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50年代,毛泽东主席提出了“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概念,而且这更像是一个方法论。虽然这是针对文艺工作提出的,却影响了一代人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古为今用”指弘扬古代的精粹,为今天所用;“洋为中用”指批判地吸收外国文化中一切有益的东西,为我所用。中国的很多艺术家从自己的角度阐释着对这一方针的推崇,也有外国的艺术家,用同样的方式发展着自己的艺术。
舞蹈界最有“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特点的,就是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了,这是当年多少艺术家创作的结晶啊!《红色娘子军》既取材解放前的故事,讴歌了当时的精神,又大胆使用“芭蕾舞”的艺术载体,既拉近了当时的观众和西方艺术的距离,又是中国艺术国际化的一次伟大尝试。事实证明,《红色娘子军》走出去了!它既让外国人领教了中国的筋骨,也让外国人认识了中国的艺术。也许在外国人心目中,《红色娘子军》不够浪漫。我在网络上看到过西方芭蕾舞团改编的《红色娘子军》,看到了常青和清华忠贞的爱情,也看到了娘子军们发自内心的缠绵与伤感。但这不是我们的故事。是的,我们没有王子和公主,我们的主人公都是普普通通的人民,但那时,每个中国人心中都有一个超过王子的心中偶像叫常青,每一个中国人心中都有一个惹人爱怜的邻家女孩叫清华。这是我们中国人才懂得情怀。把这种特有的情怀嫁接到西方的载体里去,就是我们中国的芭蕾舞剧。
再讲一个器乐演奏的例子。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恐怕无人不知,就算是毫不懂音乐的人也能哼出其中一段旋律。这无疑是一个更成功的“洋为中用、古为今用”。《梁祝》的题材是家喻户晓的民间故事,以越剧中的曲调为素材,综合采用交响乐与我国民间戏曲音乐表现手法,依照剧情发展精心构思布局,由鸟语花香、草桥结拜、同窗三载、十八相送、长亭惜别、英台抗婚、哭灵控诉、坟前化蝶构成主要内容。熟悉的旋律响起,仿佛看到两个文生公子肩并肩走在石桥之上,也仿佛看到两只蝴蝶从坟茔飞出时旁人的泪眼。这样一个中国的故事竟被小提琴这样一个“洋物件”诠释的更富有诗意,叮咯咙咚呛听多了,这种如泣如诉竟更令人动容。这么多年过去了,在很多中国百姓的心中,这仍然是无法逾越的音乐高峰。
说了这些传统的“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我就不得不再提一个不太一样的作品——《茉莉花》。这首民间小调由于一些西方音乐家的传播,成了中国的一张有声名片,绝对可以算得上“同一个世界 同一首《茉莉花》”。但这不是如同中国常用的那种“他为己用”,而是该让我们中国的文艺工作者学习的“中为洋用”。我举几个例子来说一说,西方人是如何“中为洋用”的。
首先,说一说一代中国人心目中的《茉莉花》到底是谁家的茉莉花?我从小就会唱茉莉花,歌词朗朗上口,旋律优美简约,街头巷尾传唱度也极高。可我后来才知道,我们所熟知的《茉莉花》竟是出自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创作的歌剧《图兰朵》。刚知道时,我简直生气,感到有一种被愚弄的感觉,但后来我却想,一个意大利人都能创作出经典的中国民歌,为什么中国人自己做不到?这部歌剧将《茉莉花》的旋律带到世界,甚至中国本国对它的认知度比原版高得多,成功的秘诀是什么?我想了很久,其实说白了,就是一种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信心。普契尼想要创作一部中国背景的作品,他干嘛不用最具有中国文化特点的戏曲?因为他是创作歌剧的呀!这答案简单得可笑,道理也同样简单。意大利是歌剧之乡,普契尼的歌剧必然最早都是写给意大利人看的。如果用戏曲,真的能做到好吗?真的有人看得懂吗?不管这部歌剧发生地是哪儿,普契尼对歌剧这一艺术体裁有信心,有能力,而且有热情,就能创作出优秀的作品,而优秀的作品是注定流芳的。
这我就不得不谈谈中国大型舞台剧《大唐贵妃》了。《大唐贵妃》取材于梅兰芳上个世纪20年代名剧《太真外传》,同时参考白居易《长恨歌》、白朴《梧桐雨》、洪升《长生殿》等名篇名作及今人的一些作品,听起来高端又贵气!有人说它是大型交响京剧,但京剧有有杂技吗?京剧有写实化的云雨之情吗?还有人说它是动作音乐剧,说得好像别的音乐剧都不动似的。事实上,它的主创人员都说不清创作出来的是个什么类型的作品,最后只能叫舞台剧了。我绝不是否定其主创的艺术造诣和辛勤付出,我只是觉得可惜,觉得没选对路线,贪多嚼不烂了。事实也证明,备受重视的国家项目,如今只剩一首《梨花颂》和对服装道具的争议了。
为什么《大唐贵妃》不能成为一部京剧大作呢?中国人创作京剧难度会大到望尘莫及?不是不能创作京剧,而是不想。有很多客观的局限性是显而易见的。无论理由如何,大家心照不宣的是,创作京剧外国人也听不懂,中国人也不爱看,到头来没有观众,就更别提受到万众瞩目了。这就是一种赤裸裸的不自信,对民族文化的不认同。演中国人津津乐道的人事物都不敢用中国本土的艺术,那要是有一天讲外国人的故事呢?相比之下,《图兰朵》这样一部在1924年讲述中国元朝故事的意大利歌剧,让人汗颜啊。
除了长在外国的茉莉花,还有一朵芬芳的洋茉莉。相信大点儿的商场商店都播放过两首唯美的萨克斯风曲,一首是打样专用的《回家》,另一首则是平时循环用的《茉莉花》,大家肯定对它非常熟悉。这首由全球著名的美国高音萨克斯风名家肯尼·基创作的《茉莉花》,同样取材于中国民歌《茉莉花》,只是应该是西方改过的《茉莉花》,但在旋律上做了一定的变动,使这首曲子做到了神似形不似。他没有换一种乐器演奏本土音乐,而是用他擅长的乐器演奏了中国民歌,同样是“他为己用”,呈现出了另一种成功。
这两个《茉莉花》的例子,体现了“他为己用”的理念:对自己的艺术手段自信且认同本土艺术形式,体现了艺术家创作和改编时的勇气,还体现了一种“他为己用”的思路。中国的“洋为中用”多体现为外国皮囊中国心,这是非常值得提倡的,但在艺术创作中不免狭隘。中国音乐人不断尝试在作品中加入外国心,但本国的皮囊却画不好。画皮画骨难画心,连皮都画不好,又怎么能画心呢?这两个版本的《茉莉花》就是一个本国皮囊外国芯的优秀案例。保护好自己的皮囊,用心体会别人的心。
其實,新一代的艺术尝试正在进行中。有民歌主题的管弦乐组曲,也由原生态大提琴协奏曲,有衍生态现代民族舞剧,也有中国风现代舞蹈,新一代艺术家征用自己的艺术造诣和学术成绩探索者,探索一条更开阔的“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之路。当创新了思路,体会到灵魂,热爱艺术,尊重创造,中国的艺术一定能站在世界的高峰。我们不仅要懂得:对古代流传下来的传统文化不能采取“拿来主义”的态度,更应该尊重历史、接纳历史。文化发展应该“海纳百川”,面向世界,积极学习和汲取世界各国文化的优秀成分为我所用,不能简单奉行“拿来主义”,应当尽量吸收进步的外国文化,为发展中国新文化吸取精华。
舞蹈界最有“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特点的,就是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了,这是当年多少艺术家创作的结晶啊!《红色娘子军》既取材解放前的故事,讴歌了当时的精神,又大胆使用“芭蕾舞”的艺术载体,既拉近了当时的观众和西方艺术的距离,又是中国艺术国际化的一次伟大尝试。事实证明,《红色娘子军》走出去了!它既让外国人领教了中国的筋骨,也让外国人认识了中国的艺术。也许在外国人心目中,《红色娘子军》不够浪漫。我在网络上看到过西方芭蕾舞团改编的《红色娘子军》,看到了常青和清华忠贞的爱情,也看到了娘子军们发自内心的缠绵与伤感。但这不是我们的故事。是的,我们没有王子和公主,我们的主人公都是普普通通的人民,但那时,每个中国人心中都有一个超过王子的心中偶像叫常青,每一个中国人心中都有一个惹人爱怜的邻家女孩叫清华。这是我们中国人才懂得情怀。把这种特有的情怀嫁接到西方的载体里去,就是我们中国的芭蕾舞剧。
再讲一个器乐演奏的例子。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恐怕无人不知,就算是毫不懂音乐的人也能哼出其中一段旋律。这无疑是一个更成功的“洋为中用、古为今用”。《梁祝》的题材是家喻户晓的民间故事,以越剧中的曲调为素材,综合采用交响乐与我国民间戏曲音乐表现手法,依照剧情发展精心构思布局,由鸟语花香、草桥结拜、同窗三载、十八相送、长亭惜别、英台抗婚、哭灵控诉、坟前化蝶构成主要内容。熟悉的旋律响起,仿佛看到两个文生公子肩并肩走在石桥之上,也仿佛看到两只蝴蝶从坟茔飞出时旁人的泪眼。这样一个中国的故事竟被小提琴这样一个“洋物件”诠释的更富有诗意,叮咯咙咚呛听多了,这种如泣如诉竟更令人动容。这么多年过去了,在很多中国百姓的心中,这仍然是无法逾越的音乐高峰。
说了这些传统的“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我就不得不再提一个不太一样的作品——《茉莉花》。这首民间小调由于一些西方音乐家的传播,成了中国的一张有声名片,绝对可以算得上“同一个世界 同一首《茉莉花》”。但这不是如同中国常用的那种“他为己用”,而是该让我们中国的文艺工作者学习的“中为洋用”。我举几个例子来说一说,西方人是如何“中为洋用”的。
首先,说一说一代中国人心目中的《茉莉花》到底是谁家的茉莉花?我从小就会唱茉莉花,歌词朗朗上口,旋律优美简约,街头巷尾传唱度也极高。可我后来才知道,我们所熟知的《茉莉花》竟是出自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创作的歌剧《图兰朵》。刚知道时,我简直生气,感到有一种被愚弄的感觉,但后来我却想,一个意大利人都能创作出经典的中国民歌,为什么中国人自己做不到?这部歌剧将《茉莉花》的旋律带到世界,甚至中国本国对它的认知度比原版高得多,成功的秘诀是什么?我想了很久,其实说白了,就是一种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信心。普契尼想要创作一部中国背景的作品,他干嘛不用最具有中国文化特点的戏曲?因为他是创作歌剧的呀!这答案简单得可笑,道理也同样简单。意大利是歌剧之乡,普契尼的歌剧必然最早都是写给意大利人看的。如果用戏曲,真的能做到好吗?真的有人看得懂吗?不管这部歌剧发生地是哪儿,普契尼对歌剧这一艺术体裁有信心,有能力,而且有热情,就能创作出优秀的作品,而优秀的作品是注定流芳的。
这我就不得不谈谈中国大型舞台剧《大唐贵妃》了。《大唐贵妃》取材于梅兰芳上个世纪20年代名剧《太真外传》,同时参考白居易《长恨歌》、白朴《梧桐雨》、洪升《长生殿》等名篇名作及今人的一些作品,听起来高端又贵气!有人说它是大型交响京剧,但京剧有有杂技吗?京剧有写实化的云雨之情吗?还有人说它是动作音乐剧,说得好像别的音乐剧都不动似的。事实上,它的主创人员都说不清创作出来的是个什么类型的作品,最后只能叫舞台剧了。我绝不是否定其主创的艺术造诣和辛勤付出,我只是觉得可惜,觉得没选对路线,贪多嚼不烂了。事实也证明,备受重视的国家项目,如今只剩一首《梨花颂》和对服装道具的争议了。
为什么《大唐贵妃》不能成为一部京剧大作呢?中国人创作京剧难度会大到望尘莫及?不是不能创作京剧,而是不想。有很多客观的局限性是显而易见的。无论理由如何,大家心照不宣的是,创作京剧外国人也听不懂,中国人也不爱看,到头来没有观众,就更别提受到万众瞩目了。这就是一种赤裸裸的不自信,对民族文化的不认同。演中国人津津乐道的人事物都不敢用中国本土的艺术,那要是有一天讲外国人的故事呢?相比之下,《图兰朵》这样一部在1924年讲述中国元朝故事的意大利歌剧,让人汗颜啊。
除了长在外国的茉莉花,还有一朵芬芳的洋茉莉。相信大点儿的商场商店都播放过两首唯美的萨克斯风曲,一首是打样专用的《回家》,另一首则是平时循环用的《茉莉花》,大家肯定对它非常熟悉。这首由全球著名的美国高音萨克斯风名家肯尼·基创作的《茉莉花》,同样取材于中国民歌《茉莉花》,只是应该是西方改过的《茉莉花》,但在旋律上做了一定的变动,使这首曲子做到了神似形不似。他没有换一种乐器演奏本土音乐,而是用他擅长的乐器演奏了中国民歌,同样是“他为己用”,呈现出了另一种成功。
这两个《茉莉花》的例子,体现了“他为己用”的理念:对自己的艺术手段自信且认同本土艺术形式,体现了艺术家创作和改编时的勇气,还体现了一种“他为己用”的思路。中国的“洋为中用”多体现为外国皮囊中国心,这是非常值得提倡的,但在艺术创作中不免狭隘。中国音乐人不断尝试在作品中加入外国心,但本国的皮囊却画不好。画皮画骨难画心,连皮都画不好,又怎么能画心呢?这两个版本的《茉莉花》就是一个本国皮囊外国芯的优秀案例。保护好自己的皮囊,用心体会别人的心。
其實,新一代的艺术尝试正在进行中。有民歌主题的管弦乐组曲,也由原生态大提琴协奏曲,有衍生态现代民族舞剧,也有中国风现代舞蹈,新一代艺术家征用自己的艺术造诣和学术成绩探索者,探索一条更开阔的“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之路。当创新了思路,体会到灵魂,热爱艺术,尊重创造,中国的艺术一定能站在世界的高峰。我们不仅要懂得:对古代流传下来的传统文化不能采取“拿来主义”的态度,更应该尊重历史、接纳历史。文化发展应该“海纳百川”,面向世界,积极学习和汲取世界各国文化的优秀成分为我所用,不能简单奉行“拿来主义”,应当尽量吸收进步的外国文化,为发展中国新文化吸取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