀疑。”类似的言论,如今在网上随处可见。
敲响监管“警钟”
公开资料显示,新大新材成立于1997年,2008年从郑州搬迁到开封市精细化工产业园区。它是一家专业从事太阳能晶硅片切割刃料研发、生产、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也是中国最早和规模最大的晶硅片切割刃料生产企业之一。近3年来,它的市场占有率分别约为28.36%、27.31%和28.5%,始终位居国内行业前列。
因此,它曾被国泰君安誉为“太阳能光伏行业的后勤力量”,为不少投资者看好。
5月10日发布的首次公开发行A股网上定价发行中签率统计显示,新大新材以1.67%的中签率,不仅超越原定同时挂牌上市的另外4家公司,而且创下创业板网上中签率的历史新高,甚至打破此前碧生源创下的记录——1.61%。
谁也没想到,从大喜到大悲,仅仅发生在一夜之间。
新大新材此次发行不超过2500万股,发行价为43.4元/股,定价发行的中签率为1.6675684440%,超额认购倍数为60倍。冻结资金893.52亿元,其中网上、网下分别冻资728.73亿元和164.79亿元。其中涉及约44414个投资者账户,以及86家机构或基金。
类似的悲剧,一直在重复上演。仅今年3月以来,已有中小板的高德红外、星网锐捷和创业板的苏州恒久、新大新材等四家公司突然中止上市,都是在节骨眼上发生问题,多和知识产权纠纷有关,且几乎都是竞争对手举报。
在证券研究人士看来,这样对企业其实很不公平,企业全部的命运都押在上市上,投入了几百甚至上千万的资本。一旦上市失败,对企业几乎是灭顶之灾。
事实上,这也反映出监管不太到位的问题。一般来说,保荐机构和保荐人的收益和企业能否上市息息相关,因此,会尽量美化招股说明书,规避敏感字眼,给企业上市留下隐患。
对此,中国证监会已有政策出台。4月20日,其发行监管部向保荐机构下发监管函,要求对5月1日前上报的在审项目,核查包括专利、商标、诉讼和仲裁、关联方及招股说明书等文件披露的其他重要事项,以遏制发行保荐环节的利益输送等违规现象。
但这还不够。“保荐机构和保荐代表人必须负连带责任且与企业发展捆绑在一起,如果上市公司产生问题,保荐机构将受到高额罚款。只有这样,类似悲剧也许能避免。” 世纪证券研究员吕丽华建议道。
谁将“破冰”开封
如果不是新大新材的这场“意外”,开封已经完成其在境内资本市场的破冰之旅。这是它最接近梦想的一次,但终究是咫尺天涯。
“企业是经济活动的基本单元,它的数量和质量,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活力程度的重要指标。企业只有质量的不断提升,才能对经济发展形成更有力的支撑,增强当地的经济活力,而上市则是企业质量较好的充分说明。”在谈到上市公司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时,河南大学经济学院院长耿明斋说。
开封当然也明白这个道理。事实上,中国资本市场真正建立的20年来,在推动企业上市方面,不能说它不重视、不努力,但心有余而力不足。以开封特耐股份有限公司为例,在当地政府扶持以及企业自身努力下,曾数次向中国证监会提出上市申请,但每次要么石沉大海,要么半路卡壳。
“计划经济时,虽然打下了比较好的工业经济基础,但在上世纪90年代国企改革时,相当一部分企业都死掉了,侥幸存活下来的,也大都半死不活。”耿明斋认为,后来虽然盘活了一些企业,并且陆续有新的公司成立,但短短数年难以有太大的发展,这是在资本市场难以突破的主要原因。
不过,随着一些利好的政策浮出水面,尤其是“郑汴新区”作为省级战略的提出,将有望让开封在工业经济领域“咸鱼翻身”,甚至重现当年的辉煌。
“郑汴新区能否建成,将直接决定开封工业经济的复兴程度。但开封一定要站在更高的高度,放大这种经济效应,借机加快开封新区的建设,出台更多的优惠政策和激励措施,吸引更多外地企业投资或入驻。”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所长冯德显建议说。
对于开封的企业来说,这是大经济背景下的难得机遇。值得一提的是,自从2002年提出“工业立市”战略后,开封就将推动企业上市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此,先后采取多项措施,比如引进战略投资者重组老牌企业,以优惠政策吸引企业入驻,以及加快各种产业聚集区的建设等。
“在前几年,我们就开始选择一些发展不错的企业,建立上市企业储备库,对它们进行孵化、培育,如今库里已经有20多家企业。今年,还选报了8家企业争取成为省重点上市后备企业,入选三四家应该问题不大。”开封市发改委财政金融科科长闫华利透露,这其中包括开封德意环保设备实业有限公司,以及开封清明上河园有限责任公司、河南巨力玻璃有限公司等。
谁将成为开封在境内资本市场的“破冰者”呢?
因为其竞争对手河南醒狮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举报之事,新大新材是在收到中国证监会暂缓上市要求后,才发布的暂缓上市公告。
保荐机构和保荐代表人必须负连带责任且与企业发展捆绑在一起,如果上市公司产生问题,保荐机构将受到高额罚款。只有这样,类似悲剧也许能避免。
早已披好嫁衣的“新娘”,在即将步入教堂时,却忽然被告知“婚礼取消”,这难免让人哭笑不得。
河南新大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大新材)就偏偏撞上了这种尴尬事:5月19日晚,即上市钟声敲响的前夜,新大新材忽然发布公告,称“鉴于本公司尚有相关事项需进一步落实,经本公司申请,暂缓上市”。
这不仅意味着创业板新一轮财富神话的破灭,更意味着开封在境内资本市场的破冰之旅,再一次梦想成空。
“上市梦”搁浅
猝不及防的变故,让隔夜即挂牌上市的新大新材措手不及。
在短时间的沉默后,该公司董秘季方印对外透露,称此次暂停上市,确实是因为竞争对手河南醒狮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河南醒狮)举报之事,新大新材是在收到中国证监会暂缓上市要求后,才发布的暂缓上市公告。
这种说法,也证实了此前“官司缠身”的传言,并非空穴来风。
据悉,早在3月25日,河南醒狮就向证监会寄发第一封举报信,称新大新材招股说明书中描述的主营业务产品“晶硅片切割刃料”,涉嫌侵权其“半导体材料线切割专用刃料”的国家发明专利技术及产品专有名称。
4月28日,中国证监会复函称,经新大新材公司的保荐人和律师核查,上述举报对上市不造成实质影响。但河南醒狮有关负责人张占龙则认为,这种安排被举报人来核查举报人举报的问题,得出的结论并不具有说服力。
为此,河南醒狮又寄发3封举报信,数落新大新材的另外“两宗罪”:一是招股说明书隐瞒生产中排放污染性工业废水重大环保问题;二是隐瞒第一、第二股东宋贺臣和姜维海的污点从业经历。在未得到积极回应后,它向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该院5月5日受理此案。
对于河南醒狮的“找茬儿”,新大新材也逐一进行了反驳,认为两个公司的产品虽然相似,但至少有两项生产工艺不同,产品名称“刃料”是个统称,而不是某家企业的专利,其对污水处理厂的处理未达到环保要求,并通过了省市的环保证明。至于污点从业之说,也是子虚乌有。
一时间,双方争执不下,而法院也难以在短时间内做出裁定。因此,到底新大新材是不是“冤大头”,现在还很难判断,但被竞争对手如此“发难”,原本近在咫尺的上市梦,也只好暂时搁浅。
雪上加霜的是,新大新材也因为这场“麻烦”,一夜之间深陷投资者的质疑声中。
“综观新大新材的招股说明书,公司的五大难题跃然纸上,产品结构单一、持续成长性不足、靠大额的政府补助增厚收益、应收账款逐年递增、存货周转越来越慢、公司获取现金的能力值得怀疑。”类似的言论,如今在网上随处可见。
敲响监管“警钟”
公开资料显示,新大新材成立于1997年,2008年从郑州搬迁到开封市精细化工产业园区。它是一家专业从事太阳能晶硅片切割刃料研发、生产、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也是中国最早和规模最大的晶硅片切割刃料生产企业之一。近3年来,它的市场占有率分别约为28.36%、27.31%和28.5%,始终位居国内行业前列。
因此,它曾被国泰君安誉为“太阳能光伏行业的后勤力量”,为不少投资者看好。
5月10日发布的首次公开发行A股网上定价发行中签率统计显示,新大新材以1.67%的中签率,不仅超越原定同时挂牌上市的另外4家公司,而且创下创业板网上中签率的历史新高,甚至打破此前碧生源创下的记录——1.61%。
谁也没想到,从大喜到大悲,仅仅发生在一夜之间。
新大新材此次发行不超过2500万股,发行价为43.4元/股,定价发行的中签率为1.6675684440%,超额认购倍数为60倍。冻结资金893.52亿元,其中网上、网下分别冻资728.73亿元和164.79亿元。其中涉及约44414个投资者账户,以及86家机构或基金。
类似的悲剧,一直在重复上演。仅今年3月以来,已有中小板的高德红外、星网锐捷和创业板的苏州恒久、新大新材等四家公司突然中止上市,都是在节骨眼上发生问题,多和知识产权纠纷有关,且几乎都是竞争对手举报。
在证券研究人士看来,这样对企业其实很不公平,企业全部的命运都押在上市上,投入了几百甚至上千万的资本。一旦上市失败,对企业几乎是灭顶之灾。
事实上,这也反映出监管不太到位的问题。一般来说,保荐机构和保荐人的收益和企业能否上市息息相关,因此,会尽量美化招股说明书,规避敏感字眼,给企业上市留下隐患。
对此,中国证监会已有政策出台。4月20日,其发行监管部向保荐机构下发监管函,要求对5月1日前上报的在审项目,核查包括专利、商标、诉讼和仲裁、关联方及招股说明书等文件披露的其他重要事项,以遏制发行保荐环节的利益输送等违规现象。
但这还不够。“保荐机构和保荐代表人必须负连带责任且与企业发展捆绑在一起,如果上市公司产生问题,保荐机构将受到高额罚款。只有这样,类似悲剧也许能避免。” 世纪证券研究员吕丽华建议道。
谁将“破冰”开封
如果不是新大新材的这场“意外”,开封已经完成其在境内资本市场的破冰之旅。这是它最接近梦想的一次,但终究是咫尺天涯。
“企业是经济活动的基本单元,它的数量和质量,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活力程度的重要指标。企业只有质量的不断提升,才能对经济发展形成更有力的支撑,增强当地的经济活力,而上市则是企业质量较好的充分说明。”在谈到上市公司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时,河南大学经济学院院长耿明斋说。
开封当然也明白这个道理。事实上,中国资本市场真正建立的20年来,在推动企业上市方面,不能说它不重视、不努力,但心有余而力不足。以开封特耐股份有限公司为例,在当地政府扶持以及企业自身努力下,曾数次向中国证监会提出上市申请,但每次要么石沉大海,要么半路卡壳。
“计划经济时,虽然打下了比较好的工业经济基础,但在上世纪90年代国企改革时,相当一部分企业都死掉了,侥幸存活下来的,也大都半死不活。”耿明斋认为,后来虽然盘活了一些企业,并且陆续有新的公司成立,但短短数年难以有太大的发展,这是在资本市场难以突破的主要原因。
不过,随着一些利好的政策浮出水面,尤其是“郑汴新区”作为省级战略的提出,将有望让开封在工业经济领域“咸鱼翻身”,甚至重现当年的辉煌。
“郑汴新区能否建成,将直接决定开封工业经济的复兴程度。但开封一定要站在更高的高度,放大这种经济效应,借机加快开封新区的建设,出台更多的优惠政策和激励措施,吸引更多外地企业投资或入驻。”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所长冯德显建议说。
对于开封的企业来说,这是大经济背景下的难得机遇。值得一提的是,自从2002年提出“工业立市”战略后,开封就将推动企业上市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此,先后采取多项措施,比如引进战略投资者重组老牌企业,以优惠政策吸引企业入驻,以及加快各种产业聚集区的建设等。
“在前几年,我们就开始选择一些发展不错的企业,建立上市企业储备库,对它们进行孵化、培育,如今库里已经有20多家企业。今年,还选报了8家企业争取成为省重点上市后备企业,入选三四家应该问题不大。”开封市发改委财政金融科科长闫华利透露,这其中包括开封德意环保设备实业有限公司,以及开封清明上河园有限责任公司、河南巨力玻璃有限公司等。
谁将成为开封在境内资本市场的“破冰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