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文性理论视域下的阅读教学设计

来源 :读写月报(语文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seysa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互文性理论最初由法国学者茱丽娅?克里斯蒂娃提出,她认为任何文本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文本与文本之间可互相作为参照面,同时作为其他文本的镜子,每个文本都可以是其他文本的补充与整合,也是对其他文本的吸收和转化。[1]它被运用于文学翻译、文艺理论、外国文学等领域中,后来延伸到语文教育领域。著名学者王家新推崇互文性理论,其认为一切文本都是由其他文本“织成”的,每一个文本都包含了其他的无数文本,都是对其他文本的吸收、转化、整合和改写。[2]在这一理论视域下,语文教材中一篇篇的选文并不是孤立的单篇,其可以根据文中任何点、线、面作无限的延伸与拓展,从而赋予文本以新的生命力;可以建构单元文本、组文文本、主题文本、群文文本等多种文本来作为教学内容,拓宽教师文本解读、教学设计的视野,建构有广度、深度、厚度的语文课堂。
  在注重文本解读、提倡多文本阅读的今天,用互文性理论来指导语文阅读教学有重要的意义,其能使文本解读更为深刻、多元,走得更远。基于此,笔者尝试性地进行了一些探索,现以统编本高中语文教材中郭沫若的诗歌《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为例进行分析。
  一、文本特性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是郭沫若诗集《女神》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篇。《女神》是中国现代新诗的奠基之作,它以新的方式来表现“五四”时期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闻一多曾推崇道,“忽地一个人用海涛底音调,雷霆底声响替他们全盘唱出来了。这个人便是郭沫若,他所唱的就是《女神》”[3],而这足以见得《女神》所具有的时代特性。
  《女神》是郭沫若在日本九州帝国大学留学时所作。1919年,俄国十月革命、五四新文化运动爆发,这给年轻的郭沫若以重大影响。1921年,受日本工业文明的洗礼,郭沫若发表了其第一部诗歌集——《女神》。他把“情感”与“想象”作为诗歌的基本要素加以突出和强调,调整了诗歌内部的艺术结构,这无疑是一种新的突破。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与以往学生了解的诗歌较为不同,诗歌中诗人独特的视野、丰富的想象、宣泄的激情以及排山倒海的气势显著而突出。以往入选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的两首郭沫若的诗歌分别是《天上的街市》和《静夜》,这两首诗歌都是作者运用丰富的想象与联想,描绘出的图景。与《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相比,既有相似之处,也有所不同。独特的视野及丰富的想象是一致的,而激情的宣泄与排山倒海的气势是《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的独特之处。联系学生以往的学习经验,诗歌中的独特之处便是教师应着重讲解的地方。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全诗有七行,共128个字。学生能相对容易地从最后四句看出诗人对“力”的赞美,而对诗歌中宣泄的激情以及排山倒海的气势难有深入的体会。单篇诗歌的欣赏难以使学生对诗歌的学习产生质的突破,因此,互文性理论所倡导的引入互文本进行解读就显得十分必要。
  二、教学设计
  要将互文性理论渗透于语文阅读教学设计中,教师要对文本本身进行挖掘,并且对互文本进行引用和转化,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文本。结合《立在地球边上放号》这首诗歌进行分析,具体如下:
  (一)教学准备
  阅读教学设计必须以学生学情、教材特点以及文體特点为参照,全面审视教学内容,准确把握教学重难点。
  1.诗歌的文体特点
  王荣生教授认为,语文教学的内容要依据文本体式来确定,散文要用散文的方法来教,诗歌要用诗歌的方法来教,各种文体的教法都不一样,且同一文体其教法也不同,不可一个模子套上去。[4]对诗歌的教学,除了要把握共性,更多的是要根据主题、风格特点等方面来开展。这首现代新诗与以往的古体诗、近体诗有较大差异,它是“五四时期”新文化运动提倡用“白话文”写诗的优秀代表作之一,用崭新的内容和形式来传达时代精神。与同时代的新诗也有所不同,其语言不具有现代新诗如“新月派”所表现的“三美”——音韵美、绘画美和建筑美。因此,引入郭沫若其他诗歌进行联合赏析,对学生整体感受诗歌的特点有重要作用。
  2.高一学生的学情
  这首诗歌是学生刚进入高中阶段学习接触到的课文。这一年龄阶段的学生正值人生最美好的青春年华,教材编者显然考虑到学生青春期的心理特点,在单元导语中提出从“青春的价值”角度思考作品的意蕴。学生对郭沫若的诗歌及其所处年代的历史背景知之甚少,这些内容都是教师需要提示点拨之处。同时,诗歌注重朗读,要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中感受诗人狂飙突进、火山爆发式的激情,引入多文本阅读进行互文对照就有其重要意义。
  3.教材单元组织的特点
  现代版本的语文教材由四种基本要素构成:范文系统、知识系统、作业系统和助学系统。[5]这四种基本要素除了要求学生学习的课文——范文系统——以外,其他的知识、作业和助学系统都是阅读教学设计中不可忽略的重要资源,教师应将其充分利用。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是统编本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是四篇诗歌中的第一篇。教材中的单元导语、学习提示以及单元学习任务对诗歌鉴赏的要求如下表所示:


  根据表格中频繁出现的字眼,可以总结出这首诗歌注重意象、语言、情感的学习,诗歌中独特的意象、奔放的语言、火山爆发式的激情是教学的重点,而诗人向旧世界、旧文化、旧传统猛烈冲击的精神以及想要推翻旧世界、创造新世界的情感是学生难以直接体会到的,这也是这首诗歌教学的难点所在。
  (二)教学环节
  在前期对文体特点、学情、教材的分析和把握基础上,结合互文性理论,这首诗歌阅读教学设计的思路如下。
  1.联读多首诗歌,初步感知诗人特点
  在正式进入这首诗歌的教学之前,教师要为学生简单介绍作者的信息,使学生大致了解郭沫若其人及其所处的时代背景。而后朗读诗歌,联读同为《女神》之中的《炉中煤》《笔立山头展望》《浴海》《梅花树下醉歌》这几首更为易懂的且具有作者诗歌典型特征的作品。   读《炉中煤》,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到副标题“眷恋祖国的情绪”及诗歌开头与结尾重复出现的诗句——“我为我心爱的人儿,燃到了这般模样”,再结合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感受诗人对祖国的爱,愿意献身祖国、为祖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之情。读《笔立山头展望》,要结合前面两句“大都会的脉搏呀!生的鼓动呀!”,以及最后几句“一枝枝的烟筒都开着了朵黑色的牡丹呀!哦哦,二十世纪的名花!近代文明的严母呀!”,带领学生感受诗人那生机勃勃的进取精神和饱满的创造力,以及对现代工业文明的赞美和渴望,希望建设一个富强祖国的心愿。《浴海》这首诗同样从最后几句能感受出诗人澎湃的激情:“太阳的光威/要把这全宇宙来熔化了!/弟兄们!快快!/快也来戏弄波涛!/趁着我们的血浪还在潮/趁着我们的心火还在烧/快把那陈腐了的旧皮囊/全盘洗掉!/新社会的改造/全赖吾曹!”读完上面诗句,再结合诗歌前文,不难体会到诗人改造旧社会的勇气和决心,以及对全新光明世界的向往。而《梅花树下醉歌》中的“破!破!破!我要把我的聲带唱破”也同样表达了诗人渴望摧毁旧世界、缔造新世界的迫切愿望。总结如下表所示:
  在此基础上,教师要引导学生总结郭沫若《女神》诗集的显著特点:奇特大胆的想象,气吞山河、狂放、汹涌的气势,极具个性化的抒情特质,向旧世界、旧文化、旧传统猛烈冲击的精神。有了前面四首诗歌的认知积累,再读郭沫若的其他诗歌,学生便能迁移学习、自主学习。若开头教师直接介绍郭沫若诗歌的特点,则其诗歌的突出特性可能无法深入到学生的内心。
  2.细品诗歌内容,全面了解诗歌特点
  基于前面四首诗歌的联读,学生对郭沫若《女神》中的诗歌有了初步的感悟,再深入细致地赏析《立在地球边上放号》这首诗就能产生全方位的感触。


  其一,新颖独特的标题。题目是通向诗歌的“心灵窗户”。学习诗歌,解读题目是第一要义。这首诗歌题目为“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号”是号角,是一种乐器,“放号”则是吹奏号角。吹号一般与人的生命、灵魂有着密切的联系。例如战争时期,战场上吹响号角,往往能激发战士们的战斗激情,鼓励大家奋力拼搏。艾青在《吹号者》一诗当中就歌颂了用生命吹响号角的吹号者的高尚品质。诗歌标题“放号”二字,能看出诗人胸中涌起的澎湃激情。吹号者吹号的位置,往往选在高处,让声音传递到更远的地方,让更多的人能听到。但文中诗人选择的位置不同寻常——“地球边上”,其似乎将自己想象为一个站在地球边上,目光遍及广阔天地宇宙,向着地球发出激情呼唤的巨人,将北冰洋、太平洋尽收眼底,足见其视野之开阔、新颖。
  其二,别具一格的意象。诗中出现的意象有壮丽的北冰洋、壮丽的晴景、无限的太平洋和滚滚的洪涛。“晴景”这一意象,可见诗人内心是明亮的,对未来的光景充满信心。这些意象的修饰语“壮丽的”“无限的”“滚滚的”都展现出力量之大、气势之雄、情景之壮阔。诗人选用的意象,都有着宏伟、壮观、雄浑的特点,梳理郭沫若诗集中其他诗歌的意象也是如此,如宇宙、太阳、天狗、太空、海浪、山岳、海洋等意象,以其面积之大、数量之多和超乎人自身常见之力,显示出它们的宏伟、壮观和伟力,象征着高超和自由。正是由这意象的宏大,可看到抒情主人公的高大形象,显示出诗人开阔的胸襟、不凡的视野,感受到他沸腾的激情。而抒情形象所显示的这种独特感情、心理,正反映了被五四时代怒潮唤醒的革命知识青年的共同特征。
  其三,火山爆发式的情感。诗人那种气吞山河、狂放、汹涌的气势和宣泄的激情通过大量的感叹号得以体现出来。短短一首七行诗歌,诗人在10处使用了感叹号。感叹号在文中的使用与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有密切联系,可以使情感更为强烈,气势更加磅礴。
  由此可见,诗歌中“不断的毁坏,不断创造,不断的努力哟!”足以体现诗人想要摧毁旧世界、旧文化、旧传统,创造一个全新的世界的决心和力量。这种力量之强大,从诗歌后面两句“啊啊!力哟!力哟!/力的绘画,力的舞蹈,力的音乐,力的诗歌,力的律吕哟!”也能感受出来。“绘画”强调色彩,“舞蹈”突出形态,“音乐”和“诗歌”体现其神韵,反映其节奏,多层面感受力的美,抒情犹如疾风骤雨、火山爆发。诗人尽情歌颂的“力”,其实正是五四时期时代精神的象征。郭沫若曾在《我的作诗的经过》中说:“在那段时间里,惠特曼的那种把一切的旧套摆脱干净了的诗风和五四时代的狂飙突进的精神十分合拍,我是彻底地为他那雄浑的豪放的宏朗的调子所动荡了。”[6]这首诗正是具有这种惠特曼式的“雄浑的豪放的宏朗的调子”,它是在感情激荡时一气呵成的,是火山爆发喷涌而出的岩浆,气势汹涌,灼热逼人。
  这首诗借助大自然雄伟和壮丽的景色来表现五四时期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是人民向旧世界、旧文化、旧传统猛烈冲击的强烈愿望的体现。诗人借这首诗想要告诉人们:科学的文明、人民的觉醒,终将彻底推翻旧世界,创造一个新世界。通过联读多个文本,我们可以知道郭沫若新诗的特点,在此基础上细读、分析主文本,进一步了解这首诗的独特之处,如下表所示:
  3.拓展延读其他诗歌,深入体会诗人情感


  对诗歌的具体内容进行深入分析后,再联读一首《光海》,进一步感受诗人对未来的无限信心。下面是这首诗歌的节选片段:
  无限的大自然,
  成了一个光海了。
  到处都是生命的光波
  到处都是新鲜的情调,
  到处都是诗,
  到处都是笑:
  海也在笑,
  山也在笑,
  太阳也在笑,
  地球也在笑;
  ……
  哦哈,我便是那只飞鸟!   我便是那只飞鸟!
  我要同白云比飞,
  我要同明帆赛跑。
  你看我们哪个飞得高?
  你看我们哪个跑得好?
  从这首诗中,我们能感受到诗人对祖国的爱以及对祖国的未来充满无限期待。在前面几首诗歌的联读、精读的基础上再延伸阅读一首诗歌,可以使学生加深对诗人情感的体悟,形成自己独特的审美体验,激发其对郭沫若其他作品的阅读兴趣,而这与“新课标”要“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的理念相呼应。本节课的整体教学过程如下表所示:
  三、教学价值


  就學生、教师以及语文教学而言,互文性理论视域下的《立在地球边上放号》诗歌阅读教学设计有以下价值和意义。
  (一)学生:扩大阅读量,进入文本处,丰富阅读体验
  传统教学单讲课文中郭沫若的一首诗歌,只触及到诗歌文本的皮毛,学生感受不到这首诗歌与其他诗歌的区别所在,也对郭沫若诗歌创作的特点和个性理解不透彻,容易“只见树木不见森林”,难以做到“窥一斑而知全豹”。为帮助学生对郭沫若的诗歌特点有整体的认知,笔者选取《女神》诗集中四首主题不一致的诗歌进行联读欣赏,对郭沫若的诗歌有了认知积淀,再学习课文则更为容易一些,最后继续拓展学习,加深对诗人情思的体会。这些教学环节的设计,都有利于开阔学生的阅读视野,丰富诗歌阅读体验,激发阅读兴趣,与统编本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先生所倡导的多文本阅读理念相呼应。
  (二)教师:拓宽文本解读的视野,促使自身不断学习
  相较于单篇诗歌就教材而教教材,教师囿于单一文本的限制中,视野难免狭隘,互文性理论视域下,根据教学内容,引用单元文本、主题文本、群文文本等多种文本深入挖掘,丰富教学内容、拓宽文本解读视野,可做出更好的教学设计。同时,对教师自身来说,也提出了新挑战。教师自身需要有丰厚的文化底蕴,掌握文本解读的方法,具备良好的语文素养。教师如果没有丰厚的语言文学素养,对互文本的选取容易产生偏差,无法获得理想的效果。因此,这也反向督促教师要不断学习,终身学习,教到老,学到老。
  (三)教学:建构有深度、广度、厚度的语文课堂
  总体来看,前文论述的教学设计思路是从赏析郭沫若的几首诗歌出发,总结出郭沫若其诗的总体特征,再根据总体特征细细品味课文。较之于单篇诗歌的赏析,这样的设计无疑可以让学生的学习从单一、片面走向多元、全面。这样的阅读教学,可加深学生对诗歌理解的深度,拓宽其阅读视野的广度,也增加其课堂体验的厚度,从而构建更有深度、广度和厚度的语文课堂。
  歌德有言:理论是灰色的,而生命之树常青。将理论更好地用来指导语文教学实践,是每个语文人共同追求的目标。将互文性理论运用于语文阅读教学当中,可以使教师生发出更具深度的文本体验,使文本解读更加深刻、多元,而学生也能通过教师的课堂教学体验到生命百味。
  注释:
  [1][法]蒂费纳·萨莫瓦约:《互文性研究》,邵炜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4页。
  [2]王家新:《“它来到我们中间寻找骑手”——谈新理念下的中学语文诗歌教学(下)》,《中学语文教学》, 2005年第3期,第59页。
  [3]胡忱、王泽龙:《近三十年郭沫若<女神>研究综述》,《郭沫若学刊》,2009年第3期,第60页。
  [4]倪文锦、欧阳芬、余立新:《语文教育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第58页。
  [5]王荣生:《阅读教学设计要诀——王荣生给语文教师的建议》,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8年,第98页。
  [6]郭沫若:《我的作诗的经过》,《郭沫若文集》(第1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第143页。
  本文系江西省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互文性理论视域下高中文言文阅读教学设计”(编号:YC2019-S164)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其他文献
小学语文统编版教材课后习题是编者依据课程标准、年段特点、单元语文要素以及文本内容特质,精心为学生编著的训练题型,是教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或是指明了应达成的基础,或是明示了理解文本的路径,或是凸显了课堂教学的重点,又或是渗入了教法和学法。课后习题作为一种隐形的教学要素,明确提示了听说读写能力的具体训练点,是学生理解掌握知识、有效迁移运用以及能力训练的重要载体。教师研读课后习题,以“课后习题”的视角
期刊
2020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作文题共11道,其中5道由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分别为全国Ⅰ卷、全国Ⅱ卷、全国Ⅲ卷、新高考Ⅰ卷、新高考Ⅱ卷,其他还有天津卷、上海卷、江苏卷、浙江卷各1道,北京卷2道。2020年,在抗击疫情和高考延期背景下,命题专家坚守“立德树人”的总目标,立足于“稳”,着手于“巧”,体现了为国选才的政治担当和实践智慧,既保持了高考作文命题在年度上的方向性风格,又呼应了本年度独特的社会现象,
期刊
课程思政作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新思路、新方法,体现的是一种新的思政工作理念,即牢牢抓住专业课程这一对象,革新课程观,强调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功能。对于中文学科而言,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传统的基础学科,在紧跟当下云教育、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等新兴教学法潮流的同时,还应扎实推进语文教育教学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着力实现中文学科课程思政体系改革在途径、方法等方面的探索。  一、课程思政建设的时代任務  党
期刊
“语文教育测量与评价”是培养学科教育(语文)硕士的专业课程之一,其课程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理解语文学科测量与评价的基本原理与方法,运用基本的测量方法与技术解决语文教学中的问题。主要内容包括课程评价、学生语文学业成就的测量与评价、语文教师评价、语文课堂教学测量与评价等内容。通过该课程使学生理解语文教育测量与评价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认识传统语文课程评价的弊端与不足,掌握当前语文课程评价改革中的课程评价理念
期刊
作业的设计与批改是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习兴趣与能力的重要环节。然而,在日常教学中,多数教师往往容易忽视作业设计与批改方式的重要性,而部分学生也抱着应付、敷衍的态度完成作业,把作业视为枯燥而机械的任务,甚至出现查答案、抄答案的现象,使得教学反馈效果不佳。基于此,笔者围绕统编本小学语文教材内容,结合教学实例,从内容、形式、评价与批改三个角度分别提出优化作业设计的相应策略,进而改善教学
期刊
生活是美育保持不竭生命力的源泉,只有回归生活的美育才能更接地气,更好地实现价值。通过与生活的“对话”,可以潜移默化影响学生的行为和态度,形成自我革新、自我提升的教育。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没有美育的教育是残缺不全的教育。当前小学语文教育中普遍存在人文价值、人文底蕴缺失的现象,语文学习变成了枯燥乏味的应试训练,这值得我们反思,在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大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应当创造性地把美育融入课堂,引导学生
期刊
语文到底是什么?有人说,语文就是断文识字;有人说,语文就是阅读作文;有人说,语文就是听说读写、字词句篇;还有人说,语文就是让我们更加流利地掌握和使用汉语的课程。这些说法都没有错,但都偏于一隅,未能概括語文的全貌。叶圣陶先生认为,所谓“语文”,即“口头为‘语’,书面为‘文’”。也就是说,语文是关于汉语的一门课程,这便阐述了语文的工具性作用。还有学者认为,语文是中华民族的母语教育,是中华民族的语言、文
期刊
《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这一重要的纲领性文件于2019年6月19日正式发布。《指导意见》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确定了六个方面的重大改革任务,分别是:第一,构建全面培养体系;第二,优化课程实施;第三,创新教学组织管理;第四,加强学生发展指导;第五,完善考试和招生制度;第六,强化师资和条件保障。  第一个方面的重大改革任务“构建全面培养体系”主要包括四
期刊
进入课程场域的整本书阅读,超越了个体兴趣与感觉层面的消遣性閱读,也不再是学生自由散漫的个性化阅读,而是在教师的设计、指导、推进下,师生共同参与的,以经典作品为媒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发展语文核心素养的综合性实践活动。在选定整本书阅读对象之后,教师有必要对作品的价值进行审视与评估,“不光是一般意义上的政治与伦理审查,也不仅是学术意义上的审查,更主要的是对文本教育与教
期刊
教材以经典文学作品为文本来源的选本传统、阅读教学围绕教材选文展开的课程特点,是语文教育最为独特的学科属性。无论篇幅较短的完整选文,还是长篇作品的节选部分,它们既存身于作家群作品生态,又将自身镶嵌在教材的单元群文中,形成多重复杂的跨文本语境。针对这种文本间复杂外部关系,法国叙事学家热奈特将其称之为跨文本性(Transtextuality)[1]。  阅读教学,从文本术的剖析解读到选文情的涵养内蕴,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