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事件回顾在沂蒙这片红色的土地上,诞生了无数可歌可泣的革命英雄儿女,为后人树立了一座不朽的历史丰碑:如沂蒙六姐妹、沂蒙母亲、沂蒙红嫂,他们这种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后来被高度概括为沂蒙精神,从而诞生了"脚踏实地、勇往直前、永不服输、敢于胜利、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沂蒙精神,这种战天斗地的伟大沂蒙精神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都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今日临沂一踏入沂蒙老区,耳边便盘旋起悠扬的《沂蒙山小调》,当年这首歌风靡齐鲁大地,唱遍大江南北,唱出了人民勤劳朴实,带着对新中国的美好憧憬,成为一首体现沂蒙风土人情的代表曲作。如今,我们伴随着小调的动人旋律,重新踏上这一片红色热土,重温革命历史。
孟良崮战役纪念馆
孟良崮位于蒙阴县和沂南县交界处,主峰海拔575.2米,面积仅1.5平方公里。相传因宋朝将领孟良曾屯兵于此而得名。1947年5月,华东野战军在陈毅、粟裕的指挥下,经过浴血奋战于孟良崮一举歼灭了国民党精锐部队整编七十四师及援军,共32000余人,击毙该师师长张灵甫。这次战争的胜利,不仅沉重打击了国民党的嚣张气焰,鼓舞了人民解放军的士气,更使我军由弱转强,使全国的军事、政治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是解放战争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的重要转折点。此后,孟良崮由此而名扬海内外。
孟良崮战役纪念馆位于孟良崮烈士陵园内,坐北朝南,占地面积81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240平方米。整个外形是两个红色的三角形战旗,两个战旗形成孟良崮大崮顶山形。红色代表着红色革命、红色旅游。纪念馆前面的大台阶也是47个台阶,寓意也是象征着孟良崮战役发生在1947年,整个台阶铺展开来的话,总长度约7000米。在山顶还建有孟良崮战役纪念碑,纪念碑高30米,由三块状如刺刀的灰色花岗石筑成,象征着野战军、地方军和民兵的武装力量体制,于1984年為纪念著名的“孟良崮战役”而建。
沂蒙山小调诞生地
沂蒙山小调不仅是著名的山东民歌,还曾与《茉莉花》一起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为中国优秀民歌,蜚声海内外。
1940年,《沂蒙山小调》诞生于临沂市费县薛庄镇(原属马头崖乡,后马头崖乡并入薛庄镇)白石屋。由于附近的山石都是白色的,所以这个村子叫白石屋村。
当时“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一分校”由蒙阴县的垛庄一带迁驻费北,该校的文工团就住在下白石屋村。1940年抗日战争进入最困难的时期,当地的反动势力“黄沙会”散布谣言,阻挠群众参军。我军民在进行武装斗争的同时,积极运用宣传武器配合活动。为配合八路军一一五师打击当地的反动地方武装组织“黄沙会”,文工团员阮若珊(曾任中央戏剧学院副院长)在一间民房里写成歌词,另一名团员李林(现为上海歌剧院顾问)以山东逃荒到东北要饭的调子为基调谱曲,创作了民歌《反对黄沙会》。在一次庆功会上,阮若琳唱了这首歌曲,群众听后情绪激愤,当场就有300多人报名参军。1946年,华东地区举行民歌汇演,受到陈毅元帅称赞,轰动全国。后来经过不断地修改加工,大约在建国前后,才形成了今天传唱长城内外、大江南北的《沂蒙山小调》。
“人人那个都说哎,沂蒙山好。沂蒙那个山上哎,好风光……”随着歌曲的传唱,“沂蒙好风光”也逐步渗入到人们的心灵中,成为沂蒙大地的主题形象。
华东烈士陵园(沂蒙革命纪念馆)
8年抗战中,山东党政军首脑机关在这里领导山东军民作战2.6万次,消灭敌人50余万人。解放战争时期,中共中央华东局、华东军区和华东野战军指挥机关先后在这里组建,领导华东军民进行了宿北、鲁南、莱芜、孟良崮、济南、淮海等战役。在历次革命斗争中,无数中华优秀儿女英勇地牺牲在这块英雄的土地上。为了缅怀他们的功绩,弘扬光大他们的浩然正气,1949年2月由华东局提议,山东政府决定在临沂兴建大型烈士陵园,1950年主体工程相继落成。此后,又陆续进行修葺和增建。如今园内共有塔、堂、馆、亭、廊、坊、墓等大型纪念建筑物18座。
其中,在革命烈士纪念堂内影壁上的题词“人民革命的烈士们永垂不朽”、“你们的功绩永垂不朽”为周恩来、任弼时的亲笔专题。堂内巨大石质联碑上镌刻着从大革命时期到解放战争时期的25年间,在沂蒙山区境内战斗、工作牺牲及沂蒙山区在外地牺牲的62576位烈士的英名,其中县团级以上的烈士就有372名。据统计,在6万余名烈士中有3万余名为沂蒙籍烈士,其他烈士来自全国16个省、市、自治区,有的是来自外国的国际主义战士。
在沂蒙这片红色老区里,莒南八路军115师司令部暨山东省政府旧址、沂蒙红色影视基地、蒙山云蒙景区、银座天蒙景区、沂山根据地旧址、平邑九间棚景区等红色遗址数不胜数。时光飞逝,当年的烽火往事已成纪念,但是这片先烈们曾经浴血奋战的土地,却依旧无声诉说着他们感人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