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家刺猬

来源 :当代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ly43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两排新装的路灯,从巷头亮到巷尾,驱赶着城市角落里的黑暗与神秘。废弃酒店的荒院里,一棵无拘无束的小榆树从破损砖墙上探出头来,挡在一盏明晃晃的路灯下,将树下那个边缘参差的排水口掩藏在变化无定的暗影里,像怪兽的龇张獠牙,更像未知野物进出的洞口。
  一只像是老鼠的东西刚从洞口钻出来,正贴着灯光稍暗的墙根疾行。小巷里经过的人一转头发现它时,它似乎也敏锐察觉到了不远处人类脚步节奏的变化,在判断着人类有无恶意时有了短暂的静止,也让人看清了这个比老鼠胖重些、远不如老鼠迅捷的小刺猬。辨识不出凑近脚步是否危险的静止刺球,在经过几秒钟或是十几秒钟的心理纠结后,还是忍不住展开了身体,试探着伸出尖尖嘴鼻判断着方向。也许是慌乱中迷了路,它没有返回洞口那边的家,而是继续沿着原本的方向,加快了短爪爬行速度,明亮路灯下的目光盯在它后背上,对它来说像是一束随时可能夺去性命的利箭。只有快些躲进人类目光与如昼灯光不能到达的黑暗里,才能找到一个得以完全放松的暂时之家。
  看似过度小心的刺猬,对于危险的预知,除了靠超乎寻常的嗅觉与触觉,还因拥有着身后本无恶意的人们所未知的神秘力量。
  一
  生产队的两排土房,单干后成为队员们盛牲口草料的草屋子,草屋子前的空地上,挤满了邻近住户的柴禾垛。草屋子与柴禾垛,不只是庄稼人平常安稳日子里的另一份依靠,刺猬在人们的默许亦夹杂着欢迎的态度中,也在这里安下了家。庄稼人守着自己的传统生活习惯,而刺猬自己形成的作息时间,似乎比按时来去的人们更精确。
  临近傍晚,女人做着饭的时候,男人就拿着宽宽大大的口袋去草屋子收草,有时是在土墙豁口拐角处,一尺多长的大刺猬,正高踮身子溜着青砖房基向外爬走,见了人也不躲避,只是稍稍停顿一下,又在收草人轻瞄一眼中拐出了豁口;有时是在那一排松松垮垮的木板门或木棍木条钉绑栅门的其中一个门口,等收草人走近了看到那只刺猬时,它正从粗木门柱与土墙的宽绰空隙间钻了进去,扭动背刺下后面一圈白茸茸软毛,和磨出了灰茧的关节屈曲的少毛的后腿,在人眼前一晃即没。有时收草人借助晚霞,目光扫过草屋子的某个角落,厚草软褥上那个凹下去的圆窝里,似乎还留存着那只刚刚起身离开的刺猬的温度与气息。
  被垛顶厚泥压得紧紧实实的柴禾垛旁,早起的女人正将三两根玉米秸攥在手里,把柴禾垛下的散落柴禾归拢成一大抱。一只偎在柴禾垛下依旧酣睡的刺猬,被女人手中的玉米秸秆吵醒,像赖床孩子裹紧被子般不情愿地将全身长刺裹得更紧。女人无奈又爱怜地哄孩子般用玉米秸根轻推着它懒洋洋的身子:“挪挪地方吧,好不好啊?不然我没办法抱柴禾啊。”醒过盹儿来的刺猬伸出了四脚,听话地被推送着离开恋恋不舍的临时小屋,像孩子背着书包在母亲目送中钻进了过道,弯腰抱起柴禾的女人,也目送着它钻进了几个柴禾垛围挡的时宽时窄的秘道里。
  早早晚晚的随意相遇,寄居刺猬的钝缓生存节奏与土房庄稼人的勤谨生活规律,时不时发生着交集;一个孩子偶然间被沉睡刺猬发出的似人呼噜声吓到,并不能妨碍之后的继续相遇。生产队的草屋子已有几间漏了顶,有几户人家已将草料移进了自家偏房,嗅寻着豆荚屑、麦糠、玉米高粱碎叶的洒痕,大大小小的刺猬也在主人入睡时悄悄住进了偏房。傍晚时,女人照例去偏房草筐里拾一只鸡蛋,却发现筐内空空,下意识地就瞄向里面的草料间;虽然怀疑,却找不到一只刺猬“贪嘴”的任何蛛丝马迹,在纳闷不止中,也平添了一个只有刺猬自己知道的秘密。再看到刺猬从墙根下走走停停时,大人孩子追随的眼神里,依旧是惊奇欢喜,刺猬与人还是同时略微停望,像是常见面的老熟人打了个招呼,又继续各忙各的。
  二
  不知是它的家原本就在村外河堤下,还是被那几个不安分的半大小子扔到了这里,面对从河堤上瞄准扔到身上的土坷垃,这只大刺猬不知反抗,只能将头尾对弯成最大的弧度,小爪子紧紧抓住湿软的泥土,用看似坚不可摧的黄黑老刺抵御着,碎土纷落中似乎已感受不到疼痛。
  领头的那个孩子,最喜欢也最擅长用挑战村里大人传统思想的方式,在同伴中树立威信。就像这次带头用如此粗暴的手段对待一只刺猬,他是想以行动证明自己的胆大——大人们对刺猬的种种传说与神迹深信不疑,对刺猬虔诚供奉,他就偏偏不信这些,看看刺猬到底会不会用神秘的力量来报复他。老刺猬在孩子停止攻击后,还在河堤下一动不动;那个孩子跑下河堤去探看,他不是害怕一只毫無反抗意识的刺猬失去生命,而是还没有对眼前这个村人普遍带有敬畏感情的仙物失去兴趣。
  他用脚拨翻着刺猬,刺猬扭转着赘重笨拙的身体,随便选了个方向迈开小脚试图逃离孩子的控制。孩子对刺猬的举动嘲笑不止,继而向同伴们宣布了一个更大胆的决定:他要模仿村里一个比他更野蛮的大人,用河堤上的胶泥糊住刺猬,再用火烤熟。听说烤刺猬味道特香。在一帮小伙伴们有些害怕也有些恶心的劝阻下,放弃了这一想法的孩子头,无聊地看着老刺猬瘸瘸拐拐地逃到了远处,又呼啸一声,带着一帮追随者去洼地里寻找一条令人头皮发麻的长虫取乐。
  村里的大人孩子都对这个天不怕地不怕的野孩子抱着纵容态度,被神化的刺猬、连同长虫等等庄稼人敬奉的灵物,似乎也没有过多计较一个未成年孩子的荒唐举动。但这份平静日子的外表下,总会有不知何时冒出来的偶然事件,让心思最单纯的孩子和思维最固化的老人,下意识地联想到某种神秘安排——那个每每带头捉弄刺猬长虫的孩子,已经我行我素安然无恙地走过了爱搞恶作剧的年纪,却在十七八岁即将张罗媳妇的时候,与家人怄气喝下农药,就这么没了。那帮曾在一起玩耍过的小伙伴、或听说过野孩子胆大事迹的也已近成年的孩子们,虽然没有说出心中的猜想与恐惧,但在听着老人们痛惜地诉说这件村中大事的时候,也听出了语气中相似的臆断与警惧。
  不可避免的生老病死,被冥冥上苍预先安排在老村的记忆里;一只刺猬受过的伤害,也以独有的方式印记于生命的无常中。那只在路灯下拼命加速避开人类视线的小刺猬,与那只面对顽劣孩子时徒劳抵御、受伤惊走的老刺猬,内心充满了同样的无助与恐惧。   三
  相较于刺猬将对人的恐惧直接表现出来,人对刺猬的更深恐惧或说敬惧,藏在被老辈人传统认知影响的潜意识里。
  面板、菜刀、高粱秆盖板,所有与蒸刺猬有关的家什,都被笼罩在神圣氛围里的老太太一遍遍刷洗干净,唯恐因为菜刀上残留的一丝腥膻惹来神灵怪罪。白菜也要在杂物间里挑选好一会儿,挑棵最好的,粉条、豆干、豆皮早早地在赶年节大集时预备好了,一旦临时缺了哪一样,就成为了不得的大事。在一场隆重仪式中,任何一丁点儿不和谐的插曲,都将成为来年某一段不顺当的谶示。
  小碗里泡着的黄豆,让没有近距离见过真实刺猬的城里孩子,误以为刺猬的眼睛本来就是黄的,后来才知道原是奶奶再难寻到黑豆。奶奶笑吟吟地捞出两粒黄豆,在包好了馅的圆滚滚身形上一按,嚓嚓嚓三剪刀,一只刺猬就睁开了圆圆睡眼、伸出了尖尖小嘴。孩子从奶奶手中抢过剪刀,负责给刺猬后背剪出一排排尖刺。奶奶宠容着无知无畏的小孩子将刺猬抓在小手里把玩着,嘴里提醒着不要把馅露出来,心里无数遍祷求着神灵不要和小孩子一般见识;也借助充满好奇的提问,奶奶笑得合不拢嘴地表达着让小孩子信以为真的美好祈盼——小刺猬驮得动这么大的银子錁吗?当然驮得动了!驮来好多银子锞咱不就能买好多吃的玩的了嘛!那它们什么时候驮来啊?等咱们睡觉的时候就驮来了。
  满屋的热气,将沏搅朱砂红、准备上供的干净碗、准备烧纸忙得站不住脚的老太太,和一遍遍催促着“刺猬熟了没有”的小孩子,笼罩在缥缈仙境里。掀开锅的那一刻,白白胖胖挤挤挨挨的伏卧刺猬,与仙气里舒展开的条条皱纹,一起开启了一年的好光景。大小各异的刺猬,像各司其职的同一大家族的成员,被老太太恭恭敬敬地安排到祖先神位前、窗台上、锅台角等等各处。一双抚过孩子小脸的温暖手掌,轻捧起触肤略感扎痒的刺猬,按时调转着方向,帮助它们遵从着现实中寻常刺猬的外出与归来时间,提醒着它们不要忘了回家。香炉里的袅袅青烟,陪伴着长夜不灭的门灯,引领着一只只驮宝进财的刺猬,驮着年复一年的祈愿,住进了老人孩子的梦境。
  无序的季风,过早吹融了村外麦田浅盖的雪被,为全村人驮送了一夜银子锞的刺猬,没来得及再多睡几天,就被提前到来的暖春,催推着横穿过车来车往的乡间公路。没等守在神位前的刺猬被撤下供桌,噼哩啪啦的鞭炮就催促着疾行的车轮奔向远方。从院里扩散到路边,又延伸向另一个村庄的一声高过一声的鞭炮声,在表面同样隆重的谢幕仪式中,年轻人却对老辈人告诫的“动针扎刺猬眼”“动车轧刺猬脚”等等危言渐渐不放在心上。
  急打着方向盘,车轮还是轧上了公路中间铺贴辗薄的那一大片灰黑与赭褐杂染的不规则皮刺边缘。那只迷乱了寒暑季节,横穿公路的刺猬,终究还是没有适应行为变化无序的人类,它无法改变出于本能的外出觅食与回家安睡的时间与路线,明明预知到了危险,却也避无可避。
其他文献
月影梅是我收藏的三个元青花蒜头瓶的画意。  准确说是一对加上一个。一对,画得很有意思,半月图纹,一弯实心,一弯空心。月下,一瘦骨嶙峋的梅枝。瓶口饰莲瓣,瓶底绘画青花卷草弦纹。  最初从铲子那里看到那对瓶时,就被它的造型和画意吸引住了。不解的是,为啥月亮一实心,一空心呢?铲子讲,一公一母呵。原来古人陪葬的陶瓷器皿,成对的往往都有点区别,不是一高一矮,就是一胖一瘦,或在工艺上有点点区别。差异往往不会太
期刊
说起西乡,可能陕西以外的很多人都没有听说过这个地方。但是,若说起唐朝时官差给杨贵妃送荔枝的事情,恐怕是妇孺皆知了。  西乡位于古代荔枝道的中心地段,史料“唐代天宝年间,杨贵妃嗜食乡里荔枝,诏川南涪州贡荔枝,快马取道达州至西乡驿,再经子午道至长安”中提到的西乡驿,就是如今的西乡县。  西乡有一个很小很小的古镇叫骆家坝,它是汉江第一大支流牧马河的源头,也是西乡最偏远的镇域。  暮春时节,我走在由汉中去
期刊
山里的晨曦很美,均匀地、淡淡地笼罩着房舍、山林和溪边浓密的蒿草。溪水很凉,捧起抹在脸上时,手和脸蓦地像水一般地透明,心里的空灵油然而生。山静得很,小村静得很,小溪的流泉成为这清晨音韵的主旋律。但这种局面没能维持多久,石墙上跳上了一只白底红羽的公鸡。它的一声鸣唱在它尚在伸长脖颈时已在山谷间萦绕,忽地惊醒了山中的小生灵。果然,山雀唧唧地与它唱和,有喜鹊在村头的大杨树间飞渡,二三燕子滑翔在院落的上空。阳
期刊
盖房时,为了穿线方便,在厕所内的椽头处留下个洞。当时寻思着等日后雨天来临时,再将其堵了,省得和泥,结果雨迟迟未到。  几个月后的一天,一阵电闪雷鸣过后,雨点终于噼里啪啦地掉了下来。此时的小院已是满眼生气。一畦畦辣椒、黄瓜、西红柿泛着绿油油的光泽,甚是惹人喜爱。这是自来水的功劳,若是等老天爷下雨,其生机恐怕同旱地里的庄稼一样,遥遥无期。  天色愈来愈暗,雨滴越来越急,人们步履匆匆地赶着路,鸟儿上下翻
期刊
墨鱼酱  老家靠海,却也不算渔村。渔民属于城镇居民,他们有到公社粮食管理站买米的本子。我们村都是农民,只能在地里种粮食。但村子也有出海捕鱼的。每个生产队一艘渔船,每次出海配五个会水、不晕船的劳动力。这样的劳动力生产队并不多,出海轮换的也就那么一些人。种地是主业,打鱼是副业,也就看着季节出海了。夏天,端午节过后,天彻底热起来,渔船就下海了。  那时,海里的东西真多。我们这些孩子,拎着篮子到海边的礁石
期刊
三姨从瓮里挖出一团灰突突的树叶,水淋淋的,一路捧着走到了灶屋。灶台很长,安放了两口大锅。前锅的红豆粥已经滚开,三姨用棉手套垫着端到了后灶,后灶的锅自然就挪到了前灶。  后锅里的水几近沸腾,三姨重新架起一把火,左手推拉了几下风箱,火势立刻汹汹起来。趁这个间隙,三姨在案板上切那捧树叶。树叶散掉了,铺摊在案板上,松垮垮一大堆。  我知道这是什么叶子。在我的老家,这种叶子到处都是,但人们似乎更愿意吃它的花
期刊
从贵州一路向北,到武汉换车,凌晨才赶到了开封。  夜晚的开封,空气有点凉而干燥,隐秘地能嗅到古城的味道,什么味道?说不清。古城古在哪里呢?记得在中学历史课时,老师就说过:“如果没有金国的骚扰和蒙古人的侵入,宋朝会发展得更好,中国的古老文明,很多是在宋朝闪光的。”  开封有我的老同学,她带着我在开封老城区游走。既然来了,一定要看看大相国府,这个寺院据说是地底下老的相国寺位置上重新建成的。门楣上有赵朴
期刊
站在县城朝东南方向望去,首先截住你目光的是一座小山峰,峰顶耸立着一座高塔。县城四周都是山,但和围着县城的其他几面山峰比起来,它实在算不上高。如果硬要你选择一个恰当的词汇来描述山的形状,你可能会想到很多个,但绝然不会想到古时的元宝——在旧时,山就叫元宝山。  置身山坳里的县城,山在截住你目光的同时,也轻而易举地为你挡住了山那边呼呼而起的风雨。山上长满了树木和杂草,因此也和二郎山下的众多山川一样,任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