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与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mobings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今,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我们看到口语训练不仅有助于学生对数学概念、性质、法则及公式的学习,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而且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孩子习作能力。从学生今后的成长和发展角度来看,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是适应社会竞争的必备素养。
  作为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有责任帮助学生进行口语训练,让学生想说、会说、爱说、能说、愿说,认真寻求对策,切实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如何将口语训练紧密地渗透到其中呢?经课题研究和课堂实践,我觉得应从以下方面做起。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让学生想说
  通过教师的语言描述创设情境。小学生智能发展尚处于低级阶段,他们观察事物往往比较直观。因此,通过教师生动形象的描述,更易使小学生入情入境。把口语交际情境回归生活体验之中,就能打开学生话匣子,学生就会产生积极的交流欲望,思维和语言表达得到锻炼。
  通过教材主题图创设情境。如今的数学教材,内容大多都是以图画和文字相结合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这些主题图有着颜色鲜明、形象直观、生动有趣的特点,激发了学生观察、联想和说话的兴趣。巧妙利用这些主题图设计口语训练,引导学生动口说题。如教学“乘法运算定律”时,主题图展示出植树过程中,同学们挖坑、种树、抬水、浇树等活动的情境。我先指导学生从整体上观察主题图,说说图中给了我们什么信息,学生可以按自己看到的说,也可以把图中的两段文字复述一遍,再根据这些信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所以,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一个可以自由交流的空间,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去说,都愿意说,都会说。
  通过多媒体创设情境。采用电教媒体创设情境,直观形象,极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教学二年级下册《统计》时,上课开始,老师播放动画:各种车辆在公路上飞驰,学生非常感兴趣,很容易进入情境,面对飞奔的车辆,谈起感受来就会畅所欲言。
  二、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会说
  语言是思维的反映,能促进思维的发展。所以,应该鼓励学生“说”出解题思路,就是要学生用较准确的数学语言,把审题、分析数量关系、设计解题思路的情况及算理叙述出来。如题目告诉我们条件是什么?求什么问题?你是怎样想的?为什么这么算?先算的是什么,后算的是什么?这样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能把自己的想法表述清楚。
  如在“用除法解决问题”教学中,教材以校园文艺演出为题材,给出问题:唱歌的有35 人,跳舞的有7 人,唱歌的人数是跳舞的几倍?在学生读懂题意的前提下,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题意,议一议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让学生各自独立进行解答,再次说一说自己的解题思路,让学生掌握“求一个数里含有几个另一个数”这类问题,应该用除法计算,最后全班展示不同的计算方法。我们要明确的是,“说”审题过程通常应从小学低年级的应用题中开始训练,而小学高年级则偏重于数量关系分析及解题思路的“说”。通过这样长期的训练,不仅是引导学生进行有根据、有条理、有顺序地思维的训练,而且是对学生语言表达和数学交流的培养。
  三、在探索过程中,营造学生讨论氛围,让学生爱说
  未来的社会是合作的社会,合作离不开思想、情感的交流,而口语交际是所有交流手段中最基本最常用的。为此,我们鼓励以小组的设置来促进课堂教学中的合作气氛。让他们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一定的任务。在相互交往中加深理解、沟通和包容,在相互交往中表现出尊重和信任。好的小组合作,能把一个时空有限的课堂变成为人人参与、个个思考的无限空间。
  如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先让学生动手将平行四边形剪、移、拼拼成长方形,然后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下列三个问题:拼出的长方形和原来的平行四边形比,面积变了没有?拼出的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原来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你能根据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吗?在小组讨论活动中,人人参与,积极讨论,活跃他们的思维。
  四、在课堂小结中,设计问题,让学生能说
  课堂小结是数学教学中的组成部分,是回顾学习探究的历程,对所学知识进行综合处理的重要环节。此时我们应趁机加大口语训练的力度。例如在学习了小数的大小比较之后,课堂小结时,让孩子们说一说:今天你学习了哪些新知识?解决了哪些问题?有哪些收获?你觉得自己发挥得怎么样等。
  五、贴近生活实际 ,利用生活激发兴趣,让学生愿说
  学生发展口语交际能力是为了将来走向社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所以我们一定要把口语交际能力培养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进行。
  小学生平均每天在学校里生活六个小时,师生们一起上课,一起活动,学生们一起玩,一起学习,互相交流着生活、学习等各方面的种种见闻、体验和感受,丰富多彩的学校生活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口语交际训练的机会和内容。如教学《上下左右前后》就和同学们的坐位、队列、做操等联系在一起;学校教室、教师楼、食堂、学生宿舍等布置就适合于《找规律》这一课题;《统计》中关于统计学生喜欢的东西,就可以在班上进行统计;《比一比》可以比较学生之间的物品。
  家庭是孩子说话最多、最自由的场所,家长应有意识地训练孩子的表达能力。如《统计》《钟表》《小小商店》等,这些课题题既促进家长与孩子的沟通,又能培养孩子计算推理的能力,还能锻炼孩子的交际能力。
  总之,训练学生的口语,既能让知识得到内化,又能促进思维的发展。小学数学的口语训练是一个过程,它没有固定的程序,没有固定的语言,也不是一朝一夕便能完成的事。提高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一项长期的教学实践活动,正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 所以,我们要结合数学教学的特点,有耐心、有意识地对小学生进行训练,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讨研究,认清其实质,才能把口语教学落到实处,才能不断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口语交际能力。
其他文献
一直以来,习惯了一个学期就只教一本教科书,认为只有认真琢磨好教材,认真备好课,就认定学生掌握了教学目标,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就这样一年又一年,学生换了一批又一批,倒没觉得愧对学生,也没有人告诉我这样做有什么不妥。直至去年我们参加了教学指导中心开设的单元整合教学的课题研究后,这才发现这种“教教材,学教材”的教学行为却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发展,浪费了学生宝贵的时间。  单元整合教学是以语文教科书的主题单元
期刊
提问是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也是启发式教学的基础,成为联系师生双边活动的纽带。历史教学中的提问艺术,能使学生更好地记牢课文的知识点,通过启发思考能培养学生综合、概括、归纳、分析问题的能力。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能否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以及教材的具体内容,恰到好处地设置问题,合情合理地解决问题,直接影响学生文化素质提高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课堂提问的原则  1.准确性  一是紧紧围绕教学目
期刊
一、调查的目的  本次调查主要针对“学生错题修改及教师对错题利用的状况调查、学生产生错题的归因分析、对错例资源的有效利用及对策研究问题而开展的,旨在了解教师的作业设计、作业批改、评价及学生在完成作业、错题处理及评价方面的看法,为开展“小学生数学习题常见错误归因分析与解决对策”相关研究提供依据。  二、调查对象、方法及内容  调查对象:本校二、四、六年级学生。  调查方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共发调
期刊
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如果把学生的热情激发起来,那么学生对学校所规定的课程就会当作一件礼物来接受。”教育家乌申斯基也说过:“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索真理的欲望。”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始终伴随着一定的情绪体验,积极高涨的情绪,有助于激发和强化学生的数学认知兴趣,最大限度的提高学习效率。由此看来,在数学教学中,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非常重要。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
期刊
新课程标准给语文下的定义是“语文是最主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对作品的质疑问难,或殊途同归,或另辟蹊径,都体现了读者的主体参与。所以教会学生阅读是“大语文教学观的要求”,也能够体现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抓好语文中的阅读训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为学生学习其他学科打下坚实的基础,还可以让学生在学习
期刊
一、问题的提出  英语作为一种世界通用的语言,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无论是在我们的生活、学习还是工作中,英语正在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人们已经慢慢意识到学好英语的必要性,然而,如何学好英语却成为许多学生头疼的难题。大部分学生是围着高考这根指挥棒在转,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学生基础差、教学任务又重,对英语没有兴趣,英语学习则会变成一种负担。我们的圣人孔子有云“只知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
期刊
一、什么是课本剧  课本剧,是戏剧的一种,具有戏剧的一些基本特点,但它不是由剧作家创作剧本然后交付专业演出团体排演,而主要是以语文教材为改编对象,由学生在课堂学习的基础上,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喜好,将其中的篇目改编成小品、小型话剧和歌舞剧等戏剧形式,在课堂或学校演出,其目的主要是通过这种表演活动促进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和对课文的理解。因此,课本剧“根”在课文,“导”在教师,“演”在学生,它是一种融合
期刊
一、基础知识教育中的“得意忘象”  我们阅读一篇文章的目的,是要了解这篇文章字里行间所体现出来的思想,而作为传达思想的载体,字词只是表面层次。我们疏通了字词并不一定能领悟到其背后隐藏着的深层含义,但我们可以通过对文章思想的整体把握来反观字词。“字词教学”把对字词的讲解作为终极目的,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忽视了对文章整体思想的把握。从而使我们的语文课变得枯燥乏味,造成了人文底蕴的大量流失。教师在授课过
期刊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改变,这种学习方式的中心是针对问题的探究活动,当学生面临各种让他们困惑的问题的时候,他就要作出各种猜测,要想法寻找问题的答案,在解决问题的时候,要对问题进行推理、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方向,然后通过观察、实验来收集事实,通过对获得的资料进行归纳、比较、统计分析,形成对问题的解释。最后通过讨论和交流,进一步澄清事实、发现新的问题,对问题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一、探究性
期刊
课标指出,我们要让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地运用已有的数学概念进行比较、分析、综合、概括、判断、推理的思维过程。我们离开了概念,就无法对客观事物进行有根有据的思考,有条有理的分析、综合、判断、推理,也就谈不上推理能力的培养了。只有加强概念教学,才能使学生在获取数学知识的同时,进一步培养各种数学能力,从而落实课堂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