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客教育,仅仅是创作发明吗?

来源 :中国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im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两年前,当“创客教育”一词正式出现在中国时,它还只是一个属于极少数老师讨论的话题。但仅仅过了两年,创客教育已经成为众多学术专家和教育人士研究的课题。


  今年初,江苏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杨现民在一篇学术论文中写到,创客教育在我国已经悄然兴起,并在大踏步地摸索前进。杨现民在归纳总结创客教育的定义时写到:创客教育是一种融合信息技术,秉承“开放创新、探究体验”教育理念,以“创造中学”为主要学习方式和以培养各类创新型人才为目的的新型教育模式。
  这仅仅是“创客教育”的其中一个定义。事实上,对于这个全新的研究领域,不同的专家和学者有着不同的理解。有人认为创客教育是一种跨学科的教育形式,目的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有人觉得创客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及实践能力;还有人强调教育活动要为学生积累知识服务,片面强调创造发明而缺乏基础知识的教育,不是创客教育。


  目前学术界和教育界对于创客教育的概念还存在分歧,但这并不妨碍创客教育在国内的流行,特别是在今年初李克强视察深圳柴火创客空间之后,许多中小学校正在积极与各地的创客空间联系,希望将创客教育引进校园。
  有意思的是,对于创客教育的未来发展,受访的专家学者却出现了不同的预期,有人认为形势一片大好,创客教育将是中国教育改革的突破口;有人觉得悲观,认为创客教育开始泡沫化,担心最后走入仅仅只是鼓励学生创造发明的歧途……


  黎加厚(上海师范大学教授):推动创客教育首要是行动
  目前,国内教育界还没有关于创客教育的统一定义。不同的实践者和研究者基于自己的经历和体验,会有不同的看法和理解。
  我注意到,目前对创客和创客教育有狭义和广义的认识,例如,关于什么是“创客”,狭义的说法来自维基百科英文版:“有着共同兴趣,诸如计算机、机械、技术、科学、数字艺术、电子艺术等而在一起社会化协作的人群。”广义说法的代表是百度百科的创客条目:“出于兴趣与爱好,努力把各种创意转变为现实的人。”因此,对创客的成果也会有不同的理解,狭义的创客成果大多指“利用电子技术、计算机、机器人、3D打印、数控工具,以及传统的金属加工、木材加工、传统手工艺等加工制作的产品。”广义的创客成果囊括一切创新的物质文明产品和非物质文明产品。
  目前国内教育界对创客教育深入系统研究的是祝智庭教授及其团队。祝智庭教授指出,“创客有广义和狭义两层概念,创客教育也应有广义和狭义两层理解。广义上创客教育应是一种以培育大众创客精神为导向的教育形态。狭义上的创客教育则应是一种以培养学习者,特别是青少年学习者的创客素养为导向的教育模式。”
  我对“创客教育”的理解用一句话概括,创客教育就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的教育。
  创客教育是在历年来教育改革的基础上,融合了近年来我国教育界开展的研究性学习、挑战性学习、基于项目学习、做中学、课程整合、协作学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等教学改革的实践,把创新和maker结合。
  由于创客教育是从国外创客运动引入的,最先是由从事信息技术教学的一批热心教师尝试并推动的,国内各类媒体上面的介绍往往是从机器人大赛、三维打印、Scratch编程等话题进入读者的视野,这就给普通读者形成了第一印象,就是前面提到的狭义创客教育。目前许多学校领导都在考虑建设“创客空间”,甚至一些学校的领导向我咨询学校建设创客实验室需要配置多少台三维打印机、多少套机器人设备等问题。
  我在上海青浦区基层学校和教研室与部分一线老师讨论创客教育时,大家就提出了许多疑问,如:“创客教育”就是把公司提供的电子或者机器人模块让学生动手组装起来吗?“创客教育”就是信息技术课教师和科学课教师辅导学生课外活动吗?“创客教育”是不是让学生和老师研究信息技术或者互联网+这类高科技产品?“创客教育”让青少年学生究竟学到了什么?“创客教育”是不是让老师像创客一样去搞发明创造?学校开展“创客教育”,最缺的是经费和师资,如何解决经费和师资问题?……
  这些疑问反映了广大一线教师对于什么是创客教育、学校如何开展创客教育、创客教育的具体教学策略和成功范例、创客教育的评价体系等问题还不清楚。
  如何推动未来创客教育的发展?首先是行动,要鼓励所有的学校和教师行动起来,在实践中去认识与提高。要积极鼓励和支持走在创客教育前沿的信息技术和科学课教师以及各地少年宫、青少年科技中心等积极开展狭义创客教育活动,但这远远不够,要实现中华民族培植以创客精神为核心的众创文化,必须要全体教师和学生参与,走广义创客教育之路。
  现在的问题是,很多学校反映,开展创客教育最难的是师资,我们的老师没有准备好,不知道如何结合自己的日常教学开展创客教育。创客教育要求老师从过去关注知识技能的教学,转向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工匠精神的教学,教学方法、教学理念都要改变,但很多老师很难适应这种变化。现在急需要开展面向全体教师的创客教学法培训(狭义的或者广义的创客教学),让更多的老师关注创客教育,掌握创客教学方法,让更多的孩子在老师的带领下参与创客教育。
  余胜泉(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学部长):警惕创客教育泡沫化
  随着创客在中国的火爆,开展创客教育也成为教育工作者热烈讨论的话题。但很多人对创客教育的理解存在一定的误区,创客教育出现让人担心大跃进现象。不遵循教育规律,一窝蜂让学生去学习开源电路板、3D打印、机器人等,过分关注技术的炫酷,缺乏科学的教育设计,缺乏基础性学科知识融合注入,使得创客教育变成学校秀场,出现了泡沫化的苗头。   创客教育本质不是培养发明家,而是要在教育活动中融入创客的精神和内涵,将学习者培养成为有创客精神的人。要把有创造力的活动融合到教育中,提升学习与思考的热情,保持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创客教育不能让学生都去搞创造发明,而是培养学生独辟蹊径的创新精神,让学生享受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成就感;培养学生学会分享与表达,在学习过程中分享创造的愉快,强调快乐学习的精神,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创客教育不是一味鼓励学生不切实际地荒废学业去搞创造发明、创业,而是强调创客的兴趣驱动、动手实践、创意创新的核心品质,推进跨学科知识融合的STEM教育,在帮助学生打好扎实的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知识基础之上,培养其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促进创新型、创业型人才的成长。
  在中小学开展创客教育,核心要关注两点:第一,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保持他们天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要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获得知识的过程;第二,要有助于学生积累和活化基础知识,学生要想具备持续的创造力和创新性,必须要有相应的知识积累,缺乏扎实知识体系支撑的创新是走不远的。
  中小学生正处于形成基础学科知识体系以及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创客教育应该能够帮助学生打好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等基础学科的知识,如果无法达到这个目的,缺乏知识支撑的创客教育,就像在沙滩上建大厦,是不适合在中小学开展的。
  在中小学开展创客教育,要转变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要转变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从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做作业、最后考试检验,转变为老师精心设计问题、精心准备学习资源、精心设计学习活动,帮助和引导学生去做、去尝试、去体验,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获得知识,同时让学生有更多交流的机会、更多分享与表达的机会、更多自主学习的机会、更多知识迁移运用的机会,能力和素质也能得到成长。
  需要强调的是,教育不是传授不变的、静态的死知识,而是通过一定活动的设计,让学生掌握能够进行运用的、活的知识,是对知识的升华。通过创客的活动形式,可以让学生把书本上的知识变成动手做的应用知识,把知识运用到实践中,解决现实的问题,这才是创客教育的焦点。
  一直以来,我们的中小学生的基础教育知识相对扎实,但问题在于,孩子们不懂得把知识跟实际生活联系起来,知识迁移和利用能力比较差,而创客教育正好能够解决这个问题,促进学生对知识的迁移和运用。
  创客教育的价值非常大,但不能走歪了,我反复强调,创客教育不是单纯地搞小创造小发明。我发现一些地方的创客教育过分强调玩新奇的电子积木工具,而不解释和学习背后的知识原理,这样造成的结果往往是学生玩得很开心,却没办法完成知识的积累,不利于他们的长远成长。
  现在,创客教育在中国才刚刚兴起,却已经出现泡沫化的苗头:各地都在提创客教育,各种电子设备的厂商从推广设备的角度,推动纯设备使用的所谓创客教育,但许多人并不了解创客教育,也不知道如何遵循教育规律去开展真正的创客教育,创客教育不能滑入到在中小学推广创造发明的歧途。
  基于这点,我对创客教育的未来多少有点担忧和悲观。
  李维明(四川省科学教育研究所技术教育研究室主任):创客教育是教育改革的突破口
  创客教育是一种创新的教育形式,它有可能成为教育改革的突破口。
  以前,我们的教育方式偏向于诱导型,老师在课堂上给学生灌输知识,现在通过创客教育让老师和学生进行思维训练、产品设计,我认为这是对传统教育的一种创新。
  现在有不少人将创客教育理解为信息技术教育,我长期研究信息技术教育,认为两者并不相同。虽然信息技术教育与创客教育都强调动手操作,但信息技术教育更偏向于技术,而创客教育不局限于技术,它本质上是一种思维,强调要有想法,哪怕是异想天开也好,然后去实现。创客教育的实现并不依赖信息技术。
  目前创客教育的发展形势很好,特别是在今年以来,我发现很多基层学校对创客教育的兴趣大大增加。前段时间,我组织考察深圳创客教育的活动,吸引很多基层中小学的校长和老师报名参加。在参观完深圳柴火创客空间后,好些校长和老师都买了几套他们的创客教育产品带回来研究。
  在我们看来,创客教育可能是教育改革的方向之一。
  目前的问题是,创客教育虽然已经引起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大家也都积极响应,许多学校和老师都希望开展创客教育,大家都想做,但大家都不知道要怎么做,这是一种原生态、自发性的发展状态,不利于创客教育的持续发展,需要教育部门的帮助、支持、规范和引导。
  现在,我们正在进行一项关于在中小学开展创客教育的课题研究,题目叫“基于创新课程实验室的中小学创新教育研究”,研究内容包括创新课程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教育队伍建设与培训、创新课程教学以及活动等,目前已经吸引当地80多所中小学参与研究。研究将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利用机器人模块进行创新课程教学;第二阶段在中小学引进创客空间,开展与创客教育相关的课程;第三阶段是推广普及3D打印等开源技术,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我们的计划是先在部分学校试点开展课题研究,等条件成熟后再全面推广。我们觉得,创客教育应该面向每一个学生,而不仅仅是找几家学校搞几个兴趣班。
其他文献
在强震后3个多月的尼泊尔,写着中文“救灾”字样的帐篷仍然随处可见。由于废墟还未清理完毕,加上进入雨季和余震频发山体滑坡,偏远地区的灾民仍在空旷地带的帐篷营地中暂住。  容纳了超过1500名灾民的巴德岗博叠临时安置社区是目前尼泊尔最大的地震集中安置区。这个社区由中国扶贫基金会援建,联合国评估组评价其为“低风险安置社区”。5月22日正式开营时,尼泊尔总理柯伊拉腊也来到现场表示感谢。博叠临时安置社区为中
期刊
孕29周的BB,经产检发现心脏部位有巨大肿瘤,如不及时切除,孩子可能在断脐之后快速死亡。肚中小BB不断变化的病情,让即将做妈妈的深圳市民李女士很是着急。经历过国内首例胎儿心脏病外科手术后,目前李女士和宝宝母子平安,即将康复出院。为李女士母子实施手术的广东省人民医院院长、心外科专家庄建称,随着医学界对心脏的研究日益精进,以往听起来会比较严重的先天性心脏病,当下超过80%以上都能得到很好的治疗,并取得
期刊
8月27日,南方都市报社、林浩爱之链基金、中国圆计划委员会等单位,共同发起成立“留守儿童圆梦行动公益联盟”。三家发起单位签署了《留守儿童圆梦行动公益联盟公约》,号召更多的单位和个人来关心关注留守儿童。  助力留守儿童,三家单位“结盟”  经过多年的努力,南方都市报社发起主办的公益项目“南都留守儿童圆梦行动”,已成为在深圳乃至全国具有影响力的公益品牌。七年来,已有超过4000个外来务工家庭参与其中,
期刊
8月12日晚,天津东疆保税港区瑞海国际物流有限公司发生剧烈爆炸,造成上百人遇难。13日下午,澎湃新闻“六问”天津爆炸;14日,《中国青年报》“四问”天津爆炸;《新京报》起底神秘公司瑞海国际……媒体试图寻找比感动更有价值的真相。  但是,对于大家关心的问题,目前依然没有答案。  危险品存储资质  关于爆炸原因,官方尚未给出明确说法。但可以确定的是,不论是电石,还是硝酸铵,都属危险品,对于物流企业而言
期刊
“应进一步强化政府责任,将留守儿童关爱工作纳入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和社会管理创新的总体部署,顶层设计、统筹跟进。”8月27日,全国第二届留守儿童公益峰会在深圳举行,专家学者就解决留守儿童问题展开讨论。  全国妇联最新调查统计显示,全国有农村留守儿童6100余万,占农村儿童的37.7%。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数量为2948万,占留守儿童总量的48.31%。目前,留守儿童主要集中在中西部的四川、河南、
期刊
募捐界的人,大都按照客户大小,将募捐分成两类,一类是公众募捐,一类是大客户募捐。于是,募捐也就有了两大流派:公众派和大客户派。  公众派擅长造舆论,引声势,动辄“万众归一”,掀起一片热潮。大客户派专精客户服务,长于拿捏客户心理,“引无数英雄尽折腰”。  但是,两大流派统治募捐界的时代早已作古。现在募捐界的新贵是“公益营销派”。而且,公益营销派一出世就不同凡响,快速崛起成为募捐界的第三大派,并有后来
期刊
公益组织与商业组织最大的不同,是肩负的使命不同。商业组织追求经济利益,公益组织则是为解决某类社会问题而存在。但是,公众对双方社会形象的要求却是相同的,甚至公益组织比商业组织更需要创建自己的品牌,以获得长期的社会效益。  未来,中国即将走进品牌时代。无论个人还是组织,无论商业还是公益,概莫能外。据统计,中国已有品牌170万个,每年新增60万个以上,也可以说,这是一个品牌爆炸的时代。如果把公益项目当成
期刊
有人说,教育是最大的公益。目前,登记在册的4610家公益基金会中,逾7成与教育有关。助学是慈善家首选的公益项目,支教是大学生志愿者最喜欢的志愿形式,中国现代公益起于以建学校为主的“希望工程”,如今,众多执行型基金会正规模复制多媒体课堂。  民间的公益资本在试图加速中国基础教育的发展,但是,绝大多数项目本质上依旧是培养标准化人才,而非个性化人才;依旧是为学生积累更多知识,而非培育其创造力素养;依旧是
期刊
在全国第四次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进行期间,媒体报道了广东的老龄化现状,当中最引人关注的是广东省的“9073”规划(即90%的老人依靠居家养老、7%的老人依靠社区养老、3%的老人依靠机构养老),:仅四个城市的养老床位达标,不少城市则还有很远的距离。  不同城市的养老形态差异极大,在某些意义上,“存在即合理”,同样的指标对于不同城市,不见得都是一种刚需。这里不妨让笔者用一个个案来说明这种差异。 
期刊
7、8月连续两个月,“公益星火”三期的课程表上都安排了PPP课程。授课的分别是在PPP领域探索多年,熟稔政府和企业工作逻辑的王天义和深圳教育科学院副院长、教育专家叶文梓。  听课的是公益星火三期的60个学员,他们有政府官员、企业家、教育专家、社会组织负责人和媒体人,他们要一起完成一项使命,探路创客教育PPP,推动教育创新。  PPP是Public-Private-Partnership的缩写,简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