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个案研究;固定角色疗法;自卑心理
固定角色疗法是基于个人结构心理学理论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和技术,起源于个人结构心理学的创始人乔治·凯利,是最能够代表凯利的理论且最有特色的心理治疗方法。
凯利认为人即科学家,能不断地把关于经验的复杂信息纳入个人建构之中。每个人的大脑中都有独特的“个人建构”,人们是根据“个人建构”来解释和预期时间,并赋予事件意义,对未来作出预测的。
人之所以有心理障碍,是因为他的建构系统出了毛病。人们的建构系统不能正确地预言各种未来事件时,焦虑不可避免,因此便产生心理障碍。当“个人建构”不具备可渗透性时,人们就不能从新的经历中学习新的知识。没有学习与建构的不断完善,人们预期未来的能力必然降低。凯利认为,心理治疗就是帮助患者建立新的建构,完善原有的建构,以便能够更好地预期事件。
治疗的第一步是采用角色建构测验法鼓励当事者进行自我测验,以便获得有关当事者建构系统的信息。第二步是固定角色治疗。在治疗过程中,给当事者一种人格模式,要求当事者把它表演出来,即要求当事者去扮演与他本人有显著差异的另一个人的人格。核心就是要让当事者在生活中扮演一个全新的角色,按新的角色去思想、去行动,直到自然而然地接受了新的角色并加以内化。
一、个案基本资料
1.背景资料
杨小青(化名),高中二年级学生,女,20岁。家中排行第二,有一个哥哥。身体正常,无重大躯体疾病史。父母均是农民,家庭经济比较困难。哥哥初中毕业后就外出打工。
2.来访者自述
高一时,成绩中上。近来学习成绩有所下降,觉得对不起辛劳的父母,于是产生了退学的念头。她把想法向父母提出后,被严词拒绝,并被鼓励要认真学习。但是她仍一直摆脱不了退学的念头,并经常自责。因成绩下降,班主任曾找其谈话。但是班主任的鼓励不但没能成为动力,反而让她害怕自己怎么学都不能把成绩提高,害怕让班主任失望。原本数学成绩不错,觉得数学老师重视自己,但是近来上数学课时,觉得老师跟自己的眼光交流越来越少,于是认为数学老师对自己失望了。上课不敢主动发言,有一次发言后,周围的同学发出一点小声音,她认为那是在笑话自己,从此不敢在课上发言,也不敢在教室内大声讲话。她性格比较内向、胆小,不敢主动与人交往,害怕被人拒绝。交往的对象仅限于同桌和舍友,没有要好的朋友。情绪低落持续一个月。
3.他人反映
班主任的反映:性格较内向,不善与人交往,朋友少。学习刻苦认真,但成绩一般。近来成绩稍微有点儿下降,行为比以前退缩,较少参加集体活动。
同学的反映:她总觉得自己又丑又胖。除了同桌外,很少与他人交往,没有知心朋友。在教室总是低着头,甚至走路都不敢抬头。学习很用功,经常埋在书堆里,可是成绩一般。
二、原因分析和评估诊断
1.对来访者进行抑郁自评量表(SDS)、自尊量表(SES)的心理测试
测试结果:自尊量表(SES)得14分,低自尊,有严重的自卑心理;抑郁自评量表(SDS)得分指数为0.52,有轻微的抑郁情绪。
2.评估分析与诊断
来访者的症状属于一般心理问题,是由特定的事件——因对成绩不满意想退学引发。主要症状是情绪低落,体验不到快乐,伴有自责心理。自卑、胆小、性格内向是症状出现的人格基础。
三、咨询过程
前两次咨询采用了认知疗法和精神分析疗法,但效果不明显,来访者出现阻抗,很容易回到原来的自我。于是采用固定角色疗法进行治疗,以下是固定角色疗法的治疗过程。
第一阶段:角色建构
自我描述:要求来访者用第三人称进行自我描述。以下是她的描述:
杨小青是个高二学生,身高1米65,身材中等偏瘦。五官一般,其貌不扬,不受人欢迎。她学习刻苦,但人很笨,即使用功去学,成绩仍然很差。
跟同桌聊天时,多数情况是听同桌说,很少发表意见。她是个很胆小的人,不敢在课堂上提问。老师提的问题,即使自己知道答案,也不敢主动回答。
同学们都不喜欢跟她玩,因为她太安静了,好像想把别人拒之门外。她走路总是低着头,好像怕人家看到她的脸。她很喜欢跟同桌在一起,因为她觉得只有同桌了解她,是她惟一的朋友。她基本上不跟男同学交往。她认为自己不是外表很吸引人的类型,甚至样子有点丑。但她喜欢听同桌跟男同学聊天,也因此很羡慕同桌。
对来访者的自我角色描述分析:描述具有逻辑性,内容涉及学业、人际、家庭等主题。结构都有两极,但是来访者表现出来的“失败的,不开心的、不吸引的、丑的”的一极,将“成功的、快乐的、吸引的、美的”一极淹没。来访者的结构有扩张的现象,认为自己的各个方面都是失败的。结构比较单一,都用失败与成功这两个维度来去衡量和预测自己的一切。这就是来访者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成立自我角色草案书写小组,由班主任、数学老师、2名心理老师组成,集体讨论并分析来访者的自我角色描述。心理老师写出初稿,小组讨论、反复修改后确定角色草案如下:
杨信丽,取自信而美丽的意思。给人的印象是文静清秀,对人热心。刚开始跟她接触时,觉得她比较斯文安静。时间长了,特别能感觉到她对朋友热心,真诚,健谈。她人缘很好,大家都很喜欢跟她做朋友。她对人坦诚,不矫揉造作。异性缘好,她是个忠实的听众,善于换位思考,会替人着想。男同学有心事时,都喜欢找她谈心。她是个有主见很有个性的人,能独立处理好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并能热心帮助同伴。当别人有困难时,总是热心地第一个站出来替别人分担。
她学习勤奋,虽然成绩不拔尖,但认真对待学习,认真刻苦的态度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可。喜欢向老师提问,课堂上经常主动提问,课后到老师办公室与老师一起探讨学习问题。老师们都认为她是个好学而且很有毅力的人。
第二阶段:固定角色疗法的实施过程
1.介绍
“这里是一个人的特点概况的描述,她的名字叫杨信丽,从某些方面而言,她是与你很不同的一个人,不过,她有点像你。但是无论她像不像你,都不重要。先让我们来看一下她的具体情况……”看来访者的反应,并随时回答她提出的问题。
2.练习
“下面的两个星期,我要你做一些不平凡的事情,让你去扮演另一个人。我们一起去完成这个任务,在2周的时间里,要尽量忘记你自己的名字或你以前的样子,你就是杨信丽!你要做出和她一样的行动!用与她一样的方式去思考。你要做你认为她会去做的事情。你用她的思维方式去思考,去享受她要享受的事情,做她感兴趣的事情。在接下来的2周里,杨小青不能出现,你就是杨信丽。我们每隔一天安排一次这样的谈话。你每天要在不同的时间阅读草案至少3次。现在让我们假设3种不同情景,你要扮演不同场合下的杨信丽。
情景一:学习情景
在课堂上勇敢地与老师进行眼神交流。老师提问时,大胆举手发言,自信地看着老师。回答问题声音响亮、悦耳。老师晚自修来辅导时,勇敢地举手示意,请其帮助自己解答难题。课外有疑问时,与周围的同学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总能为自己认真学习而感到高兴,有成就感。
情景二:家庭情景
放学回到家时,大声愉快地与家人打招呼。与家人一起看电视,开心地谈论自己在学校中的生活、与同学相处的情况,向家人反映自己在学习与交往中的进步。主动地帮助家人做家务,并为此感到高兴。
情景三:交往情景
在路上遇到同学主动打招呼或点头微笑。进教室时,主动大方地与周围的同学问好。看完课外书时,与同学分享自己的感受和见解。集体活动时,能自然、大方地加入到群体中。同学有困难时,主动地给予帮助。课后主动与老师谈话,谈自己在学习中的困惑,谈生活中的感受等。
3.实施
在接下来的2周时间里,一共对来访者实施8次咨询。每次都反馈在日常情景中扮演的情况,并对扮演的角色进行练习和巩固。前两次的扮演中,来访者最初的反应是不自然,回复到原来的自我,并且抱怨自己扮演得不好。但在咨询师的帮助下,慢慢有了进步,特别是在最后三次的谈话中,她在反馈信息时,倾向于用“我当时感觉……”的句式来描述,说明她已经完全地把自己当成了杨信丽。她说在扮演过程中,自己能感觉到杨信丽的快乐和自信,并且希望自己以后也能像所扮演的角色一样自信快乐。这些信息都说明来访者逐渐选择了新的角色,并且将这个新角色内化成自己本身的角色。
四、咨询效果评估
根据反馈的信息,随着咨询方案的推进和展开,上述咨询目标已经取得初步成效。
1.自我评估
“以前我总是认为自己一无是处,总是拿自己的短处跟别人的长处比较,使得自己在生活中体会不到快乐。现在终于明白了,快乐其实很简单,自己也有很多优点。”
2.同学评估
她的状态已经好转,话也多了,人也变得比以前活泼了。在处理事情时,也比以前自信了。精神状态好转了,不会像以前那样自怜自怨自艾,也能看到她笑了。
3.心理测试评估
再次通过SDS和SES测试。根据其答题结果,其总分抑郁水平为0.44,轻微的抑郁已经下降至无抑郁;自尊水平为26,也有明显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胡海燕.乔治·凯利的个人建构论的述评[D].汕头大学, 2005.
[2](美)凯利.郑希付译.个人结构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作者单位:广东省博罗县华侨中学。电邮:[email protected])
编辑/于 洪 舒 娟 终校/李益倩
固定角色疗法是基于个人结构心理学理论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和技术,起源于个人结构心理学的创始人乔治·凯利,是最能够代表凯利的理论且最有特色的心理治疗方法。
凯利认为人即科学家,能不断地把关于经验的复杂信息纳入个人建构之中。每个人的大脑中都有独特的“个人建构”,人们是根据“个人建构”来解释和预期时间,并赋予事件意义,对未来作出预测的。
人之所以有心理障碍,是因为他的建构系统出了毛病。人们的建构系统不能正确地预言各种未来事件时,焦虑不可避免,因此便产生心理障碍。当“个人建构”不具备可渗透性时,人们就不能从新的经历中学习新的知识。没有学习与建构的不断完善,人们预期未来的能力必然降低。凯利认为,心理治疗就是帮助患者建立新的建构,完善原有的建构,以便能够更好地预期事件。
治疗的第一步是采用角色建构测验法鼓励当事者进行自我测验,以便获得有关当事者建构系统的信息。第二步是固定角色治疗。在治疗过程中,给当事者一种人格模式,要求当事者把它表演出来,即要求当事者去扮演与他本人有显著差异的另一个人的人格。核心就是要让当事者在生活中扮演一个全新的角色,按新的角色去思想、去行动,直到自然而然地接受了新的角色并加以内化。
一、个案基本资料
1.背景资料
杨小青(化名),高中二年级学生,女,20岁。家中排行第二,有一个哥哥。身体正常,无重大躯体疾病史。父母均是农民,家庭经济比较困难。哥哥初中毕业后就外出打工。
2.来访者自述
高一时,成绩中上。近来学习成绩有所下降,觉得对不起辛劳的父母,于是产生了退学的念头。她把想法向父母提出后,被严词拒绝,并被鼓励要认真学习。但是她仍一直摆脱不了退学的念头,并经常自责。因成绩下降,班主任曾找其谈话。但是班主任的鼓励不但没能成为动力,反而让她害怕自己怎么学都不能把成绩提高,害怕让班主任失望。原本数学成绩不错,觉得数学老师重视自己,但是近来上数学课时,觉得老师跟自己的眼光交流越来越少,于是认为数学老师对自己失望了。上课不敢主动发言,有一次发言后,周围的同学发出一点小声音,她认为那是在笑话自己,从此不敢在课上发言,也不敢在教室内大声讲话。她性格比较内向、胆小,不敢主动与人交往,害怕被人拒绝。交往的对象仅限于同桌和舍友,没有要好的朋友。情绪低落持续一个月。
3.他人反映
班主任的反映:性格较内向,不善与人交往,朋友少。学习刻苦认真,但成绩一般。近来成绩稍微有点儿下降,行为比以前退缩,较少参加集体活动。
同学的反映:她总觉得自己又丑又胖。除了同桌外,很少与他人交往,没有知心朋友。在教室总是低着头,甚至走路都不敢抬头。学习很用功,经常埋在书堆里,可是成绩一般。
二、原因分析和评估诊断
1.对来访者进行抑郁自评量表(SDS)、自尊量表(SES)的心理测试
测试结果:自尊量表(SES)得14分,低自尊,有严重的自卑心理;抑郁自评量表(SDS)得分指数为0.52,有轻微的抑郁情绪。
2.评估分析与诊断
来访者的症状属于一般心理问题,是由特定的事件——因对成绩不满意想退学引发。主要症状是情绪低落,体验不到快乐,伴有自责心理。自卑、胆小、性格内向是症状出现的人格基础。
三、咨询过程
前两次咨询采用了认知疗法和精神分析疗法,但效果不明显,来访者出现阻抗,很容易回到原来的自我。于是采用固定角色疗法进行治疗,以下是固定角色疗法的治疗过程。
第一阶段:角色建构
自我描述:要求来访者用第三人称进行自我描述。以下是她的描述:
杨小青是个高二学生,身高1米65,身材中等偏瘦。五官一般,其貌不扬,不受人欢迎。她学习刻苦,但人很笨,即使用功去学,成绩仍然很差。
跟同桌聊天时,多数情况是听同桌说,很少发表意见。她是个很胆小的人,不敢在课堂上提问。老师提的问题,即使自己知道答案,也不敢主动回答。
同学们都不喜欢跟她玩,因为她太安静了,好像想把别人拒之门外。她走路总是低着头,好像怕人家看到她的脸。她很喜欢跟同桌在一起,因为她觉得只有同桌了解她,是她惟一的朋友。她基本上不跟男同学交往。她认为自己不是外表很吸引人的类型,甚至样子有点丑。但她喜欢听同桌跟男同学聊天,也因此很羡慕同桌。
对来访者的自我角色描述分析:描述具有逻辑性,内容涉及学业、人际、家庭等主题。结构都有两极,但是来访者表现出来的“失败的,不开心的、不吸引的、丑的”的一极,将“成功的、快乐的、吸引的、美的”一极淹没。来访者的结构有扩张的现象,认为自己的各个方面都是失败的。结构比较单一,都用失败与成功这两个维度来去衡量和预测自己的一切。这就是来访者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成立自我角色草案书写小组,由班主任、数学老师、2名心理老师组成,集体讨论并分析来访者的自我角色描述。心理老师写出初稿,小组讨论、反复修改后确定角色草案如下:
杨信丽,取自信而美丽的意思。给人的印象是文静清秀,对人热心。刚开始跟她接触时,觉得她比较斯文安静。时间长了,特别能感觉到她对朋友热心,真诚,健谈。她人缘很好,大家都很喜欢跟她做朋友。她对人坦诚,不矫揉造作。异性缘好,她是个忠实的听众,善于换位思考,会替人着想。男同学有心事时,都喜欢找她谈心。她是个有主见很有个性的人,能独立处理好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并能热心帮助同伴。当别人有困难时,总是热心地第一个站出来替别人分担。
她学习勤奋,虽然成绩不拔尖,但认真对待学习,认真刻苦的态度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可。喜欢向老师提问,课堂上经常主动提问,课后到老师办公室与老师一起探讨学习问题。老师们都认为她是个好学而且很有毅力的人。
第二阶段:固定角色疗法的实施过程
1.介绍
“这里是一个人的特点概况的描述,她的名字叫杨信丽,从某些方面而言,她是与你很不同的一个人,不过,她有点像你。但是无论她像不像你,都不重要。先让我们来看一下她的具体情况……”看来访者的反应,并随时回答她提出的问题。
2.练习
“下面的两个星期,我要你做一些不平凡的事情,让你去扮演另一个人。我们一起去完成这个任务,在2周的时间里,要尽量忘记你自己的名字或你以前的样子,你就是杨信丽!你要做出和她一样的行动!用与她一样的方式去思考。你要做你认为她会去做的事情。你用她的思维方式去思考,去享受她要享受的事情,做她感兴趣的事情。在接下来的2周里,杨小青不能出现,你就是杨信丽。我们每隔一天安排一次这样的谈话。你每天要在不同的时间阅读草案至少3次。现在让我们假设3种不同情景,你要扮演不同场合下的杨信丽。
情景一:学习情景
在课堂上勇敢地与老师进行眼神交流。老师提问时,大胆举手发言,自信地看着老师。回答问题声音响亮、悦耳。老师晚自修来辅导时,勇敢地举手示意,请其帮助自己解答难题。课外有疑问时,与周围的同学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总能为自己认真学习而感到高兴,有成就感。
情景二:家庭情景
放学回到家时,大声愉快地与家人打招呼。与家人一起看电视,开心地谈论自己在学校中的生活、与同学相处的情况,向家人反映自己在学习与交往中的进步。主动地帮助家人做家务,并为此感到高兴。
情景三:交往情景
在路上遇到同学主动打招呼或点头微笑。进教室时,主动大方地与周围的同学问好。看完课外书时,与同学分享自己的感受和见解。集体活动时,能自然、大方地加入到群体中。同学有困难时,主动地给予帮助。课后主动与老师谈话,谈自己在学习中的困惑,谈生活中的感受等。
3.实施
在接下来的2周时间里,一共对来访者实施8次咨询。每次都反馈在日常情景中扮演的情况,并对扮演的角色进行练习和巩固。前两次的扮演中,来访者最初的反应是不自然,回复到原来的自我,并且抱怨自己扮演得不好。但在咨询师的帮助下,慢慢有了进步,特别是在最后三次的谈话中,她在反馈信息时,倾向于用“我当时感觉……”的句式来描述,说明她已经完全地把自己当成了杨信丽。她说在扮演过程中,自己能感觉到杨信丽的快乐和自信,并且希望自己以后也能像所扮演的角色一样自信快乐。这些信息都说明来访者逐渐选择了新的角色,并且将这个新角色内化成自己本身的角色。
四、咨询效果评估
根据反馈的信息,随着咨询方案的推进和展开,上述咨询目标已经取得初步成效。
1.自我评估
“以前我总是认为自己一无是处,总是拿自己的短处跟别人的长处比较,使得自己在生活中体会不到快乐。现在终于明白了,快乐其实很简单,自己也有很多优点。”
2.同学评估
她的状态已经好转,话也多了,人也变得比以前活泼了。在处理事情时,也比以前自信了。精神状态好转了,不会像以前那样自怜自怨自艾,也能看到她笑了。
3.心理测试评估
再次通过SDS和SES测试。根据其答题结果,其总分抑郁水平为0.44,轻微的抑郁已经下降至无抑郁;自尊水平为26,也有明显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胡海燕.乔治·凯利的个人建构论的述评[D].汕头大学, 2005.
[2](美)凯利.郑希付译.个人结构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作者单位:广东省博罗县华侨中学。电邮:[email protected])
编辑/于 洪 舒 娟 终校/李益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