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姿多彩的2008年平板电视最新技术大揭秘(上)

来源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li8807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回顾过去的2008年, 用“爱恨交加”、“刻骨铭心”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国人在经历了南方冰冻和汶川地震灾害的巨大磨难与考验后,又以不屈的意志成功举办了举世瞩目且“无以伦比”的第29届北京奥运会。围绕奥运这一主题,国产以及合资品牌的平板电视厂商争相推出自己的最新技术和成果,从而使自己的产品能在万众瞩目的奥运之年脱颖而出,取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和赢得更大市场份额,针对奥运期间的地面数字高清信号播出、体育赛事实现动态高清晰度画面直播和节目的高清录制和播放,推出了诸如“地面数字一体机”、“120Hz+ME/MC技术”、“480Hz子场驱动技术”、“超级解像技术”、“数字多媒体RM/RMVB网络视频高清播放技术” 和“H.264高清可录技术”等。不同于往年的宣传成分大于实际效果的所谓“引擎”大比拼,2008平板电视的主推技术则更加多姿多彩。因此,在过去的2008年,回顾2008平板电视的最新技术的发展和市场现状,对消费者选购产品,更好的把握平板电视技术的发展趋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地面数字电视接收一体机方兴未艾
  
  08北京奥运为数字电视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契机,国家地面数字电视广播传输标准和机卡分离标准的正式颁布和实施,又为地面数字电视广播业务的开展创造了条件,以有线数字电视广播电视传输为主,地面数字电视广播传输为辅的全方位数字电视广播电视传输覆盖模式得以让全民共享奥运盛举。2008年,以奥运举办城市为主的全国部分城市相继开通了地面数字电视广播业务,并大大促进了数字电视接收一体机市场的产业化进程。
  由于全国有线电视网的覆盖区域所限,而且鉴于有线网络数字化双向网改造工程和资金的投入巨大,因此,对2008年8月召开的奥运会来说,进一步扩大数字高清电视信号接收范围即扩大受众面才是第一要务,而采用无线的地面数字电视信号传输覆盖方式无疑是一条捷径,因为地面传输的本质就意味着免费,这样不仅可以扩大地面固定接收的电视用户,而且也可实现移动接收。我们欣喜地看到,2006年8月中国数字电视地面广播传输标准正式公布并于2007年08月1日正式实施,国家地面数字电视广播传输标准冠名为DMB-TH(地面数字多媒体/移动电视广播),能够实现广播网与移动网相互融合的交互式应用。可以提供单载波和多载波两种技术选项。由于多载波调制方式可以将一条信道划分为若干正交子信道,从而将高速数据信号转换成并行的低速子数据流,然后调制到每个子信道上进行传输,因此传输效率高。而单载波调制技术只能将高速数据信号调制到单个载波上传输,所以效率相对低,但对于大容量的数字信号传输(如高清信号)可提供更高的品质保证。DMB-TH 技术的核心采用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mQAM/QPSK的时域同步正交频分复用(TDS-OFDM)调制技术,使用了由广电总局广播科学研究院提出的最新的LDPC前向纠错编码技术,因而可以更加可靠地支持更多的无线多媒体业务。
  由于地面数字电视的传播条件复杂,对覆盖范围、抗干扰能力、接收性能、系统稳定性等方面要求很高,特别是实现车载移动高质量接收的难度更大,更重要的是基于自主知识产权保护和国家安全的考虑。DMB-TH 在经历了漫长的实验室测试和场地试验后之所以修成正果,主要归功于其所表现出的比欧洲DVB-T地面数字电视标准更多的优越性:首先在同样条件下其有效载荷传输能力比欧洲DVB-T 高出10%,能提供更高的数据传输带宽;拥有更高的接收灵敏度和实现更大的信号覆盖范围;能够满足在各种高速载体上开展业务,在大于200 公里时速的超常速度的载体上正常接收高清数字电视信号。能够比欧洲DVB-T的同类设备更容易实现同时同频发送同一信号的单一频率网络,更好地支持城域、省域单频网,节约我国宝贵的不可再生的无线频率资源。
  
  我们知道,数字电视的诞生的重要目的就是可以让广大观众欣赏到不同节目商所提供的丰富多彩的数字电视节目,而不同的节目商所提供的节目都拥有自己的加密(条件接收CA)系统,只有取得合法授权的用户才能收视,显然如果我们在收看任何不同节目商提供的付费频道时就必须采用不同的专用的接收终端的话,显然是既不经济也不现实,更不利于推广。因此通过在接收终端上设计专用接口,使用户在收看任何不同节目商所提供的付费节目频道时,只需更换通过专用接口连接的,与接收终端完全分离的数字电视条件接收模块(CAM)(可插入节目商提供CA智能卡)即可,从而通过将CA部分与整机分离的方式实现接收不同地区播出的地面数字电视信号和有线数字电视信号,因此就需要一套通用的、规范的机卡分离标准,目前我国已正式颁布机卡分离标准,共有两种标准方案,即于2006年4月颁布的采用PCMCIA接口的DVB-CI方案和于2007年12月最新颁布的USB接口的UTI方案, DVB-CI方案是欧洲在1995年提出的,通用接口(PCMCIA)如同电脑主板的扩展卡槽一样,不能进行热插拔; UTI接口则完全兼容USB2.0外设,实现热插拔,即插即用,传输带宽达480Mbps,并且同时支持数码相机、MP3接入电视。通过更换接口处的CAM,便可实现数字电视机顶盒或DTV的硬件扩展和软件升级,完成对附加不同CA系统的电视节目的解密收视。与PCMCIA接口标准相比,UTI标准具有接口速度快、通用性强等特点,而且是中国自主创新的标准,无疑会对DTV产业化有正面的推动作用。
  当中国数字电视地面广播传输标准和机卡分离标准正式公布并实施后,为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的开通和地面数字电视接收终端的大规模量产铺平了道路。
  为确保08奥运的6个举办城市和广州深圳非有线数字电视的用户和汽车、轮船等移动接收的流动人口能实时地收到奥运赛事的现场直播,香港在2007年12月31日率先正式开播13套免费地面数字电视广播。随后,2008年元旦,北京地区开始试播了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并于当年“五一”正式开通;上海、青岛、广州分别于2008年6月17日、6月30、7月30日开通地面数字电视信号;深圳、天津、沈阳、秦皇岛也相继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已开通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城市的节目频道表见表1。
  香港率先开播的13套免费地面数字电视广播,除TVB翡翠高清台和ATV高清台2套高清电视频道外,其它均为标清频道,全部节目采用国标DMB-TH 的多载波调制方式,标清节目的视频编码格式分别采用MPEG2、MPEG4/H.264标准,高清节目的视频编码格式采用MPEG4/H.264标准。据香港媒体报道,当初香港在欧洲的DVB-T和国标的DMB-TH 之间选择时,就是看中了国标的DMB-TH 在移动接收灵敏度和同功率覆盖上比欧洲的DVB-T更具优势。北京地区开播的地面数字电视信号中,标清节目采用DMB-TH 的多载波调制方式传输,高清节目采用DMB-TH 的单载波调制方式传输,高清主要运用在固定接收,而标清则更注重了用于移动接收的质量。北京开播的地面数字电视信号之所以采用 “双模式”覆盖,是基于奥运举办在即的大势所趋,目的是确保同属于国标范畴内的两种中的任何一种模式能够对地面数字电视进行覆盖,让奥运高清赛事得以顺利转播。
  
  从接收终端设备来讲,目前数字电视一体机前端芯片,主要限于单一的DMB-TH 的多载波解调的芯片或DMB-TH 的单载波解调方式的芯片,或者由双芯片构成的解调电路,最新地面数字电视一体机采用国标单、多载波接收融合的芯片,而北京的免费地面数字电视广播既采用了DMB-TH 的多载波调制(标清节目)和单载波调制(高清节目)两种方式传输,所以要求接收终端实现单载波和多载波的解调接收,必须拥有单、多载波双芯片解调电路,这样必然加大整机成本,因此市场上期待着最新的国标单、多载波接收融合芯片的量产,从而大大降低了数字电视一体机的成本。我们欣喜地看到,上海卓胜微电子在08年1月正式推出了第一版符合地面数字电视国家标准,并解决了国标单、多载波接收融合的技术难题的解调芯片MXD1320,凌讯科技也于08年3月推出了针对地面标准的“二合一”融合芯片LGS-8G52。上海高清也成功面市可以自动实现包括单载波、多载波在内的国标定义的所有330种模式的自动解调接收的芯片HD2910。因此,要实现数字电视一体机的规模化生产,采用全模式“二合一”融合解调芯片是降低成本的必由之路。因此,针对地面标准的“二合一”融合芯片的大规模量产和应用成为必然,可喜的是,目前采用“二合一”融合解调芯片的数字电视一体机已经上市。
  在目前市场上的数字电视一体机产品中,早期主要采用分离的单模式的单载波或多载波解调芯片,多载波解调芯片主要采用凌讯科技的多载波解调芯片LGS-8913;单载波解调芯片主要采用上海高清的单载波解调芯片HD2812。目前 “二合一”融合的解调芯片已广泛应用于最新的数字电视一体机产品。
  对于具备数字信号接收、解码、处理与显示功能于一体的数字电视一体机而言,前端解调芯片完成了数字中频信号的TDS-OFDM解调、去交织和FEC前向误码纠错处理,转换成MPEG标准的多节目传输流(TS流)数据。TS流送入后端的主芯片进行解复用,完成视频、音频解码处理。处理后的视频图像信号送入由逐行转换、图像增强处理、定标缩放后送屏幕显示。
  在数字电视一体机方面,主要有有线数字电视一体机、地面数字电视一体机和模拟、有线数字、地面数字接收的三合一数字电视一体机。在有线数字电视一体机方面,创维推出了L05系列47/42L05HA-C,内置DPC数字电视处理模块, 第Ⅲ代六基色,FULL HD 全高清, VII第Ⅱ代数字引擎,屏变科技和HDMI1.3高清数字端口。在模拟、有线数字和地面数字接收的三合一数字电视一体机方面,TCL在08年3月27日,TCL又在北京发布了最新的具有模拟、有线数字和地面数字接收的三合一 “全模式高清数字电视一体机”系列新品,最大特点是采用了最新的地面数字电视的单载波、多载波兼容接收的融和芯片,拥有对有线数字电视信号实现条件接收的 “机卡分离”接口。同样在08年3月,长虹推出了我国首台支持UTI机卡分离标准的数字电视一体机(LDTV32866、LDTV42700),它采用了凌讯科技的地面标准 “二合一”融合芯片LGS-8G52,通过UTI机卡分离接口兼容多种CAM模块,是一款融模拟电视、地面和有线数字电视接收于一体的数字电视一体机;在秋冬商战中,含32、42、47英吋三种尺寸规格LDTV××866系列和42、47两种尺寸规格LDTV××700系列更是冲锋陷阵。在地面数字电视一体机方面,今年2月25日,LG抢先在中国市场推出了LG 70系列地面数字液晶电视一体机,内置了凌讯科技的单载波与多载波两种地面国标技术的解调芯片(两片单模式芯片)。以咄咄逼人的气势抢夺奥运商机,但其价格与同尺寸的液晶电视相比却高得惊人,另外,LG所推出的LG 70系列的一体机,虽然声称可免费收看高清数字电视节目,但这只是一个噱头,因为LG 70系列只具备地面数字电视信号接收功能,而且由于目前央视地面高清数字电视频道是免费播出的,所以它能免费收看央视高清数字电视节目也属理所当然,并不代表它内置了对地面信号的条件接收功能。08年3月,东芝在国内发布了2大系列共8款全高清地面数字电视一体机,东芝本次发布的数字电视一体机分为3个系列,分别是面向大众消费者的X3300,以及面向高端消费者的ZF500系列。X3300系列拥有从32英吋到52英吋共5种齐全的尺寸规格,而ZF500系列拥有40、46、52英寸三种规格, 东芝的这8款机型均拥有完善的地面数字广播接收功能,可以接收多载波、单载波模式的地面数字电视节目,完全符合数字电视地面传输国家标准。X3300、ZF500系列采用了凌讯科技的单载波与多载波两种地面国标技术的解调芯片(两片单模式芯片),此外,东芝还为这些机型配置了增强型平面式内置天线,使得电视机对信号的灵敏度大大提升,一般情况下无需外接室外天线,就能获得稳定、清晰的图像效果。X3300延续自WL66C/WL68C/C3000C的外观风格,搭载了东芝的Meta Brain Pro数字新头脑芯片、FULL HD全高清液晶面板、暗夜精灵背光调节系统、数字动态斜方向修正系统、自然边缘优化系统、New Jet Slit后置式扬声器系统; ZF500系列采用了东芝最新纤薄、简约化设计,拥有Meta Brain Pro 100数字新头脑芯片、倍频瞬映PAL 100Hz技术、WCG广色域FHD液晶面板、全程10bit信号处理、暗夜精灵、5:5电影模式、New Jet Slit后置式扬声器系统等。强大的配置足让任何一个挑剔的消费者满意。X3300系列、ZF500系列分别在08年4月中下旬、5月初上市销售。随后又推出了XV500C系列和ZV500系列,XV500C系列涵盖32、37、42、46和52英吋5个不同尺寸产品,ZV500系列拥有42、37英吋两种尺寸规格,均拥有Meta Brain PRO 数字新头脑芯片。08年深秋,东芝又推出了拥有最新的拥有“超解像 Resolution+”技术地面数字电视一体机新贵ZV550系列,共有52、46和42英吋共3个不同尺寸的产品。索尼更是大阵仗地推出了阵容强大的地面数字电视一体机系列产品V4800系列、Z4500系列和X4500系列,V4800系列包括KDL-52V4800和KDL-46V4800)两种尺寸规格,Z4500系列包括KDL-40/46/52Z4500三种尺寸规格,均采用WCG-CCFL亮艳色彩背光源; BRAVIA X4500系列(KDL-55X4500)采用LED背光源。这三个系列的产品中,除V4800系列和X4500系列具有Motionflow?120Hz双倍速驱动技术外,Z4500系列更达到了创纪录的240Hz四倍速驱动。均具有x.v.Colour广色域标准,10-bit液晶面板驱动。
  三星也不示弱,推出了750系列(LA52A750R1F、LA46A750R1F)、LA52A850S1F和LA55A950D1F地面数字电视一体机;750系列液晶电视,拥有?Full HD1080p 全高清黑水晶超清晰液晶面板及?100Hz 倍频无闪烁技术; LA52A850S1F采用超薄LCD 液晶技术,将液晶电视机身缩减到普通液晶电视一半的厚度,拥有Full HD 1080p 全高清完美画质及100HZ 智能动感技术与黑水晶超清晰面板。LA55A950D1F为采用RGB-LED光源的地面数字电视一体机,采用全高清黑水晶超清晰液晶面板,拥有100Hz智能动感技术。
  随着地面数字接收“二合一”融合解调芯片的大规模量产,带有地面数字电视接收功能地面数字电视一体机必将引领市场新潮流。
  
  图像清晰度提升技术让平板电视图像再现高清新“视”界
  动态图像清晰度提升技术
  
  随着我国第一个针对等离子动态图像清晰度测量标准在08年4月22日的正式出台,动态图像清晰度在2008年成了一个最为流行和时髦的指标,在低谷中徘徊多年的等离子电视也凭借动态图像清晰度的优越表现在与液晶的比拼中找到了感觉。
  过去人们一提到平板电视图像清晰度,常常把物理分辨率的高低联系在一起。实际上,图像清晰度是用电视线表示的,以人眼所能察觉到的电视图像细节清晰程度的来衡量的指标,分为静态图像清晰度和动态图像清晰度,分别是指是指平板电视在显示静态图像和以一定速度运动的动态图像时,人眼能察觉到的电视图像细节清晰程度;因此,静态图像清晰度是与物理分辨率联系更为紧密的一个理论性指标,而动态图像清晰度才是评价以显示动态画面为主的平板电视更客观、实在的指标。因为在显示动态画面的条件下,动态图像清晰度相对静态图像清晰度必然产生一定的损失,这种损失的程度越小,动态图像清晰度指标就越高,所以平板电视动态图像清晰度越接近于静态图像清晰度水平就越好。
  120Hz倍频插帧技术
  走进卖场,当您发现索尼的“Motionflow 100Hz双倍速驱动”、三星的“ 100Hz智能动感技术”、夏普的“倍速Full HD液晶驱动技术”、东芝的“倍频瞬影PAL100Hz”、海信的“1080P+120Hz” 技术、康佳的“双120Hz + FHD” 技术、海尔的“120Hz ME/MC处理技术”、TCL的“120Hz图像倍频处理技术”等诸多技术宣传向您扑面而来的时候,您可能会感到一头雾水,会误以为各厂家都拥有了自己的120Hz /100Hz的倍速驱动的独门绝技。其实不然,上述的各种名目繁多的技术称谓都可以概括为120Hz倍频插帧技术,也就是说从原理上讲此120Hz /100Hz技术与彼120Hz /100Hz技术的本质是相同的,只不过是异曲同工罢了,区别只在于所采用的插帧算法和方式的不同。
  提起120Hz技术,其实在2007年已应用到部分厂家的高端液晶电视产品上。这一技术是在液晶面板的灰阶响应提速到4ms仍不能解决液晶拖尾的情况下提出的,主要从提高帧频并插入新画面来寻找突破口,将帧频由60Hz提高到120Hz。并通过在原有画面之间插入一幅“创造”出来的内插画面的技术,使每秒显示的图像由60帧提高到120帧,显然新插入的画面质量直接影响120Hz技术的质量,而影响画面质量的关键在于插入画面的算法技术,ME/MC(运动预估与运动补偿)就是这种算法的一种。
  
  至于所谓液晶的“拖尾”,根本原因是人眼对于运动的物体会产生的视觉暂留所造成的。我们知道,CRT电视的CRT电子枪采用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隔行或逐行动态扫描而产生图像,这一特点决定其无论依次发光的像素点还是相邻两帧图像在交替的瞬间屏幕立刻变黑,和CRT电子枪扫描成像的原理完全不同的是,液晶是在所有像素点完全发光来完整的显示一帧图像后紧接着显示第二帧图像,因此两帧图像间因背光灯的持续点亮而导致图像帧在切换瞬间亮度依然存在。由于人眼对于运动的物体会产生视觉暂留,因此对于液晶电视两帧运动画面中间的间隔,人脑会自动为其想像出这个过程,并将这个过程欺骗自己以为是眼睛看到的,这样两帧画面切换过程中的亮度在人眼有了停留的时间,因此就产生了“拖尾”的模糊。而CRT电视的两帧图像前切换之间的瞬间变黑,就阻断因为两帧连贯的运动画面而导致大脑直接去想象出两者之间的运动过程。但同样基于视觉暂留的原理,因为视觉被黑色阻断,全黑瞬间会在脑海中有停留时间,人通常会觉得这样的画面亮度不连续,从而产生闪烁。当初CRT电视的120Hz场倍频是为了解决电子枪扫描频率较低所产生的图像闪烁现象,于是,液晶电视厂商起初试图模仿等离子和CRT的发光原理通过120Hz倍频驱动下的帧插黑技术来实现。但结果发现虽然拖尾和模糊改善了,但导致了整个屏幕的亮度显著降低和关键过渡画面的丢失(虽然通过反转Gamma曲线能避免这种过渡画面的丢失),并带来了较大的画面闪烁的弊端,如同我们不能忍受的早期电视通过黑屏方式换台所带来的此言一样。
  既然帧插黑技术存在缺陷,那么如何才能做到既保证画面亮度,又有利于消除运动图像模糊和拖尾?于是就产生了插灰帧技术,顾名思义,帧插灰技术就是将原来的插入的黑帧用灰帧代替。灰帧图像产生的原理是:将原 60Hz帧频的1帧图像数据通过控制分别得到比原先图像更明亮和比原先图像更暗的两部分图像数据。将这两部分的图像数据在120Hz刷新率的面板上连续显示出来,即在1/60秒显示组合的两部分图像数据,按照时间积分进行控制,从而产生了过渡的“灰”帧,以使画面亮度保持不变,同时利用较暗的帧画面“滤”掉了较“亮”帧的画面所产生的运动图像的残影,让画面更加清晰。可以看出,由于帧插灰技术相比帧插黑技术只简单解决了画面亮度的问题,其中图像内容却只是简单的复制,并没有帮助人眼“预测”出两幅画面之间的更为真实的过渡画面,所以因新帧画面图像内容的“丢失”导致运动模糊依然没有改善。必然导致画面的清晰度和流畅度受限。要实现这样的方式对于电视的画面运算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所以在120Hz备倍频插帧技术中,采取“预测运动画面”的方式来制造出一副与前后图像帧关联度极高新画面,就显得非常重要。为此,一种全新的“120Hz+ME/MC”插帧技术诞生了。
  “120Hz+ME/MC”倍频插帧技术,具有两个重要的特点。首先,通过ME/MC算法产生的插入帧图像品质高, ME/MC插入帧是通过采用运动预测和补偿算法得到的与前后帧图像内容数据相关联的精确新图像帧(图4),即依据前后帧图像的相关性以及画面场景内容,比较前后两幅图像信号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选取关联点作出动态点对点像素预估(运动预估只在亮度通道内进行),并对前后两帧输入的原始信号进行实时修正和改善,进而合成一幅亮度、对比度和连续性更为精确的智能画面,在120Hz刷新频率下在原来的前后两帧图像更替时进行插帧还原,从而完美解决液晶电视在显示快速运动画面时的模糊、抖动问题,而且提高了清晰度和对比度,画面的逼真度更强、动态图像连贯性更好,画面更为流畅平滑。因此ME/MC技术是目前最新的120Hz技术所采用的优秀的插帧算法。其次,在检测到快速移动的画面时,在经过120 Hz倍频和ME/MC插帧处理的前后帧图像切换瞬间通过高速开关背光灯的方法产生黑屏。这样黑屏可以做到持续周期极短,模拟了等离子电视子帧驱动过程中寻址期的黑屏原理,因此更进一步地消除运动图像拖尾,而且不影响整个画面亮度。
  由于2007年生产的 “120Hz +ME/MC” 的液晶电视,最高只能支持到对576P/60Hz的标清信号和24p的电影格式进行“120Hz +ME/MC”倍频插帧处理,仅局限于1366×768液晶电视,无法解决全高清格式信号在全高清屏幕上进行120Hz倍频刷新和ME/MC插帧的技术问题;因此在2008年推出了第二代ME/MC插帧技术,能够有效的解决由于带宽不够导致的1080P格式直线无法实现的ME/MC算法技术问题,实现了通过四路LVDS带宽与120Hz 、1080P高分辨率面板的完美结合。第二代ME/MC插帧技术与第一代相比,不仅解决了对1080P高清信号的120Hz倍频下ME/MC插帧,而且在消除图像抖动的处理技术方面实现了由单一的水平方向向水平、垂直二维方向的发展。由于“120Hz +ME/MC” 技术更进一步地消除运动图像拖尾、模糊和抖动,因此有效改善了液晶电视动态图像清晰度,为液晶电视与等离子进行动态图像对比度大比拼提供崭新利器。
  
  当了解到120Hz技术的发展和ME/MC的原理后,消费者一定会对市场上的120Hz和ME/MC技术的液晶电视有了更深的了解,其实120Hz和ME/MC并没有必然的联系,ME/MC只是120Hz技术中对新的插帧图像的生成的一种优秀的算法,主要解决液晶运动图像的模糊、拖尾和播放24P电影格式由于帧数不足带来的画面抖动现象。但有的120Hz技术的插帧图像的算法并没有采用ME/MC算法,例如索尼的“Motionflow 双倍速驱动技术”的插帧图像的算法。另外2008年最流行的“1080P+双120Hz+ME/MC”技术,是在120Hz倍频下采用的第二代的ME/MC插帧图像的算法技术,支持1080P/50Hz和1080P/60Hz全高清输入信号在120Hz倍速驱动的条件下进行ME/MC插帧处理,而且不仅采用了120Hz驱动芯片,而且采用了120Hz液晶屏,即双120Hz,从而实现全高清及以下格式的输入信号在经过60Hz到120Hz帧频倍速的基础上通过ME/MC插帧处理后,在具有120Hz帧频扫描的液晶屏幕上完美显示,无论是VGA和HDMI输入的信号都支持。ME/MC可以支持包括HDMI、色差和USB接口输入的各种制式和分辨率的信号。目前这种“1080P+双120Hz+ME/MC”技术液晶电视只限于42、47英吋,37英吋以下的120Hz+ME/MC”技术液晶电视由于成本的因素仍停留在第一代ME/MC插帧的基础上。而52英吋产品由于没有120Hz液晶屏,所以只对24P电影格式信号采用了ME/MC插帧处理为60Hz图像。目前MicroNAS和Philips的运动预测与补偿技术是公认比较好的,2008年,随着泰鼎最新的具有“1080P+120Hz +第二代ME/MC”技术的处理芯片SVP QX的全面应用(其ME/MC算法的内核采用了Philips的ME/MC算法技术),120Hz的全高清液晶面板的大规模量产,为“1080P+双120Hz+ME/MC”技术液晶电视全面上市奠定了基础。2008年,可以实现1080P+120Hz+ME/MC ”的第二代120Hz全高清液晶电视成为市场主流。如海信“真冠”系列,康佳i-Sport08(DT08)系列(42、47英吋)、海信真+系列、TCL的X9系列和长虹LT××866FHD(42、47英吋)系列全高清液晶电视都是这些产品的典型代表。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超越120Hz倍频插技术的240Hz四倍频插帧技术应运而生,索尼更推出最新Z4500(KDL-40/46/52Z4500)系列液晶电视,采用了Motionflow 200Hz四倍速驱动,即240Hz四倍频插帧技术,将多倍频插帧技术发展到新的水平。■
  (未完待续)
其他文献
NBC花掉9个亿购买奥运会转播权,却在开幕式第一天就挣到10亿的广告费。CCTV也因为广告赚个盆满钵满。奥运会这样的大事件再一次将传统媒体,电视推向了前台。    互联网与电视的碰撞    但是这种大事件并没有掩盖这样一种趋势:互联网视频已经在不经意间在互联网江湖上横行霸道。截至到目前为止,国内有过2亿的互联网用户,其中有超60%在互联网浏览过视频。  很多网络视频门户网站层出不穷,土豆,酷6等等
期刊
卫星接收机的升级方法有电脑升级、机对机复制升级和空中升级三种。对于前两种方法大家是熟悉的,而对于空中升级的方法比较陌生,空中(OTA:Over The Air)升级是指通过空中下载(OTA Loader)的方式在机器上进行创建和安装更新软件。具体地说,就是用户可用自己的卫星专用接收机,通过接收指定的卫星转发器信号,下载更新软件,然后在自行完成升级过程,为接收机更新软件版本。这样用户无需借助其他设备
期刊
美国卫星高清电视革命继续发展。进入2008年第四季,为了实现在年底扩展HDTV服务市场的新目标,美国两大直播卫星电视服务商Direc TV和DISH Net-work公司加快了拓展本地高清电视市场的步伐。截至11月6日,Direc TV公司已经在美国109个城镇推出了本地HDTV服务,距离其今年发展目标121个市场只剩下12个待拓展。而DISH Net-work公司截至10月22日已在76个城镇推
期刊
奥运会期间,数字电视大显威力。在这之前,市场上早已出现多品牌、多种类、多款式的数字标清高清机顶盒。其中带硬盘机顶盒更是夺人眼球,八月我们对地面数字高清机顶盒银河HDT3200进行了简单的评议,今天与大家分享。    硬件    HDT3200机顶盒亮银色的金属外壳,方方正正,中规中距,看上去很结实。360mm×250mm×60mm的体积,似乎比普通机顶盒要大一圈儿,盒子正面上下翘中间凹。常规七个按
期刊
上期我们介绍了索尼最新的地面高清机,今天再回头看一款索尼在7年前推出的BS/CS110专用高清机。大家还记得,BSD不久前的一次转星,造成国内大面积挂机,BS的版图又要重新划分了。   今年新的高清机层出不穷,以致于本栏目每年介绍一款古董机型的计划,到年底才获得版面机会。一款7年前设计的数码产品,至今无人超越。说明索尼DST-BX500不仅是经久不衰、不可多得的BSD发烧利器,也是非常先进、实用耐
期刊
2008年6月9日发射的中星9号直播卫星,于6月20日成功定点于东经92.20E。7月5日第一组有效载波的开始测试。2008年7月8日中国直播卫星有限公司正式接收后开始了对中星9号直播卫星的管理及运营。伴随中星9号卫星正式进行测试转发中央和地方省台卫视节目后相关专用机生产厂家陆续推出了自己的产品。对于中星9号专用机的具体要求可以去国家广电总局网站下载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科技司2008年4月发布《中
期刊
11月7日,国家广电总局科技司司长王效杰在“第四届数字新媒体高峰论坛”上做了题为“新媒体应用、管理与广电数字化新格局”的主题演讲。王效杰司长着重讲了有关我国CMMB的发展情况:“到目前我们已经完成了CMMB的技术研发工作;通过试验,我们可以看到CMMB设备产业化已经成熟了,从发端到终端整个产业链是完整的,而且在每个环节都有多家设备生产商,这个产业链的发展是比较健康的。”演讲中提到了下一步的任务:“
期刊
首席架构师John Reister    对IPTV来说,这将是激动人心的时刻。著名研究机构Infonetics预计,到2009年全球IPTV用户将增长到5370万,并为服务提供商创造380亿美元的收入。预计电信运营商对相关设备的投资也将显著增长。Infonetics公司预测, IPTV设备的销售额将从2005年的3.71亿美元增长到2009年的68亿美元。  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保持高速增长并
期刊
【摘 要】受信贷危机的影响,全球经济处于低迷状态,但在全球通信需求旺盛的情况下,卫星通信的发展前景仍然十分看好。知名卫星专业杂志《Via-satellite》在今年十一月份的“Features”专题中刊登了全球四大FSS(固定卫星业务)运营商:Intelsat,SES,Eutelsat和Telesat的CEO对当前卫星市场的看法,从各CEO对高清(HD)电视、宽带业务、电信业务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只
期刊
(2008年11月19日,香港)亚洲唯一的专业视听与系统集成行业展 InfoComm Asia 2008 11 月19-21日)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召开。来自 20 个国家及地区共 226 家参展商将在此为期三天的展会中展出最新技术。其中包含三个展团:新加坡、台湾和美国。  InfoComm Asia 2008 是亚洲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 InfoComm 展会,占地 14,000 平方米,专门为运输
期刊