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与成熟,我国的传媒生态环境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网络自制脱口秀节目异军突起,不仅点击量取得了傲人的成绩,网络口碑也是一路领先其他综艺,日渐成为互联网上最受欢迎的节目形式之一。同时,为了打造差异化内容,深挖潜在观众群体,网络自制脱口秀节目还在不断对内容进行细分和精耕处理。本文试图对我国的网络脱口秀节目的分类和特点进行分析,对比中外脱口秀节目的差异,为网络脱口秀节目的未来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建议。
【关键词】网络自制综艺;脱口秀;节目形式
1. 我国网络脱口秀的分类
20世纪90年代,“脱口秀”概念开始引进中国。随着互联网和移动端的发展,脱口秀阵地从电视转移到网络。2012年后,网络脱口秀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2016网络影视IP改编的“井喷”,网络自制内容的土壤肥沃,网络脱口秀蓬勃发展。笔者从网络脱口秀的表现形态出发,对我国网络脱口秀节目进行以下分类:
1.1 访谈型脱口秀节目
访谈型脱口秀翻译自英文“Talk Show”,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革对当代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与此相适应,人们对社会上的热点问题、重大事件的关注、知情意识及参与意识大大增强。顺应了这种发展趋势,为满足人们的新闻、信息、参与、娱乐的心理需求,访谈类节目应运而生。
访谈型脱口秀文本都离不开主持人开场、介绍嘉宾、以某一新闻事件或话题切入嘉宾的私生活领域的基本结构框架。创新的网络访谈类脱口秀还利用互联网的高交互性,在内容上联合其他应用app,打造出了互联网+访谈的新形式。台湾主持人蔡康永和小S主持的《真相吧,花花万物》,节目以受访明星某一话题切入满足观众对明星窥探欲的同时,与电商结合,加入了购物环节。第一季以嘉宾的购物车为切入点,引导嘉宾和观众访问天猫;第二季以闲鱼回收为主题,探讨明星家里的物品。既创新了节目形式,又打造出节目的独特魅力,延伸了节目的品牌价值。
1.2 喜剧型脱口秀节目
喜剧型脱口秀,或称为单人站立式脱口秀,翻译自英文的“Stand-up Comedy”。此类型节目形式上与我国单口相声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但与单口相声侧重于以第三人称讲述单一故事的形式不同,喜剧型脱口秀的表演多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表演过程中也更重视观点的表达,强调与观众之间的交流感。近年来,大火的网络自制脱口秀节目《吐槽大会》和《脱口秀大会》就是此类型中较为典型的代表。此类型的脱口秀表演,大多会有一个固定的框架,但没有长段的叙事线索,演员会随着思路的变化来不断更换话题和故事,主要目的是用笑料和包袱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我国喜剧型脱口秀节目的内容取材大多以以生活逸事为主,演员通过对生活中一些琐碎小事进行编辑,将原本看似苦涩的生活话题幽默化,以一种荒诞的方式将生活解构重塑。
《脱口秀大会》第二季第1期,话题为“存在感”,脱口秀演员以自己生活的经历与经验去切入这个话题,整期下来7位喜剧演员共讲述了40个喜剧段子,其中以自己和朋友的生活逸事为切入点阐述这个话题占比高达80%。20%是以社会的现象为切入点。
1.3 讨论型脱口秀节目
讨论型的脱口秀又称为群体脱口秀,是脱口秀节目发展的一个变式,节目嘉宾人数多为5人以上。功能上以娱乐为主,但通常会兼顾一定的教育功能,起到一种知识传播的作用。例如,《非正式会谈》第五季每期嘉宾都在十位左右,每期都有不同的主题分享各国的人文风情和社会趣事;《奇葩说》每期嘉宾都在十位以上,话题大多与情感和年轻人的生活日常有关,其中不少观点和评论对现实生活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此类节目以电视谈话类节目为基础,延伸出网络讨论型脱口秀节目。快节奏的节目进程、鲜明的节目特色、更为强有力的思想碰撞给观众呈现出多元的价值观以及开阔的生活态度。在《奇葩说》第五季第9期中,以“情侣吵架谁该先道歉”为辩题,辩手陈铭和辩手詹青云的来回论据犀利洞察,条理分明,既适用于日常又便于二次传播。
1.4 评述型脱口秀节目
评述型的脱口秀节目是访谈类脱口秀节目和科教类节目相结合的产物,其教育功能更为突出,具有寓教于乐的典型特征。例如高晓松的《晓说》,郭德纲的《郭论》,和王佩瑜的《瑜你台上见》等,都是评述型脱口秀节目中的典型代表。该类型虽然和喜剧型脱口秀节目同样表现为一个人进行叙事,但通常会有一条主线剧情,中间穿插的小故事也多与主线的叙事内容有着一定的关联性。
例如,在《艺术很难吗》第五季第2期中,节目以挂在酒店的画《韩熙载夜宴图》为切入点,向观众讲解了唐朝末年的衰败、中国人物画的起源以及中国画的布局。看似零散,实则围绕一个主题—唐末的时事局面,进行述说。
1.5 情景型脱口秀节目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传播技术的进步,脱口秀节目另辟蹊径,在原有的访谈基础上增添有趣的设定和环节,衍生出独特的情景剧混搭脱口秀节目。情景剧脱口秀话题紧跟网络热点,用场景创新演绎和花样解读,让观众在捧腹大笑之余若有所思。
《周六夜现场》采用了创新地方式,将舞蹈、唱跳、模仿、情景剧链接于一起,满足了年轻人地多重喜好。节目也注重融合中国元素,节目围绕地话题也是国内年轻人经常关注地“愛情、友情、工作、家庭地痛点。将中国地本土化表现得淋漓尽致。《周六夜现场》第一期邀请张杰,结合与当下观众流行的元素进行改编,制作情景剧《你为什么不点小龙虾》结合当下人们喜欢小龙虾配啤酒的潮流,然而张杰却在情景剧说小龙虾很脏,不吃小龙虾,极度吸引了观众对剧情地期待,万万猜不出坚决不吃小龙虾的张杰最后点了小龙虾,魔性又有吸晴性。
2. 我国网络脱口秀的特点
2.1 语言诙谐,隐喻性强
以娱乐为目的网络脱口秀,语言上以幽默风趣见长。我国网络脱口秀通常以创造包袱式的语言来体现幽默;慢条斯理的梳理铺垫,需要经过拨开层层铺垫才能取其笑点。节目中,主持人和嘉宾的言语表达不再循规蹈矩,嬉笑怒骂成为常态,节目用幽默、夸张、随性、自嘲自黑的方式,挖掘出节目各种幽默搞笑的元素,博得观众一笑,使观众获得做简单纯粹的快乐。另外,受汉语的特点影响,脱口秀演员的语言表达具有一定的隐喻性,即便是很严肃的话题,也不一针见血,直抒胸臆地表达出来,而是用诙谐的话语来隐喻,化解话题的严肃性,使氛围变得轻松。
2.2 形式多样,脱口秀+成为新风向
近年来,脱口秀节目在我国的发展越发迅猛,各平台为了流量的争夺,内容上多以热点事件为主,将话题聚焦于社会、舆论、媒体事件,在形式呈现上力求突破,力争差异化的发展,“说唱+脱口秀”、“辩论+脱口秀”、“情景剧+脱口秀”等脱口秀+成为新风向,在语言表达之外增加了肢体、表情和戏剧的多元化呈现,既丰富了笑点也切中了年轻人看重画面效果。
2.3 重视节目的本土化改编与创新
脱口秀作为一种引进的节目形式,进入我国后一直不断经历本土化改造,表现形式也日趋多样化。不少脱口秀节目中都出现接入了大量本地的文化特色,以渲染当地的情怀。同时节目中还融入了我国本土特色的音乐、舞蹈、戏剧等艺术表现形式,如京剧老生王佩瑜推出的京剧脱口秀《瑜你在一起》,就是脱口秀本土化的优秀尝试。一些用语言难以表达出来的思想,通过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折射出人类情感的本质,艺术元素的融入能够丰富脱口秀节目的内容,也使节目更加具有逻辑结构,更加充满中国特色。
3. 结语
脱口秀节目作为一种欧美“舶来品”,在内容创作上因坚持不断优化,打造具有本土特色的节目。节目语言在犀利表达的同时也要注意话语的尺度和内涵,不能同流低俗的简单表达,要充分释放汉语隐喻的高级幽默,玩转自如,给予观众高雅的愉悦感受。
同时,脱口秀节目要有一定的教育性和指导性,并主动承担起文化传播的责任,具有文化传承能力。脱口秀是传递愉悦的节目,若娱乐与文化结合起来,能提升了节目的魅力,更重要的是给节目带来长期的发展空间,既满足观众对于文化需求,也能增加节目的可看性。
社会不断发展,观众的口味也不断变化,学会为观众“把脉”,为脱口秀注入文化内涵和时代精神是我国网络脱口秀不断发展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张昆:《群体脱口秀节目叙事机制研究》.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第3页
[2]刘红叶.美国脱口秀的分类与特点分析[J].新闻研究导刊,2018
[3]陈可雄.脱口秀节目中国本土化的表现特点分析.实践与思考.
【关键词】网络自制综艺;脱口秀;节目形式
1. 我国网络脱口秀的分类
20世纪90年代,“脱口秀”概念开始引进中国。随着互联网和移动端的发展,脱口秀阵地从电视转移到网络。2012年后,网络脱口秀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2016网络影视IP改编的“井喷”,网络自制内容的土壤肥沃,网络脱口秀蓬勃发展。笔者从网络脱口秀的表现形态出发,对我国网络脱口秀节目进行以下分类:
1.1 访谈型脱口秀节目
访谈型脱口秀翻译自英文“Talk Show”,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革对当代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与此相适应,人们对社会上的热点问题、重大事件的关注、知情意识及参与意识大大增强。顺应了这种发展趋势,为满足人们的新闻、信息、参与、娱乐的心理需求,访谈类节目应运而生。
访谈型脱口秀文本都离不开主持人开场、介绍嘉宾、以某一新闻事件或话题切入嘉宾的私生活领域的基本结构框架。创新的网络访谈类脱口秀还利用互联网的高交互性,在内容上联合其他应用app,打造出了互联网+访谈的新形式。台湾主持人蔡康永和小S主持的《真相吧,花花万物》,节目以受访明星某一话题切入满足观众对明星窥探欲的同时,与电商结合,加入了购物环节。第一季以嘉宾的购物车为切入点,引导嘉宾和观众访问天猫;第二季以闲鱼回收为主题,探讨明星家里的物品。既创新了节目形式,又打造出节目的独特魅力,延伸了节目的品牌价值。
1.2 喜剧型脱口秀节目
喜剧型脱口秀,或称为单人站立式脱口秀,翻译自英文的“Stand-up Comedy”。此类型节目形式上与我国单口相声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但与单口相声侧重于以第三人称讲述单一故事的形式不同,喜剧型脱口秀的表演多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表演过程中也更重视观点的表达,强调与观众之间的交流感。近年来,大火的网络自制脱口秀节目《吐槽大会》和《脱口秀大会》就是此类型中较为典型的代表。此类型的脱口秀表演,大多会有一个固定的框架,但没有长段的叙事线索,演员会随着思路的变化来不断更换话题和故事,主要目的是用笑料和包袱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我国喜剧型脱口秀节目的内容取材大多以以生活逸事为主,演员通过对生活中一些琐碎小事进行编辑,将原本看似苦涩的生活话题幽默化,以一种荒诞的方式将生活解构重塑。
《脱口秀大会》第二季第1期,话题为“存在感”,脱口秀演员以自己生活的经历与经验去切入这个话题,整期下来7位喜剧演员共讲述了40个喜剧段子,其中以自己和朋友的生活逸事为切入点阐述这个话题占比高达80%。20%是以社会的现象为切入点。
1.3 讨论型脱口秀节目
讨论型的脱口秀又称为群体脱口秀,是脱口秀节目发展的一个变式,节目嘉宾人数多为5人以上。功能上以娱乐为主,但通常会兼顾一定的教育功能,起到一种知识传播的作用。例如,《非正式会谈》第五季每期嘉宾都在十位左右,每期都有不同的主题分享各国的人文风情和社会趣事;《奇葩说》每期嘉宾都在十位以上,话题大多与情感和年轻人的生活日常有关,其中不少观点和评论对现实生活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此类节目以电视谈话类节目为基础,延伸出网络讨论型脱口秀节目。快节奏的节目进程、鲜明的节目特色、更为强有力的思想碰撞给观众呈现出多元的价值观以及开阔的生活态度。在《奇葩说》第五季第9期中,以“情侣吵架谁该先道歉”为辩题,辩手陈铭和辩手詹青云的来回论据犀利洞察,条理分明,既适用于日常又便于二次传播。
1.4 评述型脱口秀节目
评述型的脱口秀节目是访谈类脱口秀节目和科教类节目相结合的产物,其教育功能更为突出,具有寓教于乐的典型特征。例如高晓松的《晓说》,郭德纲的《郭论》,和王佩瑜的《瑜你台上见》等,都是评述型脱口秀节目中的典型代表。该类型虽然和喜剧型脱口秀节目同样表现为一个人进行叙事,但通常会有一条主线剧情,中间穿插的小故事也多与主线的叙事内容有着一定的关联性。
例如,在《艺术很难吗》第五季第2期中,节目以挂在酒店的画《韩熙载夜宴图》为切入点,向观众讲解了唐朝末年的衰败、中国人物画的起源以及中国画的布局。看似零散,实则围绕一个主题—唐末的时事局面,进行述说。
1.5 情景型脱口秀节目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传播技术的进步,脱口秀节目另辟蹊径,在原有的访谈基础上增添有趣的设定和环节,衍生出独特的情景剧混搭脱口秀节目。情景剧脱口秀话题紧跟网络热点,用场景创新演绎和花样解读,让观众在捧腹大笑之余若有所思。
《周六夜现场》采用了创新地方式,将舞蹈、唱跳、模仿、情景剧链接于一起,满足了年轻人地多重喜好。节目也注重融合中国元素,节目围绕地话题也是国内年轻人经常关注地“愛情、友情、工作、家庭地痛点。将中国地本土化表现得淋漓尽致。《周六夜现场》第一期邀请张杰,结合与当下观众流行的元素进行改编,制作情景剧《你为什么不点小龙虾》结合当下人们喜欢小龙虾配啤酒的潮流,然而张杰却在情景剧说小龙虾很脏,不吃小龙虾,极度吸引了观众对剧情地期待,万万猜不出坚决不吃小龙虾的张杰最后点了小龙虾,魔性又有吸晴性。
2. 我国网络脱口秀的特点
2.1 语言诙谐,隐喻性强
以娱乐为目的网络脱口秀,语言上以幽默风趣见长。我国网络脱口秀通常以创造包袱式的语言来体现幽默;慢条斯理的梳理铺垫,需要经过拨开层层铺垫才能取其笑点。节目中,主持人和嘉宾的言语表达不再循规蹈矩,嬉笑怒骂成为常态,节目用幽默、夸张、随性、自嘲自黑的方式,挖掘出节目各种幽默搞笑的元素,博得观众一笑,使观众获得做简单纯粹的快乐。另外,受汉语的特点影响,脱口秀演员的语言表达具有一定的隐喻性,即便是很严肃的话题,也不一针见血,直抒胸臆地表达出来,而是用诙谐的话语来隐喻,化解话题的严肃性,使氛围变得轻松。
2.2 形式多样,脱口秀+成为新风向
近年来,脱口秀节目在我国的发展越发迅猛,各平台为了流量的争夺,内容上多以热点事件为主,将话题聚焦于社会、舆论、媒体事件,在形式呈现上力求突破,力争差异化的发展,“说唱+脱口秀”、“辩论+脱口秀”、“情景剧+脱口秀”等脱口秀+成为新风向,在语言表达之外增加了肢体、表情和戏剧的多元化呈现,既丰富了笑点也切中了年轻人看重画面效果。
2.3 重视节目的本土化改编与创新
脱口秀作为一种引进的节目形式,进入我国后一直不断经历本土化改造,表现形式也日趋多样化。不少脱口秀节目中都出现接入了大量本地的文化特色,以渲染当地的情怀。同时节目中还融入了我国本土特色的音乐、舞蹈、戏剧等艺术表现形式,如京剧老生王佩瑜推出的京剧脱口秀《瑜你在一起》,就是脱口秀本土化的优秀尝试。一些用语言难以表达出来的思想,通过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折射出人类情感的本质,艺术元素的融入能够丰富脱口秀节目的内容,也使节目更加具有逻辑结构,更加充满中国特色。
3. 结语
脱口秀节目作为一种欧美“舶来品”,在内容创作上因坚持不断优化,打造具有本土特色的节目。节目语言在犀利表达的同时也要注意话语的尺度和内涵,不能同流低俗的简单表达,要充分释放汉语隐喻的高级幽默,玩转自如,给予观众高雅的愉悦感受。
同时,脱口秀节目要有一定的教育性和指导性,并主动承担起文化传播的责任,具有文化传承能力。脱口秀是传递愉悦的节目,若娱乐与文化结合起来,能提升了节目的魅力,更重要的是给节目带来长期的发展空间,既满足观众对于文化需求,也能增加节目的可看性。
社会不断发展,观众的口味也不断变化,学会为观众“把脉”,为脱口秀注入文化内涵和时代精神是我国网络脱口秀不断发展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张昆:《群体脱口秀节目叙事机制研究》.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第3页
[2]刘红叶.美国脱口秀的分类与特点分析[J].新闻研究导刊,2018
[3]陈可雄.脱口秀节目中国本土化的表现特点分析.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