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突状细胞联合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抗肿瘤效应研究

来源 :国际呼吸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ngling10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树突状细胞(DC)与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是肿瘤免疫治疗的两个重要部分,DC是人体内专职抗原递呈细胞,CIK是高效肿瘤杀伤细胞,前者识别病原,启动获得性免疫系统,后者通过发挥自身细胞毒性与分泌性细胞因子杀伤肿瘤,两者联合可以更好的杀伤肿瘤细胞,被认为是肿瘤过继免疫治疗的新希望。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中老年男性人群中代谢综合征和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 BPH)的关系。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5月至2016年2月本院体检中心体检的中老年男性350例作为研究对象。调查所有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包括年龄、身高、体质量、血压、既往史、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等;抽取空腹静脉血检测血糖、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腹部超声
慢性疼痛症状一般为躯体器质性病变所致,也可在非器质性病变时出现,可能是一种功能性疾病的症状或是由精神因素或心理障碍造成.在临床工作中,常见以典型的疼痛症状为主诉,未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配合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tastic hyperplasia,BPH)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收入本院治疗
背景 疼痛的机制以及环路十分复杂,涉及外周、脊髓和脊髓上多个水平,并且相互交叉、抑制或促进,要解决疼痛的问题,就要清晰认识疼痛环路和机制.目的 随着基因编辑技术和光遗
目的 评价中性粒/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对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on-muscle invasive bladder cancer,NMIBC)患者行膀胱灌注化疗疗效的预测价值.
背景 尽管神经病理性疼痛病理机制还不够清楚,但目前的研究证实神经病理性疼痛与神经炎症密切相关,而且趋化因子在神经炎症和神经病理性疼痛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在神经病理
近年来,肺癌与癌基因的相关研究日益引起人们的兴趣,由于肺癌的发生是个多基因、多步骤基因突变的结果,国内外学者已由最初对单个基因的检测,发展到对多个相关基因同时进行分析研究,以确证其在不同肿瘤中所起的作用.本文就基因结构、功能及目前临床研究进展方面对nm23、表皮生长因子受体、bcl-2三种癌基因与肺癌的关系进行综述,探讨三者之间的关联及进一步研究的必要性。
目的 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定量分析革兰阴性菌中携带的qacE-salⅠ基因.方法 制备阳性标准品,建立qacE-sulⅠ基因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进行检测方法特异性和灵敏度的分析.结果 18株敏感株均低于103拷贝/mL,为阴性;而18株耐药菌株中,有17株大于103拷贝/mL,为阳性.用荧光定量PCR检测到耐药菌株的极限浓度为203cfu/mL.结论 qacE-sulⅠ基因荧光定量PCR检测
背景 慢性疼痛并不仅仅是急性疼痛的持续状态,涉及更复杂的病理生理机制.目前的研究主要关注于慢性疼痛时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性改变与行为、感觉变化的关系.目的 综述急性疼痛
目的 以经尿道等离子汽化膀胱肿瘤切除术(transurethral plasma kinetic resection of bladder tumor, TUPKBt)为对照,分析经尿道1.9 μm铥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thulium la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