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恍然不觉间,大地渐渐消去绿得发亮的外衣,伴着最后一声蝉鸣,空气褪去了燥热。不同于暑日,大街上的人逐渐多了起来,运河旁垂钓的老人随处可见。炎夏消散,秋意蔓延。
循着初秋的脚步,踏足西津古渡,已然黃昏,夕阳西下,洒下的余晖映红饱经沧桑的青石地砖上的青苔。四周花草树木虽不如先前艳丽,但也争相生长,享受着夏日最后的疯狂。漫步在石级上,隔江而望:波涛汹涌、激流澎湃、秋风瑟瑟、烟波浩渺,仿佛都带来阵阵秋意在脑际徜徉。
踏过石桥,不经意间发现碧水旁的草丛中跳来一只小蝈蝈,它正努力地伸长触角,感受并吸吮着空气中弥散开来的芬芳。湖面上波光粼粼,泛起一圈圈金色偏红的涟漪,兴许是被秋色染红了面颊。登上云台山——西津的最高点,伫立在凉亭中央,眺望远方。远方一抹彩霞,有心者才会发觉,这是秋的来访。来访西津古渡、来访镇江。
秋的脚步仍未停下,我的脚步也仍未停下,夜幕拉下,踱步古巷,微风徐来,檐下铃响。秋风总是顽皮的,以不让人发觉它们的足迹,偷偷抚过每一个人的脸颊。月满一江水,远处传来琴声的悠扬,缥缈虚无。就如这飒飒秋风一般,无声亦有声,无踪亦有迹,柔肠百转,绕过眉梢,敲击在每一个人的心上。在路的尽头,我停下迈动的步伐,我想我该回去了。而其他人,依旧寻觅着秋的气息,放飞思绪,缓缓流向远方……
多少春秋,多少彷徨,多少心中大梦,多少爱恨浮屠,多少积淀下的一切,包括古巷,都在这个初秋,安逸如初。都同停滞的空气,追溯自己曾向往的远方。曾经辉煌,今而颓唐,也变得没有意义起来,寂静放慢了一切,也放空了一切。
初秋与古巷,人影与彷徨,多少春来秋往,还不是被岁月冲淡的痕迹,坠入历史的长河。轮回到了这个春秋,秋还是一如既往地来探访古巷,也许几百年前,它也是这般,只不过古巷早已饱经风霜,也注定被遗忘。
指导教师:张秀芹
点评:罗兰在《秋颂》中指出?“秋天的美,美在一份明澈”,暑气散后的镇江初秋当得起“明澈”二字。作者以游踪为序行文、采用移步换景的写法来写西津古渡的秋韵。一路行来,一幅幅画面在读者眼前次第呈现:草木争荣、秋虫欢欣、湖光酡红、晚霞浸染、古巷静默、琴声飘荡……文章写得很美,抒情色彩浓郁的语言、灵动多姿的句式,纤细入微的描绘、形简意丰的勾勒,是其外在之美;而对古巷沧桑安逸的体悟、思古幽情的阐发则为文章注入了深邃的内涵。作者把初秋的西津渡写活了,恍如迟暮的美人,这样的形象在镇江初秋的夜幕中令人触目伤怀,心生怅惘。(特约教师:山西省太原市迎泽
区39中?孔祥琛)
循着初秋的脚步,踏足西津古渡,已然黃昏,夕阳西下,洒下的余晖映红饱经沧桑的青石地砖上的青苔。四周花草树木虽不如先前艳丽,但也争相生长,享受着夏日最后的疯狂。漫步在石级上,隔江而望:波涛汹涌、激流澎湃、秋风瑟瑟、烟波浩渺,仿佛都带来阵阵秋意在脑际徜徉。
踏过石桥,不经意间发现碧水旁的草丛中跳来一只小蝈蝈,它正努力地伸长触角,感受并吸吮着空气中弥散开来的芬芳。湖面上波光粼粼,泛起一圈圈金色偏红的涟漪,兴许是被秋色染红了面颊。登上云台山——西津的最高点,伫立在凉亭中央,眺望远方。远方一抹彩霞,有心者才会发觉,这是秋的来访。来访西津古渡、来访镇江。
秋的脚步仍未停下,我的脚步也仍未停下,夜幕拉下,踱步古巷,微风徐来,檐下铃响。秋风总是顽皮的,以不让人发觉它们的足迹,偷偷抚过每一个人的脸颊。月满一江水,远处传来琴声的悠扬,缥缈虚无。就如这飒飒秋风一般,无声亦有声,无踪亦有迹,柔肠百转,绕过眉梢,敲击在每一个人的心上。在路的尽头,我停下迈动的步伐,我想我该回去了。而其他人,依旧寻觅着秋的气息,放飞思绪,缓缓流向远方……
多少春秋,多少彷徨,多少心中大梦,多少爱恨浮屠,多少积淀下的一切,包括古巷,都在这个初秋,安逸如初。都同停滞的空气,追溯自己曾向往的远方。曾经辉煌,今而颓唐,也变得没有意义起来,寂静放慢了一切,也放空了一切。
初秋与古巷,人影与彷徨,多少春来秋往,还不是被岁月冲淡的痕迹,坠入历史的长河。轮回到了这个春秋,秋还是一如既往地来探访古巷,也许几百年前,它也是这般,只不过古巷早已饱经风霜,也注定被遗忘。
指导教师:张秀芹
点评:罗兰在《秋颂》中指出?“秋天的美,美在一份明澈”,暑气散后的镇江初秋当得起“明澈”二字。作者以游踪为序行文、采用移步换景的写法来写西津古渡的秋韵。一路行来,一幅幅画面在读者眼前次第呈现:草木争荣、秋虫欢欣、湖光酡红、晚霞浸染、古巷静默、琴声飘荡……文章写得很美,抒情色彩浓郁的语言、灵动多姿的句式,纤细入微的描绘、形简意丰的勾勒,是其外在之美;而对古巷沧桑安逸的体悟、思古幽情的阐发则为文章注入了深邃的内涵。作者把初秋的西津渡写活了,恍如迟暮的美人,这样的形象在镇江初秋的夜幕中令人触目伤怀,心生怅惘。(特约教师:山西省太原市迎泽
区39中?孔祥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