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传统中国文化里的许多精髓,有时要进入到另外一种文化圈中去体会才突然感到它的神奇和伟大。
有一次参加一对男方是德国人,女方是中国人的婚礼,婚宴之后来宾纷纷表演节目以示庆贺。我事前听说了安排,因此有备而去。轮到我时,我将中国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行为、习惯和德国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行为、习惯分别做了对比表演,博得热烈掌声。本来只是些日常生活中的不同习惯,但经过表演放大,立刻上升到文化层面。事后,一些本不相识的德国人主动找我攀谈,询问一些他们对中国文化感兴趣的领域,几个过往之后,渐渐地我们成了不错的朋友。
文明与味蕾:中国人喝汤与德国人喝汤,我们使用勺子的动作习惯是向内搂或直接向上舀,喝汤则要趁烫,有时会撅起嘴微微吹凉,而汤被吸进嘴里时会发出“嘶、嘶”声;而德国人喝汤时没有一点声响,勺子的运动是从内向外送,直到接触到汤盘内壁,端起勺子将其全部放入口中,然后向前抽动勺柄,从口中将空勺子拉出来。
西方人认为我们的动作是“给自己”,而他们的动作是“送出去”。另外,他们认为我们中国人喝汤时声音太大,很不文明,很多中国人常常因此被侧目而视。而在我看来,德国人喝汤的样子实在太夸张,勺子整个入口,汤都没有接触到舌头就已经下肚了。我们中国人注重的是食物带来的味蕾享受,而西方人更看重的是吃饭时的行为是否文明。同是喝一口汤,却有这般不同理解和感受。
擤鼻涕背对背:中国人从不当着陌生人的面使劲擤鼻涕;要么转过身轻轻地擤或轻轻地揩,生怕有大动静,引起对方的烦感。但德国人无论当着多少人,也无论在什么样的场合(音乐会除外),像打雷一样声响的擤鼻涕是天经地义的动作。一次我正和我的老师交谈着,突然一声对不起之后,他就当着我的面“亢、亢”地擤鼻子,完全不在乎我的感受。顿时一股厌烦的情绪油然而生。很长一段时间我还是不能接受德国的这种行为。所以说文化差异必然导致一些行为的反差,不管你是否理解,它都存在着。
打嗝、剔牙之俗:中国人在酒足饭饱之后,通常会当众张开口剔牙,且丝毫没有觉得不好意思,甚至还将剔除之物恶狠狠地“呸”出去,顺便“嗝”的一声,借以表示饭菜不错。在德国人眼里中国人的这个习惯是一种恶俗,他们绝对不会当着任何人的面打嗝的,但真有怎么办?咽下去!憋回去!另外,他们剔牙时一定会一只手掩口,剔除物会被吞下去。然后将牙签拦腰折断防止戳了服务员的手。但如果中国人看到对方把剔除物咽下去,胃会有一阵翻涌的过程。
虽说人们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下生活自然会有许多不同的生活习惯,但我认为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更应该“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我们在国外,要时常提醒自己尊重他国的风俗与习惯。屏蔽自己的一些不雅行为,给西方人一个良好的形象。只有这样,人与人之间才能保持良好的相互沟通,建立友谊。毕竟,形象由细节所构成。
张浩达
198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1994年从联邦德国汉堡艺术学院归国,之后执教北京大学艺术学系和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视觉传播学教授,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兼职教授,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研究生办公室主任,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科学传播中心特聘研究员,北京舞蹈学院艺术传播系客座教授。发表过50多篇文章,独著、合著及主编著作9部。
有一次参加一对男方是德国人,女方是中国人的婚礼,婚宴之后来宾纷纷表演节目以示庆贺。我事前听说了安排,因此有备而去。轮到我时,我将中国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行为、习惯和德国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行为、习惯分别做了对比表演,博得热烈掌声。本来只是些日常生活中的不同习惯,但经过表演放大,立刻上升到文化层面。事后,一些本不相识的德国人主动找我攀谈,询问一些他们对中国文化感兴趣的领域,几个过往之后,渐渐地我们成了不错的朋友。
文明与味蕾:中国人喝汤与德国人喝汤,我们使用勺子的动作习惯是向内搂或直接向上舀,喝汤则要趁烫,有时会撅起嘴微微吹凉,而汤被吸进嘴里时会发出“嘶、嘶”声;而德国人喝汤时没有一点声响,勺子的运动是从内向外送,直到接触到汤盘内壁,端起勺子将其全部放入口中,然后向前抽动勺柄,从口中将空勺子拉出来。
西方人认为我们的动作是“给自己”,而他们的动作是“送出去”。另外,他们认为我们中国人喝汤时声音太大,很不文明,很多中国人常常因此被侧目而视。而在我看来,德国人喝汤的样子实在太夸张,勺子整个入口,汤都没有接触到舌头就已经下肚了。我们中国人注重的是食物带来的味蕾享受,而西方人更看重的是吃饭时的行为是否文明。同是喝一口汤,却有这般不同理解和感受。
擤鼻涕背对背:中国人从不当着陌生人的面使劲擤鼻涕;要么转过身轻轻地擤或轻轻地揩,生怕有大动静,引起对方的烦感。但德国人无论当着多少人,也无论在什么样的场合(音乐会除外),像打雷一样声响的擤鼻涕是天经地义的动作。一次我正和我的老师交谈着,突然一声对不起之后,他就当着我的面“亢、亢”地擤鼻子,完全不在乎我的感受。顿时一股厌烦的情绪油然而生。很长一段时间我还是不能接受德国的这种行为。所以说文化差异必然导致一些行为的反差,不管你是否理解,它都存在着。
打嗝、剔牙之俗:中国人在酒足饭饱之后,通常会当众张开口剔牙,且丝毫没有觉得不好意思,甚至还将剔除之物恶狠狠地“呸”出去,顺便“嗝”的一声,借以表示饭菜不错。在德国人眼里中国人的这个习惯是一种恶俗,他们绝对不会当着任何人的面打嗝的,但真有怎么办?咽下去!憋回去!另外,他们剔牙时一定会一只手掩口,剔除物会被吞下去。然后将牙签拦腰折断防止戳了服务员的手。但如果中国人看到对方把剔除物咽下去,胃会有一阵翻涌的过程。
虽说人们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下生活自然会有许多不同的生活习惯,但我认为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更应该“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我们在国外,要时常提醒自己尊重他国的风俗与习惯。屏蔽自己的一些不雅行为,给西方人一个良好的形象。只有这样,人与人之间才能保持良好的相互沟通,建立友谊。毕竟,形象由细节所构成。
张浩达
198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1994年从联邦德国汉堡艺术学院归国,之后执教北京大学艺术学系和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视觉传播学教授,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兼职教授,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研究生办公室主任,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科学传播中心特聘研究员,北京舞蹈学院艺术传播系客座教授。发表过50多篇文章,独著、合著及主编著作9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