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藏书剔旧和采购新书一样,是图书馆藏书建设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也是藏书建设必不可少的环节。早在1903年,英国图书馆学家D?布朗就曾指出:“图书馆的任务在于仔细地选取图书,并同样仔细地剔除全部失掉了实效、完成了使命或由于丧失新颖性或不再有益而为读者所不用的图书。”1914年德国图书馆学家乔治雷斯对读者不用的藏书使用了“死书”这一概念,并建议“销毁这种无人利用的图书”;国际上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提出“藏书零增长理论(Theory of collection zero-growth)”也叫做“藏书稳定状态理论(The Atkinson Report)”,其基本内容是:图书馆不要无限制地增加藏书数量,而应当在藏书增加到一定规模时控制其增长,即在一个相对的时限内,图书馆入藏图书数量应与剔旧图书数量大体相当,使藏书的实际增长率为零,从而保持藏书数量的稳定。这些理论充分阐述了藏书剔旧工作的重要性,对我们的图书馆建设有很大的指导作用。
但是,图书馆的馆藏数量历来是衡量图书馆水平的重要数据之一。近年来,无论是公共图书馆评估、高校图书馆评估都对图书馆藏书量有具体要求。在这种形势下,许多馆为了充数,在馆舍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对那些无用、利用率极低的图书资料也不剔除。导致大量呆滞文献壅塞书库,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严重影响了图书馆藏书的构成质量,降低了藏书利用率,影响读者检索查阅速度。因此,图书馆的藏书剔旧工作势在必行。
1藏书剔旧工作的目的和意义
1.1 释放藏书空间
科学技术发展迅猛、知识更新快,使得科技文献呈爆炸性增长。作为知识载体的文献资料数量的急剧膨胀,无论是新馆还是旧馆都面临“书库危机”。以高州市图书馆为例,在短短几年时间里,藏书量由开馆之初(新馆1999年开馆)的不足2万册,猛增至14万多册,书架和书库都面临短缺的局面。如果图书馆能够定期或不定期的进行图书的剔旧,就可以腾出空间,缓解空间紧缺的问题,排放更多的新书,也减轻了工作人员的负担。
1.2 有利于藏书的吐故纳新
新陈代谢是一切生物系统、社会系统生存发展的客观规律之一。停止新陈代谢,系统就会老化、僵化,并最终解体。藏书系统作为一个社会系统,也必然遵循这一客观规律。只有不断吐故纳新,即在不断补充新书的同时,及时剔除陈旧老化,失去利用价值的“滞书”,才能保持藏书充满生机与活力,使整个藏书体系不断地完善,更加科学合理。
1.3 有利于藏书的流通
据不完全统计,一个藏书量不足10万册的小型图书馆,在书库取一本书的平均时间为3-5分钟,而藏书量超过百万册的大型图书馆则要用15-30分钟。因此,通过藏书剔除工作有利于节省工作人员图书上架和读者的选书时间,加快图书流通的速度,提高图书的利用率。
2藏书剔旧工作的原则
要使藏书剔除工作科学有序地进行。必须确立剔除原则。藏书剔除是一项理论性、实践性、操作性、经验性很强的工作。必须从整体藏书的针对性、完整性、系统性、未来发展等方面综合考虑。总的原则是藏以致用、高效服务,发挥馆藏功能,满足读者使用。
2.1 思想性原则
图书馆是社会教育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场所。服务育人是其主要职能。这就要求图书馆在藏书剔旧工作中对内容不健康、有严重错误倾向或低级趣味的图书要坚决剔除。为读者提供积极向上、科学文明的图书馆资料。
2.2 馆藏特色原则
一个图书馆,不可能包罗万象。它应在长期的藏书建设中形成自己的特色。收藏文献的类型、范围、物理载体,都可形成文字依据,体现为藏书建设规范与采购条例及剔旧原则,今后几十年都不变。馆长换了无数届,工作人员换了一茬又一茬,这个馆藏特色原则不能变。那么剔旧时亦应遵循这一原则;范围内的轻剔,范围外的重剔。
2.3 复本量原则
复本图书一般是由于读者对某一类图书需求量较大而有意购买的。另一个原因则是工作人员在采购过程中的失误。对于内容已陈旧、使用价值及利用率较低、已经有修订版或再版的复本图书一般只留一二本,其余均可剔除。另外还可以参考图书出版的年代来取舍,但不能一味追求“种多册少”。对于一些流通量较大的复本书仍应当保留。
3藏书剔旧工作的方法
确定图书剔除原则后,接着要确定图书剔除的切实可行的方法和步骤。藏书剔旧是一项细致而复杂的专业技术性工作。既要定期进行,又要慎重稳妥。不能采取“突击”或“大会战”的方式一拥而上,应组织馆内对馆藏情况熟悉、业务能力较强、学术水平较高的馆员来负责这一工作。
3.1 滞架时限法
即根据一本书在两次流通之间滞留在书架上未被使用的时间来确定藏书是否应剔除的方法。它是确定“呆滞书刊”的标准,也是预测图书使用率的重要数据。
3.2 书龄法
即把图书出版日期、印刷日期、采购日期等作为标准来进行藏书剔除的方法。书龄是藏书剔旧中用来帮助判断的重要依据。但如果单纯以书龄长短决定藏书的去留,就可能把一些仍有价值的、使用率高的旧书剔除。而留下一些书龄较短却不适用的书。因此,在使用书龄法剔除图书时,应参考各类出版物的有效使用年限。
3.3 主观剔除法
由负责藏书剔旧人员直接在书架上审查图书,再根据自己的主观判断进行剔除。当然,该方法包含一系列供剔旧人员在进行主观判断时需要使用的剔除规则。在应用此方法进行剔除时,主要是对多余的复本书、过时的超龄书、流通率较低的滞架书等提出处理意见,将拟剔除的图书先横放于原架位。然后经馆、部门负责人以及邀请有关学科的专家采取架上复审法参与审定,最后再决定是否剔除。
4剔除图书的处理
对于剔除的图书,不应全部作为废物卖掉,而应根据其潜在价值妥善处理。大体上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4.1 继续保存
对于长期以来无人借阅、利用率低但仍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的图书剔除后,可设立一个密集书库,进行集中存放。它依然是馆藏一部分,这样既可以扩大流通书库空间,又可以完整保存具有潜在价值的文献。避免造成不应有的拒借,保证读者需求。
4.2 交换或赠送
对那些不符合本馆读者需要或是复本太多等原因被剔除的图书,可以采取交换方式。现今图书馆普遍经费不足,通过交换,既加强了馆际之间联系,达到资源共享。又可以无须花钱便获得本馆所需的资料,互相弥补馆藏之不足。另外也可以赠送给相关单位或捐助希望工程,或以文化扶贫的形式送给乡村学校,让这些尚有价值的资料满足基层读者对知识的需求。
4.3 低价出售或报废
有些图书不适合图书馆收藏,还有一定使用价值,可折价出售给需要的读者,其余可送至废品收购站回收。但所有剔旧图书均应按有关要求造册登记并注明处理方法。
总之,剔旧工作是藏书建设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意义和作用还在于改变那种重“藏”轻“用”,片面追求“数量”而忽视“质量”的错误倾向。在新形势下,我们应意识到藏书剔旧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有计划、有重点、有步骤地定期开展剔除工作,才能保持整个馆藏结构的有效性、新颖性,不断完善图书馆的藏书体系,提高图书馆整体效益。
(作者单位:高州市图书馆)
参考文献:
[1] 陈英,李衍翎.图书馆藏书剔旧方法ABC[J].图书馆论坛,1994,(6).
[2] 余五妹.图书馆藏书剔旧工作管理[J].广东民族学院学报,1995,(2).
[3] 沈继武.藏书建设与读者工作[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4] 张英彩等.图书馆藏书“零增长”的意义及实施措施[J].河北科技图苑,2003(6):45-46,18.
[5] 元满.谈谈图书馆的藏书剔旧工作[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2(4):150,117.
[6] 张定南.浅谈图书馆藏书的剔除[J].江西图书馆学刊,2003(1):25-26.
[7] 刘亦平.试论藏书剔旧的目的、范围与程序[J].高校图书馆工作,1989(1):36-39.
但是,图书馆的馆藏数量历来是衡量图书馆水平的重要数据之一。近年来,无论是公共图书馆评估、高校图书馆评估都对图书馆藏书量有具体要求。在这种形势下,许多馆为了充数,在馆舍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对那些无用、利用率极低的图书资料也不剔除。导致大量呆滞文献壅塞书库,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严重影响了图书馆藏书的构成质量,降低了藏书利用率,影响读者检索查阅速度。因此,图书馆的藏书剔旧工作势在必行。
1藏书剔旧工作的目的和意义
1.1 释放藏书空间
科学技术发展迅猛、知识更新快,使得科技文献呈爆炸性增长。作为知识载体的文献资料数量的急剧膨胀,无论是新馆还是旧馆都面临“书库危机”。以高州市图书馆为例,在短短几年时间里,藏书量由开馆之初(新馆1999年开馆)的不足2万册,猛增至14万多册,书架和书库都面临短缺的局面。如果图书馆能够定期或不定期的进行图书的剔旧,就可以腾出空间,缓解空间紧缺的问题,排放更多的新书,也减轻了工作人员的负担。
1.2 有利于藏书的吐故纳新
新陈代谢是一切生物系统、社会系统生存发展的客观规律之一。停止新陈代谢,系统就会老化、僵化,并最终解体。藏书系统作为一个社会系统,也必然遵循这一客观规律。只有不断吐故纳新,即在不断补充新书的同时,及时剔除陈旧老化,失去利用价值的“滞书”,才能保持藏书充满生机与活力,使整个藏书体系不断地完善,更加科学合理。
1.3 有利于藏书的流通
据不完全统计,一个藏书量不足10万册的小型图书馆,在书库取一本书的平均时间为3-5分钟,而藏书量超过百万册的大型图书馆则要用15-30分钟。因此,通过藏书剔除工作有利于节省工作人员图书上架和读者的选书时间,加快图书流通的速度,提高图书的利用率。
2藏书剔旧工作的原则
要使藏书剔除工作科学有序地进行。必须确立剔除原则。藏书剔除是一项理论性、实践性、操作性、经验性很强的工作。必须从整体藏书的针对性、完整性、系统性、未来发展等方面综合考虑。总的原则是藏以致用、高效服务,发挥馆藏功能,满足读者使用。
2.1 思想性原则
图书馆是社会教育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场所。服务育人是其主要职能。这就要求图书馆在藏书剔旧工作中对内容不健康、有严重错误倾向或低级趣味的图书要坚决剔除。为读者提供积极向上、科学文明的图书馆资料。
2.2 馆藏特色原则
一个图书馆,不可能包罗万象。它应在长期的藏书建设中形成自己的特色。收藏文献的类型、范围、物理载体,都可形成文字依据,体现为藏书建设规范与采购条例及剔旧原则,今后几十年都不变。馆长换了无数届,工作人员换了一茬又一茬,这个馆藏特色原则不能变。那么剔旧时亦应遵循这一原则;范围内的轻剔,范围外的重剔。
2.3 复本量原则
复本图书一般是由于读者对某一类图书需求量较大而有意购买的。另一个原因则是工作人员在采购过程中的失误。对于内容已陈旧、使用价值及利用率较低、已经有修订版或再版的复本图书一般只留一二本,其余均可剔除。另外还可以参考图书出版的年代来取舍,但不能一味追求“种多册少”。对于一些流通量较大的复本书仍应当保留。
3藏书剔旧工作的方法
确定图书剔除原则后,接着要确定图书剔除的切实可行的方法和步骤。藏书剔旧是一项细致而复杂的专业技术性工作。既要定期进行,又要慎重稳妥。不能采取“突击”或“大会战”的方式一拥而上,应组织馆内对馆藏情况熟悉、业务能力较强、学术水平较高的馆员来负责这一工作。
3.1 滞架时限法
即根据一本书在两次流通之间滞留在书架上未被使用的时间来确定藏书是否应剔除的方法。它是确定“呆滞书刊”的标准,也是预测图书使用率的重要数据。
3.2 书龄法
即把图书出版日期、印刷日期、采购日期等作为标准来进行藏书剔除的方法。书龄是藏书剔旧中用来帮助判断的重要依据。但如果单纯以书龄长短决定藏书的去留,就可能把一些仍有价值的、使用率高的旧书剔除。而留下一些书龄较短却不适用的书。因此,在使用书龄法剔除图书时,应参考各类出版物的有效使用年限。
3.3 主观剔除法
由负责藏书剔旧人员直接在书架上审查图书,再根据自己的主观判断进行剔除。当然,该方法包含一系列供剔旧人员在进行主观判断时需要使用的剔除规则。在应用此方法进行剔除时,主要是对多余的复本书、过时的超龄书、流通率较低的滞架书等提出处理意见,将拟剔除的图书先横放于原架位。然后经馆、部门负责人以及邀请有关学科的专家采取架上复审法参与审定,最后再决定是否剔除。
4剔除图书的处理
对于剔除的图书,不应全部作为废物卖掉,而应根据其潜在价值妥善处理。大体上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4.1 继续保存
对于长期以来无人借阅、利用率低但仍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的图书剔除后,可设立一个密集书库,进行集中存放。它依然是馆藏一部分,这样既可以扩大流通书库空间,又可以完整保存具有潜在价值的文献。避免造成不应有的拒借,保证读者需求。
4.2 交换或赠送
对那些不符合本馆读者需要或是复本太多等原因被剔除的图书,可以采取交换方式。现今图书馆普遍经费不足,通过交换,既加强了馆际之间联系,达到资源共享。又可以无须花钱便获得本馆所需的资料,互相弥补馆藏之不足。另外也可以赠送给相关单位或捐助希望工程,或以文化扶贫的形式送给乡村学校,让这些尚有价值的资料满足基层读者对知识的需求。
4.3 低价出售或报废
有些图书不适合图书馆收藏,还有一定使用价值,可折价出售给需要的读者,其余可送至废品收购站回收。但所有剔旧图书均应按有关要求造册登记并注明处理方法。
总之,剔旧工作是藏书建设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意义和作用还在于改变那种重“藏”轻“用”,片面追求“数量”而忽视“质量”的错误倾向。在新形势下,我们应意识到藏书剔旧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有计划、有重点、有步骤地定期开展剔除工作,才能保持整个馆藏结构的有效性、新颖性,不断完善图书馆的藏书体系,提高图书馆整体效益。
(作者单位:高州市图书馆)
参考文献:
[1] 陈英,李衍翎.图书馆藏书剔旧方法ABC[J].图书馆论坛,1994,(6).
[2] 余五妹.图书馆藏书剔旧工作管理[J].广东民族学院学报,1995,(2).
[3] 沈继武.藏书建设与读者工作[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4] 张英彩等.图书馆藏书“零增长”的意义及实施措施[J].河北科技图苑,2003(6):45-46,18.
[5] 元满.谈谈图书馆的藏书剔旧工作[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2(4):150,117.
[6] 张定南.浅谈图书馆藏书的剔除[J].江西图书馆学刊,2003(1):25-26.
[7] 刘亦平.试论藏书剔旧的目的、范围与程序[J].高校图书馆工作,1989(1):3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