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楼上今日美术馆新馆长

来源 :财富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huz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早闻“谢素贞”大名是源于我2006年夏在日本媒体的那段编辑经历。当时每个月至少两次联络各艺术机构,适逢她刚接任中央美院美术馆馆长,在很多场合都能得见。后来她到雅昌集团任总监,再后来的独立策展人身份,都是我关注和学习的榜样。在提交本专题的撰写计划时,还在筹划是托央美美术馆还是雅昌网的朋友帮忙引荐。后得知她担任今日美术馆馆长,就如常提交采访提纲,很快得到了谢馆长接受面访的回复,还是在四楼的馆长办公室,聆听了她完整的成功历程,其中不仅有专业养成,激情志向,更有运筹帷幄和文化情怀。
  职业生涯
  谢馆长的从艺之路始于“从小到大”一路代表学校参加美术比赛的得奖经历,这源于她接受了较好的公共美术教育。大学主修的专业是商科,毕业后顺理成章地在外商企业工作,薪水颇丰,且享受着艺术行业带来的周末体验和灵感涌动。
  工作后不久的1988年,她看到了一家优质画廊的招聘信息,就主动前去,虽领着几乎是原来一半的薪水,却能每天面对浪漫的法国巴黎画派原作(莫迪里阿尼、夏加尔、卢梭等)和台湾本土画家的精品;后来又到了一家日本画廊工作,接触大量现代艺术作品(马蒂斯、毕加索等)。这两份经历使她萌生了到欧洲游历美术馆,观摩原作,继而整合曾经积累的各方面资源,为台湾本土的当代艺术服务的想法。后来自费旅欧,1999年又在英国伦敦大学哥德史密斯学院攻读策展与艺术行政专业,获得硕士学位后返台,也曾任教于台湾实践大学时尚与媒体设计研究所及国立台北艺术大学。
  旅欧归来后她还创办了“台湾画廊”,专注于台湾本土艺术家,杨三郎、廖继春、陈澄波等老一辈画家以及中青年优秀画家的作品都是其主打,以至举凡赴台研究和收藏台湾艺术家作品的人都把她的画廊当做必到之处。后来有了台湾“山艺术”的美术馆执行馆长、基金会执行长和杂志执行主编的三合一身份,加深了对台湾本土艺术、俄罗斯艺术的接触,更开启了谢素贞和“大陆优秀艺术家”的不解之缘。此后还有一份在台湾的重要职业经历“台北当代美术馆馆长”,员工均是专业人士,义工多达百余人,并创下了N个第一:台湾第一个以当代艺术为定位,第一家公办民营,第一个从古迹化身,第一个与学校共教合作,以及第一个由专门基金运营,以及第一个“有人排队看当代艺术”的美术馆。
  大陆缘分
  我曾采访过“山艺术”的负责人,深知此机构对那时中国当代艺术的接触面和影响度。谢素贞说原本以为“不狂狷枉少年”,但见到了那些老一辈画家就慨叹“温润、谦卑之美好”,也开始着迷是什么样的土地孕育了那样的当代艺术和人格精神。
  后来她有机会申请到了中央美术学院的博士学位攻读资格,前后共做了7年博士候选人(其中回台湾工作了三年),驻足在中央美院的校园之内,游走在国内重要展览之间,还在798租了一个诺大的工作室,浸润在活生生的中国当代艺术生态的最前沿。
  2009年11月,还在继续博士研究的谢素贞受雅昌集团邀请担任艺术总监。一年多的时间里曾代理网站总编辑主持了网站改版,创意并发布了“战略白皮书”,完善了整个集团的营销战略。她说雅昌集团的工作经历完成了她整个艺术行政体系上“最缺乏”的艺术网络推广的功课。然后就是在“博士候选人的最后保留资格”之际完成了论文撰写和答辩,获得美术史专业博士学位。然后是短暂的“独立策展人”生涯,做喜欢的展览,帮助别人的同时也实现自己的夙愿。这样几十年,从台湾到大陆,她累计策划过上百场主题与类别各异的当代艺术展,在艺术领域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深厚的专业基础。
  入主今日
  2012年11月,今日美术馆换帅,谢素贞上任。她说这段时间陆续有7、8个机构想邀请她担任负责人,这是一件好事,毕竟有这么多人关注这项事业,最后应承了今日美术馆的职位也是经过充分的比较和考量。上任以后她低调而务实,没有接受媒体采访谈论理念和设想,而是迅速展开了对整个今日美术馆体系的梳理与开拓,数名“业内重要人物”相继被她招致麾下,可以看出其中的布局与格调。
  2013年元旦过后的刘小东个展上,对仅有四幅新疆和田采玉现场的大幅油画写生作品的图片、文献、速写、草稿、纪录片和互动专区的综合呈现让我眼前一亮,虽然这更多的是策展人和上任馆长的合作,但其中一定不乏新馆长的作用和可以链接的气质。展览中见到了谢馆长并得以聊叙几句,仍是那么亲和,言谈之中可以感觉到她有些劳累,但更重要的是有条不紊,胸有成竹。
  在今日美术馆这样一个国内第一家,也是最著名、最成功的民营美术馆平台和整个“今日体系”所涵盖和辐射的内容和资源上,谢素贞所拥有的全面而有效的艺术行政流程经验,专业且大量的当代艺术策展经验,完整而丰富的衍生品开发经验,长期而深入的政府沟通和国际合作经验,以及上文提到的网络管理和推广运营经验,曾经屡建战功的美术馆体系建设和综合管理经验, 都将合力助她“打造”艺术社区和美术馆聚落,酝酿衍生品中心、设计馆、儿童馆、水墨馆综合布局,倡导手工元素和情感凝华的“有机生活”,设立常态化和多元化的艺术生活体验的“周末市集”,并勾勒出一个新的“今日美术馆群落”。
  成功秘笈
  谢馆长说“感恩”是其成功之路上的最大体会,每一个结点中都有那么多让她感动的平凡人和平凡事,这其中有人格力量的升华,更有专业经验的提升。而艺术事业带给人的“激情”是她持之以恒的动力和发光发热之源,这种激情是是可以体会、交流、分享、传递和放大的,这正是当代艺术的迷人之处。至于行业所需的“专业性”和“做事诚恳”以及“各种美德”更是她心中“不言自明”的基本素质,对自己而言如此,带领团队和建立事业的根基也如此。而这些素质的养成都源于一种“学习”的习惯,看到好作品会微笑,看到好书、好文字会心动,看到优秀的人和事会敬佩和感动。
  访谈末了,谢馆长站在四楼的窗前,面对远方说“水墨艺术馆”是她最后的心愿。希望在京郊一个山好水好之处造上适切的建筑,栽种合宜的树木花草,完全营造出一派中国传统文化的气质和场域。展览将以中国元素为主题,门票或采用敬天祭礼的焚香模式,辅以吟诵、雅乐和高科技的呈现手段,让人深入体悟,把这种国人最骄傲的文化精神传承出去。
其他文献
曾于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引起广大反响与社会议题的艺术家蔡国强的《农民达·芬奇》大型个展,在3年后登录南美巴西,并从2013年2月-9月先后在巴西利亚、圣保罗以及里约热内卢三个巴西重要城市展出。此次展览,是蔡国强先生首次为巴西带来其大型个展,也是中国的农民创造首次进入南美世界。巴西站的《农民达芬奇》,以探索人类创造力的原点为主轴,集结遍布中国各地的个体农民追寻梦想、对发明创造充满热情和勇气的故
期刊
贾廷峰简介:  北京798艺术区太和艺术空间董事长,北京数家拍卖行当代艺术顾问,《艺术收藏》杂志创始人及主编、泰中艺术家联合会高级艺术顾问、德国DCKD艺术中心总顾问、美国迈阿密NINA TORRES艺术机构合伙人,雅昌艺术网首页专栏作家,艺术经纪人、自由撰稿人、艺术策展人。  壹问  2013美国迈阿密国际当代艺术博览会于1月在美国迈阿密这座活力四射的城市举办,在全球经济危机蔓延的背景下,本届海
期刊
“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的愿望大多如此。”——钱钟书这句著名的话,显然不能包括“上层阶级”的围城在内。自从有了阶级的分别,对于上层阶级的精英团体来说,从来都是只有人想冲进围城去,大概没有人想从围城里逃出来。就算偶尔有个别逃兵,也无法摆脱身上的阶级符号与身份标签,无论他叫做李叔同还是叫做弘一法师,同样都是上层阶级的精英。  我们常常看到的情景是,中下层阶级的人
期刊
2013年1月18日,国际知名的英国艺术家马克·奎恩(Marc Quinn)创作的重达7吨,长达10米的巨型婴儿雕塑《星球》落户新加坡滨海湾公园。这件由印尼企业家布特拉·玛斯阿贡(Mr. and Mrs. Putra Masagung)夫妇捐赠的作品将作为园内的永久展示品被安置在公共草坪上。奎恩对作品的“新家”奎恩很满意,他表示因为作品表达的是关于环境、自然和人类的关系。所以滨海湾公园是一个完美的
期刊
这次“成功女性”的专题规划,陆老师是我的首选,她说我们是“老朋友”,不需要面访这样“严肃”,通个电话、写写邮件就可以了。但那天刚巧有机会得以见面,在她一连串的电视录制节目之后已近深夜十点,在酒店的西餐厅又开始一档会谈。我一进门就看见她,依旧是标志性的“酒红色美发”,气质亭亭,仪态优雅。实际上2008年初我有幸认识陆老师后,常在各样场合遇见,每次都能聊上几句,她对后辈非常真诚,倾囊相授,有事请教之时
期刊
手工艺近年来开始受到重视,亚洲民艺之美一再被追根溯源,却发现多种门类已经岌岌可危。也许是由于自身保护措施良莠不齐,我们开始审视日本在保护传承手工艺方面的经验,以供学习借鉴。  上世纪60年代起,日本传统文化回归思潮高涨,并开始了传统文化的振兴运动.在这一运动中,最为重要的事件即是于昭和49年5月推出了《传统工艺品产业振兴法》。这可谓是一部有关传统工艺品产业保护与振兴的国家大法,对促进传统工艺文化活
期刊
成就冠军风范的原因是什么?  包一晨答得言简意赅:  理想成就未来,  传承实现梦想,  创新稳步前行。  拥有富足的生活,他是人们口中的富二代,但他并不喜欢这个称呼。初见时,说话不紧不慢,言谈举止透露出沉稳和世故让人印象深刻。  他的父亲,是南江集团的董事长,一位低调的上海富豪,从事地产和影视文化产业。“沪上第一豪宅”檀宫别墅就是南江集团的作品。  受父亲的影响,包一晨开始自己创业,如今他与父辈
期刊
绘画之路  潘公凯先生的小学阶段愉快且充满理想,他在杭州唯一一所供外宾参观的安吉路小学读书,那是浙江省的典范校,整个学校都是按照苏联小学的模式新建的,桌椅分高低,每个教室的窗台上都摆着花,校园里有草坪,连小学生的厕所都是抽水马桶,这在当时相当奢侈。老师是全国特级教师,教得特别好,学生常在礼堂上课,后面坐的从各地来的听课教师比学生还多。潘先生是成绩特别棒的学生,学什么都很快,小学一年级开始当班长,争
期刊
早就得到了《财富堂》的邀请,撰写“成功女性”的专题,作为新春三月的献礼。  酝酿许久,一直在盘算所熟知的哪些忙于推动当代艺术发展的女性更具代表意义。后来锁定如下诸位:  “退休”策展人陆蓉之先生,她现在开始了新的事业和生活方式;  今日美术馆新馆长谢素贞老师,她坐镇四楼馆长办公室,运筹帷幄;  泰康空间总监唐昕女士,她一路稳健,学术收藏双丰收;  UCCA的CEO薛梅女士,她一直默默付出,为整个机
期刊
2007年北京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开幕时,我还在清华美院从事艺术评论和艺术市场研究工作,当然把这个机构当成了特别样本,在后来的工作中也一直格外关注。UCCA几度换将,2009年夏来了薛梅,从“艺术商店的总监”做起,日益改变着“商店”带给人的感受和体验;后来她升任CEO,虽然媒体上少见其言,但越来越多的人已经知道,她为这个机构乃至整个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所以有了此次的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