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标准要求构建能体现学生主体的课堂教学,通过课堂实践让数学教学焕发生机和活力,发展学生的个性与才华。本文结合教学实践,针对情境导入、探究新知、知识运用、知识拓展等教学环节进行了一些探讨,旨在说明如何通过数学课堂实践活动让课堂教学更有效地动起来。
关键词:数学 课堂活动 教学
新课程标准提出,教学必须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要求构建能体现学生主体的课堂教学,通过课堂实践让教学焕发生机和活力,发展学生的个性与才华,构筑数学课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因此,让课堂教学真正有效地动起来,是一个值得每个数学教师注意和研究的问题。下面结合本人的教学体会,从情境导入、探究新知、知识运用和知识拓展四个教学环节的有效实施角度出发,与大家共同探讨这一问题的解决方法。
一、情境导入——让学生乐于实践
课堂导入是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之一。教师在课堂导入环节要注重创设轻松愉快、富有情趣的数学问题情境,以有效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数学教师作为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要把握学生的情感需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感受成功;积极创设各种情境,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动手操作和实践等主题活动,体验到学习数学的快乐,从而“再创造”数学并灵活应用数学,成为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
新课程标准倡导探究性教学,教师要善于从数学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探索、研究和解决问题。有效课堂提问不只是一种教学手段,更是沟通师生情感的桥梁,是提升课堂凝聚力的动力源泉。把握课堂提问艺术,实施生动有效的课堂教学,是教师灵活处理课堂突发情况的应对能力和驾驭课堂能力的有力体现。其目的在于充分调动学生的观察、想象、思维和理解等能力,促使他们产生“问题意识”,并将积极思维和主动探究贯穿整个课堂教学活动,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以《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教学课为例,我采用“鸡兔同笼”问题来设疑:现有鸡兔头20只,脚56只,问鸡兔各几只?学生看到此题,马上想到设元,进而得出:X+Y=20,2X+4Y=56这样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那么接下来如何求元呢?学生带着疑问,在听完这节课的内容后再来解决这个问题。
这种教学导入方式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们兴趣盎然,学得很带劲,真正做到了寓教于乐。使活动真正处于学生“最近发展区”,对于学生来说,接下来的探究活动就是件十分有趣的事了。
二、探究新知——让学生积极实践
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只有当知识与积极的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学习才能成为孩子精神生活的一部分。”数学课堂活动具有数学教育的文化功能,通过课堂活动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同时通过实践活动,进一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如:在教学《直线平行的条件》时,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图片,让学生观察思考,了解实际生活中平行线的广泛应用。让学生举出生活中常见的平行线例子。先请同学们用小学学过的方法过点P画直线AB的平行线CD。学生动手画,教师随堂巡视,看大家动手操作是否正确,引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接下来展示一组练习,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新知。让学生思考能否用内错角或同旁内角之间的关系作为两条直线平行的条件呢?同学们立刻产生了好奇心,展开小组交流。过一段时间后,教师让学生推理归纳,得出两条直线平行的另两个条件:“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和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学生们合作互动,积极探究,得出结论。教师再针对性地设计多个练习题,便于学生通过练习及时巩固新知,落实教学目标,从而增强学生运用数学的能力。教师创设的活跃的课堂教学情境,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去探究“发现”知识,不仅让学生获得了成功的喜悦,也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无处不在,符合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数学教学应从生活经验出发”的要求。
三、知识运用——让学生善于实践
心理学家皮亚杰曾指出:“思维就是操作,思维是内化的动作在头脑中进行。”尤其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形成和智慧的发展阶段,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时间、空间和活动的可能性,通过学生动手“做数学”, 引导学生进行数学的“再创造”活动,促使学生更新知识结构,提高创新思维意识和能力。
以《轴对称的认识》为例。让学生以给定的图形○○、△△、=(两个圆、两个三角形、两条平行线段)为构件,尽可能多地设计轴对称图形,并说明希望表达的含义,比比看谁的构思巧妙。大家积极动手,设计出“亲密朋友”、“娃娃脸”、“两盏电灯”、“路”等许多漂亮有趣的图案,真让人感叹学生想象力的丰富。接下来通过进行展示等活动,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轴对称图形在现实生活中运用的普遍性,使他们认识到所学的数学知识能够帮助自己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感受数学知识应用的广泛性。
四、知识拓展——让学生在实践中发展
实践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自觉迅速地启动创造性思维,对学生的知识点的生长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以下是《等腰三角形》的一个教学情景片断:教师请同学们交流讨论以下问题:“已知等腰三角形ABC的角A等于30°,请你求出其余两角。”
同学们经过片刻思考和交流后,纷纷举手回答。学生甲:其余两角是30°和120°;学生乙:其余两角是75°和75°,还有一些同学也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教师这时公布正确答案:“上述两同学回答的均不全面,应该是:其余两角的大小是75°和75°或30°和120°。本题给大家提出的是一个在实际考试或练习中经常容易出错的问题。大家常常忽视这一点,因而造成解题的失误而丢分。”此时学生们都露出惊讶的表情,急于知道出错的原因。接下来教师再给大家解释原因。
最后教师总结:“这里用到的就是分类讨论思想,通过这个题让大家明白全面考虑问题的重要性”。这时学生们恍然大悟,有的还在嘴里念叨,并记录在笔记本上。
这个教学案例用于培养学生树立用分类讨论思想去正确解答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体会“分类”的数学思想,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学生由此思维向更高的层次推进了一步,思维能力得到提升。教师引导学生平时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和方法,并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从而提高学习成绩。
通过数学课堂教学的实践表明:最有效的教学方法是以活动为载体,以探索为主线,倡导学生积极动手实践,创设和谐轻松的教学氛围,从而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数学 课堂活动 教学
新课程标准提出,教学必须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要求构建能体现学生主体的课堂教学,通过课堂实践让教学焕发生机和活力,发展学生的个性与才华,构筑数学课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因此,让课堂教学真正有效地动起来,是一个值得每个数学教师注意和研究的问题。下面结合本人的教学体会,从情境导入、探究新知、知识运用和知识拓展四个教学环节的有效实施角度出发,与大家共同探讨这一问题的解决方法。
一、情境导入——让学生乐于实践
课堂导入是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之一。教师在课堂导入环节要注重创设轻松愉快、富有情趣的数学问题情境,以有效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数学教师作为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要把握学生的情感需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感受成功;积极创设各种情境,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动手操作和实践等主题活动,体验到学习数学的快乐,从而“再创造”数学并灵活应用数学,成为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
新课程标准倡导探究性教学,教师要善于从数学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探索、研究和解决问题。有效课堂提问不只是一种教学手段,更是沟通师生情感的桥梁,是提升课堂凝聚力的动力源泉。把握课堂提问艺术,实施生动有效的课堂教学,是教师灵活处理课堂突发情况的应对能力和驾驭课堂能力的有力体现。其目的在于充分调动学生的观察、想象、思维和理解等能力,促使他们产生“问题意识”,并将积极思维和主动探究贯穿整个课堂教学活动,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以《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教学课为例,我采用“鸡兔同笼”问题来设疑:现有鸡兔头20只,脚56只,问鸡兔各几只?学生看到此题,马上想到设元,进而得出:X+Y=20,2X+4Y=56这样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那么接下来如何求元呢?学生带着疑问,在听完这节课的内容后再来解决这个问题。
这种教学导入方式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们兴趣盎然,学得很带劲,真正做到了寓教于乐。使活动真正处于学生“最近发展区”,对于学生来说,接下来的探究活动就是件十分有趣的事了。
二、探究新知——让学生积极实践
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只有当知识与积极的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学习才能成为孩子精神生活的一部分。”数学课堂活动具有数学教育的文化功能,通过课堂活动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同时通过实践活动,进一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如:在教学《直线平行的条件》时,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图片,让学生观察思考,了解实际生活中平行线的广泛应用。让学生举出生活中常见的平行线例子。先请同学们用小学学过的方法过点P画直线AB的平行线CD。学生动手画,教师随堂巡视,看大家动手操作是否正确,引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接下来展示一组练习,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新知。让学生思考能否用内错角或同旁内角之间的关系作为两条直线平行的条件呢?同学们立刻产生了好奇心,展开小组交流。过一段时间后,教师让学生推理归纳,得出两条直线平行的另两个条件:“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和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学生们合作互动,积极探究,得出结论。教师再针对性地设计多个练习题,便于学生通过练习及时巩固新知,落实教学目标,从而增强学生运用数学的能力。教师创设的活跃的课堂教学情境,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去探究“发现”知识,不仅让学生获得了成功的喜悦,也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无处不在,符合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数学教学应从生活经验出发”的要求。
三、知识运用——让学生善于实践
心理学家皮亚杰曾指出:“思维就是操作,思维是内化的动作在头脑中进行。”尤其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形成和智慧的发展阶段,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时间、空间和活动的可能性,通过学生动手“做数学”, 引导学生进行数学的“再创造”活动,促使学生更新知识结构,提高创新思维意识和能力。
以《轴对称的认识》为例。让学生以给定的图形○○、△△、=(两个圆、两个三角形、两条平行线段)为构件,尽可能多地设计轴对称图形,并说明希望表达的含义,比比看谁的构思巧妙。大家积极动手,设计出“亲密朋友”、“娃娃脸”、“两盏电灯”、“路”等许多漂亮有趣的图案,真让人感叹学生想象力的丰富。接下来通过进行展示等活动,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轴对称图形在现实生活中运用的普遍性,使他们认识到所学的数学知识能够帮助自己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感受数学知识应用的广泛性。
四、知识拓展——让学生在实践中发展
实践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自觉迅速地启动创造性思维,对学生的知识点的生长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以下是《等腰三角形》的一个教学情景片断:教师请同学们交流讨论以下问题:“已知等腰三角形ABC的角A等于30°,请你求出其余两角。”
同学们经过片刻思考和交流后,纷纷举手回答。学生甲:其余两角是30°和120°;学生乙:其余两角是75°和75°,还有一些同学也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教师这时公布正确答案:“上述两同学回答的均不全面,应该是:其余两角的大小是75°和75°或30°和120°。本题给大家提出的是一个在实际考试或练习中经常容易出错的问题。大家常常忽视这一点,因而造成解题的失误而丢分。”此时学生们都露出惊讶的表情,急于知道出错的原因。接下来教师再给大家解释原因。
最后教师总结:“这里用到的就是分类讨论思想,通过这个题让大家明白全面考虑问题的重要性”。这时学生们恍然大悟,有的还在嘴里念叨,并记录在笔记本上。
这个教学案例用于培养学生树立用分类讨论思想去正确解答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体会“分类”的数学思想,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学生由此思维向更高的层次推进了一步,思维能力得到提升。教师引导学生平时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和方法,并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从而提高学习成绩。
通过数学课堂教学的实践表明:最有效的教学方法是以活动为载体,以探索为主线,倡导学生积极动手实践,创设和谐轻松的教学氛围,从而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