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孔炭电极的锂离子电池制备及性能

来源 :电池工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delaopolog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新型SiO2大孔材料为载体,采用原位聚合及真空热解的方法制备出大孔径C/SiO2导电材料,以其为基体经SbCl3原位水解和高温重结晶得到三维大孔结构的C/SiO2/Sb2O3(crystal)复合材料。通过热重分析、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充放电和交流阻抗等多种方法对C/SiO2/Sb2O3的结构和相应锂离子电池的性能进行研究,表明用该大孔炭电极制作锂离子电池的方法可行。电极所固有的三维大孔结构使导电物质与电活性物质保持良好结合,不但能充分发挥Sb2O3地高容量特性,更有利于降低电池的内阻、改善电池的循环
其他文献
用不同的TiO2原料,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固相合成了锂二次电池正极材料Li4Ti5O12。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由介孔TiO2原料合成的Li4Ti5O12正极材料表现出更好的电化学性能。在0.2C倍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低温启动问题是制约其商业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影响PEMFC低温启动的因素可归纳为电池材料、电池系统结构设计、工作参数和其他因素。本文主要介绍
在教学中应用多媒体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开拓教学空间,编制教学软件,促进了课程向个眭化、生活化、系统化方向发展。
设计了一种基于西门子PLC的铅蓄电池生产控制系统,实现铅蓄电池化成液位、温度、压力等参数的智能控制。对西门子可编程控制器应用于铅蓄电池生产的设计思想做了介绍,重点论
网络的迅速发展,使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大大拓宽,人们正在将网络引入课堂。传统教学方法不能很好地达到教学效果,计算机技术在职业学校课程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尤其是课程中多媒体资料应用较多,《化工原理》即为一例。  多媒体技术在化工专业课教学中的优势  1.广泛地获取素材  Internet是一个巨大的教学资源和信息库。从Internet上,可以了解新的教学动态,下载各种教学素材。国内许多学校,多将课程教学
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教师要关注基础,因材施教;关注方式,启发引导;关注能力,强化过程,以全面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为教学目标。文章从以上三个方面
采用黑盒测试方法对某数据采集系统的测试软件进行了测试。通过对软件需求和性能的分析,建立了软件的运行剖面和测试案例,进行了可靠性测试,得到了该软件输入模块的可靠性测试结
简要阐述了CGFC新型路面结构、性能原理和发展概况,通过现有信息资料总结与分析,结合工程实例,简要介绍了OGFC路面施工技术要点。采用高粘度沥青保证OGFC路面应有的大空隙率,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