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今,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我们看到口语训练不仅有助于学生对数学概念、性质、法则及公式的学习,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而且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孩子习作能力。从学生今后的成长和发展角度来看,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是适应社会竞争的必备素养。
作为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有责任帮助学生进行口语训练,让学生想说、会说、爱说、能说、愿说,认真寻求对策,切实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如何将口语训练紧密地渗透到其中呢?经课题研究和课堂实践,我觉得应从以下方面做起。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让学生想说
通过教师的语言描述创设情境。小学生智能发展尚处于低级阶段,他们观察事物往往比较直观。因此,通过教师生动形象的描述,更易使小学生入情入境。把口语交际情境回归生活体验之中,就能打开学生话匣子,学生就会产生积极的交流欲望,思维和语言表达得到锻炼。
通过教材主题图创设情境。如今的数学教材,内容大多都是以图画和文字相结合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这些主题图有着颜色鲜明、形象直观、生动有趣的特点,激发了学生观察、联想和说话的兴趣。巧妙利用这些主题图设计口语训练,引导学生动口说题。如教学“乘法运算定律”时,主题图展示出植树过程中,同学们挖坑、种树、抬水、浇树等活动的情境。我先指导学生从整体上观察主题图,说说图中给了我们什么信息,学生可以按自己看到的说,也可以把图中的两段文字复述一遍,再根据这些信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所以,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一个可以自由交流的空间,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去说,都愿意说,都会说。
通过多媒体创设情境。采用电教媒体创设情境,直观形象,极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教学二年级下册《统计》时,上课开始,老师播放动画:各种车辆在公路上飞驰,学生非常感兴趣,很容易进入情境,面对飞奔的车辆,谈起感受来就会畅所欲言。
二、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会说
语言是思维的反映,能促进思维的发展。所以,应该鼓励学生“说”出解题思路,就是要学生用较准确的数学语言,把审题、分析数量关系、设计解题思路的情况及算理叙述出来。如题目告诉我们条件是什么?求什么问题?你是怎样想的?为什么这么算?先算的是什么,后算的是什么?这样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能把自己的想法表述清楚。
如在“用除法解决问题”教学中,教材以校园文艺演出为题材,给出问题:唱歌的有35 人,跳舞的有7 人,唱歌的人数是跳舞的几倍?在学生读懂题意的前提下,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题意,议一议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让学生各自独立进行解答,再次说一说自己的解题思路,让学生掌握“求一个数里含有几个另一个数”这类问题,应该用除法计算,最后全班展示不同的计算方法。我们要明确的是,“说”审题过程通常应从小学低年级的应用题中开始训练,而小学高年级则偏重于数量关系分析及解题思路的“说”。通过这样长期的训练,不仅是引导学生进行有根据、有条理、有顺序地思维的训练,而且是对学生语言表达和数学交流的培养。
三、在探索过程中,营造学生讨论氛围,让学生爱说
未来的社会是合作的社会,合作离不开思想、情感的交流,而口语交际是所有交流手段中最基本最常用的。为此,我们鼓励以小组的设置来促进课堂教学中的合作气氛。让他们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一定的任务。在相互交往中加深理解、沟通和包容,在相互交往中表现出尊重和信任。好的小组合作,能把一个时空有限的课堂变成为人人参与、个个思考的无限空间。
如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先让学生动手将平行四边形剪、移、拼拼成长方形,然后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下列三个问题:拼出的长方形和原来的平行四边形比,面积变了没有?拼出的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原来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你能根据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吗?在小组讨论活动中,人人参与,积极讨论,活跃他们的思维。
四、在课堂小结中,设计问题,让学生能说
课堂小结是数学教学中的组成部分,是回顾学习探究的历程,对所学知识进行综合处理的重要环节。此时我们应趁机加大口语训练的力度。例如在学习了小数的大小比较之后,课堂小结时,让孩子们说一说:今天你学习了哪些新知识?解决了哪些问题?有哪些收获?你觉得自己发挥得怎么样等。
五、贴近生活实际 ,利用生活激发兴趣,让学生愿说
学生发展口语交际能力是为了将来走向社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所以我们一定要把口语交际能力培养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进行。
小学生平均每天在学校里生活六个小时,师生们一起上课,一起活动,学生们一起玩,一起学习,互相交流着生活、学习等各方面的种种见闻、体验和感受,丰富多彩的学校生活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口语交际训练的机会和内容。如教学《上下左右前后》就和同学们的坐位、队列、做操等联系在一起;学校教室、教师楼、食堂、学生宿舍等布置就适合于《找规律》这一课题;《统计》中关于统计学生喜欢的东西,就可以在班上进行统计;《比一比》可以比较学生之间的物品。
家庭是孩子说话最多、最自由的场所,家长应有意识地训练孩子的表达能力。如《统计》《钟表》《小小商店》等,这些课题题既促进家长与孩子的沟通,又能培养孩子计算推理的能力,还能锻炼孩子的交际能力。
总之,训练学生的口语,既能让知识得到内化,又能促进思维的发展。小学数学的口语训练是一个过程,它没有固定的程序,没有固定的语言,也不是一朝一夕便能完成的事。提高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一项长期的教学实践活动,正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 所以,我们要结合数学教学的特点,有耐心、有意识地对小学生进行训练,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讨研究,认清其实质,才能把口语教学落到实处,才能不断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口语交际能力。
作为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有责任帮助学生进行口语训练,让学生想说、会说、爱说、能说、愿说,认真寻求对策,切实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如何将口语训练紧密地渗透到其中呢?经课题研究和课堂实践,我觉得应从以下方面做起。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让学生想说
通过教师的语言描述创设情境。小学生智能发展尚处于低级阶段,他们观察事物往往比较直观。因此,通过教师生动形象的描述,更易使小学生入情入境。把口语交际情境回归生活体验之中,就能打开学生话匣子,学生就会产生积极的交流欲望,思维和语言表达得到锻炼。
通过教材主题图创设情境。如今的数学教材,内容大多都是以图画和文字相结合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这些主题图有着颜色鲜明、形象直观、生动有趣的特点,激发了学生观察、联想和说话的兴趣。巧妙利用这些主题图设计口语训练,引导学生动口说题。如教学“乘法运算定律”时,主题图展示出植树过程中,同学们挖坑、种树、抬水、浇树等活动的情境。我先指导学生从整体上观察主题图,说说图中给了我们什么信息,学生可以按自己看到的说,也可以把图中的两段文字复述一遍,再根据这些信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所以,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一个可以自由交流的空间,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去说,都愿意说,都会说。
通过多媒体创设情境。采用电教媒体创设情境,直观形象,极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教学二年级下册《统计》时,上课开始,老师播放动画:各种车辆在公路上飞驰,学生非常感兴趣,很容易进入情境,面对飞奔的车辆,谈起感受来就会畅所欲言。
二、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会说
语言是思维的反映,能促进思维的发展。所以,应该鼓励学生“说”出解题思路,就是要学生用较准确的数学语言,把审题、分析数量关系、设计解题思路的情况及算理叙述出来。如题目告诉我们条件是什么?求什么问题?你是怎样想的?为什么这么算?先算的是什么,后算的是什么?这样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能把自己的想法表述清楚。
如在“用除法解决问题”教学中,教材以校园文艺演出为题材,给出问题:唱歌的有35 人,跳舞的有7 人,唱歌的人数是跳舞的几倍?在学生读懂题意的前提下,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题意,议一议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让学生各自独立进行解答,再次说一说自己的解题思路,让学生掌握“求一个数里含有几个另一个数”这类问题,应该用除法计算,最后全班展示不同的计算方法。我们要明确的是,“说”审题过程通常应从小学低年级的应用题中开始训练,而小学高年级则偏重于数量关系分析及解题思路的“说”。通过这样长期的训练,不仅是引导学生进行有根据、有条理、有顺序地思维的训练,而且是对学生语言表达和数学交流的培养。
三、在探索过程中,营造学生讨论氛围,让学生爱说
未来的社会是合作的社会,合作离不开思想、情感的交流,而口语交际是所有交流手段中最基本最常用的。为此,我们鼓励以小组的设置来促进课堂教学中的合作气氛。让他们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一定的任务。在相互交往中加深理解、沟通和包容,在相互交往中表现出尊重和信任。好的小组合作,能把一个时空有限的课堂变成为人人参与、个个思考的无限空间。
如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先让学生动手将平行四边形剪、移、拼拼成长方形,然后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下列三个问题:拼出的长方形和原来的平行四边形比,面积变了没有?拼出的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原来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你能根据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吗?在小组讨论活动中,人人参与,积极讨论,活跃他们的思维。
四、在课堂小结中,设计问题,让学生能说
课堂小结是数学教学中的组成部分,是回顾学习探究的历程,对所学知识进行综合处理的重要环节。此时我们应趁机加大口语训练的力度。例如在学习了小数的大小比较之后,课堂小结时,让孩子们说一说:今天你学习了哪些新知识?解决了哪些问题?有哪些收获?你觉得自己发挥得怎么样等。
五、贴近生活实际 ,利用生活激发兴趣,让学生愿说
学生发展口语交际能力是为了将来走向社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所以我们一定要把口语交际能力培养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进行。
小学生平均每天在学校里生活六个小时,师生们一起上课,一起活动,学生们一起玩,一起学习,互相交流着生活、学习等各方面的种种见闻、体验和感受,丰富多彩的学校生活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口语交际训练的机会和内容。如教学《上下左右前后》就和同学们的坐位、队列、做操等联系在一起;学校教室、教师楼、食堂、学生宿舍等布置就适合于《找规律》这一课题;《统计》中关于统计学生喜欢的东西,就可以在班上进行统计;《比一比》可以比较学生之间的物品。
家庭是孩子说话最多、最自由的场所,家长应有意识地训练孩子的表达能力。如《统计》《钟表》《小小商店》等,这些课题题既促进家长与孩子的沟通,又能培养孩子计算推理的能力,还能锻炼孩子的交际能力。
总之,训练学生的口语,既能让知识得到内化,又能促进思维的发展。小学数学的口语训练是一个过程,它没有固定的程序,没有固定的语言,也不是一朝一夕便能完成的事。提高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一项长期的教学实践活动,正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 所以,我们要结合数学教学的特点,有耐心、有意识地对小学生进行训练,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讨研究,认清其实质,才能把口语教学落到实处,才能不断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口语交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