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随着社会内卷化趋势的越演越烈,近年来大学生的心理亚健康问题越来越突显,但是传统显性心理课程对此表现乏力,而文学类课程作为隐性课程有着强大的心理调适功能,为了更好的发挥它的这一功能,必须施行文学类课程的教学改革举措。
关键词:文学类课程 心理亚健康 心理调适功能
近年来,随着社会压力的日益增大,青年一代为了反压力,前几年提出“佛系”人生观,最近更是提倡“躺平”哲学,无论佛系还是躺平的背后,折射出来的都是年轻一代因为精神紧绷而进行心灵调适的自救举措,从而折射出学校教育在这方面的明显不足。
一.传统显性心理课程对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的乏力
心理亚健康是指介于心理健康和心理疾病的中间状态,是一种持续的消极的心理状况,近年来,心理亚健康作为无形杀手潜伏在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中,导致部分大学生神经衰弱、心理抑郁、偏执人格、情感偏差等,严重影响身心健康,据WHO近年来的统计,大学生已成为心理弱势群体,精神行为的阳性检出率约为16%,心理处于不健康或亚健康状态的占50%。随着科技、文化的发展,社会对个人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近年来中国内卷化趋势明显,人们尤其是大学生长期处于高脑力劳动和心理压力的应激状态,容易因心理过度疲劳形成心理亚健康状态。
对于大学生的心理亚健康问题,各个高校也积极开展了心理疗救模式,如普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定时开展心理健康专题讲座、成立心理咨询室等等,虽然有一定的成效,但是很难有根本性成效。主要问题在:(一)这些心理课程的开展都是一时一地,一般在大一作为公共基础课程开展,缺乏持续性效应。(二)这些心理教育的开展一般是针对已经有了心理疾病的学生进行诊治,缺乏有效的预防功能。(三)心理亞健康一般是处于隐性状况,一般常态化,表现不明显,只有出现应激事件,才会露出尾巴,所以无论是学生自己还是身边人很难察觉,就会导致学校的显性心理课程无法有效发挥效能,因为药并没有真正吃进去。
针对这种乏力,就需要“隐性课程”的适时介入,“隐性课程”一词是1968年由美国教育社会学家杰克逊首次提出,之后又有很多学者对这一概念进行了分析与界定。通常指的是高校进行的常规教育、教学活动之外的,通过无意识的熏陶、感染、同情等方式使学生的心理机能能得到潜移默化的改变、发挥学生个体潜能的一种课程形式。它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良好个性以及塑造良好心理品格,隐性课程更有益于实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避免实践中疲于应对心理问题与障碍的被动状态,在潜移默化的氛围中推动心理教育对象的心理发生积极变化,形成持续性影响。心理问题往往源自情绪调适不当,显性心理课程对于情绪改善相对滞后,无法实现受教育者情感价值观念的预先深层改善,而文学类隐性心理课程完美的弥补了这一点。
二.文学类课程的心理调适功能
文学类课程都是文学经典的一统天下,文学经典是具有丰厚的人生意蕴和永恒的艺术价值的文学作品。文学经典这些内在质素表明它拥有良好的心理调适功能。
(一)文学经典是培养良好道德品格的温床。文学经典对于生活和自然的由衷热爱,对于人的生存状态和命运遭际的深切关注,对真善美的追求,对假恶丑的鞭挞等等。都表明文学经典是塑造人类灵魂的教育,追求的是人性人格的健全发展。它关爱生命,对人类、对民族命运有较强的责任感和使命意识。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活在自我的情绪中,格局太小,眼界太低。文学经典让他们有更高的道德精神品格,关注社会、关爱他人、关心自然,在社会担当中迸发心理正能量,从而走出自我心理亚健康的阴霾。
(二)文学是一种与人生最密切相关的艺术。它以人为中心,始终关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我等精神世界的根本性问题。文学经典是人认识自身和自身处境的最好方式。文学是一个形象的世界,给读者提供各种想象性的人生情境,让读者去自我体验与自我提升。这样文学经典就能给我们提供各种生活智慧,探讨不同的人生价值观带来的不同人生态度,了解不同人生困境的处理方式,文学强大的认知和介入功能,能让即便涉世未深的大学生都能拥有丰富的人生智慧,而拥有丰富的人生智慧的人能更有经验更从容的面对人际困境和生活挫折,自然就能有效消解心理压力。
(三)文学经典可以锤炼人的意志力。文学经典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作家奋斗的心路历程的精神呈现,蕴含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为了生存和发展,所表现出来的坚韧不拔的战斗意志,表现了作家本人在遭遇困难挫折时所表现出来的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的主因之一就是意志薄弱,缺乏良好的行为调控能力和情绪调控能力,文学经典表现出的昂扬奋发的战斗的价值姿态能很好召唤出人性中的向上的势能,特别是对于正处于黄金年华的大学生们,成就自我的向上本能就会更强烈,文学以激动人心的情感力量,能很好的引领他们进行自我锤炼,从而成为意志力强大的人,预先扫清心理障碍。
(四)文学经典是提供情感慰藉的安慰剂。文学是人的情感活动的产物,情感性是文学的本质特征之一,特别以情感抒发为特征的诗词歌赋,让人找到感情的认同,找到感情宣泄的渠道,找到情感升华的路径,这样生活中的焦虑、迷茫、痛苦都能得到很好的稀释。文学特别是小说、戏剧等样式具有很好的精神补偿功能,在现实世界中,我们无力干涉很多生活,难免有很多的精神遗憾,但是在文学世界中,我们将我们的情感投射到主人公身上,在想象中介入生活,而这种介入实际上是自由的控制或支配生活,这时,我们的精神欲求会得到极大的满足,在文学虚拟中获得了精神补偿,从而让我们获得了精神能量,能很好的反哺现实生活,消解生活的不如意。
(五)文学经典可以培养高雅的审美情趣。文学活动是一场审美活动,文学拥有强硕的审美功能,人在文学阅读中所获得的审美愉悦不仅仅宣泄了情感,还培养了很好的审美力。而一个拥有高雅情趣的人必定是热爱生活的人,因为如果我们以审美的态度对待生活,就发现生活的全部都是有趣的。必定养成从容、淡然、宁静的精神涵养,而这能有效培植我们良好的心理弹性,帮我们处理生活的压力与困境,大学生是知识群体,理应拥有良好的审美能力,但是消费和科技的双重裹挟下,审美力日益钝化,心理越来越焦虑,精神亚健康问题也越来越突显。 三.文学类课程有效发挥心理调适功能的教学改革举措
首先要尽量多开公共类文学课程,除了大学语文等必修类课程,还可以开展唐诗宋词欣赏、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或世界名著鉴赏等选修类公共课程,公共文学类课程由于它的公共性,学生受众群体广,可以有效发挥它作为隐性心理课程的优势,但相当一部分高校甚至没有开设大学语文这样的公共基础类人文课程,更何论其他,有的话也主要是把它作为选修类边缘课程,无法发挥其功能价值,文学课应该与思政课一样并举,同样起着价值引领的作用,甚至更具有情感的动人力量,能更好的完成塑人。
其次高校的文学院要发挥它的全校性影响力。文学院在很多师范类院校,甚至是综合类院校都是基础大院,要发挥其强大的人文影响力,但是随着文学的边缘化,人文素养的被忽视,很多文学院无法发挥其全局性召引力,当然也有做的相当不错的。以笔者所在的综合性大学为例,近年来成效明显,作为文科类的大院,我们有天空诗社、话剧团、清渠读书会等文学社团,特别是话剧团在全校具有相当的口碑,排演的经典名著话剧反响热烈。还有每年举办的中华经典诗文诵读大赛吸引了众多大学生,营造了良好的文学经典阅读氛围,由文传老师开出的经典文学必读书目在全校也获得很好的反响,由文传学院举办的读书会也吸引了众多专业的学生。这些活动在丰富学生生活的同时也有效发挥文学强大的锻心功能,有效的成为治愈系活动,圆满完成文学作为隐性心理课程的功能。
再次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转向塑造心理健康能力的教学改革。首先教学目标设定的改变,以往公共类文学课程被定位为通识类人文课程,主要着力于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沦为文学常识的介绍和道德的训诫),对心理调适功能认识缺乏。这是对人文素养的肤浅理解,培养良好的心理精神品格才是人文素养的核心。所以公共文学必修课程或各类公共文学选修课的教学目标应该改为塑造大学生的良好健康的精神品格。还有专业文学课程也应该不止于培养文学鉴赏力,相应的增加大学生的心理品格的培养,也是文学教育的要义。为此相应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学设计都要应之而改,这样才能有目标的发挥文学类课程的心理调节功能。而要有效发挥这一功能,更要体现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在课堂上要自觉的承担这一使命,要加强自身心理学知识的贮备,要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现状,将文学的讲解与心理的调适自然的融合在一起,让学生潜移默化的建立良好的精神气质。教师还要布置文学阅读的课外作业,寫读书心得,摘抄读书笔记,并把它作为平时成绩来考量。不仅如此,教师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在课外看经典名著,在名著的持续熏染中加强自己的心理能量,这样教学实践环节才算做到位了。
大学生是一个国家的未来,而他们的心理健康是基础,没有良好的心理素养,其他一切都是浮云,因此做好全方位的心理建设是高校的教学重点,发挥文学类课程作为隐性心理课程的作用也是必要之义。
参考文献
[1]李力生.大学生心理亚健康及心理症状的相关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19(8).
[2]闫雪秋.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研究概况[J].中国疗养医学,2014,23(8).
[3]陈道明.现代社会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危机及干预策略探析[J].教育探索,2006,26(6).
[4]方忠.论文学的经典化与中国现代文学史的重构[J].江海学刊,2005,(3).
[5]童庆炳,陶东风.《文学经典的建构、解构和重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基金项目:宜春学院校教改课题《公共类文学课程对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状况的调适功能研究》(编号:201/P320151809)
(作者单位:宜春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关键词:文学类课程 心理亚健康 心理调适功能
近年来,随着社会压力的日益增大,青年一代为了反压力,前几年提出“佛系”人生观,最近更是提倡“躺平”哲学,无论佛系还是躺平的背后,折射出来的都是年轻一代因为精神紧绷而进行心灵调适的自救举措,从而折射出学校教育在这方面的明显不足。
一.传统显性心理课程对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的乏力
心理亚健康是指介于心理健康和心理疾病的中间状态,是一种持续的消极的心理状况,近年来,心理亚健康作为无形杀手潜伏在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中,导致部分大学生神经衰弱、心理抑郁、偏执人格、情感偏差等,严重影响身心健康,据WHO近年来的统计,大学生已成为心理弱势群体,精神行为的阳性检出率约为16%,心理处于不健康或亚健康状态的占50%。随着科技、文化的发展,社会对个人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近年来中国内卷化趋势明显,人们尤其是大学生长期处于高脑力劳动和心理压力的应激状态,容易因心理过度疲劳形成心理亚健康状态。
对于大学生的心理亚健康问题,各个高校也积极开展了心理疗救模式,如普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定时开展心理健康专题讲座、成立心理咨询室等等,虽然有一定的成效,但是很难有根本性成效。主要问题在:(一)这些心理课程的开展都是一时一地,一般在大一作为公共基础课程开展,缺乏持续性效应。(二)这些心理教育的开展一般是针对已经有了心理疾病的学生进行诊治,缺乏有效的预防功能。(三)心理亞健康一般是处于隐性状况,一般常态化,表现不明显,只有出现应激事件,才会露出尾巴,所以无论是学生自己还是身边人很难察觉,就会导致学校的显性心理课程无法有效发挥效能,因为药并没有真正吃进去。
针对这种乏力,就需要“隐性课程”的适时介入,“隐性课程”一词是1968年由美国教育社会学家杰克逊首次提出,之后又有很多学者对这一概念进行了分析与界定。通常指的是高校进行的常规教育、教学活动之外的,通过无意识的熏陶、感染、同情等方式使学生的心理机能能得到潜移默化的改变、发挥学生个体潜能的一种课程形式。它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良好个性以及塑造良好心理品格,隐性课程更有益于实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避免实践中疲于应对心理问题与障碍的被动状态,在潜移默化的氛围中推动心理教育对象的心理发生积极变化,形成持续性影响。心理问题往往源自情绪调适不当,显性心理课程对于情绪改善相对滞后,无法实现受教育者情感价值观念的预先深层改善,而文学类隐性心理课程完美的弥补了这一点。
二.文学类课程的心理调适功能
文学类课程都是文学经典的一统天下,文学经典是具有丰厚的人生意蕴和永恒的艺术价值的文学作品。文学经典这些内在质素表明它拥有良好的心理调适功能。
(一)文学经典是培养良好道德品格的温床。文学经典对于生活和自然的由衷热爱,对于人的生存状态和命运遭际的深切关注,对真善美的追求,对假恶丑的鞭挞等等。都表明文学经典是塑造人类灵魂的教育,追求的是人性人格的健全发展。它关爱生命,对人类、对民族命运有较强的责任感和使命意识。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活在自我的情绪中,格局太小,眼界太低。文学经典让他们有更高的道德精神品格,关注社会、关爱他人、关心自然,在社会担当中迸发心理正能量,从而走出自我心理亚健康的阴霾。
(二)文学是一种与人生最密切相关的艺术。它以人为中心,始终关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我等精神世界的根本性问题。文学经典是人认识自身和自身处境的最好方式。文学是一个形象的世界,给读者提供各种想象性的人生情境,让读者去自我体验与自我提升。这样文学经典就能给我们提供各种生活智慧,探讨不同的人生价值观带来的不同人生态度,了解不同人生困境的处理方式,文学强大的认知和介入功能,能让即便涉世未深的大学生都能拥有丰富的人生智慧,而拥有丰富的人生智慧的人能更有经验更从容的面对人际困境和生活挫折,自然就能有效消解心理压力。
(三)文学经典可以锤炼人的意志力。文学经典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作家奋斗的心路历程的精神呈现,蕴含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为了生存和发展,所表现出来的坚韧不拔的战斗意志,表现了作家本人在遭遇困难挫折时所表现出来的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的主因之一就是意志薄弱,缺乏良好的行为调控能力和情绪调控能力,文学经典表现出的昂扬奋发的战斗的价值姿态能很好召唤出人性中的向上的势能,特别是对于正处于黄金年华的大学生们,成就自我的向上本能就会更强烈,文学以激动人心的情感力量,能很好的引领他们进行自我锤炼,从而成为意志力强大的人,预先扫清心理障碍。
(四)文学经典是提供情感慰藉的安慰剂。文学是人的情感活动的产物,情感性是文学的本质特征之一,特别以情感抒发为特征的诗词歌赋,让人找到感情的认同,找到感情宣泄的渠道,找到情感升华的路径,这样生活中的焦虑、迷茫、痛苦都能得到很好的稀释。文学特别是小说、戏剧等样式具有很好的精神补偿功能,在现实世界中,我们无力干涉很多生活,难免有很多的精神遗憾,但是在文学世界中,我们将我们的情感投射到主人公身上,在想象中介入生活,而这种介入实际上是自由的控制或支配生活,这时,我们的精神欲求会得到极大的满足,在文学虚拟中获得了精神补偿,从而让我们获得了精神能量,能很好的反哺现实生活,消解生活的不如意。
(五)文学经典可以培养高雅的审美情趣。文学活动是一场审美活动,文学拥有强硕的审美功能,人在文学阅读中所获得的审美愉悦不仅仅宣泄了情感,还培养了很好的审美力。而一个拥有高雅情趣的人必定是热爱生活的人,因为如果我们以审美的态度对待生活,就发现生活的全部都是有趣的。必定养成从容、淡然、宁静的精神涵养,而这能有效培植我们良好的心理弹性,帮我们处理生活的压力与困境,大学生是知识群体,理应拥有良好的审美能力,但是消费和科技的双重裹挟下,审美力日益钝化,心理越来越焦虑,精神亚健康问题也越来越突显。 三.文学类课程有效发挥心理调适功能的教学改革举措
首先要尽量多开公共类文学课程,除了大学语文等必修类课程,还可以开展唐诗宋词欣赏、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或世界名著鉴赏等选修类公共课程,公共文学类课程由于它的公共性,学生受众群体广,可以有效发挥它作为隐性心理课程的优势,但相当一部分高校甚至没有开设大学语文这样的公共基础类人文课程,更何论其他,有的话也主要是把它作为选修类边缘课程,无法发挥其功能价值,文学课应该与思政课一样并举,同样起着价值引领的作用,甚至更具有情感的动人力量,能更好的完成塑人。
其次高校的文学院要发挥它的全校性影响力。文学院在很多师范类院校,甚至是综合类院校都是基础大院,要发挥其强大的人文影响力,但是随着文学的边缘化,人文素养的被忽视,很多文学院无法发挥其全局性召引力,当然也有做的相当不错的。以笔者所在的综合性大学为例,近年来成效明显,作为文科类的大院,我们有天空诗社、话剧团、清渠读书会等文学社团,特别是话剧团在全校具有相当的口碑,排演的经典名著话剧反响热烈。还有每年举办的中华经典诗文诵读大赛吸引了众多大学生,营造了良好的文学经典阅读氛围,由文传老师开出的经典文学必读书目在全校也获得很好的反响,由文传学院举办的读书会也吸引了众多专业的学生。这些活动在丰富学生生活的同时也有效发挥文学强大的锻心功能,有效的成为治愈系活动,圆满完成文学作为隐性心理课程的功能。
再次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转向塑造心理健康能力的教学改革。首先教学目标设定的改变,以往公共类文学课程被定位为通识类人文课程,主要着力于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沦为文学常识的介绍和道德的训诫),对心理调适功能认识缺乏。这是对人文素养的肤浅理解,培养良好的心理精神品格才是人文素养的核心。所以公共文学必修课程或各类公共文学选修课的教学目标应该改为塑造大学生的良好健康的精神品格。还有专业文学课程也应该不止于培养文学鉴赏力,相应的增加大学生的心理品格的培养,也是文学教育的要义。为此相应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学设计都要应之而改,这样才能有目标的发挥文学类课程的心理调节功能。而要有效发挥这一功能,更要体现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在课堂上要自觉的承担这一使命,要加强自身心理学知识的贮备,要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现状,将文学的讲解与心理的调适自然的融合在一起,让学生潜移默化的建立良好的精神气质。教师还要布置文学阅读的课外作业,寫读书心得,摘抄读书笔记,并把它作为平时成绩来考量。不仅如此,教师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在课外看经典名著,在名著的持续熏染中加强自己的心理能量,这样教学实践环节才算做到位了。
大学生是一个国家的未来,而他们的心理健康是基础,没有良好的心理素养,其他一切都是浮云,因此做好全方位的心理建设是高校的教学重点,发挥文学类课程作为隐性心理课程的作用也是必要之义。
参考文献
[1]李力生.大学生心理亚健康及心理症状的相关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19(8).
[2]闫雪秋.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研究概况[J].中国疗养医学,2014,23(8).
[3]陈道明.现代社会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危机及干预策略探析[J].教育探索,2006,26(6).
[4]方忠.论文学的经典化与中国现代文学史的重构[J].江海学刊,2005,(3).
[5]童庆炳,陶东风.《文学经典的建构、解构和重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基金项目:宜春学院校教改课题《公共类文学课程对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状况的调适功能研究》(编号:201/P320151809)
(作者单位:宜春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