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精髓在于“实践与习作”,其有效的途径是:家庭社区为依托;学科延伸为基点;小课题研究为支点;“三小”活动为亮点,其目的是提高学生观察思考、动手实践、习作表达等综合素质。
关键词: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途径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发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指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国家设置、地方管理和学校开发的课程领域。”“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要集中体现学校的特色,学校应对综合实践活动进行统筹规划。”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属于综合实践课程,它的精髓在于“实践与习作”,通过整合让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绽放光彩。
1.以家庭、社区为依托的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
学生在校期间,大量时间都在课堂,而自主动手的机会偏少。为拓展学生的动手空间,为学生独立实践,习作表达,体现个性化特征的设计提供时空保障,而设计《家校联系手册》。它以家庭、社区为依托,在家长的紧密配合下,开展自我服务、家务与社区公益劳动等系列活动。学生将活动的内容、时间、有创意的设计用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先由家长评价,再由老师评价,期末进行综合评价。从反馈的信息看,学生的动手实践技能增强了,综合性学习活动时间增加了,书面表达的积极性也提高了。
2.以学科延伸为基点的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
(1)继语文教材中综合性学习单元与课堂教学之后的学生自主学习活动。如学了《月光曲》一文后,放手让学生利用网络,将学习成果制作成幻灯片,放在各自的网页上,供大家互相学习。如学生作品《走近贝多芬》,内容丰富、设计新颖、图文并茂,最后还有《月光曲》的音乐供大家欣赏。这一过程真正实现了资源共享,体现了学科的整合性和学生习作的自主性。
(2)学生自主策划的文学创作实践活动。在语文与其他学科的整合中,教师指导学生自主策划、组建文学社团。如“天姥小记者”社团等,利用节假日进行采风、撰稿、组稿、设计封面、插图、点评,并自己动手装订成册。这些活动展示了学生们的聪明才智,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由此,学生更加喜爱综合学习活动了。
3.以小课题研究为支点的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
生活是创造的源泉。综合性学习活动十分注重突出学生主体,强调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作文,同时也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老师要善于帮助学生选择一些研究小课题作为支点,成立各种合作探究的实践小组,开展活动。
如《西瓜嫁接的实践研究》课题小组。课题的产生:源于当地连年种植西瓜,易导致病害发生,大幅减产,甚至绝收,于是就产生了做“西瓜嫁接”的课题,方案全部由学生自行设计。经过选种、育苗、嫁接、移种。学生对实践活动过程作了全程描述,对有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最后写出实践报告,其成果入选《研究性学习案例荟萃》一书。活动中学生学会了撰写报告、使用工具等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同时调查访问、分析思考、探究写作等综合能力也提高了。
4.以“三小”活动为亮点的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
开展“三小”活动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习作能力。学校有专门的工作室,专人负责,活动中,学生将作品构思、制作过程、感悟心得等写下来,并最后形成作品简介与综合性学习成果(小论文)。
学校每年开展形式多样的竞赛活动。如“异想天开‘三小’大赛”等,通过比赛,涌现了大量优秀的小论文。实践证明:“三小”活动已成为学校的一大亮点,为打造精品化的特色学校奠定了基础。
5.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成效与启示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硕果累累:教师的课题成果获市三等奖;学生的成果有40多个项目在县、市级以上获奖,有的还在省级刊物发表;学生作文获各级奖达200多人。学习活动给予我们深刻的启示:学生的自主意识增强了,主动性提高了,综合素质也提高了。
面对21世纪的挑战,我们将继续为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而实践,精心设计,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取各种知识,提高习作能力,真正体验到学习的乐趣,让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绽放光彩。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Z].2001.
(作者单位:浙江省新昌县青年路小学)
关键词: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途径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发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指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国家设置、地方管理和学校开发的课程领域。”“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要集中体现学校的特色,学校应对综合实践活动进行统筹规划。”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属于综合实践课程,它的精髓在于“实践与习作”,通过整合让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绽放光彩。
1.以家庭、社区为依托的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
学生在校期间,大量时间都在课堂,而自主动手的机会偏少。为拓展学生的动手空间,为学生独立实践,习作表达,体现个性化特征的设计提供时空保障,而设计《家校联系手册》。它以家庭、社区为依托,在家长的紧密配合下,开展自我服务、家务与社区公益劳动等系列活动。学生将活动的内容、时间、有创意的设计用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先由家长评价,再由老师评价,期末进行综合评价。从反馈的信息看,学生的动手实践技能增强了,综合性学习活动时间增加了,书面表达的积极性也提高了。
2.以学科延伸为基点的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
(1)继语文教材中综合性学习单元与课堂教学之后的学生自主学习活动。如学了《月光曲》一文后,放手让学生利用网络,将学习成果制作成幻灯片,放在各自的网页上,供大家互相学习。如学生作品《走近贝多芬》,内容丰富、设计新颖、图文并茂,最后还有《月光曲》的音乐供大家欣赏。这一过程真正实现了资源共享,体现了学科的整合性和学生习作的自主性。
(2)学生自主策划的文学创作实践活动。在语文与其他学科的整合中,教师指导学生自主策划、组建文学社团。如“天姥小记者”社团等,利用节假日进行采风、撰稿、组稿、设计封面、插图、点评,并自己动手装订成册。这些活动展示了学生们的聪明才智,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由此,学生更加喜爱综合学习活动了。
3.以小课题研究为支点的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
生活是创造的源泉。综合性学习活动十分注重突出学生主体,强调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作文,同时也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老师要善于帮助学生选择一些研究小课题作为支点,成立各种合作探究的实践小组,开展活动。
如《西瓜嫁接的实践研究》课题小组。课题的产生:源于当地连年种植西瓜,易导致病害发生,大幅减产,甚至绝收,于是就产生了做“西瓜嫁接”的课题,方案全部由学生自行设计。经过选种、育苗、嫁接、移种。学生对实践活动过程作了全程描述,对有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最后写出实践报告,其成果入选《研究性学习案例荟萃》一书。活动中学生学会了撰写报告、使用工具等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同时调查访问、分析思考、探究写作等综合能力也提高了。
4.以“三小”活动为亮点的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
开展“三小”活动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习作能力。学校有专门的工作室,专人负责,活动中,学生将作品构思、制作过程、感悟心得等写下来,并最后形成作品简介与综合性学习成果(小论文)。
学校每年开展形式多样的竞赛活动。如“异想天开‘三小’大赛”等,通过比赛,涌现了大量优秀的小论文。实践证明:“三小”活动已成为学校的一大亮点,为打造精品化的特色学校奠定了基础。
5.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成效与启示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硕果累累:教师的课题成果获市三等奖;学生的成果有40多个项目在县、市级以上获奖,有的还在省级刊物发表;学生作文获各级奖达200多人。学习活动给予我们深刻的启示:学生的自主意识增强了,主动性提高了,综合素质也提高了。
面对21世纪的挑战,我们将继续为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而实践,精心设计,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取各种知识,提高习作能力,真正体验到学习的乐趣,让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绽放光彩。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Z].2001.
(作者单位:浙江省新昌县青年路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