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冬小麦前期在入冬前需采取相应的田问管理,冬后还需注重其中后期管理,加大肥水管理力度,以保证冬小麦的增收增产。
冬小麦播种时间多以9月中下旬至10月上旬为主,成熟期则是翌年5月底至6月中下旬。冬小麦具有高复种指数的优点,能有效提高当地的粮食产量,有较高的商品价值,是目前推广种植的农作物之一。本文现对冬小麦的高产栽培技术进行阐述,具体结果如下所示。
1播前准备
1.1品种选择
品種选择方面应当结合当地气候、栽培条件以及与生产发展和市场需求相符来进行品种选择,同时还需参考小麦生产专家以及市场分析专家的指导意见,防止生产中过于盲目。冬小麦品种选择应当以该品种是否有丰产性及抗逆性为选取标准,另还需根据土壤质量进行选择,例如烟农19、皖麦23等品种适用于高肥水地块;而鲁麦21等品种适用于中低肥水地块。同时还需进一步测试鉴定种子质量,对储藏一定时间后且经过加工的种子观察其发芽率、水分指标是否达到预期标准,并进行播种,播种前还需做好晒种、选种等一系列准备工作。播种前,每100kg种子需混合进200~300g的多菌灵来进行病害虫防治。
1.2选择地块
地块选择地势平坦、耕性良好、排灌配套、土层深厚、土壤肥沃的地块才是种值冬小麦的最佳地块选择。农民通过细耙、精细整地来保证土质的疏松、细平,一个良好的土壤环境对于全苗的培育和成长是基础。在整地过程中应当以一平、二匀、三松为整体标准,其中,土地平整,深耕高度超过25cm,耕前耕后分别是以粗平、复平现状,防止有墒沟伏脊现状出现视为一平;墒情、水土肥力保持均匀为二匀;土壤松紧程度适中,无明暗坷垃为三松。冬小麦种植应当以集中连片为最佳,有利于减少人力物力耗损和方便统一管理。
1.3灌足底墒水
灌足底墒水时需以灌匀灌透,不冲不漏的灌注标准每667m2取80~100m3的灌量进行灌注。
1.4施足基肥
农民根据配方进行定量施肥,对节约成本及提高肥料利用率具有显著的现实意义。通常来说,底肥都是每667m2种植面积需取1000~2000kg的优质有机肥、10kg尿素、20~30kg三料磷肥及5~10kg钾肥进行混合喷洒,后进行翻地施入。
1.5播前整地
灌底墒水后进行播前整地,在土壤处于适耕状态下进行耕后耙耱,并保证其耕后达到地边整齐、土地平整、土地松碎及田问清洁的冬小麦种植标准。
2播种
2.1适期播种
根据近几年的气候变化来看,入冬前9~11月份的气温均是呈现上升趋势,故播种时期应当结合当地气象预报为主来进行确定。适期播种能直接影响幼苗是否能茁壮成长的关键所在。据相关数据统计结果表明,按照正常年份推算最适宜冬小麦种植时间在10月5~25日期间。
2.2注重播种质量
播种时应当注重其播种间距以及深度和土壤覆盖程度的一致性,并保证播种达到播行端直、下籽均匀、接茬准确、深浅一致的水平标准。且取5kg/667m2氮磷复合肥进行带肥下种,早播不宜过多,晚播时可在原播量基础上适当增加。
3田间管理
3.1冬前管理
(1)查苗补种:冬小麦播种后10天,针对出苗率低的部分地块给予小水轻灌,保证其齐苗发展。(2)适时冬灌:越冬水灌注时间取平均气温下降至4~5℃时最宜,其浇灌越冬水多以11月初前后最为适宜,且每667m2需取60~80m3的灌水量。
3.2次年管理
及时春耙:冬麦返青后需及时进行春耙,最佳耕地时间需确定在3月初,每次以2~3次的盐碱地耙地频率且每耙保持在3~5cm的耙地深度。(2)水肥管理:冬小麦返青后需以每667m2取10kg施尿素进行第一水灌注。持续灌水7~10天后进行第二水浇灌,在其后期的抽穗、扬花及灌浆使其保证其供水需求,同时还需注意冬麦灌浆时防止因大风天气因素导致冬麦倒伏的现象出现。若其后期出现缺肥现象,调整其施尿素至17~20kg进行施肥。(3)化学除草:小麦起身拔节期通常处于4月中旬前后,取300~400g/667m2的二甲四氯与25~30kg水配置成混合液体对田间阔叶杂草进行灭除。(4)病虫害防治:小麦拔节后期及灌浆期根据相应的麦田病虫害发生情况采取合理的药剂进行防治。
3.3注重后期管理
(1)浇好灌浆水:小麦需水量最高的时期是其抽穗灌浆期,在其扬花后10~15天内需及时对其进行足量的浇灌浆水补充,并对其田间小气候起到有效的改善作用,提高小麦质量。(2)叶面追肥:小麦扬花后进行灌浆时,需在晴天下午大概4点左右取2%尿素与0.3%磷酸二氢钾配置成混合液体对其叶面进行喷施,以7~10天的时间间隔持续喷洒2次。有利于提高冬小麦的生产质量。(3)适时收获:蜡熟末期是小麦适时收获的最佳时期其主要是以麦穗、穗下节和叶片变黄且茎秆有弹性,籽粒坚硬且有22%籽粒含水量的长相呈现。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冬小麦的高产栽培技术的有效作业操作,对提高其产量、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望采纳。
冬小麦播种时间多以9月中下旬至10月上旬为主,成熟期则是翌年5月底至6月中下旬。冬小麦具有高复种指数的优点,能有效提高当地的粮食产量,有较高的商品价值,是目前推广种植的农作物之一。本文现对冬小麦的高产栽培技术进行阐述,具体结果如下所示。
1播前准备
1.1品种选择
品種选择方面应当结合当地气候、栽培条件以及与生产发展和市场需求相符来进行品种选择,同时还需参考小麦生产专家以及市场分析专家的指导意见,防止生产中过于盲目。冬小麦品种选择应当以该品种是否有丰产性及抗逆性为选取标准,另还需根据土壤质量进行选择,例如烟农19、皖麦23等品种适用于高肥水地块;而鲁麦21等品种适用于中低肥水地块。同时还需进一步测试鉴定种子质量,对储藏一定时间后且经过加工的种子观察其发芽率、水分指标是否达到预期标准,并进行播种,播种前还需做好晒种、选种等一系列准备工作。播种前,每100kg种子需混合进200~300g的多菌灵来进行病害虫防治。
1.2选择地块
地块选择地势平坦、耕性良好、排灌配套、土层深厚、土壤肥沃的地块才是种值冬小麦的最佳地块选择。农民通过细耙、精细整地来保证土质的疏松、细平,一个良好的土壤环境对于全苗的培育和成长是基础。在整地过程中应当以一平、二匀、三松为整体标准,其中,土地平整,深耕高度超过25cm,耕前耕后分别是以粗平、复平现状,防止有墒沟伏脊现状出现视为一平;墒情、水土肥力保持均匀为二匀;土壤松紧程度适中,无明暗坷垃为三松。冬小麦种植应当以集中连片为最佳,有利于减少人力物力耗损和方便统一管理。
1.3灌足底墒水
灌足底墒水时需以灌匀灌透,不冲不漏的灌注标准每667m2取80~100m3的灌量进行灌注。
1.4施足基肥
农民根据配方进行定量施肥,对节约成本及提高肥料利用率具有显著的现实意义。通常来说,底肥都是每667m2种植面积需取1000~2000kg的优质有机肥、10kg尿素、20~30kg三料磷肥及5~10kg钾肥进行混合喷洒,后进行翻地施入。
1.5播前整地
灌底墒水后进行播前整地,在土壤处于适耕状态下进行耕后耙耱,并保证其耕后达到地边整齐、土地平整、土地松碎及田问清洁的冬小麦种植标准。
2播种
2.1适期播种
根据近几年的气候变化来看,入冬前9~11月份的气温均是呈现上升趋势,故播种时期应当结合当地气象预报为主来进行确定。适期播种能直接影响幼苗是否能茁壮成长的关键所在。据相关数据统计结果表明,按照正常年份推算最适宜冬小麦种植时间在10月5~25日期间。
2.2注重播种质量
播种时应当注重其播种间距以及深度和土壤覆盖程度的一致性,并保证播种达到播行端直、下籽均匀、接茬准确、深浅一致的水平标准。且取5kg/667m2氮磷复合肥进行带肥下种,早播不宜过多,晚播时可在原播量基础上适当增加。
3田间管理
3.1冬前管理
(1)查苗补种:冬小麦播种后10天,针对出苗率低的部分地块给予小水轻灌,保证其齐苗发展。(2)适时冬灌:越冬水灌注时间取平均气温下降至4~5℃时最宜,其浇灌越冬水多以11月初前后最为适宜,且每667m2需取60~80m3的灌水量。
3.2次年管理
及时春耙:冬麦返青后需及时进行春耙,最佳耕地时间需确定在3月初,每次以2~3次的盐碱地耙地频率且每耙保持在3~5cm的耙地深度。(2)水肥管理:冬小麦返青后需以每667m2取10kg施尿素进行第一水灌注。持续灌水7~10天后进行第二水浇灌,在其后期的抽穗、扬花及灌浆使其保证其供水需求,同时还需注意冬麦灌浆时防止因大风天气因素导致冬麦倒伏的现象出现。若其后期出现缺肥现象,调整其施尿素至17~20kg进行施肥。(3)化学除草:小麦起身拔节期通常处于4月中旬前后,取300~400g/667m2的二甲四氯与25~30kg水配置成混合液体对田间阔叶杂草进行灭除。(4)病虫害防治:小麦拔节后期及灌浆期根据相应的麦田病虫害发生情况采取合理的药剂进行防治。
3.3注重后期管理
(1)浇好灌浆水:小麦需水量最高的时期是其抽穗灌浆期,在其扬花后10~15天内需及时对其进行足量的浇灌浆水补充,并对其田间小气候起到有效的改善作用,提高小麦质量。(2)叶面追肥:小麦扬花后进行灌浆时,需在晴天下午大概4点左右取2%尿素与0.3%磷酸二氢钾配置成混合液体对其叶面进行喷施,以7~10天的时间间隔持续喷洒2次。有利于提高冬小麦的生产质量。(3)适时收获:蜡熟末期是小麦适时收获的最佳时期其主要是以麦穗、穗下节和叶片变黄且茎秆有弹性,籽粒坚硬且有22%籽粒含水量的长相呈现。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冬小麦的高产栽培技术的有效作业操作,对提高其产量、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望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