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就业能力是影响大学生成功就业的关键因素,理工科类大学生作为就业的中坚力量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针对理工科大学生就业范围广,但社会化程度低,就业观存在偏差等特点,提出引导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加强就业指导,校企联合培养,优化专业设置,并借助政府的力量,促进提升理工科大学生的就业能力,等措施方法。
关键词:理工科类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
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之一。随着高等院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毕业生数量也持续增长。教育部统计数据表示,2013年全国大学毕业生人数达699万余人,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而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比2013年再增加28万人,达到727万,创下历史新高。传统意义上认为“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理工科类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在庞大的就业大军中,理工科学生是一股中坚力量。所以,探讨和分析如何提升理工科类大学生这一群体的就业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对大学生整体就业质量的提高,社会和谐发展的促进有很大帮助。
一、就业能力的基本内涵
国内外学者对就业能力的研究没有统一的定义。1909年,英国经济学家贝弗里奇首次提出就业能力的概念,认为就业能力即“可雇佣性”,是指个体获得和保持工作的能力[1];富盖特认为,就业能力是指个体在其职业期间确认和实现在组织内部和外部职业机会的能力[2]。
国内学者郑晓明在2002 年提出就业能力的概念,他认为大学生就业能力是指大学毕业生在校期间通过知识的学习和综合素质的开发而获得的能够实现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要,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身价值的本领[3]。谢志远等学者认为就业能力是一种与职业相关的综合能力,是能力群,包括知识、技能、态度、个性、心理承受力等[4]。
此外,国内外学者对就业能力进行了研究,加拿大会议委员会认为,就业能力主要由基本技能、个人管理技能和团队技能等三方面构成[5]。国内学者宋国学认为大学生就业能力由专业技能、沟通技能、个人属性、学习能力、人际技能组成[6]。
二、理工科类大学生就业的主要特点
1.就业范围广
经济飞速发展的时期,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程度不断提高,亟须大量工程科技人员参与建设和科研,所以对理工科学生的需求维持着较为平稳的发展。加上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日益重视技术升级和产品创新,对理工科学生的需求口径加大。理工科类专业毕业生普遍具有较为扎实的数理基础,工作潜力大,更受用人单位青睐。相对来说文科生需求口径小,学历、素质要求高。所以,理工科学生相比于文科类学生,有更宽广的就业范围。
2.社会化程度低
理工科类大学生由于专业设置等原因,对人文知识接触较少,所学的课程多为技术性的,缺乏与人沟通,造成大部分学生对社会的认知不到位,心理年龄偏低,承受挫折能力、心理调适能力及社会适应力等明显不足。理工科类大学生给人的整体印象较为沉闷木讷,在实际的人际交往和沟通过程中,有不同程度的语言表达障碍,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这都给就业增加了一定的困难,另外,理工科学生对社交活动的参与度和积极性不高,不注重积累相关的社会经验,社会化程度偏低。
3.就业观存在偏差
目前,理工科类大学生的就业观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第一,职业期望值过高。据理工科院校大学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资料显示,近70%毕业生择业时期望值过高,而他们的能力又不足以匹配理想中的薪酬水平,不能准确定位自己,功利性较强,缺乏对事业发展的长远职业生涯规划。第二,就业去向较为单一。理工科类大学生一心寻找专业对口的公司,偏好待遇高、工作稳定的行业,自主创业意识淡薄,不愿以自己的专业知识去创造新的就业机会与财富。
三、提升理工科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对策
1.引导大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目前,理工科类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普遍不足。高校应引导大学生从入校之初就形成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有计划地安排自己的知识学习和技能学习。比如可以利用假期,参加一些职业技能培训班,提高自己的就业能力。或是主动参加与专业技能有关的实习活动。
2.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
高等院校是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主导阵地。高等教育是实现学生从学校向社会转型的最重要也是最后一个阶段。因此,高校要积极探索和实践多种措施和机制,关注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变化,灵活调整教学方法和课程设置,将就业能力开发融入到整个教学过程中,而不是单纯地只在毕业前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提高就业能力开发的完整性、持久性和有效性。
3.加强校企合作
通过与企业联合培养,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河海大学物联网工程学院的物联网工程等3个专业为“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采用3+1的培养模式,即前3年在校完成专业学业要求,最后1年通过在合作企业实习完成相应的学分要求。目前,学院与企业建立了工程实践教育中心,通过学生在企业的学习,完成在校内无法完成的培养任务,与校内专业知识的学习形成优势互补。
4.优化专业设置
如今,社会的发展需要全面发展的综合人才。高校对人才的培养既要“厚基础”,又要“宽口径”,要注意对学生职业适应能力及再就业能力的培养。理工科类大学生,在市场竞争中有良好的专业技术知识方面的优势,再加上良好的人文素质,对就业和创业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理工科类院校在专业设置上,可以根据市场需求,适当增加一些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课程,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和哲学素养,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沟通技巧,思维辩证能力及写作、表达能力等。
总之,就业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全方位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高校、企业及大学生的相互协调和共同努力[7]。本文分析了理工科类大学生就业的主要特点,并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能够对理工科大学生的就业提供一些帮助,提高理工科类大学生的就业水平。
参考文献:
[1]陈均土.美国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机制及其启示[J].教育发展研究,2011(19):63—68.
[2]Mel Fugate,Augelo J Kinicki,Blake E Ashforth. Employability:A Psycho-social Construct,Its Dimensions,and Applications[J].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2004(08).
[3]郑晓明.“就业能力”论[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2(03).
[4]谢志远.关于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5(01).
[5]Harvey.L.Defining and Measuring Employability[J].Quality in Higher Education,2001(02):97—109.
[6]宋国学.基于可雇佣性视角的大学生职业能力结构及其维度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8(12).
[7]朱新秤.就业能力:内涵、结构及其培养[J].广东社会科学,2009(04): 164—168.
(作者单位:河海大学物联网工程学院)
关键词:理工科类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
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之一。随着高等院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毕业生数量也持续增长。教育部统计数据表示,2013年全国大学毕业生人数达699万余人,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而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比2013年再增加28万人,达到727万,创下历史新高。传统意义上认为“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理工科类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在庞大的就业大军中,理工科学生是一股中坚力量。所以,探讨和分析如何提升理工科类大学生这一群体的就业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对大学生整体就业质量的提高,社会和谐发展的促进有很大帮助。
一、就业能力的基本内涵
国内外学者对就业能力的研究没有统一的定义。1909年,英国经济学家贝弗里奇首次提出就业能力的概念,认为就业能力即“可雇佣性”,是指个体获得和保持工作的能力[1];富盖特认为,就业能力是指个体在其职业期间确认和实现在组织内部和外部职业机会的能力[2]。
国内学者郑晓明在2002 年提出就业能力的概念,他认为大学生就业能力是指大学毕业生在校期间通过知识的学习和综合素质的开发而获得的能够实现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要,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身价值的本领[3]。谢志远等学者认为就业能力是一种与职业相关的综合能力,是能力群,包括知识、技能、态度、个性、心理承受力等[4]。
此外,国内外学者对就业能力进行了研究,加拿大会议委员会认为,就业能力主要由基本技能、个人管理技能和团队技能等三方面构成[5]。国内学者宋国学认为大学生就业能力由专业技能、沟通技能、个人属性、学习能力、人际技能组成[6]。
二、理工科类大学生就业的主要特点
1.就业范围广
经济飞速发展的时期,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程度不断提高,亟须大量工程科技人员参与建设和科研,所以对理工科学生的需求维持着较为平稳的发展。加上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日益重视技术升级和产品创新,对理工科学生的需求口径加大。理工科类专业毕业生普遍具有较为扎实的数理基础,工作潜力大,更受用人单位青睐。相对来说文科生需求口径小,学历、素质要求高。所以,理工科学生相比于文科类学生,有更宽广的就业范围。
2.社会化程度低
理工科类大学生由于专业设置等原因,对人文知识接触较少,所学的课程多为技术性的,缺乏与人沟通,造成大部分学生对社会的认知不到位,心理年龄偏低,承受挫折能力、心理调适能力及社会适应力等明显不足。理工科类大学生给人的整体印象较为沉闷木讷,在实际的人际交往和沟通过程中,有不同程度的语言表达障碍,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这都给就业增加了一定的困难,另外,理工科学生对社交活动的参与度和积极性不高,不注重积累相关的社会经验,社会化程度偏低。
3.就业观存在偏差
目前,理工科类大学生的就业观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第一,职业期望值过高。据理工科院校大学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资料显示,近70%毕业生择业时期望值过高,而他们的能力又不足以匹配理想中的薪酬水平,不能准确定位自己,功利性较强,缺乏对事业发展的长远职业生涯规划。第二,就业去向较为单一。理工科类大学生一心寻找专业对口的公司,偏好待遇高、工作稳定的行业,自主创业意识淡薄,不愿以自己的专业知识去创造新的就业机会与财富。
三、提升理工科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对策
1.引导大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目前,理工科类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普遍不足。高校应引导大学生从入校之初就形成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有计划地安排自己的知识学习和技能学习。比如可以利用假期,参加一些职业技能培训班,提高自己的就业能力。或是主动参加与专业技能有关的实习活动。
2.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
高等院校是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主导阵地。高等教育是实现学生从学校向社会转型的最重要也是最后一个阶段。因此,高校要积极探索和实践多种措施和机制,关注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变化,灵活调整教学方法和课程设置,将就业能力开发融入到整个教学过程中,而不是单纯地只在毕业前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提高就业能力开发的完整性、持久性和有效性。
3.加强校企合作
通过与企业联合培养,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河海大学物联网工程学院的物联网工程等3个专业为“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采用3+1的培养模式,即前3年在校完成专业学业要求,最后1年通过在合作企业实习完成相应的学分要求。目前,学院与企业建立了工程实践教育中心,通过学生在企业的学习,完成在校内无法完成的培养任务,与校内专业知识的学习形成优势互补。
4.优化专业设置
如今,社会的发展需要全面发展的综合人才。高校对人才的培养既要“厚基础”,又要“宽口径”,要注意对学生职业适应能力及再就业能力的培养。理工科类大学生,在市场竞争中有良好的专业技术知识方面的优势,再加上良好的人文素质,对就业和创业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理工科类院校在专业设置上,可以根据市场需求,适当增加一些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课程,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和哲学素养,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沟通技巧,思维辩证能力及写作、表达能力等。
总之,就业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全方位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高校、企业及大学生的相互协调和共同努力[7]。本文分析了理工科类大学生就业的主要特点,并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能够对理工科大学生的就业提供一些帮助,提高理工科类大学生的就业水平。
参考文献:
[1]陈均土.美国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机制及其启示[J].教育发展研究,2011(19):63—68.
[2]Mel Fugate,Augelo J Kinicki,Blake E Ashforth. Employability:A Psycho-social Construct,Its Dimensions,and Applications[J].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2004(08).
[3]郑晓明.“就业能力”论[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2(03).
[4]谢志远.关于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5(01).
[5]Harvey.L.Defining and Measuring Employability[J].Quality in Higher Education,2001(02):97—109.
[6]宋国学.基于可雇佣性视角的大学生职业能力结构及其维度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8(12).
[7]朱新秤.就业能力:内涵、结构及其培养[J].广东社会科学,2009(04): 164—168.
(作者单位:河海大学物联网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