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7年,原江苏省教科所所长、国家督学成尚荣先生,在《人民教育》上撰文《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读罢此文,感觉深受启发,然后就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地将成先生的理念渗透到自己的教学当中,无形当中也就促使笔者更多地关注传统文化,更多地关注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并且能够以“创造性转化”这样一个思路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应当说这样一个理念的建立与实践的推进,对于笔者原有的教学而言,是一个真正的突破,这个突破不仅体现在教学习惯上,也体现在教学思路上,同时还让自己对小学语文学科教学的认识变得更加清晰。阅读这篇文章至今已经三年多,将这三年多以来的关于传统文化的理解与教学总结起来,并将之与以往的教学进行对照,发现其中不少的变化,这些变化无论是对于自己而言,还是对于同行而言,可能都会带来一定的启发。于是决定将自己的认识略作总结,一方面是对自己教学探究的一个回顾,另一方面也希望能够对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内涵理解
本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对于绝大多数语文教师而言是一个常识。但正因为是常识,所以在日常的教学中,反而忽视了对其意义的深入探究。所谓传统文化,顾名思义就是来自传统的文化,而传统必然意味着与一定的时间段相对应,在语文教学的视野当中,哪些内容属于传统文化内容往往是默认的,因此在实际教学的时候,教师往往是不假思索的,再加上教学参考书的助力,面对这些传统文化文本,教师的教学固然不可以说成是已有观点的移植,但客观上教师的创造性活动确实有限,这也是一个客观的事实。
那么真正的传统文化的教学,是不是就应当如此呢?回答这个问题,不妨站在学生的角度:当教师费心费力将基于传统文化的一些经典观点传递给学生时,学生真正的收获又有哪些呢?这些经典观点是否真正为学生所吸收并消化呢?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得到肯定的回答,那就不能认为传统文化的教学是有效的。相应的也就应当承认传统文化不仅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进行转化,而且需要进行创造性转化。
这里所说的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本质上是指要通过今天小学生能够读得懂、看得透的方式,将传统文化改造成小学生能够吸收的“营养”。也只有如此,才能认同这样一个观点:传统文化只有被学生所认知、所认同并被认真践行,才能真正弘扬起来。形成这样的认识,符合文化的内涵,也就是说文化原本就有“以文化人”的内涵,让学生在领略传统文化的过程中,认识到母语的特点,读得懂母语的品格与气度,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中所提出的“语言建构与运用”——顺便所要强调的是,语言建构与运用并不只对应着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其实也对应着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如果语言建构与运用只是语法与词汇结合的产物,而没有人文的意义渗透其中,那显然不是真正的“语言建构与运用”。
二、选择恰当的课例进行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探究
传统文化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传统文化总是与一定的文本结合在一起的,在面向传统文化渗透的教学目的达成过程中,选择恰当的课例,立足传统文化的教学,并在此过程中进行创造性转化,是一个重要的思路。
比如说部编本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中,有《古对今》这样一篇课文,对于这篇课文的教学,不同的理念有着不同的落脚点,如果选择传统文化的渗透作为落脚点,那本文的教学也是可圈可点的。
实际教学中,学生对这篇课文的感知,首先体现在对“对”字的理解上,学生看到“古对今”“圆对方”,往往就能对其中的“对”有比较直观的感知,学生在阅读之后,也能生成“我对你”“天对地”等模仿性用语。这种模仿有价值吗?答案是不言而喻的。当学生开始模仿的时候,也就是学生开始领略传统文化的时候,这个时候对传统文化的领略,不是一个显性的过程,而是一个隐性的过程。正是因为这个过程是隐性的,所以学生在接受传统文化的时候,反而有一种润物无声的效果。同时也意味着教师有着更大的传统文化转化的空间,对此笔者是这样尝试的:
在学生通读了课文之后,在学生通过课文阅读发现了课文的规律之后,在学生认识到课文是以对子的形式描绘了四季气候及景物特点的时候——学生的这一认识也与课文配的插图相关,这个插图采用写意画的方式展示了“莺歌燕舞、鸟语花香”的美好景象,可以深化学生的认识;进一步,在学生认识到“对”字前后的内容相互对仗的时候,笔者提醒学生:在“对”字的前后,可以是“同义相对”,也可以是“反义相对”,除了课文所写的四季之外,除了你们(指学生)想到的“你我”“天地”之外,你们能够将想象的触角延伸到哪些领域呢?
这个问题对于小学生而言还是有吸引力的,从思维的角度来看,这实际上是顺着学生思维、拓展学生认知的过程。在这个环节,教学的重心并不只是学生的想象,还包括学生对对联格式的认识,学生可以通过分析发现“对”往往意味着言简意深、对仗工整,而且字数相等、结构相对,又能做到平仄协调。在诸多语言文化当中,唯有中国传统文化具有这样的特点,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说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瑰宝是恰当的,而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认识到这一点,也就成为传统文化渗透的重要契机。
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细节是,有一个学生提出了这样的观点:如果将课文中的“对”字去掉,那就能得到很多词语,这些词语也是有意义的。学生所说的意义还是比较浅显的,但是在这个浅显意义的基础之上,也可以进行一些文化渗透。比如说,无论是同义相对还是反义相对,其实都表明了中国人的一种哲学观,在看待生活中的事物时,是需要寻找“同”或者“异”的,大家看古代人的名字,往往就有这些特点,比如智多星诸葛亮,字是孔明,其中“明”和“亮”就是相近的字,周瑜字“公瑾”,其中的“瑜”与“瑾”也是同义的,这体现了中国的一种文化观……这样的渗透,往往容易让学生理解,从而也就完成了文化的渗透,这样的教学效果本质上就是创造性文化转化的结果。
三、展望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未来
分析上面的这样一个教学例子,可以发现传统文化之所以能够被成功渗透,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实际教学中能够顺着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而实现思维的延伸。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角度来看,这样的教学对传统的教学思路而言是一个突破,用成尚荣先生的话说,就是不再是“照着讲”,而是“接着讲”。很显然,照着讲是将已有的结论发给学生,而接着讲则是在学生的思维基础之上,将传统文化以一种润物无声的方式传递给学生,这是学生自然吸收的过程,这种传统文化教学的效果比显性的教学效果往往更加要好。
谈到这一点,就不能不说一个观点,那就是对于小学生而言,真正有效的传统文化教学,应当是能够影响学生言行的文化教学,这里同时强调对言行的影响,是考虑到对于当前的小学生而言,“说得出”的文化只能表示学生记住了,而能够在行为当中体现出来的文化,才是真正為学生所接纳了的文化。坦率地说,对于当前的小学生而言,传统文化的渗透并非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社会对作为个体的“人”的重视,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思潮的冲击,使得传统文化面临着更多的挑战。而越是如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就更应当重视传统文化的渗透,而教师也就更应当进行创造性转化,这样才能打开传统文化教学的空间,从而达成文化育人的效果,进而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当然笔者的这点初步探究,还只是蜻蜓点水,如何对传统文化内容进行深度改造,如何对传统文化的教学方式进行深度优化,依然是值得研究的话题。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内涵理解
本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对于绝大多数语文教师而言是一个常识。但正因为是常识,所以在日常的教学中,反而忽视了对其意义的深入探究。所谓传统文化,顾名思义就是来自传统的文化,而传统必然意味着与一定的时间段相对应,在语文教学的视野当中,哪些内容属于传统文化内容往往是默认的,因此在实际教学的时候,教师往往是不假思索的,再加上教学参考书的助力,面对这些传统文化文本,教师的教学固然不可以说成是已有观点的移植,但客观上教师的创造性活动确实有限,这也是一个客观的事实。
那么真正的传统文化的教学,是不是就应当如此呢?回答这个问题,不妨站在学生的角度:当教师费心费力将基于传统文化的一些经典观点传递给学生时,学生真正的收获又有哪些呢?这些经典观点是否真正为学生所吸收并消化呢?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得到肯定的回答,那就不能认为传统文化的教学是有效的。相应的也就应当承认传统文化不仅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进行转化,而且需要进行创造性转化。
这里所说的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本质上是指要通过今天小学生能够读得懂、看得透的方式,将传统文化改造成小学生能够吸收的“营养”。也只有如此,才能认同这样一个观点:传统文化只有被学生所认知、所认同并被认真践行,才能真正弘扬起来。形成这样的认识,符合文化的内涵,也就是说文化原本就有“以文化人”的内涵,让学生在领略传统文化的过程中,认识到母语的特点,读得懂母语的品格与气度,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中所提出的“语言建构与运用”——顺便所要强调的是,语言建构与运用并不只对应着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其实也对应着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如果语言建构与运用只是语法与词汇结合的产物,而没有人文的意义渗透其中,那显然不是真正的“语言建构与运用”。
二、选择恰当的课例进行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探究
传统文化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传统文化总是与一定的文本结合在一起的,在面向传统文化渗透的教学目的达成过程中,选择恰当的课例,立足传统文化的教学,并在此过程中进行创造性转化,是一个重要的思路。
比如说部编本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中,有《古对今》这样一篇课文,对于这篇课文的教学,不同的理念有着不同的落脚点,如果选择传统文化的渗透作为落脚点,那本文的教学也是可圈可点的。
实际教学中,学生对这篇课文的感知,首先体现在对“对”字的理解上,学生看到“古对今”“圆对方”,往往就能对其中的“对”有比较直观的感知,学生在阅读之后,也能生成“我对你”“天对地”等模仿性用语。这种模仿有价值吗?答案是不言而喻的。当学生开始模仿的时候,也就是学生开始领略传统文化的时候,这个时候对传统文化的领略,不是一个显性的过程,而是一个隐性的过程。正是因为这个过程是隐性的,所以学生在接受传统文化的时候,反而有一种润物无声的效果。同时也意味着教师有着更大的传统文化转化的空间,对此笔者是这样尝试的:
在学生通读了课文之后,在学生通过课文阅读发现了课文的规律之后,在学生认识到课文是以对子的形式描绘了四季气候及景物特点的时候——学生的这一认识也与课文配的插图相关,这个插图采用写意画的方式展示了“莺歌燕舞、鸟语花香”的美好景象,可以深化学生的认识;进一步,在学生认识到“对”字前后的内容相互对仗的时候,笔者提醒学生:在“对”字的前后,可以是“同义相对”,也可以是“反义相对”,除了课文所写的四季之外,除了你们(指学生)想到的“你我”“天地”之外,你们能够将想象的触角延伸到哪些领域呢?
这个问题对于小学生而言还是有吸引力的,从思维的角度来看,这实际上是顺着学生思维、拓展学生认知的过程。在这个环节,教学的重心并不只是学生的想象,还包括学生对对联格式的认识,学生可以通过分析发现“对”往往意味着言简意深、对仗工整,而且字数相等、结构相对,又能做到平仄协调。在诸多语言文化当中,唯有中国传统文化具有这样的特点,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说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瑰宝是恰当的,而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认识到这一点,也就成为传统文化渗透的重要契机。
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细节是,有一个学生提出了这样的观点:如果将课文中的“对”字去掉,那就能得到很多词语,这些词语也是有意义的。学生所说的意义还是比较浅显的,但是在这个浅显意义的基础之上,也可以进行一些文化渗透。比如说,无论是同义相对还是反义相对,其实都表明了中国人的一种哲学观,在看待生活中的事物时,是需要寻找“同”或者“异”的,大家看古代人的名字,往往就有这些特点,比如智多星诸葛亮,字是孔明,其中“明”和“亮”就是相近的字,周瑜字“公瑾”,其中的“瑜”与“瑾”也是同义的,这体现了中国的一种文化观……这样的渗透,往往容易让学生理解,从而也就完成了文化的渗透,这样的教学效果本质上就是创造性文化转化的结果。
三、展望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未来
分析上面的这样一个教学例子,可以发现传统文化之所以能够被成功渗透,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实际教学中能够顺着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而实现思维的延伸。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角度来看,这样的教学对传统的教学思路而言是一个突破,用成尚荣先生的话说,就是不再是“照着讲”,而是“接着讲”。很显然,照着讲是将已有的结论发给学生,而接着讲则是在学生的思维基础之上,将传统文化以一种润物无声的方式传递给学生,这是学生自然吸收的过程,这种传统文化教学的效果比显性的教学效果往往更加要好。
谈到这一点,就不能不说一个观点,那就是对于小学生而言,真正有效的传统文化教学,应当是能够影响学生言行的文化教学,这里同时强调对言行的影响,是考虑到对于当前的小学生而言,“说得出”的文化只能表示学生记住了,而能够在行为当中体现出来的文化,才是真正為学生所接纳了的文化。坦率地说,对于当前的小学生而言,传统文化的渗透并非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社会对作为个体的“人”的重视,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思潮的冲击,使得传统文化面临着更多的挑战。而越是如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就更应当重视传统文化的渗透,而教师也就更应当进行创造性转化,这样才能打开传统文化教学的空间,从而达成文化育人的效果,进而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当然笔者的这点初步探究,还只是蜻蜓点水,如何对传统文化内容进行深度改造,如何对传统文化的教学方式进行深度优化,依然是值得研究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