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行走的思想者

来源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nybab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位教育家说过:教师是行者,但更是思想者。
  
  反思一:我有没有静心?
  
  作为一名小学科学课教师,第一次期中考试给了我当头一棒——绝大部分同学不及格。一下子我懵了,执教多年,没有一次输得如此之惨。
  痛定思痛,我缺失了什么?静下心来,反求诸已。“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静无以成学。慆慢则不能研精,险躁则不能理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一个人的能力,惟有在心静的情况下,才能发挥出最佳水平。惟有静下心来,不为世事烦嚣所羁绊,像一个执著的苦行僧,坚守自己的精神家园,才能一窥教育的庐山真面目。只有静下心来,心平气和,心无旁骛,一心只想着教育,只想着学生,沉浸其中,陶醉其中,痴迷其中,为教育而乐,为教育而狂,方能领悟教育之真谛,方能成就教育之事业。
  反思自己,为世事所累,为名利所驱,不满现状,欲求通达,以至心浮气躁,轻浮于事,对教育不够用心,对教学不够细心,对备课不够精心,对教材把握不深,对学生了解不透。敷衍塞责、漫不经心的态度以至自己失之东隅,败走麦城。
  “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我以此作为自己的座右铭,端正自己的态度,时刻警醒自己,安身立命,做一个思想的坚守者。正如汪国真所说——既然选择了地平线,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反思二:我有没有改变?
  
  因为有过执教语文的几年经历,我摸索出了一套针对考试较为成熟的教学策略,把这套兵法拿到科学课上来定能事半功倍。怀着这份自信,我开始了科学课教学的雪耻之旅。对于学生搞不明白的,我查资料、搜网络,把答案写在黑板上,给学生整理好标准答案,并当堂背诵。在检查知识点的掌握上,我采取教师抽查、学生家长检查、学生互查等多种手段多种方式。期末考试之前我把全书的知识点罗列出来,看着学生个个背诵如流、胸有成竹的样子,我明白了什么叫驾轻就熟,什么叫游刃有余。
  但考试结果却大大出乎我的意料,学生成绩虽有所提高,但依然很不理想,特别是那些“请你写出实验过程”“你是怎样观察的?”此类题目,许多学生的答案都是空白。这是怎么了?我一下子陷入了迷茫和困惑。
  面对如此现实,我再一次反思与总结。“最大的失误是决策的失误”。无疑,传统的教学思想把我带入了一个误区,让我带领孩子们走上了黑暗的征途。
  我的观念已经落后,面对科学课,面对新的课程评价,面对注重考察学生能力的考试我需要什么样的改变?我在苦苦地思考,我的策略要变,我的角色要变,我的思想要变。我终于明白:新一轮课程改革对每一个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小学科学教师的变化更为显著。在小学科学课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教师只作启发式点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分组讨论、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让学生在观察实验过程中求知、在探究中求真、在合作过程中创新,增强自身的科学素养。而教师不再解惑,而只是一个引导者、课程资源开发者、激励者、合作者与批判反思者。
  
  反思三:我有没有思考?
  
  对科学课程有了表面的认识,知道怎样应对考试,上课时就不再让学生背诵枯燥的定义,不再只顾着讲授知识点,但对科学课堂的关注较少,上课有很大的随意性,根本不去准备实验材料,该做的实验想当然地给学生说一说,更谈不上给学生分组。
  一次,县教研室闫金侠老师来我校视导,闫老师是一位认真严肃的教研员,她的严厉是出了名的。那节课我使出浑身解数,最终闫老师给了一句评语——看样子,你以前是教语文的,你还没有了解教授科学课的方法和规律。
  真是一针见血啊!我只想着应付考试,而没有思考:什么样的科学课才是好课?我要传授给学生的应该是什么?学生在科学探究中应该形成哪些能力?对于整个小学阶段的科学教材体系我有没有把握?书上的实验我都亲自去做了吗?不想不知道,一想吓一跳!对于这些关键性的问题都没有把握透,没搞清楚,又怎能教好科学呢?
  对症下药。我制定计划,每天晨起第一件事就是背诵《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把课程标准及实施建议背得滚瓜烂熟、了然于胸。收集到3~6年级的所有教材,认真阅读、分析、把握,对整个小学阶段的科学教材有了整体、全局式的理解。对于生命世界、物质世界、地球与宇宙这三大领域的教学内容,根据自己的理解作了适当的修改和扩充。到实验室把教材中的所有实验自己先做一遍,在实验的过程中,明白了哪些是要在实验前给学生交待清楚的问题,哪些是要在实验时让学生注意的问题,因为自己做了“下水实验”,上课时也能驾轻就熟了。
  作为教师,首先应是一个思想者,正如肖川教授所说——你真正的生命就是你的思想,你的思想就是你的处境。要经常反思,经常扪心自问:我思考了吗?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师者也要经常反思自己的教学,反思自己的行为。思考对一个人的成长有着催化剂的作用,它能使人不断调整自己的航向,直至到达成功的彼岸。
  
  反思四:我有没有研究?
  
  由于自己能够静下心来,潜心科学教学,注意上好每一节课,正如徐州市青年路小学特级教师王小倩所说——把每一节家常课上成公开课,把每一堂公开课上成家常课。我的进步是明显的,时隔半年,县教研室闫金侠老师再次到我校听随堂课,那时我执教三年级上册《我们周围的空气》,闫老师听后会心地笑了,只说了一句评语——优点不说了,继续努力。我知道,能得到闫老师这样的点评已属不易,我对自己有了信心,并按照闫老师指点逐渐调整自己的授课方法。2008年4月份,受县教研室邀请,为全县科学教师执教了《磁铁有磁性》一节公开课,受到了与会听课教师的好评。
  2008年9月举行的市优质课选拔赛,让我对自己又有了一次深刻的反省。市优质课选拔赛的要求是:比赛采取集中比赛,抽签分组,指定教材,当场命题,独立备课,借班教学的方式进行,教学内容不在现行的苏教版和教科版教材中选择。虽然在那次比赛中我侥幸获得了一等奖,但那时,我深知,自己浅得很,弱得很。
  徐州市教研室左兆军老师一语警醒了我——你的理论储备和教学思想决定着你的教学水平,要思考,要研究。我开始了充电之旅,每到一处学习,一定要去书店购买教育理论书籍。每晚睡觉前两个小时是我阅读的时间。我拜读了《科学究竟是什么》《小学科学教学法》《科学课教学研究》《给教师的建议》《怎样培养真正的人》《名师最有效的激励智慧》《中国著名特级教师课堂魅力经典解读》等十几部科学教育专著。感觉自己有了一些收获,对科学也有了一点自己的见解和想法。
  仅仅阅读是不够的,还要把阅读中积累的一些好的做法用于教学中,边实践边思考:怎样才能提高小组合作的有效性?创设怎样的情境才能更有利于学生的探究?什么样的探究才是最有效的?我的教学风格应是怎样的?每天我把所思、所想写在我的博客和《日思录》中,日子久了,倒积累了几万字。
  一边读书提升理论素养,一边要向名师学习。2008年,我有幸参加了“太湖之春——小学科学课改成果展示暨学术报告会”及“海峡两岸科学课交流暨江苏省科学骨干教师培训”活动。一睹顾超、冯毅、余爱芹(台湾)、吴海狮(台湾)等名师的风采,聆听了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章鼎儿、南师大教授苏教版科学课主编郝京华、省教研室教研员卢新祈、陈振威(台湾)等专家的讲座,受益匪浅。反思这些名师课堂,借其所长,为我所用;体会那些精彩报告,用其理论,指导教学,感觉自己又有了一些提升。
  我只不过是一名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小学科学教师,我是茫茫教育之海中的一滴水,郁郁教育之林中的一片叶,我的成长经历与绝大多数教师一样,不同的只是目前我们所处的发展阶段,但这些阶段我们都曾经经历或正在经历。很幸运,我在不停地思考与行走,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真的很适合描述教师,没有思索、反思,只在忙碌,那我们只能是一台复印机,几十年下来也只能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教书匠。
  愿我们都能做一个行走的思想者!行走在教育教学探索的路上,永不停歇,永不止步。在前行的同时,反思自己走过的路,思考自己下一步要走的路。边行边思,思后再行,行中再思。虽也普通,不亦快哉!
其他文献
经对迟熟茭白用塑料网隔离后,投放福寿螺1、3、6、12、24只/m2且成、幼螺各占1/2,受福寿螺为害的茭白生长缓慢、衰弱,植株矮化,分蘖减少,孕茭推迟;投放的螺量越多对茭白的为
在新课标教学环境下,对于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通过应用多媒体教学设备,能够提升识字教学的趣味性,进而提升教学效率。对此,本文结合个人教学经验,对于在小学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