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财委精英传奇

来源 :铁军·纪实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p02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49年—1978年,中共党内在经济发展领域有过几次重大分歧。1949年—1953年,分歧集中在是巩固新民主主义革命成果还是加速向苏式社会主义转化;1955年—1959年,分歧集中在农村合作化领域;l959年—1962年,分歧集中在计划平衡的跃进与“反冒进”之间;1962年—1978年,分歧已转移到以阶级斗争为纲还是经济建设为中心。在每次重大分歧中,都有华东的经济代表人物站在主流派的对立面。这可能不是偶然的。
  各领风骚
  新中国成立前后,东北和华东是全国经济和财政的两大支柱。由于人文历史和区域经济结构的明显区别,两大区域的经济政策各有特点,东北的特点是大计划优先,华东的特点是大流通优先。东北是全国重工业、军工业的中心,东北财委(建国后全称:东北军政委员会财经委员会)由陈云领衔。华东是民生工业和金融、商贸中心,华东财委(前身是华中财委,建国后全称:华东军政委员会财经委员会)由曾山挂帅。
  东北在日满时期是日本侵华的战略大本营,由日资垄断的军工、矿产、煤炭、电力、冶金、机电、铁路、航空、通讯等现代重工业迅速堀起,大规模的移民式垦荒,也开始大量使用农业机械和化学农药等新生产方式。日满统治者牢牢掌握着工农业经济的命脉,通过军屯、贸易管制、口粮配给制,严密控制着城乡经济、贸易活动,民族资本则微不足道。东北城乡间和各省间的商品交换依存度,远远低于关外与关内的商品互存度。有资料统计,1945年,“满洲国”的经济实力,已超过日本国内,居亚洲第一、世界第四,生产总值仅次于美、苏、英。1943年,东三省生产了占中国总量93%的钢材、66%的水泥、69%的重化工品、95%的大中型机械、78%的电力。1932年,东三省空中航线1.5万公里、公路6万公里,1945年,铁路1.5479万公里。长春1938年就开始建设2条地铁、7条轻轨及环城高速。而1949年,全国空中航线仅1.14万公里、公路总里程5.09万公里,铁路里程2.2万公里。解放战争中后期,东北通过接收敌产和土地改革,成为全国最重要的重工业和军工战略基地,建国初期,又成为抗美援朝的战略大后方。这一时期,东北经济政策总的目标是为战争服务,有明显的苏式战时经济特点。高岗在延安就奉行的由政府全面垄断社会核心财产和管控区域经济、贸易的“官有官控”战时经济政策,显示出极高效率。因此,新中国成立后东北经济模式不仅为毛泽东高度肯定,而且为东北率先向苏式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模式平稳过渡和转化,铺平了道路。
  华东自宋代以来就是中国商品经济最活跃、民族工商业最发达的区域,上海更是远东近现代最繁华的国际大都市、金融中心、仪表、轻纺、化学工业中心和国际、国内贸易中心。民族资本80%集中在华东。与东北不同,一方面,华东能源、矿产、冶金、建材等工业原料对外区域的依赖度高,全国则对华东的民生工业品依赖度高;另一方面,华东区域内部的城、乡商品互补性强,农村供给城市粮、油、棉、盐、果蔬、茶、肉禽蛋、烟草、生丝等食品轻纺原料,城市供给农村纺织品、纸张、机电、火柴、煤油、肥皂、卷烟、医药等民生工业品。由于区域和城乡间的经济互补性和经济主体的民间性,即使在我、敌、伪、顽武装割据、城乡战争对峙时期,相互间大规模的商品交换也只是受到局部“有限管控”。正是在抗战时期,华中战略区(八大抗日根据地),形成了在发展多元经济基础上,以我为主、以民为本、以军为先、有限管控、兼济各方利益的经济政策指导方计,并局部取得了经济发展、货币稳定、公私两利、军民共享的空前成就。华东在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形成的一系列经济指导政策,是形成新民主义经济模式的实践基础(同期,相适应的政体是中共领导下,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基础的“三三制”民主政权)。政治上的统一战线、以民为本的经济路线,也是中共领导下的华东敌后抗日根据地和革命武装,在与沦陷区、国统区三足鼎立割据时期,能赢得民心,实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可持续发展的制胜因素。
  新中国成立初期,东北的高岗、陈云,成为总领中央经济领导部门的统帅,分任大计委主任和大财委主任,东北系和华北系为主导,是毛泽东已决心全国仿效苏式社会主义的意志选择。
  英雄时代
  新四军是1937年10月,由南方八省红军游击队集中组建的,叶挺、项英为正副军长。组建时仅有10300余人,7000多条枪。1941年1月皖南事变前,新四军没有地方政权为依托,没有稳定财源。军费来源以国民党第三战区发放军饷为主,社会捐助和流动税收为辅。当时国军中央军小军月饷18万元、中等军是25万元、特大军达30多万元。杂牌军,如川军小军为18万元。开始时,只给新四军月饷6.6万元,每月分两次支付;后物价飞涨,至皖南事变前,全军月饷不过10余万元。社会最大的一笔捐赠为投军的泰国富侨之子陈子谷同志,14万元。叶挺将军用这笔款从海外购买了500支驳壳枪。实际上,皖南事变前,除皖南军部和直属部队外,分布在江南、苏中、苏北、淮北、淮南、鄂豫边的新四军各支队和地方武装,无根据地依托,无政权为后盾,连基本军饷也没有,多靠向当地士绅索捐和“打资敌”(没收涉嫌通敌者的财产)解决自需,经费十分困难。
  1938年11月,刘少奇主持中共中原局后,为新四军确立了武装群众、开展敌后抗日游击战争、创建抗日根据地的方针。
  1939年12月,刘少奇抵皖东三次召开中原局会议,号召新四军江北部队大力发动群众,迅猛发展抗日武装,创建抗日民主政权,不要被国民党捆住自己的手脚。为新四军在江北立足,指明了方向。
  1940年3月,张云逸、罗炳辉的部队在安徽来安县半塔、定远县藕塘取得反顽自卫战胜利后,由方毅、魏文伯、张劲夫、张恺帆等先在定远县建立了第一个抗日民主政府,其后成立了相当地区行署级的津浦路东联防办事处、淮南苏皖边区行政公署。有了自己的地盘,才可以征粮、征税,自力更生解决生计。
  1940年10月,谭震林统帅的江南部队,在沙洲县(今张家港)建立了第一个抗日民主政府,并将各地办事处改为地方政权。沙洲首任县长蔡辉根据谭震林指示,武装控占了港口、改组了轮船公司,联合沦陷区的爱国商绅,利用长江航道,大规模组织与上海的特种贸易。短期内,为江南、苏中主力部队筹资800余万元,筹集各类军需(西药、机械、电台、化工原料等)逾千吨,实实在在为新四军江南、苏中主力部队的发展壮大,提供了抗战以来最丰厚的财源和紧缺军需品。   1941年1月军部重建,是新四军走向成熟发展的转折点。陈毅等人曾被批为“人枪款”主义的积极拓展方针,成为主流战略。至1942年初,新四军各部队已建立起八大抗日根据地。各根据地都有完整的政权体系、社会组织体系、武装体系;至1942年末,各根据地都建立起完整的财经体系和军队供给、军工生产体系。各战略区的财经处为领导财经的总机构,集管理、组织、经营、调控四大职能。管理包括:经济管理和发展政策的制定和实施;经营包括:自营型银行、企业,对外特种贸易;组织:各类公私合作社、工商企业发展和公共水利设施建设;调控:运用货币、大宗必需商品(粮、盐、棉、布等)调控市场。如1943年—1945年,皖江贸易总局蔡辉在曾希圣(七师政委兼皖江区党委书记)直接领导下,就利用武装封江控粮、垄断粮油对外贸易的手段,单方面造成芜湖、南京、上海粮油短缺,价格飞涨,迫使对方以低价工业品、盐、军需品换购我方高价粮、油、烟草等农副产品,同时,建立了中共领导下第一个经济贸易特区—汤家沟,成为抗战时期长江沿线唯一低税制的自由贸易区,沟通敌、伪、顽、我四地商品大流通的集散枢纽。日贸易额经常保持在亿元以上,实现年财政收入逾亿元的奇迹。在财政总收入中,流通性收入已占90%以上。同期,根据地人民的生活水平、货币购买力,远远高于沦陷区和国统区,产生强大社会影响。赢得“富七师甲全军”的军内共识。
  1943年—1945年,新四军暨华中抗日根据地已形成党、政、军一体化的大格局。华中财委由曾山挂帅,朱毅、方毅为副主任,张劲夫、骆耕漠、徐雪寒、孙冶方等为委员。粟裕、叶飞领导的一师对应苏中行署(陈丕显兼财经委主任、陈国栋任副主任);罗炳辉、谭震林领导的二师对应淮南行署(财政处处长陈穆);彭雪枫(后张爱萍)、邓子恢领导的四师对应淮北行署(行署主任刘瑞龙、财政处长李人俊);黄克诚领导的三师对应苏北盐阜区行署(财政处处长骆耕漠);梁兴初统帅的独立旅对应淮海专员公署(财经处长顾准);李先念、郑位三、任质斌领导的五师对应鄂豫边行署(财经处长范醒之);曾希圣、谭希林领导的七师对应皖江行署(财经处长叶进明兼师供给部长、副处长蔡辉兼贸易总局局长);江渭清的六师十六旅对应苏南行署(财经处长李建模,1945年牺牲)。
  皖南事变以后,新四军的军费、军需来源完全靠自力更生。一是“取之于己”。1942年开展大部队自组织农业生产,开荒种地、割苇、捕鱼、养鸭、采藕、养猪;各部队还组织开办各类军需厂(被服厂、纺织厂、肥皂厂、牙刷厂、牙粉厂、军工厂、煤厂等)生产运动和各类作坊(油坊、磨房、豆腐坊、酒坊、粉坊),大大减轻了人民负担。如1943年,军直属队自给了8个月蔬菜、10个月盐以及全年肉食,生产货值500多万元。二是“取之于敌”。抗战期间,缴获火炮789门、掷弹筒627门、轻重机枪4821挺、长短枪230595支。日本投降后的大反攻,先后解放城镇32座、市镇40余个,缴获大量武器、装备、弹药、被服、粮食和黄金、白银、钞票及贵重有价物。三是“取之于民”,即派粮征税。各根据地的财政收入1/3交军部,1/3交驻军,1/3归地方。四是“取之于商”。这是最精彩的华东特点。苏中一师利用特购渠道,1942年—1945年从上海购进的军需物资总量80船,近2400吨,货值银元5亿元。皖江七师1942年—1945年,以汤家沟经贸特区为交易中心,利用长江大通道,开展日进出货运千船交易额逾亿的大贸易,上缴军部的现款高达5300万元(折黄金26.5万两),还有大批西药、电台、医疗设备等进口军需品,雄踞全军之首,成为“以商养军”的典范。
  在八年抗战中,新四军牵制了日军13个师团,占侵华日军总军力的22%、伪军的30%。在广泛开展游击战争的基础上,对日伪军作战2.4万次,毙伤俘敌41万。先后光复国土25.3万平方公里,解放人口3400万,建立了苏中、淮南、苏北、淮北、鄂豫边、苏南、皖江、浙东八大抗日民主根据地。主力部队从组建时的不足1万发展到21.5万余人,地方武装9.7万余人,民兵自卫武装96万余人。至1949年底,以新四军为基础的第三野战军已形成拥兵120万人(野战军82.5万人,地方武装39万余人)的雄师。这一切,如果没有强大的战时财政和军需为保障,没有根据地和解放区人民的支持和牺牲,没有逾10万默默无闻的华中财经大军呕心沥血地奋斗,是不可能实现的。
  华东财经、后勤精英们在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二野、三野、四野渡江南下等一系列史无前例的大兵团运动、攻坚军事行动的后勤、财经、军火保障供给中,爆发出的巨大经济组织、协调、保障能量,是人民解放战争夺取全面胜利的基本保障。据陈毅、粟裕和曾山、傅秋涛(时任华东支前委员会和支前司令部的主任和司令)、刘瑞龙(时任华野、三野后勤司令)等当事人的回忆,在淮海战役中,以山东为中心,组织动员鲁、豫、皖民兵、民工500多万、大小车辆80多万辆,参与修公路、铁路、保护通讯、运输、转运伤员。送达前线粮食5.7亿斤、弹药物资330万吨、转运伤员11万人。1948年冬季华中财委通过增发货币,支援淮海战役军用款项达642亿元。四野70万大军南下时,邓子恢(由华野调任四野副政委)主持领导的后勤保障工作,在无根据地依托的条件下,其规模之大、困难之多、组织之严密、跨度之长、范围之广,迄今都堪称绝唱。随四野南下打到海南岛的原新四军三师副师长洪学智,后来成为我军现代化后勤建设的奠基者。
  民生惟大
  华东在夺取、接管济南、徐州等战略重镇后,采取的一系列稳定社会经济秩序、保护工商业发展的政策,和积累的城市管理经验,得到党中央毛主席的肯定,并为夺取南京、上海后重建经济、恢复城市管理提供了制度选择。上海,近百年就是远东最繁华的国际都市。人口600万、工厂1.2万余家、商店6万余家。工业产值占全国1/2,贸易额约占50%。每天需大米400多万斤、煤炭20万吨。中共接管上海前,80%的工商精英转移至港台和海外,巨额黄金储备被国民党运往台湾,民间资本早在1948年起已通过广州大量抽逃至香港。上海存粮存米存煤岌岌可危,棉花极度紧缺。昔日十里洋场已成空壳。面临商品匮乏、物价飞涨、黑市投机猖獗、战后社会经济秩序极为混乱的危局,华东财委的精英处惊不乱,奉行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和华东局“接管江南城市指示”的基本原则:“全心全意地依靠工人阶级,团结其他劳动者,争取知识分子,争取尽可能多的能够和我们合作的民族资产阶级站在我们这一边”,力挽狂澜,迅速取得了重建秩序、统一货币、平抑物价、打击投机、恢复工商、改革税收、改善民生等一系列胜利,建立起新经济秩序,使华东迄今仍保持各大区中全国经济总量第一的优势地位。   华东局接管上海后,为改善民生采取的几大经济措施,迄今令人赞叹。如:
  一、拨巨款恢复保障城市公用事业。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5月28日,上海军管会和人民政府成立(陈毅任主任、市长)。当时下午,陈毅就亲自挂帅组织接管和恢复公共事业(电、水、煤气、市内公共交通、码头、公车,包括旧政府财产和私企),按“维持生产,保证供应,原封不动,稳步前进”的十六字方针,7月底就初步完成接管,使城市公用事业基本恢复。1949年6月至10月,市库用于市政公用方面总支出323.84亿元,其中文教、卫生、工务和公用四个方面支出达188.24亿元,占总支出58.5%,是国民党统治时期(1948年上半年)伪市政府的3倍,
  二、统一货币,平抑物价,以实物货币法应对通货膨胀对人民实际收入和购买力锐减的冲击。1949年6月5日,上海启用人民币,限期收兑伪金圆券,限期收兑外币,严禁外币流通;查封证券大楼,由中国银行挂牌收兑银元。同期,在华东37个城市实行折实单位与货币储蓄挂钩,吸收了大批民间存款;同期,为保障人民生计,采取按“折实单位”发放工资的措施,即按9项生活必需品的价格为标准计算工资。1个折实单位包括四项日用必需品,即(一)中白粳米1升,(二)12磅龙头细布1尺,(三)本厂生油1两,(四)普通煤球1斤的价格。旧币1万元等于1元人民币。
  三、实行以国营经济为主导的大流通体制。一举平抑物价,带动了工农业、手工业、服务业迅速恢复和发展,有力促进了金融、物价稳定,长达10年之久。
  1950年3月,政务院做出《关于统一国家财政经济工作的决定》,号召全国经济组织为实现财政收支、全国物资调拨和全国现金收支的平衡(即“三平”)而奋斗。华东财委的积极对策是:集中货币资金,向国营贸易机构和企业投放,通过国营贸易主渠道,以订单和收购合同形式,向社会大量收购关乎大局的农副产品、工矿产品、轻纺产品和手工业产品,既保障了华东区域内的商品交换,又向其他区域提供了大量工业品,从其他区域购进了大量的农产品、矿产品。这一妙棋,迅速带动了上海和全区域工商业、手工业、运输业、服务业的全面恢复和发展,确定了国营经济的市场大买方和大供方的绝对实力地位,成为区域经济的主导,有力促进、保障了华东乃至全国金融、物价的稳定和回落。从1950年第二季度起,货币发行趋于正常。人民银行上海分行折实储蓄牌价以1950年3月为最高,以后逐月低落,物价趋于稳定,零售物价指数以1951年为100,1952年59.6%,通胀得到根本扭转(此后10年物价极少波动,直到1961年滥发货币导致发生大的通胀:16.2%),人民基本生活必需品的价格平稳,有利于人民生活安定和生产发展,为恢复国民经济创造了有力条件。
  南京接管后,也是从抓大流通入手,走了五步好棋。通过维持、改造,达到恢复、发展的目标。根据当年协助南京市市长、书记刘伯承主抓经济工作的江渭清(时任南京市委副书记兼市政府财经委主任。抗战时期任新四军六师十六旅政委,苏南行署主任;文革前任江苏省委第一书记兼南京军区政委,文革后任江西省委书记兼福州军区政委)回忆,五步棋布局如下:
  一、统一货币,整顿金融秩序。1949年4月28日,南京市军管会成立当日,就公告限期禁用并开始收兑金圆券;进而宣布禁止私自买卖金银,包括收兑金银饰品,以中国人民银行(南京)为金融主体,有效稳定了货币金融市场。
  二、发挥国营贸易主渠道调节市场、平抑物价的社会职能。1949年5月2日成立了南京市贸易总公司。当年6月平价抛售大米、面粉50万斤;7月抛售大米1600石、面粉4000袋,促使物价回落。
  三、城乡互助,打破封锁。刘伯承市长1949年7月作了《反封锁,进行城乡互助》的报告,动员全体党员、干部带领全市人民,通过城乡互助打破封锁,克服困难。
  四、疏散无业人口33万,安置就业就学人口10余万。南京接管之初,失业无业人口高达50万左右(总人口135万)。其中有苏北、皖北无业难民工约20万人;国民党旧官吏、旧军人、警、宪、特及眷属、佣人约10万人;失业的公教人员、工人、店员和娼妓、乞丐、流浪儿童约20万人。直接从事工农业生产的,仅占总人口10%左右。大量无业、失业和无劳动能力的人口,若不能妥善处置,必危害民生和治安。南京市委根据中央、华东局“以疏散为主,临时救济为辅,大力开展群众性生产自救”的方针,于1949年5月23日成立“南京疏散军人处理委员会”;1949年9月成立“疏散人口委员会”,江渭清总负责。
  至1950年2月,共收容遣送散兵、游勇及其家属4万余人,留用旧政府官吏5.6万人,旧公教人员3.76万人。至1951年初,安置护送回乡灾难民18.4万人;至1952年底,收容处理各类乞丐约5万人。对孤儿和娼妓,也做了人性化的妥善处置。经一年多努力,总共疏散回乡33万多人,安置就业就学10多万人。消除了社会隐患,稳定了社会秩序。
  五、恢复发展工商业。
  1.对接管的旧政府和官僚资本的38家企业实行国有化,并迅速恢复生产;又先后筹建了国营南京汽车制造厂(以三野快速纵队为基础)、拥有2万支纱锭的南京纱厂(以私营益丰纱厂及原英商和记洋行的厂房为基础)。
  2.大力恢复私营工商业。用信贷支持南京最大的中央商场(私营)率先复业,带动全市各行业商店全面复市;信贷支持私营有恒面粉厂、江南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复工复业。至1950年6月中旬,全市2000余家私营工业、手工业企业已有600多家复工。
  为大力支持有利于国计民生的私营工商业快复发展,仅1950年5月—10月,南京人民银行给私营工商业货款332亿元(旧人民币),占同期发放货款总数的86.45%。私营江南水泥厂、下关电厂、永利铔厂(全国最大化肥厂)等工业支柱型企业都恢复了生产。永利铔厂主产品硫酸铔的日产量从旧中国最高100吨增加到148吨。   1949年9月,毛主席在北京六国饭店和张治中散步时,对前来参加第一届全国政协的江渭清参与接管南京有如此评论:“你们的胜利,靠了三个法宝:模范的纪律,模范的群众工作,模范的统一战线”。
  华东在上海、南京走的几歩好棋,实际上在抗战时期华中各根据地已经成为熟练运用的基本模式。如早在1943年,曾希圣领导的新四军七师暨皖江行署和区党委就采纳了财经处蔡辉提出的“破困之策”。其核心纲领是:在政府统一货币、统一税制贸易、统一战略性商品对外专营、管控物流(长江航运)的基础上,以汤家沟经济特区为中心,以城、乡(敌、顽、我)商品大流通为纽带,建立广泛的抗日经济统一战线。此后三年,在这一经略指导下的皖江财经进入高速发展期,财力跃居全国19个抗日根据地之冠。
  新四军和华东各战略区主政领导中涌现一大批年富力强、力能抗鼎的治国理财领军人物。解放战争后期,二野、三野、四野大军南下的后勤保障和解放区经济恢复、建设的主政要员,多出自新四军(邓子恢调任四野大管家,李先念、骆耕漠调任二野大管家,刘瑞龙出任三野后勤部司令兼政委、曾山任华东财委主任)。华东干部的实际影响力,遍及华中、华东、中南、西南、中原各大区。建国初期,曾山、陈国栋在上海,邓子恢、骆耕漠在中南局,李先念在湖北,黄克诚在湖南,张云逸在广西,曾希圣在安徽,谭震林、谭启龙在浙江,张劲夫、汪道涵在杭州,方毅在福建,江渭清、管文蔚在南京,向明、黎玉在山东,方方在广东(两广纵队解放战争归建华野),范醒之在中原局(郑州),都在恢复经济、发展生产、稳定货币、平抑物价、恢复工商、繁荣市场、改善民生、兴修水利领域成就显著,为新中国经济的恢复、巩固、发展,做出历史性贡献。
  1949年5月28日,上海解放的第二天,陈毅说:“我们党领导中国革命,20多年的事实告诉我们,没有人民群众,我们就活不成,也不会有今天的胜利。现在革命胜利了,一定要一切为人民着想,为人民服务,使人民真正认识到我们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是为人民谋福利的。”(叶进明:《建设社会主义新上海的奠基人》)集中表达了那个时期已形成的华东共识,代表了当时华东财经工作总的指导方向—民生惟大。
  矢志其诚
  1942年—1952年,是华中(华东)财经工作最辉煌的“黄金十年”。在这10年中,华中(华东)的成功经验说明,谁掌控了货币、商品、税收、交通和公用设施,谁为民谋利,谁就能取得驾驭经济全局的主导权。华中(华东)在建立共产党领导下广泛的经济统一战线大战略思路指导下,将“政府有限管控”与多元主体的市场经济共存发展,化“对立”为“统一”的成功实践;将满足革命战争需要和保障改善民生两大目标,化“对立”为“统一”的成功实践,今天仍有极其重要的参考价值。
  新中国成立初期,华东财委精英荟萃,由一大批久经考验,在主政各战略区财经工作中有突出贡献,对基于市场经济的生产、流通、税收、金融、外贸有丰富管理经验的中年知识型财经领导干部组构。他们的共同特点有五:一是各自具有在战时经济大风大浪环境中自主领导战略区财经工作的丰富经历。二是在长期实践中,十分熟悉华东的市场经济特点,有广泛的人脉基础和社会联系。三是抗战前,都有在上海、南京学习或从事工运、农运、学运工作的经历,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内的文化素养较高。五四运动以来,上海就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中心,现代资本主义迅猛发展的中心,多元经济、文化、政治交汇冲撞、共存的中心。青少年期成长于这一社会环境中的华东财委精英们,无疑在政治、经济、文化、视野和生活阅历、社会交流领域,更具有国际性、开阔性、民主性、开放性。四是财经专业素质水平较高。这批骨干,不同于北方和南下的同行多是职业军人、政工干部、军队后勤干部转行或短期培训的知识青年,他们是一群以财经工作为中心的战略区行政领导人或战略区财经工作领导人,具有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聚集财富和驾驭市场经济的卓越才干。五是对长期践行的以民生为本的经略,已形成群体性共识。
  如果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不急于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穷过渡,不强制性推行社会主义改造,消灭非公有制,取消市场经济,全面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的计划经济;或者像抗战时期一样,允许华东、华南、华北、西北、中南、中原、西南各大经济区根据具体社会经济文化环境,选择不同于东北的经济模式,那么新四军和华东财委聚集的这一批富有创造性的财经精英,必将会在50年代中央财政到80年代的中国和国际经济舞台上,上演一出出辉煌壮丽的大剧。
  但历史没有“如果”,只能说历史没有给他们充分发挥的机会。在苏式社会主义经济模式即将在全国疾风暴雨般推开以前,他们的绝大多数已被动的离开本应由他们当主角的舞台。
  新中国成立初期,华东财政占中央财政70%。但华东党政军首脑和华东财委在中财委、中计委实际没有话语权。1952年三反运动中,华东财委以蔡辉、顾准为代表的一批杰出财经俊才被运动无情清洗。1952年末,大区撤销,以曾山为首的华东财委从体系上被彻底瓦解了。华东财委的主要骨干人员被分散至国务院各部委,又失去了对华东经济发展的决策话语权。在1952—1978年的近30年中,华东系这一群本应成为中国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领军核心集团精英们的绝大多数,相继或被整(如顾准、蔡辉、黎玉、向明、黄克诚),或被半闲置(如张云逸、邓子恢、孙冶方、薛暮桥、骆耕漠),或当配角(如刘瑞龙、李人俊、汪道涵、杨浩庐、陈穆),或被动转行(如曾山、张劲夫)。但华东财委和华东各战略区党政军主官们,在践行多元化新民主主义市场经济模式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和历史传统,并没有因机构解散、路线更弦而失去传承。50年代中期,原华东精英邓子恢顽强抵制激进的农村合作化运动,遭到毛主席痛批,被免去国务院副总理、农工部长要职,被迫长期赋闲。1956年—1959年,在刘少奇、邓小平支持下,又一原华东精英李先念不惜触犯龙颜,多次参与周恩来、陈云主张的“反冒进”、“反浮夸”、“反共产风”谏言,又被毛主席当面批为“右倾”。1957年,无所畏惧的顾准,率先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张,对计划经济进行制度性批判。孙冶方、骆耕漠、薛暮桥、许涤新对价值、价格、物价理论的研究和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的研究,都从不同角度对苏式计划经济理论提出了质疑和挑战。1957年反右运动狂潮中,原华东财委副主任、中国科学院党组书记张劲夫在陈毅、聂荣臻支持下斗胆上书毛泽东,要求中科院不打一个右派,虽然未能如愿,但大大减少了打击面,为共和国保护了核心科技精英群体,特别是二弹一星的奠基者们,其功至伟!1959年,安徽省委书记张凯帆(抗战时期任皖江行署副主任)不忍饥民待毙的惨剧蔓延,在安徽无为县公然下令“解散公社食堂”,被毛主席在庐山会议上点名、罢官。曾因积极高举“三面红旗”被毛主席表扬的安徽省委第一书记曾希圣,面对逾千万农民死于饥荒的灾难性恶果,也毅然急刹车,于1961年春上书毛泽东,首倡并在安徽农村推行“责任田制”、“三自一包”,为安徽农民自救求生网开一面。邓小平的“猫论”,就是在当时对“责任田”的肯定评价。20年后,李先念赞其为“中国农村改革的先驱”。   改革中坚
  沉寂多年后,华东财委的精英张劲夫、方毅、汪道涵、陈国栋、李人俊、孙冶方、骆耕漠、薛暮桥、卢绪章、许涤新及华东系老同志乔石、谷牧、宋健、钱正英、胡立教、项南、任仲夷、袁庚、张万年、迟浩田等,新四军子弟辈的江泽民(皖东北江上青之子)、曾庆红(华中局曾山之子)、邹家华(军部邹韬奋之子)、吴敬琏(社科院经济所,师从孙冶方、顾准)、李克强(二师子弟)、李源潮(四师子弟)、刘延东(四师刘瑞龙之女)、上将刘源(军部刘少奇之子)、上将张海阳(四师张震上将之子)、上将彭小枫(四师彭雪枫将军之子)、省长洪虎(三师洪学智上将之子)、中将粟戎生(一师粟裕大将之子)、部长陈昊苏(陈毅元帅之子)、部长范小建(军部范长江之子)、自治区副书记车俊(七师子弟)等相继成为促进改革开放的群体性中坚力量。被闲置多年的上海民族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荣毅仁、经叔平,应邓小平之请,成为新市场经济的先锋和领军者。在改革开放和反改革开放的争论中,华东系第一次成为主流派阵营的重要组成。站在这一群体背后的,还有一大批参与创建新四军和华中各抗日根据地的党政军首脑、开国元勋,包括李先念、谭震林、粟裕、张云逸、黄克诚、韦国清、陈丕显、彭冲、廖汉生、姬鹏飞、江渭清、魏文伯等,和在军队任要职的张爱萍、张震、洪学智、叶飞、张铚秀(昆明军区司令员)、万海峰(成都军区政委)、陈仁洪(北京军区政委)、林维先(武汉军区副司令)、王集成(铁道兵副政委)、廖成美(二炮副司令)等。他们在主政一方的革命实践中,比任何人都深知民生建设是军队和政权生存、发展的基础,深知改革开放和重建经济统一战线对共和国的重要性。不为人民服务、不为百姓谋利,中国共产党就会失去人民支持和执政的合法性,从而失去一切。战争时期如此,和平年代还是如此。
  1989年,有位资深的华东老同志曾这样评说:如果曾山同志1978年还健在,以其资历、声望、功绩、胆识、胸襟、学养、人品、经验、人脉和开放、稳健的经略思维取向,最有可能重新出山成为协助邓小平,辅助胡、赵主持、领导经济改革的总策划师。以邓小平与曾山在历史上有土地革命时期在中央苏区(江西)、解放战争在华东、建国初期在中财委(邓为副主任兼财政部长,曾为副主任兼商业部长)三次合作共事、七大、八大共进中委的历史,90年代曾庆红的政治崛起为证,此推测亦靠谱。
  中国农村改革之父《炎黄春秋》首席顾问杜润生,早在50年代就是邓子恢抵制农村激进合作化的得力助手;担任中科院秘书长期间,又和张劲夫联手为中国科技事业发展制订了一系列有利于人才发展的政策。当今活跃在经济界政治界的许多知名人士,如王岐山、回良玉、刘源、翁永曦、林毅夫、杜鹰、陈锡文、周其仁、王小强、张木生、白南风、王小鲁、温铁军、樊纲、卢迈、张维迎、曹远征、李镇宁、王振跃、孙方明等均曾师从杜润生,或在其属下工作。经济学达人许小年的出位则得益于吴敬琏的扶携。吴思(《炎黄春秋》总编)与杜老亦休戚与共。
  另一个视点是,中共第一代领袖中的周恩来、董必武、刘少奇、陈云和挺进大别山后的邓小平,在华东的人脉很深,思想影响力很大;华东系形成于抗战国共合作时期,没有重蹈土地革命时期的某些“极左”政策;民族民主的抗日统一战线广泛、稳固,华东干部在抗战和解放战争期间,已与民族工商界、民主人士、知识分子和开明绅士阶层建立起唇亡齿寒的亲密关系;华东连以上干部多有初小以上文化。新四军师、旅、团三级党政军干部的绝大多数,在1938年—1942年期间与同期参军的来自上海、南京、杭州、广东及江浙皖中小城市的女知青们结为夫妇。这些受过新学教育的小资型时尚女性,又多出自名门大家。陈毅夫人张茜、粟裕夫人楚青、谭震林夫人葛慧敏、曾希圣夫人余淑、杨尚奎夫人水镜、张凯帆夫人史迈、王集成夫人紫千等都是典型代表。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从农村土地家庭承包、边境贸易开放、中外合资、双轨制、经济特区,到市场开放、税制改革、宏观调控、国企改革、支持发展民营经济、金融改革等已采取的许多措施,都是华东在70年前—50年前曾经大规模践行的回归、更新和发展。因此,华东财委精英们的历史贡献和现实作用,都是具有伟大意义的。
  (作者单位:北京新四军研究会)
  (编辑:王 庆)
其他文献
强强联合,打造剧本  1945年5月4日,在苏中公学附近安丰固晋首演的历史剧《甲申记》,获得了很大的成功。  一年前的3月,郭沫若写了《甲申三百年祭》一文,着重分析了明朝灭亡和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最终失败的原因。以史为鉴,可知兴替。毛泽东在写于同年的《学习和时局》中指出:“我党历史上曾经有过几次表现了大的骄傲,都是吃了亏的……近日我们印了郭沫若论李自成的文章,也是叫同志们引为鉴戒,不要重犯胜利时骄
期刊
1940年5月,铁道游击队正式编成时,隶属八路军山东纵队鲁南军区。抗日战争胜利后,1945年12月新四军军部兼山东军区,铁道游击队隶属新四军鲁南军区序列。1942年刘金山担任了铁道游击队的第二任队长,他的前任队长是洪振海。此时与刘金山搭档的政委是杜季伟,副队长是王志胜,就是小说《铁道游击队》里那个本领高强的王强的原型人物。铁道游击队领导班子由鲁南军区司令部直接任命。  自从铁道游击队打下微山岛后,
期刊
阅读提示  他是朝鲜战场上第一位用高射机枪击落美军飞机的特等功臣,曾荣立一等功两次,二等功两次,是响当当的英雄。回国后,他因伤转入地方工作,但不到40岁却主动退休,从此隐功埋名,到农村当了农民。他有较高的收入,家庭生活却过得不如当地农民,这又是为什么?因为,在他的心底,除了牺牲的战士和他们的亲属,再就是贫困难熬的群众,遭遇不测的村民。终于,他的战功连同他的善举一道,在群众中广为传诵,他的事迹读来催
期刊
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11月,上海、南京相继失陷,日军的铁蹄踏上了江南大地。在这民族存亡的关头,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大义为重,勇敢地挑起抗日救国的重担,继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东渡黄河、出师华北抗战以后,又在南方经过与国民党两个多月的谈判斗争,终于达成协议,将南方八省红军游击队统一整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  闽赣边苏区和闽东苏区的红军游击队接到中共中央东南分局的指示,改编
期刊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常八九”,革命者亦然。面对“不如意之事”处之泰然者,未必很多;遇到挫折,依然不离不弃者,必具崇高人格,新四军老战士李奉三同志便是其中一位。革命征程艰险,他屡遇挫折,泰然淡定,追求真理,终身如一。  李奉三同志原名李敬德,1915年生于安徽省定远县九梓集乡。兄弟5人,排行老二。  李敬德自幼聪颖过人,深得家人喜欢。被教私塾的爷爷视为掌上明珠,施以悉心教导。所以,他不仅四书功底很好,
期刊
1944年春—1945年秋:  以商养军大飞跃  1944年春-1945年北撤前夕,是七师军队和皖江根据地建设大发展的黄金时期,也是财经收入以两倍数持续大增长的黄金时期。至1944年底和1945年初,七师已有财力一次性按军部要求调款5000万元支援五师。  1944年春天,皖江根据地的经济建设中有两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第一件,是根据地民众皆知的黄丝滩大江堤工程建设。在皖江行署吕惠生、张凯帆亲自主
期刊
核心阅读  提起郁达夫和他的文章,人们往往想到颓废、忧郁、感伤等形容词。其实,他还有着鲜为人知的另一面:他有着严肃的生活态度和浓郁的爱国主义情感,无惧艰难险恶的斗争环境且视死如归。日军侵华时期,投笔从戎的作家很多,但只有郁达夫一人在日本投降之后牺牲在异国他乡。或如其言,他不是一个战士,只是一个作家,但他无愧乎一个时代的英雄。  “I am not a fighter, but only a wri
期刊
迎接毛泽东领导的红四军入闽  1929年2月,邓子恢和郭滴人等一起,在龙岩县中甲的一个山村里召开了中共龙岩县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会议根据党的“六大”决议,确定了“争取群众,准备武装暴动,推翻陈国辉反动统治,实现土地革命,建立革命政权”的方针。  3月14日晚上,驻防龙岩的陈国辉旅突然在全城戒严,出动大批部队开往农民斗争比较激烈的白土等一带村庄驻防。原来,毛泽东、朱德、陈毅等领导的红军第四军从井冈山
期刊
在中国,对于上了点年纪的人来说,张恨水这个名字几乎是无人不知,《金粉世家》《啼笑因缘》等作品也几乎是无人不晓。据说,出现在上个世纪20年代的那批“张恨水迷”们一点也不亚于当今的“粉丝”,就连堂堂的“少帅”张学良,也为了一睹大师的风采,亲自摸到了张恨水的寓所,做了一名“不速之客”。  张恨水除了著作等身之外,还有“三绝”,着实叫人不可等闲视之。—其一,能够同时撰写多部小说,最高纪录是七部长篇同时着笔
期刊
新四军是共产党领导的抗战部队,是坚持华中敌后抗战的主力军。它的组建、发展与壮大,经历了艰难困苦、曲折复杂的过程。新四军这支威名远扬的部队,令日伪闻风丧胆,与百姓鱼水情深,曾经诞生了上百位闻名遐迩的战将,发生过成百上千次惨烈的战斗,而那些不为人知的征战英烈、沙场秘闻更是不计其数。这些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值得我们铭记与缅怀。  新四军组建初期的四个支队是分布在南方八省的十四支红军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