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研究

来源 :时代金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llys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的经济发展日新月异,市场竞争激烈,企业对管理人才的需求量很大。本文从探头啊新时期工商管理专业教学的重要意义出发,详细阐述了工商管理专业教学的重要性和重要地位。接着笔者又深入分析了现阶段我国工商管理专业教学中的问题所在。最后,结合自身多年工作研究经验,笔者提出了相应的教学改革理念和方法。
  【关键词】工商管理专业 教学 现状 问题 改革理念 改革方法
  一、工商管理专业教学的重要意义
  我国目前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经济发展也是日新月异,企业对管理人才的需求量直一路飙升,但是能够胜任企业工作岗位,真正做到满足企业要求的工商管理毕业生却屈指可数。由此,我们不得不面对目前高校毕业生身上普遍存在的丰富理论知识,残缺的实践能力的残酷现实,之所以造成目前的这种现状原因是由于长期以来大部分在于学校教学模式的陈旧落后,教学分配的不合理性,缺乏创新,学生的实践能力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掘和培养。因此,院校面对这种现状应该及时对现有教学模式存在的弊端进行反思并总结,同时将创新教学纳入教学改革的重点,在提高学生理论知识的同时,不断对其实践能力的综合培养进行强化和加强,发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二、现阶段我国工商管理专业教学中的问题所在
  首先,缺乏互动性的教学的因素长期存在。现今的教育教学中,课堂上教师写大纲,同学记录笔记,这种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仍然存在,使学生和教师之间形成了二元对立的关系。当前在工商管理课程中,工商管理专业的课程本身知识点、概念性问题比较多,学起来比较枯燥乏味,因此存在以下这样的问题,一方面,学生对工商管理只有表面的一些认识,但是,这种认识对工商管理的认识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有很多方面不够全面、不准确。另一方面,工商管理本身就是抽象的产物,比如在学习到管理的主动方与被动方的行为、心理和管理过程等等,这种抽象的知识往往很难被学生理解,同时也会渐渐地使学生遇到困难而却步,枯燥乏味的感觉油然而生,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等现象,因此,只有需要学生合理的、冷静的思考整理才能掌握其中原理。
  其次,在现有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中,教师及学生对教材的崇拜还很明显,教学材料对中职要求存在不符。教师对按照教材教学,学生对教材死记硬背。教师关心的是学生对教材的学习中,是否存在难以理解问题,然后在给学生解答,而学生往往只是一味的在意成绩,在成绩确保的基础上对教材的死记硬背。社会飞速的发展使工商管理的知识也在不断更新,陈旧的知识已经不能适宜当前的工商管理局面,因此,只有在工商管理教学中不断的改进教学方法,才能有效的帮助学生对工商管理教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一般而言,学生对于实践活动的兴趣非常强烈,这样不但能够刺激学生学习,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对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样具有非常显著的作用,同时对教师的教育方式培养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最后,在工商管理教学中,教学方法不够创新,过于单一。通常是教师掌握课程中的主体,教师按照讲授为主,尽管以其他方式作为辅助,即使将讨论法添加到课堂中,但也都是形式上的,教学内容仍旧局限在认知性问题的理解、感知及应用方面,对哲理的领悟、潜能的开发及自身能力培养方面过于单一不够全面,做的还不到位,对学生的再教育,也只是把课本内容复述给学生而已,课堂教学中最重要的就是学生对于学习内容的反馈,而其思维方式及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只是将课本转述,同时学生的疑问权利也渐渐被取代。相信只有一改以往的教学单一,才能让学生的能力得到真正的提高。
  三、新时期工商管理专业教学改革思路分析
  一方面,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增强实践能力,只有不断的改革实验、实践教学方法和手段。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应该转变传统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模式,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扭转学生的学习习惯,采用实践教学模式为主。教师在传统教学中,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者,总是扮演者“监督者”的角色,学生总是被动的在老师的监督下学习,长此以往渐渐形成了这种学习模式,如果这种习惯不能得到改善,长此以往,学生就会产生懒惰的学习态度,总是依赖于老师的监督,不能独立自主的进行探索和学习,一旦遇到阻碍立马就失去了学习的积极性,对其未来的健康发展起到严重的阻碍。因此,现代的实践教学方法,一切学习活动都以学生为主题,无非就是让学生进行独立学习、思考、探索,教师只是单纯的负责引导和指导,从而让学生养成凡事靠自己的学习心态。
  另一方面,实践教学的方法多种多样,完善课程设计理念,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高职课程设计必须要注重实用原则,可以通过角色模拟教学,多媒体教学等方式,让学生多多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将课本上的知识与社会融合,注重学生与社会之间的衔接,使学生在学校学习的技能更加实用。有调查报告显示,现今企业招聘人才,不但对学历有严格要求,更对学生的沟通能力、英语水平、计算机应用操作、谈话交际等综合能力方面有着一定的关注。在课程选择上,应该本着创新、实践、务实的原则,保证学生综合素质的强化培养,将基础理论知识作为基石,在发展其他方面业务时才会做到万事不惧。笔者认为,任何学科其理论知识都是学习一切的基石,学生应该倾向于基础理论在必修课选择上,这是也是工商管理学习的灵魂,必须将工商管理基础理论水平学扎实,以实用为主,侧重发展相关专业技能,保证学生参加工作后能够又快又好的适应工作岗位。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现代经济的飞速变化,企业对工商管理方面的人才需求量也在直线上升,但是,要想真正学好工商管理课程,绝非纸上谈兵的易事,除了需要学生付出汗水努力学习外,还要学生真正的亲身走进企业中,进行学习和了解,掌握企业的经营理念和模式。同时,教师应该在教学上不断保持与社会企业的接轨,是学生时时刻刻了解社会的发展和动向,避免学生所学的知识到社会中无法适应,避免与社会脱节,不断的强化学生实践能力,持续推动工商管理专业教学改革,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步入社会才能小有所成。
  参考文献
  [1]唐时俊.探索工商管理专业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J].物流工程与管理.2009.
  [2]张红专.一般院校工商管理类专业培养模式的分析与选择[J].商场现代化.2008.
  [3]金春花,黄方.高等学校工商管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中国成人教育.2007
  [4]李红英,李立新,李远辉.工商管理专业“3+1”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的构建[J].教育教学论坛,2010.(6):133-135.
  [5]易建华.项目导向型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模块体系设计研究[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2011(6):117-120.
  [6]郭际,陈斐,阳毅.以就业为导向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以工商管理专业为例[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科版).2011.26(6):80-83.
  [7]张春颖,乔梅,黄晓红.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目标体系构建与实现途径探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2.28(12):17-19.
其他文献
加速康复外科又称作术后快速康复(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是21世纪的一次重要外科学进展和革命.最早由丹麦Kehlet教授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指为促进患者快速
期刊
计算机软件跨境交易产生的收入一般被认为是特许权使用费收入,各国参考OECD税收协定范本的第12条签订税收协定,对软件特许权使用费征税.但是,国际贸易实践中对此费用性质的认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和素质教育都是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主导力量,实践的深入发展使得两种教育在深层思维进路上的会通成为一种必然。会通既不仅是教育理念创新的客观需要,亦是学术研究方法革新的重要选择,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开创性,势必对我国高等教育的未来走向产生积极而深远影响。创新方法、优化大学生知识结构素质、培养创新实践理性是推动会通顺利开展的基本途径。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素质教育;会通    
【摘要】对疾控专项资金实施有效管理,才能提高其使用效益。本文详细概括了疾控专项资金在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之处,分析了这些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提出了提高疾控专项资金使用效益的措施。  【关键词】管理 疾控 专项资金 使用效益  自疾控中心成立以来,我国的财政部门增加了对公共卫生的资金投入,尤其是增加了专项资金的数量。专项资金的投入对促进疾控中心的各项工作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各个项目的开展过程中,疾控中
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抗衰老问题日渐成为医学研究的热点,中医蕴含丰富的衰老理论,对我国抗衰老研究提供了有效的借鉴经验,为具体研究工作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基于
期刊
【摘要】技能竞赛作为每个高职院校验证各自身教学水平的展示平台,同时也是成为相关部门考核高职院校培养人才水平高低的重要评价标准。技能竞赛属于实践性很高的比赛项目,因此像这些经济类的大赛在近年来也是频繁地在进行着。我们以会计专业为例,来对技能竞赛的内容、评价方式进行简单的分析,并讨论一下技能竞赛给我们带来的影响和启发。  【关键词】会计技能 竞赛 实践教学 改革研究  在现代社会中,信息技术已经被广泛
李政道博士在复旦大学演讲时,说过一句很深刻的话:中国古代讲究做“学问”,而现在学生却是在做“学答”。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我认为主要是学生缺乏主体意识和自主能力的培养,不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一些基本问题。  高中物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在课程目标上注重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在课程实施上注重自主学习、培养科学探究能力。而探究性学习的核心就是围绕“问题”展开科学的探索、研究。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要
2015年正式施行的新《环境保护法》作为环境保护领域的基本法首次明确了环境法基本原则,体现了形式法治的要求,释放出环境法要以基本原则规范为中心来构建和发展基本原则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